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

感冒好多了,明天大概能正常更。

——

上萬人的會戰不能一窩蜂的上,需要有具體的分工和先後進發的順序。

《尉繚子》中說道:把作戰的軍隊分成四支,分卒、興軍、踵軍、大軍。

大軍是主攻部隊。踵軍先於大軍出發,離大軍百里,帶三天的糧食,與大軍約好作戰時間,等時間一到就大會餐,進入臨戰狀態。興軍又先於踵軍出發,離踵軍百里,離大軍二百里,帶六天的糧食,爲後續部隊做好戰備。分卒負責佔領有利地形,戰鬥勝利時追擊敵人,暫駐待機時緊逼敵人。

荀貞這一路三千人的隊伍就相當於踵軍。

到了襄城後,他直接回到營中,把荀攸、許仲、江禽、高素、陳褒、劉鄧、荀成等人叫來,召開戰前會議,分配戰前任務。

荀貞、戲志才和程偃等人路上走得很快,只用了半天就從陽翟回到了襄城。

這會兒午時,正是軍中用飯之時。按照荀貞的軍令,軍官必須和士卒同食,許仲等人多在吃飯,接到召令後,他們把食盒一丟,急匆匆得就趕來了。高素的嘴角還沾着米粒,劉鄧的衣襟上都是湯漬。到來後,七嘴八舌地問荀貞:“怎麼昨天去,今天就回來了?”

得了陳褒的提醒,高素把嘴角上的米粒抹掉,興致勃勃地問道:“聽說朱將軍帶了北軍五校和三河騎士來,北軍是天下精銳,三河多俠士劍客,不知軍威如何?定然十分壯觀吧!有他們來,滅掉波才還不是易如反掌?”

劉鄧、江禽等人對朱儁、北軍五校、三河騎士也非常好奇,問個不住。

也難怪他們好奇。

朱儁乃朝廷名將,六年前旬月定交趾,天下知名。北軍之設起自前漢,原是京師宿衛軍,最盛時有八校之多,達數萬之衆,後來漸漸轉變成野戰軍,入本朝以來,兵額雖被大量縮減,被裁撤爲五校,三四千步騎,但只要有征戰之事,他們就必會在出徵之列,常從將軍出征,或西北擊羌人,或南下定亂,有的乃至長期屯駐邊疆,是鼎鼎大名的一支王牌野戰軍。三河,即河內、河南、河東,地處京畿,故韓魏之地,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多奇節銳士,民風剽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是朝廷派來的“天兵”、“王師”。

荀貞手下的這些人,許仲、江禽也好,高素、陳褒也罷,別看近期他們立下了多少戰功,說白了,其實都是鄉下的土包子。在遇到荀貞之前,許仲、江禽只是在西鄉有點名聲,高素也僅僅是一個鄉下地主的兒子,陳褒更不用提,一個小小的野亭亭卒,故此,雖然他們跟着荀貞多次大敗過黃巾軍,但在朝廷來的“將軍”、鼎鼎有名的北軍五校、天子腳下的三河騎士面前,他們難免會興奮好奇,同時自慚形穢。

荀貞說道:“我昨天傍晚到的陽翟,在太守府議完事後,今兒一早便回來了,朱將軍所帶之軍在縣外屯駐,軍威如何,我無緣得見,想來應是極好的。”

“議完事?都議了什麼?”諸將說完朱儁、北軍五校、三河騎士,這會兒才又想起來接着問,“對啊,怎麼昨天去,今天就回來了?荀君,府君給咱們什麼獎賞了?”

“獎賞暫還沒提,朱將軍決定救援舞陽,渡河擊賊,令我與志才先回襄城,爲大軍到來做準備。”

“要救援舞陽、渡河擊賊?”

帳中諸人聞聽此言,大多喜笑顏開,說道:“王師至,賊兵必反手可定!荀君,府君和朱將軍給了吾等什麼任務?叫做些什麼準備?”

“兩個任務:一是多派哨騎去對岸,打探賊兵近況,一是砍伐樹木、製作土囊,爲大軍渡河做準備。”

高素有些失望,說道:“沒叫吾部當先鋒麼?”他這個土包子想在朝廷的王師面前表現表現自家的勇武。

荀貞對朱儁這麼急着南下本有異議,哪裡還會爭着去做這個先鋒?敷衍說道:“朱將軍善戰,必有定計,做不做先鋒,等朱將軍帶兵到後再說。”

諸將接了命令,分頭行事。有的指揮部卒去砍伐樹木,有的向縣中徵收布囊,以用來裝土。

等他們走後,荀攸對荀貞說道:“貞之,王師至,賊兵不日可定,你怎麼反而鬱鬱不樂呢?”

荀貞嘆了口氣,說道:“賊兵若能不日而定自是最好,我只擔憂不能旗開得勝啊。”

“此話怎講?”

“朱將軍所帶之軍雖有萬衆,然多半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沒受過什麼操練,只是編了編什伍,定了定部曲,在鎧甲、兵器上比賊兵強而已,在其它地方,如陣伍、軍紀等方面比賊兵強不了多少。他們從洛陽出發,趨行數百里,過轘轅關,東入吾郡,先戰輪氏、陽城兩縣,未經休整,現便又要馬不停蹄地繼續南下,我恐怕這場仗不好打。”

荀攸想了一下,說道:“恐怕朱將軍正是因爲考慮到他所部人馬多是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以才急着南下擊賊啊!”

“此話何意?”

“若是百戰老卒,那麼在陽翟休整幾日也未嘗不可,而今朱將軍所帶多爲臨時招募來的京畿壯勇,所恃者一口氣而已,若是入吾郡後停頓不戰,這股氣泄了,兵就不好帶了。”

荀攸說的也是事實。臨時招募來的壯勇不比身經百戰的老卒,若在陽翟待得久了,任黃巾在汝水南岸攻城略地,等他們的捷報一再傳來後,恐怕士氣就會下落,不利與黃巾軍作戰。

“你說的也有道理。”

荀攸笑道:“王師連復兩縣,士氣正盛,而反過來看賊兵雖也接連攻陷了兩縣,可舞陽卻遲遲不能下,這說明他們軍卒已疲,這一場仗也不是不能打的。”

朱儁已經做出決定,荀貞、荀攸、戲志才他們再說什麼也沒有用,只有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

朱儁帶了上萬人馬,行速比荀貞、戲志才他們慢得多,次日上午纔到襄城。

這時,荀貞已蒐集到了許多有關對岸黃巾軍的情報。

他帶着荀攸、戲志才、樂進、陳褒、江禽、高素等人並及李瓚這些縣中衣冠到縣外迎接朱儁。

出乎他的意料,文太守也隨軍來了。

轉念一想,也並不奇怪。

文太守身爲一郡太守,保境安民是他的本分。先前他可以以坐鎮指揮爲由留在陽翟,現今朱儁帶着王師來了,他身爲地主,沒理由滯留不進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待罪之身”,估計他也想借機立個功勞,以使朱儁能幫他在朝中說句話,減輕罪責。

人到一萬,無邊無沿。

朱儁他們是從西北邊來的,荀貞等人在縣西北相迎,展目遠望,只見官道上車騎旌旗,矛戟如林,行軍隊伍足有數裡之長,前爲騎士,後爲步卒。兩三千騎士策馬揚威,六七八步卒持矛前行。遠望之下,煙塵瀰漫,軍容甚盛。

最前邊是朱儁、文太守和那個姓魏的越騎校尉,三個人皆未乘車,都騎着馬,冠帶黑衣,銀印青綬,革帶佩劍,一干的軍中將校與郡府吏員隨從其後。人羣中,荀貞看到了費暢、鍾繇、王蘭等人,還看到了孫堅。他與帳下諸人並及李瓚等縣中諸姓迎接上去。

迎接的人羣除了他們,還有數百選出來的縣民,扶老攜幼,跪拜道邊,簞食壺酒,共迎師旅。幾個拄着長九尺的鳩頭柺杖站的老者跟着荀貞等人上前。

走到軍前,朱儁、文太守、魏姓校尉等人下馬,李瓚代表縣中父老迎接王師,拄鳩杖的老者們顫巍巍地奉酒給朱儁。鳩杖就是王杖,給年高德劭者授杖之法始自周朝。漢法:七十以上得授王杖,持杖的待遇與持節同,身份比六百石吏,入官寺不趨,得行馳道,以示尊老之意。

朱儁忙快步上前,接過酒,說道:“怎敢勞長者相迎!”

李瓚說道:“聞將軍率王師到,縣民不勝雀躍。賊起至今,吾縣深受荼毒之苦,十室五空,死者枕藉於道,今終將王師盼到,吾民有救矣!這椀酒,爲將軍洗塵,請將軍飲下。”

“今次,我率三萬精銳先發,皇甫將軍帶五萬大軍隨後,來貴郡,就是爲國家殺賊,爲百姓平亂的!”朱儁端起酒椀一飲而盡,一手拿着椀,一手握住劍柄,慷慨地說道,“後天我就率部渡河,爲父老除此殘賊!”

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9 計吏郭圖(上)38 初步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1 辛璦(下)53 滅族(上)57 市恩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55 買馬(上)16 五日九戰(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45 天寒遙寄冬衣去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1 雪夜攻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2 敬事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48 正旦之日38 範繩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3 李通難擇良木棲7 遍觀諸郡(上)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0 牽掛者何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38 荀攸來訪62 太守行春(下)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4 將近臨湘桃花盛43 縣尉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 清洗潁陰(上)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2 文聘(上)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43 李通難擇良木棲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0 鐵營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22 鵠備分得勝負機6 何爲乳虎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4 唯恨之流年悄逝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5 原盼勸賊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7 舉薦戲忠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35 褒貶由人63 同道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
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9 計吏郭圖(上)38 初步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1 辛璦(下)53 滅族(上)57 市恩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55 買馬(上)16 五日九戰(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45 天寒遙寄冬衣去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1 雪夜攻莊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2 敬事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48 正旦之日38 範繩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3 李通難擇良木棲7 遍觀諸郡(上)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20 牽掛者何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38 荀攸來訪62 太守行春(下)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4 將近臨湘桃花盛43 縣尉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 清洗潁陰(上)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2 文聘(上)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43 李通難擇良木棲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72 寧舍濟北取任城40 鐵營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22 鵠備分得勝負機6 何爲乳虎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4 唯恨之流年悄逝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5 原盼勸賊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7 舉薦戲忠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35 褒貶由人63 同道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