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

東漢漢孝靈帝中平元年,即公元一百八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在司隸刺史部的一座大型軍營的營帳裡,幾個低級軍官都圍在榻邊,看着榻上的一個沉睡着的青年憂心忡忡。榻上的青年名叫劉範,身高八尺,英武不凡,渾身散發出雍容華貴的氣質;時年僅十八歲,剛剛過了加冠的年紀,就當上了北軍的屯騎校尉,統領兩千精騎。但可惜的是,劉範行軍途中,胯下的馬兒被路邊突然飛出的野雉驚嚇,吃驚的馬兒將他掀到在地,他頭腦被重創,便昏迷不醒。

劉範手下的四個軍侯之一,前曲軍侯王力緊鎖着眉頭,緩緩站起身來,對身邊的同僚們道:“諸位,校尉大人已經昏迷不醒達三天三夜了,不能再領軍了,不如我們稟告盧中郎,再把校尉大人送回雒陽治病吧!”

此言一出,大小將校們紛紛不知所措。後曲軍侯曹振思慮了一番,贊成道:“不錯!校尉不僅昏迷了三天三夜,而且這三天三夜更是粒米未進,只喝下了些許湯水;頭上的傷到如今還未曾痊癒,要是再拖延下去,只怕,只怕……”

衆人都知道他的後話,禁不住都眉頭一皺。左曲軍侯楊浩想了想,便出言反對,道:“此事萬萬不可啊!校尉愛兵如子,於我等部曲中素有威信,軍士們只願聽從他的號令。近日軍士們聽說校尉墜馬後昏迷不醒,更是憂心如焚,無心備戰。若是送大人回雒陽去,恐怕軍心不穩,士氣低迷,長此以往,我部如何迎戰黃巾?如何向盧中郎交代?更如何向朝廷交代?”

此言一出,又有幾個軍官紛紛點頭稱是。後曲軍侯於廣附和道:“是啊!是啊!我的部曲如今行軍搭寨,都是無精打采的,要是大人離了屯騎部,那該如何是好?”

“依我看,不如等大人醒來,再作計較!”楊浩道。

王力怒道:“不可!大人昏迷長達三天,更兼五穀不進,性命攸關,怎能再作拖延?!大人正值青春鼎盛,要是他有個好歹,你等負擔得起嗎?!”將校們一聽這話,又啞口無言。

曹振也立即附和道:“且盧中郎已經率領大軍開拔,我部停留因大人傷重,滯留於此,若是再趕不上大軍,就要延期了!延期按律當笞三十,你等還想吃鞭子不成?”將校們更是無言以對。

王力環視一圈,見無人再反對,便道:“諸位都沒有異議了吧?好,那便遣人送大人回雒陽!”

楊浩嘆了口氣,道:“好吧!那我這就派人送大人回去。只是可惜了大人了,黃巾蜂起,席捲八州,這正是剿滅反賊、建功立業的時候啊!”

話音剛落,在榻上直挺挺地躺着的校尉劉範。突然毫無徵兆地聲音一聲出來。衆將校沒得防備,都各自吃了一驚。緊接着,劉範俊秀的臉龐開始扭曲了,眉頭一皺,伴隨着幾聲剛睡醒時慵懶的發出。再後來,劉範微微睜開了雙眼。

衆將校都欣喜異常,歡呼雀躍起來,更有甚者,淚水微微潤溼了眼眶。而剛醒來的劉範則不然。其實他們不知道,此劉範非彼劉範。

這時的劉範本是後世天朝一介普通矮矬窮,一普通大學的歷史系學生;沒有背景,只有背影;沒有女友,要說有也只有充氣的;而長相身高也屬於扔進人堆裡,就再也找不見他的那種。

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下午,他像往常一樣,戴着耳機,雙手插兜,悠悠踱步在平坦寬闊的馬路上。陽光柔和溫暖,微風不緊不慢地送來清涼,行道樹上的蟬歡快地唱着歌,空氣聞起來都是微甜的,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劉範心曠神怡,嘴角上翹,見是經常走過的路,早已熟悉了,他便嘚瑟地閉上了眼睛。

沒走幾步,突然,劉範竟然沒有踩到地面,一腳踩空,來不及思考,劉範就失去了重心,身體朝下迅速跌落。劉範驚恐萬狀地睜開眼,那一秒,他就知道自己掉進井口了!劉範急忙要吶喊出來,但還沒等到他喊出來,一陣劇烈的疼痛後他就失去了知覺。

昏迷之後,劉範又做了一個詭異非常的夢,他夢道自己的靈魂脫離了身體,懸浮在半空中,接着空中射來一道刺眼的白光。當射到他,也就是他的靈魂上的那一剎那,他的靈魂就被吸進白光裡了。白色光束迅速包圍了他,他被迫在光束之中迅速穿梭,不可抵抗。

再然後,劉範就被驚醒過來了。他一睜眼,就看到一羣蓄着鬍子的大老粗圍着他嘿嘿地笑,不禁傻眼了!劉範再仔細一看,這些漢子竟然還留着長髮,身上穿着古代的鎧甲。劉範愣了好久,而那幫怪人則圍着他歡呼雀躍,興奮不已,嘴裡不知說着什麼。

劉範再環視一週,發現他身在一個類似蒙古包的帳篷裡,身下是古代的坐臥工具,榻。劉範心才定了些,心想,我應該是被拍戲的劇組救了。

劉範便對其中一人,也就是王力,好奇地問道:“哥們,你們是哪個劇組的啊?還有,我,我怎麼在這兒啊?”見劉範說話了,將校們都不再出聲了。

王力感到奇怪,答道:“大人,你所謂劇組爲何物?”

“啊!你叫我什麼?叫我大人?!”劉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

“是啊!我等屬下,本來就應該叫你大人啊!怎麼了大人?有問題嗎?”

劉範目瞪口呆,道:“啊?大人?什麼大人?”

“你是大漢北軍屯騎校尉,你是校尉大人啊!”王力更加感到奇怪。

劉範一下子就懵逼了,道:“什麼校尉?這是什麼鬼地方?你們又都是何方神聖?”

衆將校面面相覷,紛紛小聲地交頭接耳道:“大人這是怎麼了?”“該不會是傻了吧?”“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嗯!對!畢竟昏迷了那麼久!”

王力瞪了他們一眼,這才止住了交談。他想了一下,問道:“大人,你什麼都不記得了嗎?你是我大漢北軍的屯騎校尉啊,你不記得了?”

劉範茫然不解地搖搖頭,道:“不知道!我睡了這麼久,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王力道:“現在是大漢中平元年四月十三日,自大人在三天前不慎落馬後,大人已經睡了三天三夜了!”

劉範聽了他的話,先是一愣,然後大驚失色!迅速地從榻上竄起來。他大聲地道:“什麼?大漢?中平元年?那我豈不是穿越了?!這是真的還是拍戲?!”

衆將校又是一番面面相覷,抓耳撓腮。王力撓撓頭,道:“大人,這穿越、拍戲又是什麼意思?”

劉範又看看他們的打扮裝束,周遭環境,心想,必是穿越無疑了!天哪!這還真穿越了!還穿越到了漢朝來了!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啊!賊老天你咋這麼牛逼呢!劉範不禁一陣頭疼。

劉範緩和一下,又道:“那現在是西漢還是東漢?”

王力這下更懵逼了,沒頭沒腦地奇怪道:“啊?西漢東漢又是什麼東西?”

劉範一拍腦袋,對啊!西漢東漢的名稱都是後人安的,古人哪知道?劉範想了想又道:“那現在是哪個皇帝的哪個年號?”

“當今聖上叫劉宏,現在是他的中平元年。”王力一五一十地道。

劉範嚇了一大跳,劉宏就是史上著名的昏君,漢靈帝!中平元年,正是黃巾起義的那年!

劉範又指着自己,道:“那,那我是誰?”一聽這話,將校們差點昏倒在地。王力頓了頓,便便將劉範的履歷娓娓道來。原來,劉範是現任冀州刺史的劉焉的長子,字子楷,年方十八,因訓練有方,體恤兵士,深受將士們愛戴;又是出身高貴,爲西漢魯恭王之後,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便被提拔爲屯騎校尉,統領北軍騎兵兩千多人。

中平元年二月,張角的弟子唐周,進京向朝廷告狀張角三兄弟即將造反。張角聽聞消息走漏,便趁朝廷辦事效率低,提前於二月在冀州鉅鹿郡發動叛亂,命令全國的太平道三十六方起兵造反,黃巾起義遂全面爆發。

朝廷嚇壞了,任命外戚何進爲大將軍,再急忙派遣中郎將盧植、朱儁、皇甫嵩等三人,率領駐紮在京畿的南北兩軍精銳,前去征討黃巾軍。其中,屯騎校尉劉範因其麾下都是精銳騎兵,戰鬥力強勁,所以也被派去征伐黃巾,在中郎將盧植帳下聽命,前往冀州討伐張角……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