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

這簡直讓劉範,以及整個涼國朝廷,爲之瘋狂!

在新莽之時,國庫也只是纔有七十萬斤黃金。東漢的1斤,等於後世的248克或249克。所以七十萬斤黃金,也就是173.6噸。而涼軍兩衛卻給涼國賺回了371噸黃金,換算成漢斤,也就是將近150萬斤黃金,足足是新莽國庫的兩倍還多。

要知道在涼國建立之初,依靠對涼州世家的屠殺和對西域的掃蕩,以及烏孫、康居和大宛的賠款,劉範也才積累起了30噸左右的黃金。當時劉範認爲,這麼多黃金已經是十分可觀了。現在再回頭看,劉範都有些嫌棄自己太過於小家子氣了。

而涼國的黃金,也並不止這次從羅馬帝國和亞美尼亞王國繳獲來的這三百七十一噸。嶺西之戰結束後,安息帝國和大月支帝國的賠款加起來有黃金二百萬斤、白銀四百萬斤。早在這之前,依靠虛張聲勢之計,劉範嚇得大月支軍隊倉皇逃跑,奪得其營中來不及帶走的六十六萬黃金和近一百萬斤白銀;又借伊列兵,攻克了安息軍營,獲得了營中八十七萬黃金和兩百萬斤白銀。

涼國曆次戰爭的收穫加起來,便是黃金1276噸、白銀2451噸。不僅如此,涼軍兩衛還帶回來衆多黃銅,也可以製成錢幣。得知涼國居然已經有了這麼多的財富,劉範差點沒當場樂得暈過去。

原本因爲涼國的土地大多十分貧瘠荒涼,涼國也因此十分貧困。就算涼國是絲綢之路最爲緊要的一環,但商貿能夠帶來的財富也較爲有限。幸虧涼國在歷次對外戰爭中,總是能夠擊敗敵軍,掠奪敵軍和敵國的財富,不然涼國也絕不會擁有這麼多金銀。

漢代是中國古代黃金最豐富的時代。就連海昏侯這麼一個縣侯,都能隨葬一百二十八公斤的黃金,更不要說其他更高等級的貴族和皇室,會隨葬多少黃金了。劉範知道,如果漢代沒有厚葬之風,人們不把黃金隨葬於墓中的話,漢代的黃金會比涼國所擁有的1276噸黃金更多。

而白銀也是十分貴重的金屬。大東亞地區除了日本有石見銀礦這個超大型的銀礦外,其他地方都沒有什麼大銀礦。要不是在明清時,日本與中國之間有密切的貿易,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拿來了他們從南美洲挖出來的白銀來買瓷器茶葉,明清兩代不可能以白銀作爲貨幣,最後還建立起銀本位。清朝末期時,每年的稅銀都在八、九千萬兩左右,這都是對外貿易所帶來的。

故而,歷次戰爭給涼國帶來了2451噸白銀,也讓劉範和涼國朝廷的重臣爲之欣喜若狂。即便是涼軍兩衛還帶回來了將近四千噸的黃銅,也足以劉範和朝廷重臣感到歡欣鼓舞。因爲現在漢境之內,不僅缺乏金銀礦藏,也十分缺乏銅礦。

劉範來自後世,他知道南方地區纔有豐富的銅礦。但在漢代,南方地區還沒有得到如北方地區如此程度的開發利用,故而南方地區雖多銅礦,現在還於事無補。從商周到東漢,以及之後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古代中國最爲依賴的銅礦,便是銅綠山。故而這次得到了這麼多黃銅,也足以讓涼國的府庫充盈了許多。

得到如此巨大的財富,劉範清楚這都是鋒騎衛和飛騎衛六萬將士的功勞。劉範便宣佈對兩衛有功將士和陣亡的將士大加賞賜。功勞最大的當然就是張郃和趙雲二人了,兩人都得到了萬金的賞賜。此外,張郃還向劉範舉薦了樂進,來自後世的劉範當然知道樂進是歷史上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這次又有大功,尤其是在進攻塞維魯軍團時多次獻計獻策。劉範便提升樂進爲靖武衛裨將。

因爲涼國的文臣武將還是太少了些,故而靖武衛還沒有主將,目前只是由田豐掛名而已。但田豐本職是侍中,掌管着門下省,是涼國的宰相之一,每天要處理許多政務。故而這次,劉範便把樂進從中郎將提拔爲裨將。裨將並不常設,劉範是想等樂進再次建立軍功,再將其提拔成靖武衛的主將。平時,靖武衛就由樂進這個裨將主管。

又考慮到兩衛征戰了半年之久,期間除了征戰,還拉運那麼多的金銀銅,歷經萬里,纔回到姑臧城,劉範便宣佈給鋒騎衛和飛騎衛放假兩個月。同時,劉範敦促兵部再招募起六千騎兵,補上兩衛的空缺。

處理好兩衛的賞賜和安頓工作後,劉範和三省的宰相們,也就是賈詡、郭嘉、田豐和盧植四人,開始合計該怎麼處理這麼多的財富。首先,五人一致同意,從金銀之中劃分出四百噸黃金和兩百噸白銀,作爲涼國公室的財富。

畢竟統治涼國的是公室,只有幹強支弱,才能保證國泰民安。而且公室處於權力最高級,掌握生殺予奪,其中“予”就是賞賜。公室要團結起宗親,團結起功臣,團結起百姓,賞賜花錢的地方很多。而且這也是家天下的時代,整個涼國都是公室的。

五人還決定,其他的金銀再從中劃分出六百噸黃金和一千五百噸白銀,存於國庫之中,作爲“國本”。平時,這些財富不得輕動;涼國的財政開支,只能動用每年收上來的賦稅。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動用這筆財富,比如涼國無錢募兵、抵禦外國時;比如涼國戰敗、有滅國之禍,要付出賠款時。

除此之外,還剩餘二百七十六噸黃金和七百五十一噸白銀,還有所有的黃銅,便一律充入戶部下轄的大涼錢莊中。大涼錢莊,在劉範的設計裡,就是涼國的國家中央銀行。由大涼錢莊來負責執行涼國的貨幣政策。

這次得到了充裕的金銀銅,戶部和大涼錢莊便加快了新幣的鑄造進程。首先,要先確定下新幣的價值。目前,涼國的糧價是一石二十五錢,這已經是極爲低廉的價格;肉的價格,則是一個牛頭,八九百錢。

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
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三百七十章…動員大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