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

天剛剛破曉,世界還處於一片將明尚暗的時候,羑里城的大門就打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朝陽還未升起之時,就踏着整齊的步伐出城。

最前頭的是管亥,乃爲先鋒大將,領兩千先鋒軍,順着曠野上的官道一路疾行,先登探路,朔典明形。

緊接着就是楊奉、武安國的前軍,其實楊奉並不是校尉,而是中郎將。

包括李樂、韓暹、胡才,四個白波軍將領,級別都不低,在洛陽的軍隊序列當中,僅僅比朱儁關羽低一兩級,和趙雲管亥是同一級,比武安國、徐晃、韓浩這些校尉級別還高。

這是因爲他們是自帶軍隊投靠的朝廷,白波軍當年擁衆二三十萬,是一股很大的勢力,在當時的環境下,毅然決然與朝廷站在一起,屬於雪中送炭,因此劉虞在登基之後,也給予了他們很高的回報,不僅讓他們的家屬擁有大量田地,還提高了他們的級別。

而且這些年洛陽的主力軍隊,也是多靠白波軍,原本朱儁早年還有一部分兵馬,但這些兵馬是河北郡兵,早年被朝廷抽調,跟隨朱儁北上雁門與休屠各部作戰,後來朝廷被董卓霸佔,天子罹難,這些兵馬又跟着朱儁去關中討伐董卓。

董卓失敗之後,司隸最多的時候擁有十多萬大軍,光白波軍就有十多萬,還有朱儁擁有的兩三萬河北郡兵以及當時陳暮率領的兩萬左右的青州兵,擠擠攘攘,兵員素質與各年齡段良莠不齊,濫竽充數者不計其數。

由於當兵的太多,司隸那個時候又是一片殘破,糧食嚴重缺乏,需要從青州調派,因而在朱儁與關羽的主持下,開始淘汰老弱,精簡人數,然後在河內河南等地屯田,讓老弱及家屬耕種田地。

緊接着冀州王芬叛亂,與司隸敵對,那些河北郡兵擔心如果跟着朝廷與冀州作戰,王芬會威脅他們家屬的生命安全,因而聚衆起來,找到朱儁要求解散軍隊迴歸故里。

朱儁怕他們造反鬧事,不得已,只好解散了他們。如此一來,早期洛陽的軍隊班底構造,就只剩下精簡後的白波軍以及陳暮留下的那兩萬青州軍。

白波軍人數較多,佔據了主體,爲了安撫他們,朝廷自然要籠絡一番。又利用青州軍鉗制,不至於讓白波軍起驕縱之心。

如此多年下來,整個司隸在河內與冀州前方對峙的一線部隊,就差不多隻剩下六萬。

再把各地郡兵二線部隊算上,

也不到十萬。

所以當初在盤算青州四個檔次的將領時,其實是沒有把白波軍將領算進去,因爲他們並不是效忠青州,而是效忠朝廷,屬於朝廷目前依仗的嫡系部隊。

朱儁和關羽都帶着他們打過仗,所以纔跟着二人,但如果這兩個人真要算的話,他們大概率還是會聽從朱儁的命令。

前軍是楊奉爲主將,武安國爲副將,領五千人,在先鋒軍之後,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在前軍後面,自然就是中軍,有一萬四千人,關羽爲主將,身邊又有關平、李樂、韓暹以及大小其他將領,陳暮也在其中,由鞠義率領玄甲重騎跟在身邊,乃爲大軍主力部隊。

後軍五千,又護送輜重、輔兵、糧草、工匠、器械,算上大量輔兵的話,後軍有兩萬多人,但輔兵形成不了戰鬥力,因此實際戰兵其實不過兩萬六千。

這樣一支軍隊進攻防守嚴密的安陽顯然不是明智之舉,但戰爭打得也不是人數,如今洛陽軍奪回羑里城,打跑顏良文丑,殺死七八千人,俘虜了近兩萬,嚴重打擊了袁紹在西面戰場的士兵數量以及軍隊士氣。

打仗其實往往打得不是人數,而是士氣。歷史上袁紹和公孫瓚之間數次發生戰鬥,當時袁紹只有幾萬人,公孫瓚卻有十多萬大軍,步兵有七八萬,騎兵也有兩三萬,可謂是兵強馬壯。

結果界橋一戰,公孫瓚作爲主將被鞠義擊破,十多萬大軍瞬間土崩瓦解,最後在巨馬水之戰才勉強扳回一城。可見人數的多寡,並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絕對因素。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士兵精銳程度,士氣是否高昂,及戰爭中其它客觀條件等等。

現在關羽軍別看只有兩萬六千人,而安陽城內人數不下三四萬,再加上內黃繁陽鄴城等地佈置的,袁軍在西線的防禦兵力能達到八萬以上,但就跟官渡之戰時,曹操的總兵力明明能達到八九萬,卻只能用三萬人去對敵是一個道理。

當時曹操四面皆敵,他只能被迫用一半以上的兵力去防禦劉表、孫策等人,如曹洪在宛城,滿寵、李通在豫州,臧霸去青州,樂進、李典防衛許都,夏侯淵、荀彧在後方督促糧草,導致分兵嚴重,正面兵力不足。

如今的袁紹也一樣,北面幽州,東面青州,西面洛陽。他要防守的地方實在太多,這就導致袁紹也不敢把所有兵力全部調集過來圍剿關羽,否則魏郡腹地兵力空虛,鄴城就處於危險境地。

因此別看袁紹總兵力遠超關羽,但正面戰場上相碰的時候,兵力一定相差不大。關羽兩萬多人去進攻擁有差不多四萬守軍的安陽,直接對壘的話,實力並不算懸殊。

兵馬浩浩蕩蕩北進,蕩陰到安陽實在太近了,不過二十多公里,早上出發,下午就到了。曠野上一望無際,外面有不少袁軍崗哨、遊騎、斥候,發現了洛陽大軍殺來,急急忙忙向城中稟報,安陽城內立即如臨大敵,無數士兵蜂擁上了城池,準備作戰。

此時安陽城內的守將正是顏良文丑,河北四庭柱,高覽張郃在北面防禦幽州,袁紹親自領軍前往清河國去了,顏良文丑素有武力,因而被留下來對抗關羽,而城中有逢紀、閔純爲軍師,同時讓長子袁譚及謀士荀諶鎮守鄴城。

顏良文丑逢紀閔純等人得知消息,匆匆忙忙來得城上觀望,就看到敵人大軍緩緩抵達城外,先鋒軍與前軍在離城池約三裡之處列陣防禦,中軍則正在列陣,後軍同樣抵達,卻是在修築營寨,建造堡壘。

“可惡,那關賊居然還敢追出來,真當我冀州無人否?”

顏良惡狠狠地盯着城外“關”字大旗,右手狠狠地在城牆上猛地一拍,目光中似乎能噴出火焰來。

上次羑里城一戰,他不僅兵敗,還被關羽三招差點斬殺了。此戰之後,袁紹雖然沒有對他進行懲罰,但在冀州軍中他幾近淪爲笑柄,因爲他以前自詡勇冠三軍,卻如一個雜兵一般差點被秒,屈辱之心足以讓顏良對關羽充滿殺人般的仇恨。

閔純看着城外正在熱火朝天開始原地結營,就提出建議道:“顏將軍,他們纔剛到,現在營寨還沒有修起來。而且敵人奔波一日,必然疲倦,我軍以逸待勞,不若殺出城去,看能否將他們擊潰?”

殺出城去?

這個提議頓時讓顏良猶豫起來。

仇恨歸仇恨,可上次差點被殺,也讓他心有餘悸。

幾乎快成爲了一個心理陰影,這些日子顏良做夢都是那一刀當頭劈下。

最可怕的是,這幾日練武,他發現自己的手經常忍不住顫抖,看到大刀的時候,心中充滿恐懼。

這是一種心病,練武之人本就奮發向上,如烈火烹油,一往無前,若是多年苦練,被人三招差點殺死,足以讓人懷疑人生。

心病還得心藥醫,顏良反思許久,他才明白,如果要想解決這種心病,就要勇敢地再一次面對那個青袍長鬚的中年男人,向着他,再次揚起自己的大刀!

可是........

敢嗎?

顏良在心中問自己。

那一瞬間接近死亡,讓他在面對關羽的時候,只有恐懼。

哪怕是在城中,看到城外的關羽殺到了他的城下,他也只敢無能咆哮,一旦隨軍軍師說出擊,反而讓他內心遲疑起來。

現在,他真的已經做好了再次揮刀與關羽大戰的覺悟了嗎?顏良忍不住在心中對自己發出提問。

猶豫片刻,他轉頭對逢紀說道:“逢主事,你覺得呢?”

逢紀自然不知道顏良內心的掙扎,觀望之後,說道:“關羽以前軍和中軍爲屏障,已然列陣,想要突破卻是不容易,不過卻是可以試探一番,他們騎兵較少,將軍可領大軍出城,以中軍衝陣,又令騎兵左右攔截他們前後軍,想必要剿滅他們前軍,應當簡單。”

“額......”

顏良與老弟文丑對視一眼,四目相視,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意思,於是說道:“叔惡,你以爲呢?”

文丑馬上和顏良打配合道:“明公在離開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們防守城池,不要出城作戰。現在清河國敵人攻勢迅猛,我們如果在這裡與關羽纏鬥,勝了不能追擊,敗了就鄴城有失,還是穩當些好,就在城中等待吧。”

“不錯。”

顏良裝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道:“是了,明公不准我們出城作戰,二位軍師之意,我自然明白,但明公三令五申,恐怕.......”

閔純逢紀對視一眼,兩人都是聰明人,顏良文丑的演技還是嫩了點。

雖然袁紹確實有說過儘量不要在發起西線戰爭,但現在敵人明明露出了一些破綻,完全可以試探性進攻卻不敢去,顯然顏良文丑嚇破了膽。

只不過他們是主將,所以二人也都不說什麼了,既不點破,亦不再慫恿他們出城,他們開心就好。

這邊城池上不敢有所動作,城外關羽和陳暮卻在一處小土坡上觀望。

就跟孫權也會去城外小土坡觀望合肥城一樣,敵人的佈防、軍隊數量以及城池上方的防禦結構工事,一眼看過去,有經驗的將領能看出很多東西。

因此一名合格的統帥,往往都會親臨戰場去觀察。孫權雖然是個反面例子,但曹操這個成功例子,也會經常這麼做,所以像關羽陳暮這樣,主帥大搖大擺地跑到城外觀察,在三國亂世之中,是常有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城內的敵人不是張遼,關羽也不是孫權,關羽就不信顏良文丑還敢出城與他大戰,只要他們敢來,以他現在接近天下無敵的實力,他亦是有把握以一敵二,將二人首級斬下。

土坡之上,陳暮和關羽就看到城中旌旗招展,城樓上的敵人如臨大敵,各種守城器械擺出來,一架架牀弩亮出鋒利的箭支,即便是隔了三裡之地,也能感受到它的冷厲。

不過即便是宋代最好的牀弩,最遠射程也不過是三裡,何況是漢代牀弩。漢代牀弩射程一里已經是極限,因此二人處於一個極爲安全之處,並不危險。

“二哥,看來城中敵人已經被你嚇破了膽子。”

陳暮只看了一眼,就料定敵人不敢出城作戰,頓時笑了起來,扭頭看了眼藏在小山包後側的玄甲重騎,搖搖頭道:“我佈置的伏兵派不上用場了。”

關羽含笑道:“多一手準備也不是壞事,不過現在安陽城池只以防禦姿態作戰,不與我出城決戰,四弟以爲當如何?”

陳暮四處看了看,就看到安陽城池非常新,砌城池的磚頭沒有一絲歲月的斑駁和老化跡象。城池外從洹水引入了護城河,因爲離得太遠,倒是看不清楚護城河下情況,城池背後便是洹水。

之前管亥先鋒軍已經派人去勘察過,洹水水位下降得厲害,原本是一條中等河流,現在頂多是一條小河,最深處也不過是沒人頂,最淺處人可以直接淌水過去。

現在關羽軍正在安陽城池西南方向建造營寨,這裡是安陽城的上方,到時候會離河流約一里之處挖渠方便取水,同時防止敵人在水中投毒。

古代戰爭十分殘酷,投毒、丟動物或者人的屍體污染水源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城池中多有水井,從地下水源取水就安全得多。陳暮不確定安陽城內是否有大量水井,所以在下游處投毒,污染護城河及內城河水源這個策略算是在考慮之內。

不過正常情況下,城內肯定是有大量水井的,就連張燕後世的太行山凌霄山寨遺址當中,都有大量漢代八角水井殘留,更別說這樣精心選取的新造城池,因此投毒這件事情,還是得商榷一下,斟酌一番再做決定。

想到這裡,陳暮就說道:“安陽城池是臨洹水新建的城池,此地爲一處軍鎮,想必各種設施應當齊全,如今正是旱災之時,洹水水位下降得厲害,徒步就可以過河,這幾日二哥先安頓兵馬,休整一番,再派出斥候四處查探,我則在臨近觀察一番再說。”

關羽點點頭道:“好,不過戰場十分危險,安陽城內也必會派斥候四處活動,營寨裡的事情交給楊奉他們去做就行,我屆時陪你同去觀察地形。”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陳暮笑了起來。

有如今實力已經無限接近巔峰呂布的關羽保護,觀察地形的時候就幾乎沒有任何危險了。

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請假條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章 冀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三章 雙面間諜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章 結義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
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請假條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四章 冀州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三章 雙面間諜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章 結義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