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這時見許仲定下了渡淮的時間,闕宣也已經出去辦理此事,劉備因又按劍請戰:“備請帶甲士五十,今夜渡淮,爲將軍取徐!”

許仲沉吟了下,說道:“雖有徐縣內應,有‘水上豪傑’相助,此事亦險。玄德居‘雍奴校尉’,乃一部之長,不可輕出。”

帳中諸人有坐着的,有站着的。

校尉以上的軍官有坐席,校尉以下的軍官沒有坐席。

此時,便有一個立在劉備身後的軍官昂首闊步,行至帳中,先是微微俯身,衝着正座的許仲等人行了個軍禮,繼而轉對劉備說道:“許將軍所言甚是。校尉,將也,安可輕出?況區區徐縣,何需校尉出馬?有羽足矣!”說完這句話,這人又轉向許仲,再行了個軍禮,昂然說道,“羽不才,願爲將軍取徐!”

說話的正是關羽。

許仲心道:“此來取下邳之前,君侯對我曾有交代,說:玄德好功名,軍略武勇固一時之選,然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若其求戰,非無人可用之時,萬不可使其輕出,以免有失;又說:雲長有萬夫不擋之勇,治軍理陣或有不足,而攻堅拔城,正爲其長,可以一用。”

當下,許仲說道:“雲長之勇,聞於三軍。今既雲長願去,實是再好不過!”

荀攸等人也道:“雲長勇冠三軍,如是肯渡淮擊賊,取徐縣必易如反掌。”

聽了許仲、荀攸等人的讚揚,關羽縱是傲恣,亦不免略有得色,遂又說道:“便請將軍下令,羽這便領軍渡淮!”

“雲長欲攜多少人馬?”

剛纔劉備都已經說了,“只要五十甲士”,便能夠爲許仲取下徐縣,關羽自不能落了劉備的面子,也是隻要五十甲士便夠,他說道:“五十甲士足矣!”

荀攸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說道:“徐縣城堅,我軍又是渡河遠襲,雲長雖勇,五十甲士恐亦不足。”向許仲建議說道,“將軍不妨從軍中各部裡邊,精選五百勇甲,令從雲長過淮。”

許仲點了點頭,顧視帳中諸將,說道:“汝等可將部中勇士,盡數列出,由雲長前去挑選。”

聽了荀攸、許仲的這番安排,關羽卻是不肯承情,他傲然一笑,說道:“不過一個小小的徐縣,豈需諸校尉盡出精銳?吾營中的兵士雖少,然皆能一當百,我自從我營中選用勇士便可!”

關羽說的“吾營中”,實際上指的是劉備的部屬。他與劉備兩人相識太久,彼此間的關係太熟,名有尊卑之分,情實兄弟之屬。故而劉備的部屬,也就等同於是他的部屬。

許仲看向劉備,詢問他的意思。

劉備心道:“而今君侯起兵,攻略徐州,陶謙昏聵之人,必非君侯對手,這徐州的全境,早晚落入君侯的手中。玉郎、劉鄧、子龍、三陳等等諸校尉,皆虎士也,我從許將軍擊下邳,如不及早立下些功勞,待到來日戰罷論功,怕是不能居諸校尉之上。此次既然爭到了攻徐縣的機會,索性便贏得漂亮些,也好當日後君侯給我賞賜任命之時,讓別人無話可說!”

想到這裡,他因而說道:“我營中的兵士固然是不敢稱‘一當百’的,但卻勝在相熟,雲長使之,能夠如臂使指。便由雲長從我營中選取甲士便可。”

劉備這話說得很對,他營中的兵士都是久從他與關羽的,日夜相處,彼此相熟,上到戰場裡去,自然也就配合默契,殺起敵來,就能夠事半功倍。

許仲於是頷首說道:“如此,就由雲長從校尉營中選用兵士。”

劉備、關羽齊聲應諾。

他兩人既然接下了攻取徐縣的任務,就先告辭離開,回去準備。

臨出帳前,關羽說道:“入夜之後,羽便帶兵渡淮,至遲明晨,定有捷報傳給將軍!”

劉、關兩人離開之後,帳中相繼又先走了幾人。

這幾人有文職,也有武職。

文職的幾人,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渡河船隻的,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後勤輜重的,還有的,則是去和闕宣留下的人聯繫,負責關羽和闕宣之間的溝通的。

武職的幾人則是奉了許仲之令,歸營調兵遣將,準備爲關羽接應,或者爲他後援的。

諸項渡河前的工作在入夜前都準備妥當。

當天黑之後,許仲、荀攸等人親自來到河邊,爲關羽送行。

關羽沒有隻帶五十甲士,也沒有如許仲所說,帶足五百人,從隊伍規模來看,他大約從劉備營中選出了有二百多人,這二百多人中,披重甲的不多,大多數穿得是輕甲,有的甚至沒有着甲,——這倒不是因爲關羽輕傲的緣故,而是出於實際考量,畢竟在到達徐縣前,他們需要先橫穿淮河,雖然選的這個渡河地點是周邊一帶淮水最窄的地方,可到底還是有一段水上距離要走,並且又是夜間偷渡,所以,士兵們不能穿太多甲,萬一走到半截腰,船忽然翻了,身上都穿着重甲,就算再好的水性恐怕也是浮轉不開,說不定就徐縣沒見,淹死半路了。

果然是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什麼樣的兵。

劉備雖爲漢家宗室,然其家沒落已久,與其說他是天潢貴胄,不如說他更像是豪客輕俠,帶出來的兵士對他都很服氣,皆願以死相報,因而,儘管這些兵士們都知道此去渡淮擊徐,若是勝利,倒也罷了,如是失敗,恐便要全軍覆沒,可卻沒有一人露出怯色。相反,士氣很高。

隆冬臘月,天氣寒冷,夜間的氣溫尤低,河邊水氣出來,較之陸上,溫度更是低了不少。

許仲令人取酒,給關羽等將士一人分了一碗,自己也拿了一碗,共同舉碗,將酒飲下。

酒是好酒,入了喉腹,頓起一條火線,讓人渾身都暖了一些。

喝完酒,諸人把碗丟下。

許仲望了望不遠處的河面,河面上有的地方結了冰,但冰層不厚,不足以支撐兵馬行走。

在渡河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浮冰,關羽的兵士可能還需要破冰而行,這給渡河又增添了一些難度。

許仲望了兩眼河面,又擡高視線,眺望了一下河對岸的遠方,夜色下,一無所見。

他沒有再多說別的,只是簡短地對關羽說道:“吾在軍中,候雲長佳訊。”

夜雖寒,水雖冰,刀甲更涼,寒意與殺意相浸逼人。

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9 毋要臨渴而掘井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6 生子當如孫伯符12 道是襄陽德珪來34 一怒之威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 獲名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7 推功相讓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85 威震陽翟(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4 冀州牧迎節以徵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59 慨嘆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1 擒賊先擒王(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0 回家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4 守城初戰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50 祭祀族宴29 許季48 許君卿計敗張遼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 生子當如孫伯符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8 詐降9 書箋反覆修棧道14 陽城治吏(上)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8 西鄉薔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9 樂進歸來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 道人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 敬事59 吾候諸君久矣2 二李陰與澤賊通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 孟德窮窘設摸金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53 滅族(上)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6 熔鑄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3 程偃47 山雨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
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9 毋要臨渴而掘井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6 生子當如孫伯符12 道是襄陽德珪來34 一怒之威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2 獲名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7 推功相讓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85 威震陽翟(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4 冀州牧迎節以徵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59 慨嘆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81 擒賊先擒王(中)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30 回家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4 守城初戰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50 祭祀族宴29 許季48 許君卿計敗張遼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 生子當如孫伯符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 仲仁迫凌去檄書28 詐降9 書箋反覆修棧道14 陽城治吏(上)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8 西鄉薔夫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9 樂進歸來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0 奉先馳雄擊汝南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9 道人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 敬事59 吾候諸君久矣2 二李陰與澤賊通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 孟德窮窘設摸金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53 滅族(上)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6 熔鑄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3 程偃47 山雨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