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

隨之,劉範在姑臧城下誓師,斬青牛白馬,然後告別家人,率軍東向而去。趙雲也率領西征之軍西向而去。再一次面臨大戰,劉範感慨萬千。歷數他穿越以來,經歷大戰數次,小戰無數,但從未有如今之景象。

黃巾之亂、幽州之戰、涼州之戰和西域之戰,他都取得完勝,並在短時間內就一擊必殺,將敵軍擊敗,而己身並無太多損傷,可謂是戰爭之中的奇蹟。但如今再想重演那些輕鬆又傷亡輕微的大勝,機會極爲渺茫。

這次十軍會攻,留給劉範的只有兩種結果:要麼生,要麼死,絕沒有第三種結果,任何人也不會容忍第三種結果之存在。若不能克敵制勝,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個失誤,就會導致西涼軍的敗績。一次敗績,就會在宏觀上影響到整個戰局。不因爲別的,就因爲曹操的十軍會攻實在太過厲害,縱然田豐、賈詡和郭嘉三位國士一同設謀,也還留下了六路大軍,只解決了四路大軍的威脅。尤其是十軍會攻的陣勢,也對西涼的軍心和民心衝擊很大。古往今來,有誰能看到二百萬大軍一齊進攻的景象?雖然如今因爲劉範稱涼王,軍心和民心高居不下,但劉範卻知道,表面上看西涼未曾浮動,但在每個西涼人心裡,還是存在着對十軍會攻的恐懼。

這些恐懼在劉範取勝時,自然無影無蹤;但只要劉範稍微一失敗,傳回西涼後就會引起西涼人恐懼感的爆發。屆時,劉範即將大勢已去不復回。所以,劉範知道自己決不能輸。這是劉範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沒有之一。若不能全勝,則全功盡棄,在西涼進行的改革,成果將被朝廷一一奪走,然後這一次的穿越之旅就以此草草收場,他最多隻會是史書工筆上的短短几行字,歷史列車仍然沿着之前的路線繼續開動。這對於劉範而言,什麼都完了。他不能輸,他必須戰!

劉範正在深思熟慮的同時,另一人就是馬騰。馬騰這次帶着馬超出使大牂羌,要途經他所管轄的羌中三郡,然後到大牂羌的部落裡商談。大牂羌自然知道馬騰,也對於劉範之漢化羌人之事有所耳聞。只要馬騰和馬超言詞得當,大牂羌不僅會退軍,還會跟隨他們一同進入涼州,漢化爲關西人。

如此重大的任務,劉範卻果斷地讓馬騰陷入了沉思。看着馬騰沉思不語,馬超好奇地說道:“父親,您又在想什麼呢?”

馬騰說道:“大王這次派遣我父子出使大牂羌,不簡單啊!”

馬超空有勇武,而無謀略,若不是長得俊俏,早已被世人歸入張飛、典韋之流了。張飛其實還頗有謀略,而馬超則毫無心機,這也是爲何曹操能輕易打敗他的原因。

馬騰說道:“大王何等聰慧,他應該知道我父子二人與羌人之間頗有威信。但凡我父子二人在羌人中振臂一呼,羌人必定是死命跟隨,成軍必矣。而大王卻對我父子二人毫無提防之心,尤其在如今之緊急情況下,大王仍能夠對我父子二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見大王真乃雄主、英主啊!”

馬超也頗有感觸地說道:“是啊!大王自起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爲天下人所敬仰。雖現在爲朝廷所不容,但仍然能夠贏得西北三州百姓的支持,這可是很不容易的。想當年先祖伏波,在涼州屢次擊潰羌人,遂使馬氏成爲涼州大族。而先祖仍然不能禁絕羌人之患,大王卻用漢化之策,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羌人化爲烏有,真是英雄。而且大王還迎娶了小妹爲妾,雖是妾室,卻待之如妻一般,殊爲難得。”

馬騰說道:“大王是要重用我馬氏,你是大王帳下大將,丁寧又是你的裨將,爲父是羌中太守,雲祿是大王的妾室。看來,我們馬家又要再一次復興了!”

馬超看了看周圍,只有父子二人兩騎而已,對馬騰說道:“父親,你說大王真的能打敗十軍會攻嗎?孩兒怎麼覺得,大王是處於危險之中呢?”

馬騰斥責道:“孟起何如此愚鈍?大王有諸多謀臣良將輔佐,你也是知道的!如黃忠、趙雲等,都是不世名將;新來的郭奉孝,都能爲大王消除南北兩向大軍!焉能不勝?且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一個輕微的變故,就能使局勢瞬間變換。大王雖然兵微將寡,未必不能克敵制勝。”

馬超聽完,信服地點點頭。馬騰又深思一番,說道:“大王對我馬氏一族如此放心,我們也應該投桃報李!孟起,你馬上替爲父擬好一封信,寄給涼州牧劉焉,也就是你小妹的公公。內容就定爲索要良田美宅,切記不可索求太少!”

馬超聞言,十分震驚,說道:“父親,現在索求不太好吧!”

馬騰皺眉說道:“小孩子懂什麼?就算在現在索求,大王知道了也斷然不會怪罪下來。只要這件事辦好了,再把勸服大牂羌一事辦好,馬氏一族自然會榮華富貴,千秋萬代!”

馬超不敢違抗馬騰之命,立即寫了一封信,就說行軍過於疲累,需要五十金爲撫慰。劉焉很快就收到了馬騰的信,看罷,就露出微笑來。旁人都十分不解,以爲馬騰這是在趁火打劫,劉焉說道:“此乃王翦故事也。王翦之伐楚,將動員秦國六十萬大軍,爲秦國大軍之大半。而統帥如此之多的大軍,又能調動秦國大半物資,儼然王翦若有二心,秦國則危矣。爲表示出徵之決心,王翦與秦皇索取良田美宅。若王翦伐楚失敗,要良田美宅又有何用?今馬騰,我之親家,亦同王翦之意,非但是趁火打劫,而是表示決心爾。若不能勸降大牂羌,他要如此之多金銀細軟又有何用?況且馬氏爲我劉氏之羽翼,雲祿是我兒媳,馬超和馬岱在我兒帳下聽用,此誠爲忠臣也。若不予取予求,必寒人心。既然他要,那我就給!無論馬騰索要何物,統統與他就是,不準有半句非議!”

於是,馬騰如願以償地在行到羌中邊境時,收到了劉焉派人送來的五十金。不過是五十金而已,對於馬氏來說並不算太多。但馬騰卻如獲至寶,這讓一向過慣了富日子的馬超頗爲不解。馬騰則是興奮地說道:“哈哈!馬氏一族復興有望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
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