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呂布對徐榮說的話能傳到胡軫耳中,胡軫說“當斬一二青綬”的話自也能傳到呂布、徐榮的耳中,至多是時間早晚的關係罷了。△¢頂點小說,

荀貞、孫堅營中。

胡軫、徐榮相繼來到,就在胡軫勃發大怒、放言要斬一二青綬的這天下午,荀貞與孫堅在帳中軍議。

荀貞對孫堅說道:“文臺,從早上到剛纔,胡軫營雖無動靜,徐榮、呂布營卻多次有人登高窺視黃蓋、孫賁營,以我看來,搞不好董兵是想先拿黃蓋、孫賁下手。”

“若真是如此,那再好不過!”

“再好不過?”

“你我設伏胡軫不成,被他輕巧巧到了太谷關外,我正愁沒有機會收拾他,如董兵真要先擊黃蓋、孫賁,你我正好也可趁此良機,往擊胡軫,以先將之破滅!”

“文臺,我所慮者,是恐怕黃蓋、孫賁擋不住董兵的攻勢啊。”

“董兵雖精,黃蓋、孫賁營亦足數千之衆,怎會擋不住董兵的攻勢?”

“關西兵精於長矛,攻堅破陣,善戰無前,黃蓋、孫賁雖有數千之衆,如獨擋之,恐難支也。”

“關西兵”,說的是函谷關以西地方的士兵,也就涼、並之卒。

這些地方羌胡多,羌胡中騎兵多,爲能更好地對付羌胡騎兵,在漢人的步卒與之戰鬥時,往往就會用長矛列陣,一丈多長的長矛列開,就像個鐵刺蝟似的,威力極大,而這個步卒的長矛陣,不僅可以用來守,也可以用來攻,進攻的時候這種戰法也是一件大殺器。

辛璦、韓當、徐緄追擊胡軫的時候,爲何無功而返?軍報裡就提到過一句:胡軍“槍弩環立”,這個“槍”,說的就是這種關西步卒列的長槍陣。

同時,關西兵不止步卒精於長矛,騎兵也同樣精於長矛。

通常來說,騎兵衝鋒的時候,很多部隊多用的是騎弩和環首刀,而關西的騎兵卻和關西的步卒一樣,多用的也是長矛、長槍,騎兵隊伍擺開,人手一柄長槍,萬馬奔騰,槍刺如林,只看上去就是一種極大的震懾,當兩軍碰頭,於實戰之中,這更也是一種殺傷力極大的戰法。

黃蓋、孫賁雖有數千之衆,又有營壘爲護,可以呂布、徐榮的善戰,——要知,呂布可是以一己之力,三千騎兵硬生生打平了孫堅的兩萬多衆,而徐榮在數月前更是把曹操、鮑信打了個幾乎全軍覆沒,雖然這兩場仗那是野戰,不能與攻堅相比,可呂布、徐榮既然這般善戰,加上胡軫也不是善茬,那黃蓋、孫賁兩個到底可否能夠擋住他們的攻勢?這是荀貞最擔憂的。

孫堅卻不擔心,他說道:“卿或不知黃公覆,此我江東健將是也,少有壯志,嫺習兵法,在軍有威,臨敵敢戰,胡、徐、呂雖勇,關西兵雖精,斷難破其營也!”

“話雖如此說……。”

“貞之,你萬般皆好,就是有時未免謹細過甚。”

“卻非我謹細,胡軫、徐榮、呂布,皆悍將,不得不慎重對待啊。”

“董兵既可能欲攻黃蓋、孫賁營,我軍又能如何?黃蓋、孫賁營橫隔開了胡軫、徐呂,你我肯定不能將之撤回,如撤回,則胡、徐、呂連成一線,將更不利我,而不能撤回,就只能趁此機會猛攻胡軫,先打掉他,然後再擊徐、呂了!……貞之,這不正是你我早就定下的方略麼?”

荀貞最大的考慮,是不想在攻太谷時損失太多兵力,否則將不利於以後進攻洛陽,可孫堅沒說得沒錯,想來想去,黃蓋、孫賁肯定是不能撤回來的,那麼不能撤回,也就只有從中尋找有利於己方的戰機了,而這個戰機顯然就只能是:藉機殲滅胡軫。

荀貞下了決心,說道:“就按卿言行事!”說完,自失一笑,又自我檢討起來,說道,“吾從中平元年起兵,征戰至今,大小戰數十,從來沒有像今日此戰這樣患得患失。文臺,幸有卿鬥志堅決,使我不犯大錯。”

倒也不怪荀貞“患得患失”,這都是因爲他知道歷史的走向,知道現在是最好的光復洛陽的機會,所以,在“光復洛陽”這個蓋世的大功勞之前,難免就會在“如果強擋董兵,可能會導致過早地損失過多兵力,以致不能再取洛陽”這個問題上有點猶豫難決。

如果他不知道歷史的走向,只看眼前的戰局,那麼孫堅的意見當然不用考慮,他也知道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因了孫堅的意志堅決,使得荀貞不再被“光復洛陽”這個大功誘惑,而改以腳踏實地地把目光真正地投到了眼前的這場戰鬥中。

不過,雖是不再去想“光復洛陽”這個誘人的功勞,只從戰事考慮,荀貞也不能使黃蓋、孫賁部損失過重,並且同時,也要考慮萬一黃蓋、孫賁擋不住董兵攻勢,又該怎麼辦?

經過和孫堅的商議,兩人決定:各抽出一萬精卒,用來進攻胡軫營,再各拿出三千精卒,用來作爲黃蓋、孫賁的後援,這一萬三千精卒之外,除留下足夠守營的兵士外,再各拿出三千精卒,合計六千,使之潛伏到太谷關的東南,以窺呂布、徐榮之營,如戰事順利,這六千精卒就掩襲呂、徐之營,看有無機會乾脆把徐榮、呂布也一鍋端了,如戰事不順利,這六千精卒也一樣掩襲徐、呂之營,以擾其後,從而相助前方。

本來按照荀貞、孫堅之前的方略,對付胡軫的辦法還有一個,那就是遣偏師一道,與之前孫堅派出的那道偏師合兵,兩路共佯擊伊闕或廣成,以使胡軫心亂,或調其回關,或趁機進戰。

眼下看來,這個計策一時是用不上了。

胡軫、徐榮、呂布剛先後到達不久,他們就開始打黃蓋、孫賁的主意,這個時候如再遣偏師佯攻伊闕或廣成,明顯是來不及了。

計議定下,荀貞、孫堅便一邊嚴密監視胡軫、呂布、徐榮營的動靜,一邊通知黃蓋、孫賁牢牢守營,一邊則悄悄調動兵馬備戰。

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67 鮮卑復又寇幽並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9 吾候諸君久矣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5 冀董幽田兩名俊36 第三兄弟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 何爲乳虎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4 戲忠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4 性格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3 陽翟侯扣使不遣32 許顯奉令提兵援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9 計吏郭圖(上)51 動手前夜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5 命令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6 什伍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91 兵臨西華(上)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4 鐵官見聞51 謀算將戰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 且以盜賊付太守20 牽掛者何21 今有潁陰乳虎(中)7 遍觀諸郡(上)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3 程偃17 虎狼之威(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 先表北海刺青州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 初夜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3 破敵(下)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
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82 光陰似苒流如箭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67 鮮卑復又寇幽並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9 吾候諸君久矣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5 冀董幽田兩名俊36 第三兄弟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 何爲乳虎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4 戲忠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4 性格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3 陽翟侯扣使不遣32 許顯奉令提兵援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9 計吏郭圖(上)51 動手前夜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5 命令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6 什伍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91 兵臨西華(上)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4 鐵官見聞51 謀算將戰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 且以盜賊付太守20 牽掛者何21 今有潁陰乳虎(中)7 遍觀諸郡(上)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3 程偃17 虎狼之威(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 先表北海刺青州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 初夜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3 破敵(下)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