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初見一龍(上)

補上五月十號的。

——

可能是因爲“近水樓臺先得月”,包括荀悅叔侄和陳羣在內,在場的士子多是來自郡治陽翟以及襄城、潁陰、許縣這些距離陽翟較近的縣。除了他們外,還有三人。這三人卻竟不是本郡人,而是來自平原和北海。他們年歲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站在陳羣的身邊。

“在下平原華歆。”

“在下北海邴原。”

“在下北海管寧。”

荀貞怔了一怔,很快反應過來,儘管吃驚奇怪,臉上依舊習慣性地保持謙和的笑容,適當的加上了一點景仰之色,說道:“可是被稱爲‘一龍’的三位賢人麼?”

華歆和邴原、管寧相善,皆有名州郡,被時人稱爲“一龍”。華歆爲龍頭,邴原爲龍腹,管寧爲龍尾。適才的那些士子,如辛毗、棗祗,荀貞都是知道的,不過若論其“熟悉度”,還是眼前這三人、準確點說,是華歆和管寧兩人他更“熟悉”一點。——前世上學時他學過《管寧割席》的故事,講的正是華歆和管寧的故事。

華歆、管寧、邴原三人謙虛說道:“‘一龍’云云,都是鄉人擡愛。歆(寧、原)等才朽學淺,難配此稱。”

荀貞穩住心神,笑道:“三位的大名我早已聞聽,今見三位,果然氣宇軒昂、儀表出衆,名至實歸。”打量他們三人。

華歆、邴原二人長相普通。管寧的相貌十分出衆,美鬚眉,個子也很高,足有八尺,換算到後世的單位,差不多快一米九了,荀貞得擡頭看他。他暗自讚道:“真是一個偉男子。”打量完畢,又有點奇怪,暗道,“他三人是青州人,卻怎麼來了我們潁川?又跟着太守行春?”

華歆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動解釋說道:“君國太丘公德厚流光,高標逸韻,歆等仰慕,故結伴而來,求學公之門下,適逢君國府君行春,召各縣子弟相從,歆等久聞君國乃天下名郡,衣冠盛大,諸姓子弟皆才德兼備,絕倫逸羣,所以雖自知淺陋微薄,才朽學淺,但爲了能見識一下君國俊才的高潔風範,還是厚着臉皮跟着阿羣來了。”

兩漢郡守權重,郡之地位與前秦封國相仿,郡之屬吏“稱守爲君”,和太守是類似君臣的關係,又郡、國並行,因而時人“視郡如邦國”,故華歆稱“潁川郡”爲“君國”。

荀貞聽罷,心中瞭然:“原來他三人是遊學而來。”

陳寔很多年前就已經海內知名了,當年如李膺、賈彪、陳蕃、郭林宗、荀淑、鍾皓等等這些被天下士子所敬重的大名士們都或師事於他,或與他交好,或與他齊名。如今,這些人都已故去,唯他碩果僅存,年近八旬,可謂年高德劭、天下無對,帝國境內各個州郡的士子爲了求名,常有不辭千里,跑來許縣拜見他的。

想到這裡,他不覺顧盼,看了看從容立在華歆身邊、微笑不語的陳羣,又往堂內看了眼跪坐太守之側、高踞諸吏上首的鐘繇,又想道:“陳、鍾二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成爲一代重臣,固有他們自身能力出衆的緣故,但未嘗不也是因他們家世顯著、門生故吏衆多啊!”

陳寔與天下名士相交,孔融、華歆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他的晚輩,死的時候,“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

鍾繇的曾祖父鍾皓也當過郡功曹,一家之中,兩代執掌一郡人事,受他們恩惠的郡吏多了去了。並且鍾皓博學詩律,教授過門生千餘人,這些門生現在很多都在本郡出仕,或者在外郡任官。既有故吏,又有門生,人脈這麼強大,也難怪鍾繇不到三十就當上了本郡功曹。

荀貞穿越已久,對這個時代非常瞭解。

他深知,鍾繇、陳羣,乃至華歆、管寧、邴原這樣的人都是他不能相比的。這些士族子弟或出身高貴,或少年成名,不少人年紀輕輕的就能得到州郡的舉薦,有的被徵入朝中,有的擔任郡縣右職,出仕對他們來說是很容易的,大多才高氣傲,非是樂進、時尚這樣的寒士。他可以用恩德來感動樂進、時尚,把他們招至手下,但對鍾、陳諸人,他唯一希望的只是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讚譽,再通過他們的嘴,讓州郡裡的士族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沒有科考的時代,只要有了“名聲”,什麼事情都好辦了。華歆、管寧、邴原三人千里迢迢的來潁川,來許縣求學於陳寔門下,不就正是爲了求名麼?

華歆心思透亮,善能察言觀色,注意到他回顧堂內的動作,以爲他是想回去,說道:“歆等隨從府君,有幸能來足下鄉中。沿途所觀,田美人樂,耳中聽到的都是百姓們在讚美天子的聖明、府君的神明和荀君的仁德。所見所聞令人十分的感嘆。設若天下郡國、縣鄉都能如足下鄉中一樣,那麼我們大漢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君之仁德、君之治才,歆非常佩服。”

誇完了荀貞,他又笑道:“今府君行春足下鄉中,君爲有秩,是爲地主,不能遠離,歆等不敢喧賓奪主,君若有事,就請回堂上吧!”

荀貞暗自稱奇,心道:“‘管寧割席’裡說,華歆和管寧同席讀書,有貴人過門,寧讀如故,歆則丟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因與割席分坐,說:‘君非我友’。聽這故事的意思,華歆像是個趨炎附勢之人,但今日觀之,他文雅有禮,行止有度,言辭便利,能替人着想,卻半點兒也不似個庸俗的人啊!”院中的這些士子雖都對荀貞感到好奇,但適才見禮說話的時候,其中也有好幾個都表現出了清高、驕傲的姿態,這華歆文雅有禮,卻是半點也無清傲的表現。

他也笑道,“‘一龍’的大名,我如雷貫耳,今天能見到三位,纔是我的幸運。……。”向諸士子再次作揖行禮,說道,“今天能見到這麼多的君子、賢士,實爲我荀貞之幸,也實爲西鄉百姓之幸。我小小的鄉中,今天能迎來這麼多的賢人,自古未有之。我本該多和諸君說會兒話,多請教一下諸君,只是忝爲有秩,身爲臣吏,不敢勞府君久候。諸君,僕就先回堂上了。”

衆人很給他面子,都道:“君自請回。”

荀貞轉身,正要邁步回堂,院外有人來到。

——

1,陳寔與天下名士相交,孔融、華歆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他的晚輩。

有個成語叫“紀羣之交”,講的是孔融先與陳羣的父親陳紀相交,後又因與陳羣交友,因而改視陳紀爲長輩的故事:“魯國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紀、羣之間,先與紀友,後與羣交,更爲紀拜。(陳羣)由是知名”。

23 文聘(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63 田邊斷案(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69 躋身才俊(上)3 殺人20 辛璦(中)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32 國家棟梁傅南容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37 起行20 牽掛者何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1 賞錢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46 恩威並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52 最後的麻痹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4 鐵官見聞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 遍觀諸郡(上)48 正旦之日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7 遍觀諸郡(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6 第三兄弟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 遍觀諸郡(下)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 佳婦何人陳家女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 安南借重荀與張40 鐵營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55 毀容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 初雪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3 典韋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 計吏郭圖(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7 第一天(中)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20 名士42 君臣自古固多疑27 舉薦戲忠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55 孟德引兵還東郡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9 惡奴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8 勢先造成計乃行4 牆下相托84 捕拿張直(下)31 除惡務盡94 會師城下(上)63 田邊斷案(下)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5 尋賢不遇(上)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50 祭祀族宴24 張讓賓客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2 敬事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
23 文聘(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63 田邊斷案(上)20 拜徐州用計離亂69 躋身才俊(上)3 殺人20 辛璦(中)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32 國家棟梁傅南容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37 起行20 牽掛者何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1 賞錢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46 恩威並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52 最後的麻痹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4 鐵官見聞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 遍觀諸郡(上)48 正旦之日1 風物迥異江南地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7 遍觀諸郡(上)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6 第三兄弟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 遍觀諸郡(下)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 佳婦何人陳家女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 安南借重荀與張40 鐵營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55 毀容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 初雪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3 典韋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 計吏郭圖(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7 第一天(中)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20 名士42 君臣自古固多疑27 舉薦戲忠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55 孟德引兵還東郡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65 奉孝高臥懷棲逸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9 惡奴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8 勢先造成計乃行4 牆下相托84 捕拿張直(下)31 除惡務盡94 會師城下(上)63 田邊斷案(下)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5 尋賢不遇(上)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50 祭祀族宴24 張讓賓客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2 敬事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