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

於是,劉範召開了軍政聯合會議,繼續討論西域之事。

一番見禮過後,文官們、武將們都紛紛回到各自的位置,等待劉範的指示。劉範說道:“絲綢之路是我們涼州的命脈所在。涼州可以沒有任何一個郡,但不能沒有絲綢之路。沒有絲綢之路,就沒有涼州的今天。而烏孫、康居、大宛三國,因絲綢之路的利益全集於我手,已經準備要侵佔西域了。西域若不能恢復,絲綢之路斷絕,那涼州就會迅速衰落,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不過是鏡花水月。所以,我意,此次出兵與烏孫等國交戰,只許勝,不許敗!”說着,劉範爲表示決心,狠狠地一捶桌案。力氣之大,震得桌案上的文件紛紛飛飄起來。

衆人皆神情一凜,對劉範抱拳行禮,高聲說道:“諾!”

劉範點點頭,看來部下們也都不是傻子,看得出西域對涼州的重要性。劉範說道:“在昨天,我們通過討論,已經定下了出兵的戰略,就是先縱容烏孫等國侵佔西域,讓他們幫我們做一些我們所不能做的事情。然後,我們再以解放者的身份站出來,打敗烏孫三國,征服西域。那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次出兵的具體問題。首先,是出多少兵的問題。你們都有什麼意見,都說說吧!”

趙匙首先站出來,對劉範微微鞠躬,說道:“稟主公,屬下以爲,涼州如今繁華安定,百姓纔剛剛休養生息一年,不宜大動刀戈。這出兵嘛,宜應儘量少出兵。這樣,就不用徵召太多的民夫,花費的軍費,也能少點。”

一聽這話,劉範就不同意。但也不能直接駁了他的面子。於是,劉範留中,心想肯定有人不同意。

果不出劉範所料,立即就有人出來反對了,這人就是黃忠。黃忠出班,說道:“稟主公,趙大人的意見,末將不能苟同。末將認爲,此次出兵,應該多出兵方爲上策。”

劉範還是沒有表態。趙匙見劉範沒有禁止,於是扭頭對身邊站着的黃忠說道:“上策?黃將軍說得輕巧!將軍可知道,多出兵,可要花費多少軍費?先不說徵召役夫要消耗多少錢、運輸軍糧輜重要消耗多少了,就先說說給軍士的補貼有多少,一場大戰下來,剛充盈點的府庫,可又要空了!”

黃忠不是文官,自然不懂這些,因此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另一名文官董扶也附和道:“是啊!主公,眼下正值四月中旬,很快就到五月了。五月正是收割小麥的季節。如果徵召太多的役夫,勢必影響到收割的糧草。”

“屬下附議!”趙匙和董扶一直都是文官的核心,而且他們也不贊成出兵過多,於是十四個太守,又有九個站了出來。

聽這話劉範就不高興了,說道:“我廢除了徭役制,不是還有免役法嗎?”免役法,就是在農忙時節徵召民夫時,如果民夫願意繳納免役錢,就可以免除徭役。而官府也可以把這筆錢用作僱傭職業民夫上,既不誤收割,也能保證徭役的正常進行。

劉範一說這話,董扶就無話可說了,有免役法,役夫徵召根本不用官府出多少錢,算不上勞民傷財。

看到文官們吃癟,趙雲就站出來,向劉範躬身抱拳,說道:“主公英明!依末將看來,衆位太守是愛民如子,希望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但衆位大人不知,這西域廣闊,猶勝涼州,佔領起來必然需要大量兵員。而且烏孫等國騎兵數量衆多,不出兵多些,我軍的勝算就小一些。衆位大人既想打下西域,又不想出兵多,這不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麼?”

“哈哈哈!”聽到趙雲的話,劉範、賈詡、田豐以及武將們低聲笑了出來。劉範看太守們也都是一臉的尷尬,就料想他們不會對出兵數量有異議了。

趙雲說的理由充分,太守們只好都退回了班中。劉範看了看文官隊伍,笑着對趙雲說道:“子龍高瞻遠矚,能有這樣的見地,實屬不易。那現在,誰還對多出兵有異議?”

“屬下、末將無異議!”

劉範點點頭,說道:“那你們覺得,應該出多少兵呢?”

田豐站出來,說道:“稟主公,屬下認爲,這次出兵應出現役涼州騎兵七萬人!”

“七萬人?”劉範詫異地說道。“元皓你說說,爲什麼要出七萬?”

“諾!屬下之所以認爲該出兵七萬,是因爲主公該要留下人馬守衛涼州。”田豐說道。

劉範點點頭,用眼神鼓勵田豐繼續說下去。田豐說道:“如今涼州,羌族和氐族基本融入了涼州,兩族已經對復國死心,內部稱得上安定。但在涼州的北部,還有南匈奴盤踞着。主公睿智,肯定聽說過匈奴人和烏孫人之間的淵源。烏孫很有可能和匈奴人結盟。”在西漢時,烏孫是被匈奴所擊敗,被匈奴人趕到西域去。後來烏孫又學習匈奴人的文化和制度,烏孫基本上是匈奴化的民族。而且,烏孫還有過和匈奴人結盟一起進攻西漢的歷史。

田豐說道:“所以,主公不僅要對付烏孫人,還要防範匈奴人。即使他們沒和烏孫人結盟,主公也不應該冒這個險。”

劉範點點頭,說道:“元皓說的有道理。”

賈詡也說道:“屬下也附議元皓提議。因爲,主公可不僅要防範外族,更要小心自己人啊!”

劉範打了個激靈,他知道賈詡說的是董卓和朝廷。賈詡說道:“在現在看來,不論是幷州,還是雒陽,攻擊涼州的機率都很小。但誰也預料不到,局勢的變化。爲了穩妥起見,主公宜應小心爲上。”

劉範說道:“你們說的不錯。涼州要是空虛,那萬一董卓或劉宏發起瘋來,我們就被抄了後路了!那就定下來了,出兵七萬,留守三萬。”

接下來,劉範又和衆人討論,決定留守的三萬軍士的具體部曲,主要由之前劉範親自統帥的三萬人組成。另外還留下陷陣營,擔負訓練新兵的艱苦任務。原本許多人反對劉範親自出徵,但劉範執意要親征,力排衆議,衆人只好罷手。

劉範留下賈詡,掌握先斬後奏的權力,全面管理涼州軍政大事。他還留下了龐德、閻行、魏延、高順,前三將負責統領留守涼州軍,後一將總攬訓練新兵事宜。

而跟隨劉範出征的七萬人,是主要是除了之前的亢龍營的部曲。此次出征,劉範拜田豐爲長史兼任司馬,並任命張遼、趙雲、黃忠、典韋、馬超、文聘、張郃爲統兵大將,戰時負責帥軍征戰。

爲了保證出徵,劉範決定徵召三十萬役夫,調動幾十萬頭牛馬,爲大軍運輸糧草。爲了保證五月時糧食的收割,役夫主要徵召剛剛進入涼州的青壯年男子;調動的牛馬,也主要調動不產糧的羌地的牛馬。

很快,會議過後,隨着太守們的迴歸,涼州十六個郡和姑臧城都活躍起來。各郡都開始着手籌措整合糧草和軍費;併發布招兵政令,吸引各郡的青壯年參軍;並且下發徵召役夫的命令。

涼州軍聽聞他們很快就要趕赴戰場,興奮異常。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涼州軍已經足足訓練了一年多的時間,早就渴盼能夠早點把訓練得來的成果,用到戰場上,以報答劉範的恩情。於是,涼州軍中下級軍官紛紛代表各自的部曲向劉範請戰。劉範答應他們的請戰,併爲了提高涼州軍的士氣,將涼州軍該稱爲“西涼鐵騎”。但也以大戰在即爲由,要求中下級軍官加快轉變軍事制度,並加緊訓練,養精蓄銳,奔赴姑臧等待命令的下達。

對於備戰,雖然官方沒說什麼具體原因,也沒宣佈要對誰開戰,但民間卻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人民對於開戰十分支持,許多村莊紛紛默契地上交稅糧,渴望涼州能夠勝出。

而涼州的商人對於開戰,更是大力支持。商人們因爲劉範的警告,只好從西域甚至烏孫回國,匆匆地把商品賣出去,盈利縮水。敏銳的商人們察覺到,估計劉範就是把矛頭對準西邊。於是商人們在甄家和糜家的帶領下,向劉範捐贈了一筆軍費,總共有七千多萬錢。

從四月中旬開始備戰,到五月初時,劉範已經籌措到了足足一百萬石軍糧,這麼大量的軍糧,就算是雒陽朝廷,咬緊牙關都很難籌措到,但不過坐擁一州的劉範卻做到了,這還多虧了張角的寶藏,還有後續以甄家和糜家爲首的商人爲他購買各州的糧食。

劉範還爲這次戰爭準備了三億錢軍費,招募了三十五萬名役夫,併爲他們配備了六十多萬頭牛馬。除此之外,七萬西涼鐵騎亦是精神大振,磨刀霍霍。他們像弓上之箭般,只等劉範鬆開抓着緊繃的弓弦的手,就如離弦之箭飛出去。

但由於還沒有開戰,沒有正當的理由招兵買馬,所以十五萬新兵的招募工作還只是停留在準備階段。備戰工作已然完畢,招募新兵也準備開始,就等着烏孫、康居、大宛開戰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
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月之陣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