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

劉範望見城門在官軍的刀劈劍砍下,雖然出現了一個大凹槽,但是還沒有成爲一個大洞。劉範笑了。城門可是有四尺厚,短時間內怎麼能用刀劍劈砍破開?就算城門好不容易破開了,但到時候官軍也早已死在西涼軍的致命箭雨之下了。於是,劉範從容不迫地命令西涼軍放箭,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一直放了五波箭,官軍已經僅僅剩下了一萬多人了。殘存的一萬多人,仍然在劈砍城門。但他們逐漸發現,城門始終沒有破開一個大洞。漸漸地,官軍開始絕望了。

見城門遲遲不破,曹操悲愴之情,無以復加。正在這時,曹操的小眼睛遊離之間,無意中瞟見了城門邊框上的門軸,靈光閃現,心上一計,曹操用劍指着門軸,命令道:“將士們,把門軸給我砍斷,城門就倒塌,我們就有出路了!快啊!”

官軍絕望之際,又聽見曹操的命令,頓時又滿血復活。對生存下來的渴望,催動着他們一個個地將刀劍用力地劈砍在門軸上。門軸雖是鐵製的,但街亭城新建不久,城門處的磚塊還有些鬆動。劈砍門軸無用,官軍士兵又劈砍門軸周圍的城牆。很快,城牆被劈砍出兩個大洞,兩邊的門軸都暴露出來大部分。劉範望見,心中大憂,命令道:“放箭!放箭!兒郎們,今晚不準讓一個官軍逃離,尤其是不得走了曹操!”

西涼軍雖在夜間,但處在一邊倒的勝利,本來就是常勝之軍,今夜更加興奮,於是不管身體疲乏,加緊將箭筒裡的箭都送到官軍的身上。眼看着箭雨將官軍又殺了幾千人,此時曹操還能使喚的,不過兩千人。

但這時,門軸從城牆中被連根拔出,城門轟地一聲,全然倒塌了。兩千多官軍殘兵,看到城門倒塌,揚起滿天塵土,這時幸福的淚水啪嗒啪嗒地就望下流淌,終於看見生還的希望了。曹操更是欣喜若狂,跳到城門外,說道:“將士們,快快隨我出城,我們得救了!”說着,第一個跑了。官軍也是帶着生還的喜悅,興高采烈地往外撒丫子地奔逃。

城門洞中十分黑暗,曹操的戰馬又被大火燒成了烤肉,於是曹操只能奔跑而出。黑暗之中,曹操一個不小心,腳底被什麼東西絆到,一下就把曹操絆倒了。曹操狼狽地四仰八叉地倒在地上。立即有身後的士卒將曹操扶起來。曹操第一眼看到是一具屍體將他絆倒,想必是進城夜襲時射殺的。但曹操定睛一看,只見那屍體卻沒有五官!曹操意識到情況不對,掙脫了扶着他的士兵,仔細地摸索那屍體,才發現所謂的屍體不過是一個草人!草人大小與真人一般無二,而且還披掛着西涼軍特有的明光鎧。曹操再一摸,草人腹部裡藏着一個盛滿血液的袋子!袋子是用豬的膀胱做的,裡面自然不是人血,而是豬血!草人太逼真,在昏暗的夜晚根本看不出來。

這時候,縈繞在曹操腦中的所有疑問都沒了!曹操現在才知道,是劉範深諳他的心性,知道他這個常常反其道而行之。料到他會出其不意地夜襲街亭,故而在街亭城中準備了空蕩蕩的營帳,滿城的可燃物,以及城門外的幾個逼真的草人!這一切,不過是利用了他急於求勝、意圖出其不意的心理罷了!想不到仗還沒有正式來打,他就敗在了劉範的手中,而且還敗得如此徹底。想到這一點,曹操就沮喪不已。

這時,劉範仍在城頭上。他知道官軍五萬夜襲大軍只有不過一兩千人生還,便收兵。這時,賈詡急切地向他走來。劉範大笑道:“哈哈!文和,本王這一火燒街亭,你覺得如何?”

賈詡說道:“大王妙算,屬下不及。但大王,屬下還能破賊。”

劉範正在興頭上,又聽聞如此令人振奮的一句話,腎上腺素的分泌更加迅速。劉範說道:“有何計策?快快講來!”

賈詡說道:“如今曹操一部夜襲,反被大王一把火燒得精光。按照兵法,夜襲時應有人接應,而皇甫嵩卻不見來接應。屬下料定,皇甫嵩必定是出於使官軍養精蓄銳考慮,又覺得曹操勝算極大,故而未曾安排接應之兵。而如今曹操敗逃,他仍在連營之中未有反應,必定是他見街亭火起,誤以爲曹操夜襲街亭成功,故而不加理會。”

劉範懂了。賈詡說道:“皇甫嵩必定誤以爲曹操偷襲街亭得手,而無防備。如今大王可趁勝追擊曹操,他必定以爲是曹操得勝回來,更不會有所防備。大王就可順勢追至連營,可順勢攻破幾個營寨,再一次殺敗官軍,挫其威風。”

劉範說道:“妙計妙計!”於是,劉範命張遼與閻行兩將點起五萬輕騎兵,每人手持一把火把以照明,出城追殺曹操。在天空中俯瞰,便是有一條火龍出了街亭城門,以極快的速度朝五十里開外的官軍連營撲去。五萬鐵騎,踏在土地上,聲音如驚雷一般。而奉命追擊的西涼鐵騎,個個都興奮不已。

曹操率領着一兩千殘兵敗將正在回連營的路上。一路上,殘兵們體力透支太多,無力行軍。而曹操思慮一番後,很快料到劉範定會趁勢追擊,從而襲擊連營,於是命殘兵們快些。但官軍遠道而來,早已是強弩之末。又夜襲失敗,體力不支。曹操雖身體疲勞不已,但仍然奮力朝大營跑去。曹操知道,他今晚夜襲反被劉範火攻,損失了五萬大軍已經是重罪。要是劉範再襲擊連營,官軍遭遇的損失絕不會少。

但爲時已晚,曹操幾近麻木的雙腿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於是曹操連忙竄進一個草叢中躲避起來。很快,草叢之中的曹操就聽見聲聲慘叫,是西涼鐵騎追上了殘兵們,將他們都俘虜了。然後,西涼鐵騎沒發現曹操,徑直走了。

而這時的連營中,皇甫嵩、孫堅、袁紹、和連、蹋頓等人已經全然沒了睡眠的興趣,包括官軍全軍都起來了。不爲別的,就因爲街亭城方向冒起了沖天的大火,照亮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同時還伴隨着嘶聲裂肺的慘叫聲和長嘶聲,喊殺聲驚天動地,都傳到了連營中來。

皇甫嵩指着遠處的街亭城,大笑道:“哈哈!曹操果然沒辜負老夫重託,果真夜襲街亭成功了!街亭城中有如此大火,劉範小賊必定是要被燒成焦炭了!”

孫堅、公孫瓚等人都和皇甫嵩同樣認爲是曹操夜襲成功了,所以官軍上下看着幾近被大火吞噬的街亭,都興奮不已。公孫瓚說道:“大帥,既然孟德已經得手,不如就由末將率軍去接應他,以防止西涼軍反撲啊!”

皇甫嵩捋了捋白鬍子,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篤定地說道:“何必多此一舉!你看那街亭城都變成一個火爐了,西涼軍即使驍勇善戰,又怎能與大火相抗?我軍將士疲憊,不宜多過勞動。就讓曹操好好地教訓教訓劉範即可。”

公孫瓚想想也是,街亭城的大火,火苗都高過城門樓,直指天空,西涼軍肯定是死傷慘重。於是再沒有說話,只是和皇甫嵩等將領一起,觀看街亭大火的盛景。

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
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