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孫郎威震定潁外

許仲看完軍報,將之遞給許劭。

許劭、徐卓、荀濮、何儀等傳看完畢,諸人皆慨嘆不已。

許劭說道:“英武幹才,殆有天授,追躡剽姚之跡,伯符其人哉!”

“剽姚”者,霍去病。霍去病十七歲時,以剽姚校尉從衛青擊匈奴,功冠全軍,封冠軍侯,孫策今年十八歲,與霍去病當年相仿,職爲騎都尉,與霍去病當年也相仿,俱比二千石,雖然霍去病是擊匈奴,而孫策是內戰而已,但較之年齡、官職和最終獲得的戰績,兩人卻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故此,許劭說“追躡剽姚之跡,伯符其人”。

這是很高的讚語了。

中平元年,荀濮從荀貞征戰的時候,和霍去病當年從衛青時一樣,也是十七歲,那時他常以霍去病的事蹟自勉,這麼多年過去,在用兵上他確是有了很大的長進,但他的這份長進是通過長期不懈地學習、觀摩、實踐而得來的,付出了很多的汗水,現下觀述說孫策大敗橋蕤經過的軍報,他卻也不得不贊同許劭的話,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天縱英才。

他自忖想道:“吾年十八時,三百兵尚不能帶,陣猶不熟,又哪裡能擊敗橋蕤?”

孫策本來就有軍事天分,原本的歷史中,他沒有跟從孫堅征戰,先是與母親、諸弟住在壽春,後來遷居舒縣,和周瑜做了鄰居,直到孫堅被殺,他守孝完後纔開始領兵打仗,而一鳴驚人。現下,他卻不但一直跟着孫堅作戰,並且還有荀貞手注的《孫子》教他,其之軍事能力當然會比原本歷史中,至少是比原本歷史中他同樣年齡時更強。

卻說:孫策這一仗是怎麼打的?

從河內帶兵回到潁川,孫策從弘諮那裡知道了橋蕤帶偏師攻破定潁,逼近潁川東界,時擾掠境內,袁術或有可能會從潁川的南邊發起進攻,潁川風雨飄搖,局勢大不利。阻擋橋蕤西進的郾縣守將上報孫策,說橋蕤裹挾百姓,聲勢浩大,城中守兵望之色動。弘諮屯兵在襄城,孫策巡視軍營,發現襄城的駐兵也是士氣不高,因是,他故作藐視之態,與軍士笑語,說橋蕤是“郡小吏耳”,——橋蕤早年在郡中任過吏職,這是大多數士族子弟入仕的必經之途,本非是污點,但從孫策口中說出,輔以他蔑視的語氣、輕鬆的笑聲以及挺拔的英姿,卻莫名地就使兵士們受到感染,去掉了不少的恐懼之心,軍心因由之而變得大爲穩固。

弘諮二十出頭,年紀雖比孫策大些,到底是孫堅的女婿,不能和孫策相比,所以孫策一到潁川,他就自動讓出了軍隊的指揮權,對孫策建議說道:“河內戰酣,舅暫不能歸,強敵壓境,兵心動搖,外弟提孤兵還救,利而速戰,今不鼓氣以進,使橋蕤知我衆寡,則計無所施矣。”

“舅”,是時下對岳父的稱呼。“外弟”,自就是對孫策的稱呼了。

弘諮的這個建言頗有道理,但孫策不以爲然,他認爲弘諮所說的只是“常理之言”,他卻是另有主意,對弘諮說道:“不然。呂奉先自入汝南,陷我數城,繼圍平輿,橋蕤又破兄部,擾掠潁川,氣正盛,不可擊也。不如退兵強,誘敵來擊,擾而勞之,可以取勝。”

弘諮憂心忡忡地說道:“袁公路觀戰於南陽,坐望形勢,宛縣,距吾郡二百里,縱然行軍緩慢,三日亦至,設如公路發兵,與橋蕤合擊,則吾郡危也!當此時,吾以爲,應以急戰速勝爲上,只有儘快把橋蕤擊破,才能免除吾郡受到合擊的危險。”

孫策笑道:“賢兄過慮了!袁公路必不會於此時出兵。”

“此話怎講?”

“吾父與吾師已各去書劉荊州,約以共擊袁公路,荊州雖尚無回書,而吾父與吾師所遣之使都是明張旗號,袁公路必有聞聽,是以我料他定不敢於此時再分兵北上。”

弘諮依然不能放心,說道:“即使袁公路不會於此時出兵,然呂奉先圍平輿日久,我部如不能速破橋蕤、馳援平輿,萬一導致平輿失陷?”

“我聞許將軍君卿已率部進至鮦陽,與張文遠相持在葛陂,有許將軍部威脅呂奉先的側翼,是已分奉先之兵勢,使他不能安心攻城了,黃都尉堅毅,臨事敢斷,善於撫衆,能得軍士死力,出與野戰,或不及奉先,而今奉孝兵勢已弱,固城自守,力有餘哉。平輿必無恙。”

弘諮被孫策說得心服口服,遂從孫策之計。

於是,孫策便令郾縣的守軍撤退到強。

強在郾縣北六十里處,屬汝南郡,西北與潁川的臨潁接壤,北鄰潁水。

郾縣城在兩水之間,強只是北鄰潁水,單從守禦角度來看,強不如郾縣,孫策之所以決定令郾縣守軍撤至強,示弱是第一個緣由,——連利於守禦的郾縣都放棄了,可見潁川兵的確是已經“無力”再抵抗橋蕤的襲掠了,正因爲強只有一面臨水,南邊地域開闊,所以比起郾縣來,更適合野戰取勝,此爲退兵強的緣故之其二。

退兵強之後,卻未如孫策所料,橋蕤並沒有立即揮軍追趕,而是在進入郾縣城後任由部曲燒殺搶掠,孫策因是又用計挑之。

他親自帶着數百步騎赴橋蕤營外搦戰,一如張遼使人詈罵許仲,他也使人詈罵橋蕤,橋蕤這次中計了,大約是見孫策所帶的部曲不多,又輕視孫策年少,望以能將孫策擒獲,以脅孫堅,至少脅迫黃蓋獻平輿城,便悉出其兵與孫策對戰,兩軍遂轉戰至郾縣與強的交界處。

弘諮已帶部列陣在此,以爲可擊之,孫策與他會合後,卻道:“蕤兵爲我挑動,傾營而出,轉戰遠來,不暇攜糧秣,縱攜糧秣,亦不暇食,人馬飢渴,又見我軍列陣以待,橋蕤現在必是已經醒悟,知道中了我的計,不用多等,他一定會撤兵,退再擊之,必獲勝焉。”

這次果如孫策所料,沒等多久,橋蕤就撤退欲還郾縣,孫策仍是親自上陣,將兵擊之,大勝,不僅大破橋蕤,斬首數百,俘獲千餘,而且追亡逐北,一舉將郾縣收復,又兵臨定潁城外,令兵士向城中高呼:“孫郎在此!”狼狽逃到定潁的橋蕤及其殘部聞聲,無不爲之膽駭。

孫策沒帶攻城的用具,在定潁城外耀武揚威地待了半天,令弘諮仍回潁川守禦,他自己則帶着步騎千餘向東南進發,行百餘里,到了平輿城外,與陳、樑的援兵會師,共與城中御呂布。

隨着孫策大破橋蕤這道軍報同時來的,還有孫策到達平輿後給許仲寫的一封書信。

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5 潛光爲養羽翼成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28 原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 聞寇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6 決勝11 朋黨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44 以退爲進郎陵說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74 奮武遣以一軍阻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1 得領汝南意不足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48 惟是小人最難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59 荀君爲政(上)27 敬老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7 獨行9 結交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5 郡府迴文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 冀董幽田兩名俊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0 防寇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4 陽城治吏(上)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6 招人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0 查封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8 辰彼碩女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 遍觀諸郡(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6 什伍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
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9 伯符進獻渡河略35 潛光爲養羽翼成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28 原師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 聞寇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6 決勝11 朋黨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44 以退爲進郎陵說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74 奮武遣以一軍阻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31 名重徐州陳元龍51 得領汝南意不足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48 惟是小人最難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59 荀君爲政(上)27 敬老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7 獨行9 結交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5 郡府迴文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 冀董幽田兩名俊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0 防寇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4 陽城治吏(上)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6 招人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0 查封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4 唯恨之流年悄逝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28 辰彼碩女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 遍觀諸郡(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6 什伍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