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

卻說劉範這邊融融恰恰,董卓那頭卻是一片死寂。董卓當日爲催吐而嘗糞,一怒之下,氣得吐出一口老血來,又昏死過去,昏迷了一夜,在醫士的精心治療下身體才逐漸好轉,第二天才能從牀上起來。

回想起之前的莫大的屈辱,董卓就氣不打一處來,心中只想着要把導演這場喜劇的主人公劉範給碎屍萬段。於是董卓氣不過,就召集來他的文臣武將,要他們想想什麼計謀,報復劉範。

他的文臣武將們都十分擔心他的傷勢,急忙聚集來州牧府。進了州牧府,衆人一看,董卓額頭上還綁着一條白色絲帶,臉色煞白,原本濃黑的頭髮現在也多了幾條白絲,眼睛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大大的瞪着,眼白上的血絲,就像一條條蚯蚓一般的趴在眼白上。董卓長着一副威嚴赫赫的臉,令人不敢忤視他的眼睛,但此刻他卻顯得精神萎靡不振,一副病殃殃的模樣,就連他那傲人的大肚腩,也好像因爲這次打擊而顯得癟一些了。

衆人知道,誰要是嚐了那種東西,心裡都會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更會因此留下心理陰影,影響一生。但沒想到董卓竟如此記掛,不知心中該有多麼仇恨劉範了。知道董卓還在氣頭上,衆人都不敢率先開口,以免又點燃起他心頭之怒火,引火燒身。

大堂之中安靜得能聽到屋外雪花飄落的聲音。董卓左看看,右看看,見長時間五一人敢直接揭他的舊傷疤,便主動道:“今兒個,咱家召集你們來,你們想必也清楚!咱家不爲別的,就是爲了要報復劉範,以平我心頭之恨!你們都說說,有什麼主意,能幫咱家報仇,狠狠地打擊劉範那小賊!”

呂布慷慨激昂地站起來,義正言辭地道:“義父無憂!身爲義子,孩兒定要爲義父報仇!孩兒不要別的,就請義父給孩兒五萬大軍,孩兒即刻騎上馬背,帶領五萬幷州軍殺入涼州,擊破涼州軍,把劉範的腦袋給擰下來,給義父報仇!”呂布還算謙虛,知道涼州不好闖、涼州軍不好惹,所以提出要五萬大軍。

呂布這一番慷慨陳詞,頓時像一塊石頭被丟進平靜的湖面上,激起一陣水花四濺,其他幷州軍將領聽完,也被呂布的熱火所感染了,紛紛揚起手臂來,叫囂着要爲董卓報仇,李傕怒道:“呂小將軍說的對!主辱臣死!主公落難,就是末將的失職!請主公給末將三萬大軍,末將一定打進姑臧城,生擒劉範小賊,把他擄到太原來,讓主公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對對!不殺劉範,也難解末將心頭之恨!主公,末將不要五萬大軍,也不要三萬大軍,只要一萬大軍,末將就能殺進姑臧城,把全劉家的人都拉到太原來,讓主公發落!”董卓另一名宿將郭汜也扯着脖子高喊道,他和李傕的地位,在幷州軍中僅次於呂布和董卓,主要就是他和李傕投奔董卓最早,最忠心耿耿。

還有很多將領都表示要爲董卓報仇,只有段煨和徐榮比較沉着冷靜,因爲他們知道這是不可取的。董卓見他的部將們對他如此忠心,開心得不得了,原本積攢的怒氣也減去了大半。董卓眯着眼睛欣慰地笑道:“嗯!好好好!你們對咱家有這份心就好!也不枉咱家如此重用你們!”

呂布等人點點頭。董卓道:“李儒、李肅,你們有什麼辦法?”

李肅知道,現在正是表忠心的時候,即使是想不出什麼可以解決辦法的詭計來,也一定要表明忠心,現在董卓最需要的是忠心,其次纔是解決劉範的辦法。李肅便也義正言辭地道:“稟主公,屬下身爲臣屬,未能爲主公分憂,實爲慚愧。屬下不用動用幾萬大軍,請主公給屬下一百名勇士,屬下將親自帶領這一百勇士,遠赴涼州姑臧,刺殺劉範及其全家,以報效主公!還望主公允許,屬下必能爲主公報仇雪恨,一雪前恥!”

“好!好!”董卓還沒說話,呂布等將領就先激動地爲李肅喝彩。

董卓也十分受用,道:“嗯!你的忠心,咱家是看在眼裡的。但劉範本職刺殺,肯定會留有後手保護自身,你的計謀不可取,但你的忠誠很好。”

李肅假裝出一副遺憾慚愧的表情。見李儒一言不發,董卓就知道他這是有主意,便道:“李儒,你有什麼主意?可別又是去刺殺劉範的!”

李儒擡起頭,微笑着道:“岳父,小婿雖然沒有諸位將軍和李肅從事那般熱血,但小婿也已有了主意,保準讓劉範一命嗚呼!”

一聽李儒說的如此有自信,董卓和其他將領紛紛來了精神,道:“你道是什麼計謀?”

李儒陰笑道:“岳父,還過不了多久,就是新年了!按照我朝慣例,新年之際,外臣要前往京都,朝拜皇帝!這就是岳父報仇的良機!當朝的大將軍何進重用岳父,以爲岳父爲心腹。岳父可以讓他宣召劉范進京,又勸大將軍對他下殺手,並放出這個消息,讓劉範得知。若是劉範知道大將軍要對他下手的消息之後,恐懼得不敢進京朝拜,那岳父就可以和大將軍一同上奏皇帝,彈劾劉範不來朝拜,在涼州擁兵自重,似有不臣之心!皇帝一向最記恨的就是反賊,見劉範不來朝拜,他必定憤怒。岳父和大將軍就可破壞劉範和皇帝的關係,勸皇帝宣佈他爲反賊,召集天下之兵,討伐劉範,那劉範再怎麼厲害,也抵擋不住天下之力,屆時他就必死無疑了!”

聞言,董卓和其他人紛紛覺得不錯。董卓得意地道:“好計策!好計策!假借大將軍和皇帝老兒之手殺掉劉範,真是妙計!”

李肅見李儒如此得意,便道:“那要是劉範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依然敢於進京朝拜呢?”一聽這話,董卓等人的笑容又都收回去了。

李儒不屑一顧地道:“那也不妨事。京城就是皇帝和大將軍的手掌心了,只要劉範敢進京城,那岳父還可以略施小計,讓大將軍和皇帝繼續對劉範起疑心,甚至讓他們把劉範留在京城,這樣,劉範必定是插翅難逃!如果劉範敢帶着重兵進京,那岳父更得意了!不用岳父彈劾,皇帝自會認爲劉範又不臣之心。岳父依然可假借皇帝之手幹掉劉範,一雪前恥!”

董卓聞言,滿意地點點頭。董卓道:“還是李儒的計策高明,既可以讓劉範斃命,又不會把劉範身死的責任推到咱家的身上。妙計,妙計!”

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
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面勝利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