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劉範便留在南皮城,隨侍在劉焉左右,一邊繼續穩固劉焉的決心,一邊學習劉焉怎樣行政管理,又一邊學習一些古代書籍。劉焉也好像知道劉範的用意,所以經常分出一些文書讓劉範裁決。劉範一個後世人,只看得懂楷書和行書;而令他內心崩潰的是,雖然現在楷書已經出現了,但官方還是以小篆、隸書爲尊,劉範怎能看得懂?看着窄窄的竹簡上那密密麻麻的天書文字,劉範的內心幾乎都是崩潰的……

在南皮城待到第四天時,這天劉範正在努力琢磨竹簡上的小篆是什麼意思之時,忽有僕人來報,說是劉焉宣他去東廳見客。劉範有些奇怪,雖然正廳纔是最尊貴的,但東廳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只在正廳之下。客人被安排在東廳,重要性可見一斑。

當劉範懷着滿腹的好奇走進東廳、舉目四望時,他驚呆了:只見劉焉跪坐在上首,下首左邊座位上跪坐着一個人、那人身爲站着兩個人,那跪坐着的人面白鬚短,身高八尺,面如冠玉,脣如塗脂,雙耳垂肩,雙手過膝,轉目顧盼,頗有威儀;後面站着的其中一個人面如重棗,雙眼丹鳳,身高九尺,須長二尺,身上濃濃的一股煞氣,威風凜凜,令人不敢忤視之;另一個人身高八尺,臉色黝黑,燕頜虎鬚,虎背熊腰,雙目圓睜,殺氣騰騰。

三人合在一起,一股洶洶氣勢油然而生。劉範只感覺天旋地轉,竟看得愣了,呆呆地一腳踏在門檻上,不可思議地看着三人!對於這三人,劉範無疑是似曾相識的。後世每一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潛意識裡,都會有他們的形象:他們就是三英劉關張!

劉範看到活生生地三英,就站在他們的面前,吃驚是必然的。劉範腦子裡空空蕩蕩的,他能聽到的聲音,只有他自己的心跳聲。

劉備是出了名的擅長蠱惑人心,劉範是極其清楚的;比如說,在《三國演義》中,劉焉在聽到劉備是宗親後,就認他爲侄子了!劉範想到這裡,不由得生出一種危機感,他很反感劉焉親信劉備,不知道爲什麼,但反正劉範決定了,一定不能讓劉焉和劉備對上眼。

正在劉範神遊在自己的腦海中時,突然,一聲咳嗽灌進劉範的耳朵裡,他這才被驚醒。原來是劉焉看到劉範無禮,這才提醒他。劉範醒悟過來,連忙調整心態,昂首闊步踏入廳堂,先是恭敬地對劉焉作揖,道:“孩兒拜見父親。”

劉焉微微點點頭,道:“嗯,好。來來來,範兒,爲父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三位壯士吧!”說着,劉焉伸出手指向那三人,準備開口時,劉範決定先入爲主,搶過劉焉的話頭,快速地道:“不勞父親,孩兒早已認得這三位壯士!想必三位就是玄德兄、雲長兄和翼德兄吧!”在今年,也就是中平元年、公元一百八十四年,劉備時年二十八歲,關羽和張飛長得那麼老成,想必最少也有二十七八歲。而劉範今年還沒有加冠,只有十七歲。

劉範雖娓娓道來,卻讓劉焉和那三個人都忍不住震驚一番。只見那跪坐着的白臉漢子臉上的表情呆滯了一秒後,轉瞬間便恢復了鎮定的臉色,又禮貌地站起來,面帶人畜無害地微笑,對劉範道:“見過劉屯騎,敢問校尉大人,我們三兄第不過在幽州軍中身居末位,更名不見經傳,大人是如何認得我們三兄弟的?”

劉範聞言,只覺得被人堵住了嘴一樣,想不出來什麼合理的理由,他總不能說他前世就認得劉備吧。突然,劉範靈機一動,微微拱手對一臉溫厚的劉備道:“玄德兄哪裡的話?你們三兄弟以少勝多,大破程遠志,名震幽州,我怎能不知道!”

劉備話還沒說出口,只見他身後傳來一聲爽朗渾厚的笑聲,不是張飛又是誰?張飛手舞足蹈地道:“哈哈哈!小校尉說的不錯啊!那程遠志就是俺哥哥殺敗的!嘿呀!你是不知道啊!當時那程遠志有多厲害,他手下有五萬黃巾賊,要不是俺們三個……”

張飛話還沒說完,關羽不滿地瞥了他一眼,撫摸着鬍鬚,斥責道:“三弟,兩位大人在此,不可無禮!”關羽說完,劉備也向他投去一眼。張飛這便不敢有說有笑了,只得將脖子縮回去。

劉備一臉慚愧,道:“舍弟出身卑鄙,不識禮數,讓兩位大人見笑了!冒犯之處,還請多多原諒!”

劉焉微微一笑,道:“無妨無妨!張義士爲人灑脫,不似我們爲官久了,失了本性,老夫十分喜歡。”聞言,劉備和關羽的臉色纔好一些。

劉範心中雖是一萬頭草泥馬飛奔而過,卻也不敢露出來,只得皮笑肉不笑地道:“是啊!論說年紀,我還得叫張義士一聲兄長呢!再者,坦誠之交,不在乎年紀大小,不在乎身居何位,只在乎性情相投!而張兄長是性情中人也!”

劉備剛想還禮,只聽見他身後張飛又冷不丁地大笑道:“哈哈哈哈!大哥二哥你看,俺就說兩個大人心寬不會計較吧!你們還瞪俺!”劉備和關羽無奈,齊齊喝道:“三弟!”

劉焉和劉範父子倆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笑意。劉焉一拍腦門,笑道:“哎呀!瞧老夫這腦子,竟讓三位義士站立這麼久!來來來!三位快快入座!”

劉範一頷首,便尋了劉備對面的座位坐下了。劉備連連道:“不敢不敢!”便坐回原位去了,但關羽和張飛兩人依然不願坐下,都站在劉備身後,一絲不苟。

劉範道:“不知玄德兄此來爲何事啊?”劉焉不露痕跡地瞥了劉範一眼,劉範卻是當作沒看見。

劉備依然是那張人畜無害、陽光明媚的笑臉,溫潤如玉,輕聲地道:“我此來南皮城,是因爲幽州黃巾賊已經被平定,幽州刺史便派遣我們南下,去支援青州太守龔景,聽說臨淄城被黃巾賊包圍,快要陷落了;行軍途中,路過南皮,聽聞刺史大人和屯騎大人都在南皮,心中仰慕不已,便冒昧前來拜訪,倒是唐突二位了!”

劉焉笑道:“非也!非也!老夫平生裡最喜歡結交天下英豪,正是欣賞玄德這等風流人物啊!”

劉備道:“玄德何德何能,竟得大人如此擡愛?!”

劉焉道:“誒!玄德過分妄自菲薄了!玄德的才能,老夫還是看得出來的!”

劉備道:“謝大人擡愛!”

一邊的劉範看着兩人相談甚歡,自己卻插不進話,危機感油然而生。要是讓劉焉和劉備對上了眼,那還得了?!劉範心中想着。於是劉範又笑道:“玄德兄既然已經替幽州收拾了黃巾賊,立下了如此大功,怎麼還是末位之官呢?”

說完,劉範一臉迷惑地看着劉備,劉焉也十分好奇。劉備道:“想是戰時緊急,天下大亂,幽州的文書還沒有傳進雒陽吧!”說完,劉備一臉坦然,並無半分怒色。

劉範一聽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只聽見劉備身後,又傳來張飛渾厚放肆的嗓音:“哼!兩位大人有所不知啊!都是那些個幽州的狗官勢利,只見俺哥哥貧寒,糧餉尚且還缺乏,無甚銀錢打點他們,他們便刻意打壓俺們兄弟,不給升進,故意剋扣糧餉!哼!要不是俺哥哥仁厚寬容,攔着俺老張,不然俺老張定要擰下那些個狗官的腦袋,做成夜壺!”一旁的關羽眯着丹鳳眼,一手捋着二尺長鬚,雖然面無表情,但他眼裡的精光還是表現出了他的憤怒。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