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

跟隨着祭禮隊伍,劉範和身邊虎視眈眈的董卓一起穿過了雒陽城幾條大街,拐了幾個街角,劉範在莊嚴神聖的樂聲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建築物。只見那建築物呈現一個圓形,如同一個圓形的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大約五丈高的高臺,高臺上、廣場上,一羣穿戴華麗整潔的士兵按照嚴謹的隊列站着,還有類似太祝的白髮蒼蒼的官員矗立在高臺上。高臺上是一方桌子,上面排列着一應禮器,如鼎等。想必這就是東漢的天壇了。

劉範看得愣了。莊嚴的樂聲再次在天壇中響起,嚇得劉範心神一凜,再看時,漢靈帝劉宏已經進入天壇,天壇中的衆人都恭恭敬敬地給他下跪。於是,祭天儀典開始了。劉範遠遠地望見劉宏帶着皇后何氏一起登上祭壇,然後夫婦兩人接過太祝手中的祭文,然後兩人又大聲地誦讀出來,誦讀得十分流利,應該是事先練過了,不然這些文言文一定會讓他們倆出醜。

那祭文文縐縐的,又因誦讀的聲音在天壇中反彈出回聲,故而劉範聽得不真切。劉範一旁的董卓,比劉範要淡定一點,畢竟董卓是這個時代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祭天儀式,故而雖然一臉的莊重,卻沒有像劉範那樣的好奇。若不是禮儀不允許,劉範甚至想衝上祭壇,看着漢靈帝和何皇后夫婦倆幹嘛。

正在劉範瞎想之際,帝后兩人已經唸完了祭文。然後按照次序就分別是首獻禮、亞獻禮、次獻禮、獻攤舞等儀式,一板一眼,不可有半分懈怠。劉範目不轉睛地看着這新鮮的一幕,這是他所從未見過的,聽說後世的西安市還有模仿唐朝的在冬至之日舉行祭天大典,但劉範生於南方,也沒去過西安。

很快,祭天大典的每一項流程都完成了,接下來是祭祖大典,也就是祭奠漢家的祖宗們,形式跟祭天大典也差不多,總之也就是這幾樣儀式。於是,劉範又跟着漢靈帝劉宏去了太廟,進入太廟,裡面是東西兩漢二十二位皇帝的塑像,栩栩如生。(人言兩漢二十四帝,所以太廟之中除了漢靈帝和漢獻帝,就有二十二帝)

劉範第一眼就看見漢高祖劉邦的塑像,只見漢高祖身披龍袍,頭戴十二旒冕,身材高大,一臉怒容,手持斬白蛇劍,端的是威武堂堂,氣勢不凡,身上有一股帝王氣象。跪在地上的劉範感覺新奇不已,又看看其他的皇帝塑像,但立即就有維護秩序的官員提醒他勿要放肆。劉範這纔不敢擡起頭。國家大事,在祀在戎,尤其是祭祖萬不可鬆懈。

半個時辰之後,等漢靈帝獻上太牢等犧牲,祭祖大典也完了。劉範擡起痠痛的膝蓋,又跟着他出了太廟。當祭祀隊伍在漢靈帝劉宏的引導下,轉向皇宮的方向時,劉範就知道決鬥的時刻到了。劉範深吸了一口氣,不由自主地微微扭頭瞟了一眼身旁老實本分的董卓,驚訝地發現,董卓此獠也在盯着他,他的腦滿腸肥的頭低着,嘴角微微上揚,眼神也飛揚出眼眶,向劉範投出一束冰冷的目光。劉範不由得心神一凜,一會兒也向董卓投出一束挑釁的目光。兩人都默默地握緊了拳頭。

完成了這兩項國之重典,已是黃昏時分,漢靈帝劉宏便又帶着羣臣向皇宮行去,宮中已經佈置好了筵席,劉宏要大宴羣臣。筵席就在最大的溫德殿內舉行。

劉宏和何皇后夫婦二人落座之後,是朝廷大臣的就跟着帝后進入大殿,如果是外國使臣和外地刺史州牧等官員的,就等候在殿外,他們必須要向皇帝進貢。說是進貢,其實在劉範看來,這也只不過是一次年末小弟們向黑社會老大繳納保護費而已,這不過進貢聽起來好聽一些罷了。

作爲涼州牧、外臣之首,劉範就第一個被宣進溫德殿裡去。站在溫德殿那高几丈的殿門下的一個嗓子響亮的宦官,接到信之後,就高聲唱道:“陛下有旨:宣涼州牧、冠軍侯劉範覲見~!”聽聞那宦官的唱名,劉範便從地上起來,拍了拍膝蓋上的纖塵,但畢竟是在皇宮之中,地上也不算太髒;又用手將衣裳上的每一條褶皺都揉拉挺直來,生怕衣服上出現一條不和諧的褶皺;劉範又用雙手正了正頭上的劉氏冠(劉氏冠,即劉邦發明的帽子,在劉邦只是個流氓地痞的時候,他就發明了這種帽子,此冠可綴飾美玉,縱有橫樑,向後捲起,又以長簪固定,看起來十分莊重華美,一直到宋朝,大臣的冠還有劉氏冠的遺風)。

整肅儀容儀表之後,劉範便深吸一口氣,雙手捧着西域美玉製成的笏板,向高大的溫德殿大步流星地走去。他身後的董卓眼睜睜地看着劉范進了大殿,十分嫉妒,因爲這代表着劉範在外臣隊伍中能夠無形中壓他一頭。劉範得意不已。行至殿門前,劉範解下腰間的劍,交給宦官保管,又脫掉官靴,穿着純白色的襪子跨過溫德殿高三尺的門檻。雖然這個時候,由於劉範的原因,提前把椅子帶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但在主流價值觀看來,還是席地而坐較爲高大上。所以,劉范進殿還是需要脫鞋子,以免踩髒了地板和席子。

跨入溫德殿,劉範向左右看了看,全是一排排整齊的羽林軍,身上的鎧甲,手上操着的武器,不亞於涼州軍的裝備。看到羽林軍嚴陣以待,他不由得嚥下一口口水。若是今日在御前鬥不過董卓,劉範很有可能就會被這些威武堂堂的羽林軍給拉出午門外斬首了。

溫德殿內靜悄悄的,大臣們、侍衛們皆是大氣都不敢出,殿中只聽得見劉範踏在地板上細微的腳步聲和三跪九叩的磕頭聲,顯得大殿之中空蕩蕩的。隨着不斷地深入,劉範看到的大臣品級和被寵幸程度也慢慢地提升,終於,劉範行完了三跪九叩,找見了劉焉等人,但也同時瞥見了何進等人。越過何進的坐席之後,劉範看見了曹操。曹操卻不敢看劉範的眼神,只好假裝俯下頭品酒。一時間,劉範不知該想什麼好。

劉範在御前跪下,唱道:“微臣涼州牧、冠軍侯劉範,拜見陛下、娘娘,祝賀陛下、娘娘千秋萬代、伉儷情深!”說着,劉範再磕頭三次方畢。

坐在御座上的何皇后,正半坐半躺在劉宏的懷裡,不斷地挑逗劉宏,絲毫不顧底下衆位白鬍子大臣的凝視。聽到劉範的祝賀,何皇后笑得花枝招展,銀鈴般的笑聲中,又有幾分狠厲之音,低着頭的劉範聽得頭皮發麻。何皇后雙手勾着劉宏的脖子,笑道:“陛下,冠軍侯嘴可真甜啊!哈哈哈哈!”

聽到這充滿誘惑力的笑聲,劉範內心的防線終於被攻克,忍不住迅速擡起頭瞟了一眼何皇后,只見何皇后生得天姿國色,杏仁眼,櫻桃嘴,身材前凸後翹,只看了一眼,劉範就感嘆劉宏的豔福不淺。

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
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