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

大谷關東西各有幾座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山中可埋伏兵。↖頂↖點↖小↖說,

荀貞、孫堅兩人以爲:胡軫之來,爲行軍快,也是爲避免遭遇埋伏,他肯定不會選山谷中的道路走,十有八九是會沿着官道而來。

官道上一望無遺,不好設伏。

最終,兩人選了一處臨官道不太遠的小山爲設伏之地。

荀貞挑了三千精卒出來,只等胡軫將到,便提前把此三千精卒埋伏山上,——但這三千精卒並非是擊敵的主力,主力是騎兵。

山小,埋伏不了多少人,三千人已是頂天了,而只靠這三千甲士顯是無法殲滅胡軫部的,所以荀貞、孫堅預備用來埋伏山上的這三千人只是打算用他們來纏住胡軫,最終還是要用騎兵來與胡軫決戰。

騎兵速度快,可以埋伏得稍微遠一點,只要這三千甲士能把胡軫拖住,不需太久,半個時辰、一個時辰就夠,有了這個時間,騎兵便可以奔馳而至。

選好設伏之點,定下了殲滅胡軫的戰術,荀、孫二人就靜待胡軫之來了。

情報絡繹不及地從伊闕、廣成方向傳來,先是胡軫調兵完畢,繼而胡軫親自統兵出關,一天半後,隨之胡軫兵馬已過廣成,過了廣成,離太谷就不遠了。

爲了不使胡軫多生疑心,孫堅特地傳令,命他早前派去伊闕、廣成關外的那一支偏師不可追臨胡軫太近,但也不能遠放不理,——如果追得太緊,胡軫肯定會很小心,而如果完全不理,那胡軫肯定也會生疑,說不定就會疑心前頭有埋伏,所以離胡軫不遠不近是最合適的。

這日下午,聞報得胡軫部已過廣成,荀貞遂將那預先選好的三千甲士遣派出營,命立即去那座小山上埋伏,同時,荀貞、孫堅兩人再次選調精銳的騎兵,仍是合計三千騎,預備出營。

荀貞派去埋伏小山中的三千甲士,他選用的是以劉鄧爲將。

被他留在帳前爲吏的凌操在聽說了劉鄧已得到軍令,將要出營的消息後,急忙回到自己帳中,脫去文吏之服,取來鎧甲穿上,披掛整齊,又把荀貞之前送他的寶劍掛到腰間,提了長矛便匆匆回到荀貞帳前,於外求見。

打胡軫這一仗很重要,如果順利,攻太谷關就會容易很多,所以,荀貞帳中現下是謀臣畢集,武將雲會,帳中滿滿堂堂的不下二三十人。

大家正在議論、推測這一次打胡軫的勝敗會是如何,典韋從外頭進來稟報:“凌操求見。”

諸人知典韋是極得荀貞信重的,故而在典韋進來時都暫停了下話頭,聽典韋說完,見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有的人便接着剛纔的話,重新又議論起來。

荀貞本來也正在和坐在他左右的戲志才、荀攸等人說話,這時聽聞凌操求見,心道:“將臨戰時,凌操忽來求見,這必是求戰來了。”因道,“叫他進來。”

凌操得了允許,大步從帳外入來。

他鎧甲齊全,腰劍手矛,走動起來,虎虎生風。

如戲志纔等,常見的是他文吏打扮,少見他武士裝束,眼見他忽換裝扮,多覺眼前一亮。

坐在荀貞左下的程嘉頓不由便讚了一聲:“好個虎士!”

凌操放下長矛,伏地叩首,大聲說道:“操聞主人養鷹,是爲逐兔。操受君侯厚養久矣,今兵圍關外,而董軍來援,此主人放鷹之時,操請從劉校尉出戰,爲君侯獻胡軫首級!”

在得了孔伷的那萬餘兵馬後,荀貞又舉任了一批校尉軍官,劉鄧因亦得以躋身“部校尉”之列,號爲“討賊”。

荀攸撫手笑道:“凌君壯志!”

凌操請戰不是一回兩回了,荀貞知他勇武,因而也不拒絕,當下應道:“卿我帳前吏也,今既請戰,不可無職,便授卿軍司馬,從劉鄧擊胡!”

凌操大喜,高聲應諾。

凌操未退,帳外典韋又來傳報:“甘寧、潘璋、姚頒求見。”

不用說,這三人也是求戰來了。

荀貞命傳他三人入來,擡眼一看,見他三人與凌操一樣,俱戎裝帶劍,等他三人伏地一說,果然也是求戰來的。

荀貞一一應允,姚頒三人早在剛到時,荀貞就分別授給他三人司馬之職,只不過當時多授給的是“別部司馬”,今則藉此機會,俱皆換成了“軍司馬”。

“別部司馬”和“軍司馬”品秩一樣,都是比千石,同時都是武職,但這兩個職位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別部司馬”顧名思義,是獨領一部的司馬,帳下兵馬的數量多少不一,而軍司馬則通常是“部校尉”的副官,如在“部”無校尉的情況下,軍司馬則可以代替校尉,獨領一部。相對來說,“別部司馬”在軍事指揮上可能更獨立一點,而“軍司馬”則是“將軍、校尉、司馬”這一個武職系統中較爲固定的一個職位等級。

荀貞早年從皇甫嵩討黃巾,他也是任過“別部司馬”的。

甘寧幾個人纔到的時候,荀貞和他們還不很熟,他們各有部曲,所以荀貞多將他們任爲“別部司馬”,而現在,他們的部曲已都在中軍校尉趙雲的督視下被操練多時,可算是已然融入荀貞這支部隊之中了,所以,荀貞借今天這個機會,把他們全都任爲了軍司馬。

對甘寧等人來說,這其實不是壞事,是好事。

這說明荀貞已經認可了他們,已把他們融入了自己部隊的正常升遷次序之中,只要能再立下足夠的戰功,也許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再上一步,順利升爲比二千石的“部校尉”了。

甘寧諸人歡喜謝恩,起身辭別出帳,自去找劉鄧,跟從出戰。

甘寧幾人各有部曲,他們的部曲雖被操練多時,已算是融入了荀貞的部隊之中,可畢竟還沒有和劉鄧等人的部曲配合過,所以爲了不影響作戰,荀貞沒有讓他們帶部曲同去,只是讓他們各挑了十來個悍勇之士跟着他們去,以做爲他們的護衛隨從。

等甘寧幾人出去,戲志才笑道:“此輩俱虎賁猛士,自來軍中,君侯久蓄養之,而數月未有一戰,也難怪個個都急嗷嗷的。”

程嘉離開席位,往荀貞案前湊了湊,回頭看看帳中,見餘衆都在各自說話,沒人注意他,這才輕聲說道:“凌操自比如鷹,譬如養鷹,需先熬之,熬之既久,乃得其用。君侯待人恩厚,此固天性,可對這些任俠猛勇之士,卻也不能一味恩待啊!”

用人之道,在剛柔並濟,一味柔撫,定然不行。

荀貞對此,自是知曉,但程嘉的話,他卻也不贊成。

荀貞笑道:“我自帶兵,向來獎罰分明,如犯我法,自有夏侯蘭,如不犯我法,吾素以赤心對人,卻也無需用熬鷹之術。”

荀貞在任命第一批校尉的時候,不少跟從他很長時間、也頗有戰功的人都未能被升爲校尉,而沒有什麼軍功的夏侯蘭卻被任爲了明威校尉,何其故也?便是因爲夏侯蘭執掌軍法,獎罰正厲,甚得荀貞信賴,由此,可看出荀貞對軍法、軍紀的重視,再加上荀貞待人,也確是一貫的推赤心入人腹中,向來都是以恩義交之,少用權術的,故而他有此一話,用來回答程嘉。

戲志才聞而撫手,讚歎道:“王者堂堂,君侯此正是王者之道!”頗是鄙夷程嘉剛纔的那句話,斜着眼瞅了瞅他,說道,“君昌所言,不過詭道、小道耳,縱可得一時小逞,終難成事。”

程嘉卻也不尷尬,一摸自家稀稀疏疏的鬍子,笑道:“要不然怎麼君侯是君侯,我只是我呢?”

說完笑罷,馬屁拍了,從容自若地回到自己位上坐下。

伏擊胡軫,只是整個攻取太谷的一個環節,兵馬已經遣出,荀貞也就不再去多想了,因爲多想無益,他只是又問了句:“玉郎部騎兵可都準備好了?”

荀攸答道:“我剛遣人去問過,玉郎答曰:隨時可以出營。”

“文臺那邊呢?”

“孫侯應也已經準備好了。”荀攸頓了頓,又道,“據報,胡軫部約有萬人,以我三千精甲、三千精騎於原野上圍擊之,我又是設伏,以有備擊無備,如進展順利,戰必勝也。”

諸事已備,只等戰果,荀貞遂不復再問,轉而說起了剛纔被凌操等人打斷的話題。

他說道:“軍報:徐榮離太谷已不到三十里,呂布已與他匯合,他兩人至遲明日可至。今日擊胡軫如勝則罷,如負,接下來可就要考慮黃蓋、孫賁營之去留了啊。”

黃蓋、孫賁領了幾千人,現在太谷關的西邊駐紮,與孫堅、荀貞的主力並沒有在一起。今天如能把胡軫殲滅,或把他打走,那黃蓋、孫賁這邊自是不需多作考慮,可如果沒能擊敗胡軫,又或者沒能把他打跑,那胡軫爲了能和徐榮、呂布聯營,接下來他們肯定是會要打黃蓋、孫賁注意的,——徐榮、呂布從北來,胡軫從西來,黃蓋、孫賁剛好在他兩支部隊的中間,換了是荀貞和孫堅,他兩人肯定第一個想法也會是先把黃蓋、孫賁這根釘子拔掉。

那麼,如果沒用殲滅或擊走胡軫,黃蓋、孫賁營該如何安排?是繼續留在那裡,當釘子,還是乾脆撤回?

這是個不易做的選擇。

戲志才、荀攸皆默然沉思。

兵法雲:未慮勝,先慮敗。

伏擊胡軫的仗還沒開打,勝負尚且未知,可作爲主將和主要謀士的荀貞、戲志才、荀攸等卻就不得不先考慮如敗了,底下來該怎麼辦。

劉鄧先統兵出營,隨後不久,辛璦和韓當、徐緄亦各領精騎出營,往胡軫來的方向而去。

荀貞等人在營中等待消息。

傍晚時分,軍報傳來了:未至我小山設伏處,胡軫忽繞道而行。辛、韓、徐領騎急追之,而因遙望胡軫軍容整齊,車旗不亂,戒備森嚴、槍弩環立之故,不得不退。

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8 詐降9 督郵在此(上)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 雙喜臨門(下)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1 陳琳表令諸荀怒95 會師城下(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6 鄉中四姓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92 兵臨西華(中)10 督郵在此(下)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7 生死之恩何以報14 賊困屋中43 爲今之計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4 孟塗敢棄夜襲利4 豫州乳虎第一威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5 曹純少貴氣吞虎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2 文聘(上)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59 荀君爲政(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5 我公恩信結人深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49 輜重已備89 從徵汝南(中)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1 雪夜攻莊27 舉薦戲忠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7 虛席相問上策何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45 虎膽奸雄20 辛璦(中)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80 擒賊先擒王(上)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3 忠孝勇武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 推衣40 隱秘非只君可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40 隱秘非只君可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2 賜字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16 爲君請功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8 捕人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1 寇至9 結交14 性格47 武貴立功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
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8 詐降9 督郵在此(上)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 雙喜臨門(下)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1 陳琳表令諸荀怒95 會師城下(中)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6 鄉中四姓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92 兵臨西華(中)10 督郵在此(下)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7 生死之恩何以報14 賊困屋中43 爲今之計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4 孟塗敢棄夜襲利4 豫州乳虎第一威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5 曹純少貴氣吞虎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2 文聘(上)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59 荀君爲政(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5 我公恩信結人深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49 輜重已備89 從徵汝南(中)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1 雪夜攻莊27 舉薦戲忠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7 虛席相問上策何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45 虎膽奸雄20 辛璦(中)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80 擒賊先擒王(上)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73 忠孝勇武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 推衣40 隱秘非只君可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40 隱秘非只君可尋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2 賜字95 冀州北望氣如何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16 爲君請功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8 捕人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1 寇至9 結交14 性格47 武貴立功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