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

皇甫嵩哈哈大笑,笑後說道:“老夫一輩子爲國朝南征北戰,東奔西殺。且對陛下忠心耿耿,不敢背節,天下人自當將老夫銘記在心,以爲榜樣。而你卻是國之大賊,犯上作亂,必然要爲史書工筆唾罵千年!且老夫雖年老,已過完半生,無所羈絆。而你這國賊雖爲年輕,卻也活不過幾日了!”

劉範說道:“史書工筆如何談論,或已是身後之事,又有何顧慮?再說了,老將軍以何篤定,本王活不過幾日?到底是什麼,讓老將軍誤以爲你能打敗我之西涼軍?”說着,劉範側過身子,指着仍然如磐石一般巋然不動的西涼軍。

皇甫嵩說道:“或許你的西涼軍堪稱天下強兵,但別忘了,你這賊子之敵,可不止老夫!四面八方,均是討賊之王師!縱使你設法將南方與北方四軍退掉,但如今仍然有六軍。四軍在此,兩軍在西域。你已經陷入兩線作戰,還敢猖獗?”

劉範說道:“想不到老將軍的消息如此靈通,這麼快就知道了南北無戰事。不過,本王要說的是,這一戰,本王必勝!不因爲別的,就因你不如本王,曹操不如本王,盟軍空有五十萬之衆,但還是不如西涼軍!爲何呢?因爲本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本王之背後有數十萬西涼軍,有上千萬西涼人!擊敗本王自然簡單,但要征服西涼軍民,朝廷還不夠格!”

皇甫嵩氣憤地說道:“盟軍乃王師,奉命征討你這國賊,以順討逆,以正伐反,怎不如你西涼軍?你之西涼軍,雖驍勇善戰,也不過是一介反賊,他日待王師擊敗之,必定全數坑之,以告天下,反賊下場如何!西涼人依附於你,形同賊寇!待朝廷光復涼地,必將殺得反賊血流成河!”

劉範也怒道:“朝廷要來征伐本王,就只針對一人便可,何苦要爲難關西之人!關西之人大多數都是從關東逃難而來,在朝廷治下,受盡貪官污吏、世家大族欺壓,朝廷更是荼毒百姓,殘害生靈!他們逃到本王治下,不過只是想混口飯吃,想在這亂世之中存活下來,保護家庭,不至於被朝廷欺壓而死罷了!他們一介草民,何罪之有?西涼軍之所以從軍,不過是欲保境安民,使關西人躲避亂世,過上穩定生活罷了,何罪之有?而造成他們逃難到關西,都是朝廷之罪!本王不過是想保護關西一隅之地,使治下百姓不必再受朝廷壓迫,過上安生日子,又何罪之有?而朝廷不反思自己的罪過,反而倒施逆行,想要重新荼毒之、役使之、壓制之,本王豈能坐視不管,容朝廷如此胡作非爲,狼心狗行?!”

劉範罵得皇甫嵩狗血噴頭,使之只得無言以對,怒目而視。西涼軍聽見劉範的怒罵,俱是義憤填膺,同仇敵愾。

劉範又罵道:“本王爲朝廷多次建功立業,縱使有所違抗,朝廷又怎可多次陷害,欲置本王於死地?而你,皇甫老兒!曾不知救命之恩,而聽從朝廷役使,來討伐你之救命恩人乎!本王之反朝廷,是爲國爲民,不爲朝廷!且漢室之天下,已經讓朝廷折騰得面目全非,滿目瘡痍!高祖開國、光武中興,方有漢室到如今四百年來的基業!而朝廷卻不思報效先王,倒行逆施,將高祖、光武之國朝,殘害破壞到今日之地步!設使無本王,關西一千萬之衆,早已被朝廷殘害至死!設使無本王,漢室早就被烏桓、鮮卑這等野心勃勃之輩危害!本王乃是漢室宗親,魯恭王苗裔,爲漢室忠心耿耿,不敢有損祖宗英靈,而朝廷卻擅自將本王從族譜之中革除,以本王爲漢室叛賊!難道本王之血脈,是開除族譜,就能改變的嗎?難道朝廷之所作所爲,不是危害漢室天下嗎?如今漢室之天下搖搖欲墜,朝廷難辭其咎!如今卻將罪責統統攬在本王一人身上,難道朝廷不是漢室之叛賊嗎?”

這一番話,又把皇甫嵩罵得個狗血噴頭。這時,憤怒到極點的劉範無意中瞟見了皇甫嵩身後的曹操。劉範又罵道:“曹孟德,你這奸賊!縱使你恨本王如仇讎,欲除之而後快,也還罷了!你如何在本王傾心安定黎庶之時倒打一耙,趁火打劫,獻上十軍會攻之計,以來威脅本王?若不是本王主動承接流民,朝廷今日能夠徵發如此之多軍隊,有如此之多物資供養大軍嗎?狼心狗肺,忘恩負義,趁火打劫,狼心狗行!”

曹操無言以對。劉範氣得肺炸,他要把自從備戰以來,憋在心中所有的憤恨和不平,今日統統宣泄出來。劉範緊接着又臭罵曹操一頓,罵道:“你趁火打劫,率軍來攻擊正在治理西域的本王,本王倒還不在乎。但你這賊子爲何要召集如此之多外賊!鮮卑、烏桓、胡人、匈奴、貴霜、烏孫,這些人都是漢人之敵,素來對漢懷有野心,總想着要入寇漢地,搶掠漢人財貨,佔據漢地膏腴。本王早就有言在先:檀石槐之心,路人皆知。獨你不知?朝廷要征伐本王,可以!但本王也是漢人,與朝廷諸君是同文同種,而與貴霜等外人則是異域異族。本王與朝廷之間的爭鬥,就如同一家之中,兄弟之間的矛盾而已,乃是一家人之事!若朝廷果真有心消滅本王,大不了可關起門來,本王與朝廷解決解決家務事罷了?何苦引來這些狼子野心之輩?!

豈不聞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嗎!如今你身爲漢人,與我同族,卻背信棄義,策動朝廷,勾結如此之多外賊,是何道理?昔日中行說勾結匈奴單于,將漢之底細告知單于,引來匈奴大舉南犯,使漢受到重創。中行說勾結外族,來對付父母之邦,真乃漢之奸賊!如今你曹孟德卻比中行說變本加厲!中行說再如此無恥之尤,也只是與單單一個匈奴沆瀣一氣罷了!你卻爲了消滅與你同爲一族的本王,勾結了總共六個外夷,來一同進犯我西涼境界,豈不是比中行說更爲無恥,更爲卑鄙嗎?你如此卑鄙無恥,狼心狗行,竟然還敢在此猖獗放肆,竟然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一點羞恥心都沒有嗎!你如此奸詐,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出賣同族,你算什麼大丈夫,又以面目立於天地之間?等你死後,難道不怕後人將你列入漢奸之流,受盡後人唾罵嗎!你曹孟德,還有你們這些助惡匹夫”,說着,劉範怒指孫堅、呂布等人,“處處詆譭本王是國之大賊,難道你們勾結外人來對付家裡人,背信棄義,狼心狗肺,難道就不是國賊嗎!”

縱使曹操臉皮厚,讓劉範如此一罵,也是抱頭鼠竄,無言以對,不僅不敢反脣相譏,連看劉範的眼睛都不敢,只能低着頭,羞紅了臉,像一個小孩被父母狠狠地訓斥一般。

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
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