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

何憶有些生氣,爲何曹操明明身爲心腹,怎麼會在這一問題上跳出來反對她。

聽了曹操的話,小劉辯很高興,因爲他本以爲與他母親來往密切的曹操站出來,是爲了反對他的。劉辯喜出望外,問道:“那麼衆卿便是都贊成了?”

曹操又道:“慢!”

小劉辯又慌亂起來,生怕曹操反對劉協封王。

曹操說:“封王自無不可,但這封地之選擇,臣認爲極大地不妥啊!”

何憶一聽這話,不禁笑了,她知道,曹操是在想方設法把劉協封去更遠的地方,把他支開。何憶心裡高興不已,心裡讚歎曹操真是聰明伶俐,居然能另闢蹊徑來幫她解決問題。

劉辯疑惑地問:“弘農有何不妥?”

曹操說:“陛下年幼,可能有所不知啊!弘農郡境內就是潼關,潼關是雒陽城防備西邊強大的涼國的入侵的重要防線。涼國大軍兩次兵臨雒陽城下,都是先攻下了潼關,後佔領了弘農郡。弘農郡如此兇險,恐怕陛下的王弟以之爲封地,也將十分危險啊!”

聽了這話,劉辯慌亂了起來。他好不容易在正式繼位後迅速想到這一主意,現在曹操卻說弘農危險,他便沒了主意。

劉辯趕緊問道:“那麼曹卿,以你之見,封地選擇在哪裡比較合適?”

曹操道:“回陛下,臣少年時曾一直住在陳留郡。陳留郡戶口衆多,十分殷富。若是以皇子協爲陳留王,以陳留郡爲國,便是再合適不過。”

聽了這話,何憶心裡更爲滿意。她心裡清楚,曹操之所以向劉辯推薦陳留郡,便是因爲曹操一家在陳留郡根基深厚,與當地的大族關係匪淺。若將劉協置於陳留,那麼曹操便可借陳留大族們的力量,密切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將他牢牢掌握。

劉辯點了點頭,說:“好,既然如此,那便封朕弟劉協爲陳留王,以陳留爲國。”

羣臣聽了,紛紛高呼:“陛下英明。”

突然這時,太傅袁隗站了出來,說:“娘娘、陛下,先帝剛剛駕崩、屍骨未寒。現在朝廷當務之急是儘早爲先帝定下諡號,準備國喪事宜。”

何億點點頭,說:“太傅大人此乃老臣謀國之言,其令羣臣百官趕緊爲先帝定下諡號,準備喪儀。”

“喏。”

接着,就在劉宏的棺材前,羣臣百官在三位錄尚書事的宰相的帶領下,開始了對諡號的討論。許多大臣出於對死者的尊敬,紛紛要求給劉宏定下一個美諡。但這當然遭到了何進等人的強力反對。何進等人先是說劉宏在位期間,耽於享樂、賣官鬻爵、重用宦官、偏聽偏信、殺戮忠臣、殘害忠良,又激起了民怨沸騰,以至於天下各地都出現了規模宏大的起義。然後又說劉宏在位時,領導不力、識人不明,重用了劉範,先後派遣劉范進攻檀石槐和平定涼州,造成了劉範的崛起,且在多次戰爭中都完敗於劉範,致使劉范進一步坐大,甚至稱公建國。

基本上,何進等人便是把劉宏說得一無是處。雖然有些大臣對於劉宏還有幾分忠誠,但即便是他們心裡也很清楚,何進等人對劉宏的評價絕大多數都是實情,只不過太過而已。羣臣鬧鬧哄哄地爭辯很久後,才最終給劉宏定下了一個他們都能基本滿意的諡號——“靈”。靈者,亂而不損。自此,劉宏得到了蓋棺定論,爲“漢孝靈帝”。商議了諡號後,何憶、何進、袁隗等人又引導朝廷定下劉宏下葬的事宜。

接着,何憶、何進、袁隗、曹操與三公等重臣又討論了一個重要議題,那便是董太后待遇問題。何進強烈反對尊董太后爲太皇太后,並譴責董太后一直藉助心腹來收受州郡的賄賂,致使州郡擾動、朝綱不振;何進又援引“番妃不得居京”的規定,決意遣董太后回到河間國居住。這一建議沒有任何人反對,何憶也批准了。

……………………………………………………

涼州,臨洮。

在雒陽城天翻地覆之時,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劉範,則是正在率領天策衛、驃騎衛、銳騎衛、宣威衛、天武衛、威騎衛、翎騎衛、勝武衛、揚武衛、羽騎衛、飛騎衛、鋒騎衛進行野戰實兵對抗。除了這幾個衛以外,其他的衛均在駐守涼國邊境。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各個衛或者爲騎兵對騎兵,或者爲騎兵對步兵,都是兩個衛捉對廝殺,決出勝負來。草原上如同狂風驟雨,又如同驚雷滾滾,聲響震天,地動山搖。涼軍士兵均是手持木製的兵器模型互相擊打,柔軟的木製兵器上有紅色的硃砂。只要擊打在對方的要害部位,對方就算失去戰鬥力了。就必須趕緊撤出戰場。每兩個衛互相捉對拼殺,如果一個衛有以下這種狀況之一:被破陣、被斬將、被奪旗、被消滅完所有人,就算這個衛輸掉了對抗演練。

劉範與賈詡、郭嘉、荀攸、田豐四名謀士,一同站在高達九丈的觀戰臺上,俯視着底下如火如荼的對抗演練場面。這是涼軍自從二十五萬擴充到四十萬以來,全軍進行的第一次大型實兵對抗。在實兵對抗之前,只有劉範的親衛軍——天策衛,和遠征羅馬帝國的飛騎衛和鋒騎衛,這三個衛實現了滿編,並且擁有十足的戰鬥力。其餘的十二個衛都在緊鑼慢鼓地擴充兵員,和進行以老帶新的訓練。

之所以要進行這次實兵對抗,劉範的目的就是要在漢朝行將陷入大亂之前,檢驗一下涼軍的戰鬥力。確保在漢朝四崩五裂時,涼軍有足夠的能力介入亂局。

在到臨洮進行實兵對抗之前,劉範與諸將還率領十二個衛長途行軍,先是自姑臧城強行軍到玉門關,而後再穿越羌中,抵達臨洮。由於涼軍人均四匹馬,步兵衛也同騎兵衛一樣擁有戰馬,因此這次強行軍只花費了四天時間。抵達臨洮時,十二個衛、三十二萬士兵,體力仍然十分充沛。

實兵對抗也僅僅進行了三個時辰便分出了勝負。劉範便下令十二個衛休息一個時辰,原地進食和午睡。命令傳下去後,三十二萬士兵當即按照陣列在原地坐好,掏出牛肉乾、饢和水來吃,分出一小部分人去牧馬;吃飽後,士兵們也不卸甲,便直接躺在原地,拿騎盾當作枕頭,蓋着披風睡覺。

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
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