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

張紘身爲廣陵地方執牛耳的名士,荀貞對他是很重視的,早在初到廣陵時,荀貞就拜訪過他,後來也一直聯繫不斷,但張紘對荀貞卻一直都不是很親近,而今荀貞討董歸來,張紘卻主動前來迎接,這使得荀貞不由感嘆:也許從今天開始,他纔算是真正得到了所謂名士的認可。

“豈敢勞張公來迎?”荀貞沒和姚升、陳褒等人說話,先向張紘行了一禮。

張紘今年快五十歲了,比荀貞大快二十歲,年既長、名又高,故荀貞尊稱他爲“張公”。

張紘說道:“將軍奮威德,擊董討逆,一掃洛陽污穢,名動海內。紘來迎之,自是應該。”

荀貞嘆道:“董卓雖敗未亡,天子仍在西京,吾此番討董,無功而返,張公此贊,愧不敢當。”

張紘正色說道:“年初興兵,袁本初號令於冀州,袁公路屯駐魯陽,羣雄相聚於酸棗,一時山東俱動,義軍何其盛也!而至如今,二袁無功,酸棗兵散,數之忠壯有功業於漢家、天下者,唯將軍與孫侯。將軍此回擊董,董卓雖然未亡,其力已衰,苟延殘喘罷了,稍待時日,以將軍神威,畢功業於長安焉是難事?必能迎得天子東歸!……將軍何其謙也!”

有了對比,才能顯出誰是真英雄、真忠臣。

年初羣雄興兵時,諸路軍馬共奉袁紹爲盟主,想那袁紹,和董卓是既有國恨、又有家仇,便是張紘,也曾以爲袁紹必會奮勇直前,務以誅董爲任,卻不意袁紹、袁術兄弟竟是坐視國仇家恨不理,只顧私利,到得頭來,反而是荀貞、孫堅、曹操這幾人不顧生死,與董卓血戰。

只此一事,就大大地提升了荀貞在張紘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荀貞心道:“觀張公神色,聞他言辭,他卻似是有出仕輔我之意?”

如無出仕輔佐荀貞之意,張紘似不可能會說出“稍待時日……”這樣的話來。

荀貞遂說道:“我無功而返,歸還郡中,固是心有遺恨,存得有再出兵擊董、畢其功於長安之念,只是奈何我智短才淺,恐難成此事,張公如不嫌我鄙陋,敢問可願出仕郡中?”

張紘說道:“紘本低劣,將軍如不棄,願獻綿薄之力。”

荀貞大喜,說道:“今得張公相助,大事成矣!”

說是邀請張紘“出仕郡中”,郡府裡實是沒有合適的職位來安排他,郡主簿、郡功曹、郡五官掾等職都有人了,總不能無緣無故地把人家撤職,所以最終荀貞還是委任張紘了一個軍職。

卻是在回到郡府後,荀貞上表朝中,表張紘爲“正議校尉”。

說到這個“正議校尉”,卻還有個小小的插曲,荀貞本是想表張紘爲“軍議校尉”的,荀彧建議說:“張公德高望重,清名遠播,‘軍議’二字難符其稱,不如改爲‘正議’”。“軍議”,只是對軍事的議論,“正議”者,公正的言論,要比“軍議”爲高,包括了軍事和政治。

荀貞從善如流,因而便改了“軍議”,表了張紘爲“正議校尉”。

荀貞卻是不知,在原本的歷史中,張紘投了孫策後,孫策給他的官職便正是“正議校尉”。

卻說姚升、袁綏、陳褒、張紘等人迎了荀貞歸到郡府。

還沒到廣陵縣城,荀貞就歸心似箭,極想立刻就能到達郡府,見到陳芷和陳芷給他生的兒子,可他現今位高,有些事卻是身不由己,比起軍政之事來,家事只能往後放了,因而,入到郡府,他只是簡短地和陳芷見了一面,連兒子都只抱了片刻,便就回到前院,召集荀攸、戲志纔等人,商議對有功將士的論功行賞,並及聽姚升、袁綏等彙報這些月廣陵、徐州的情況。

這幾個月裡,廣陵的局勢很安穩,陶謙那裡雖有些動靜,但也沒有特別大的異狀。

姚升說道:“這幾個月,陶恭祖除逼壓彭城外,我聞之,他在郯縣整頓州兵,裁撤老弱,又招兵買馬,募集壯勇,較之此前,現今州兵應是頗多了些精猛。”

“現在州兵有多少人馬?”

“具體數目不好查知,但從糜竺等人處探得,總有三萬上下。”

聽姚升說起糜竺,荀貞問道:“我不在廣陵的這幾個月,郡中和糜竺、陳登、臧霸諸人的來往多麼?”

“和糜竺的來往多些,和陳登、臧霸等的來往少些,但聯繫都沒有斷。”

廣陵和糜竺做的有生意,兩邊的來往肯定會多些,而和陳登、臧霸等人既沒有什麼公務上的聯繫、也沒有什麼私事上的聯繫,來往難免就會少點。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和薛彭城近日可有聯繫?”

說到彭城相薛禮,姚升撇了撇嘴,意帶不滿,又有些不屑,說道:“不知恩義、鼠目寸光說得就是薛禮這種人。他自恃有彭城爲資,卻是一點都不感念君侯對他的相助之恩,旬日前,郡中遣了一使去彭城見他,想問他買些鐵,他推三阻四,到最後只賣給咱們了五千斤。”

彭城產鐵,以荀貞對薛禮的相助之恩來說,薛禮怎麼着也不能只賣給廣陵五千斤鐵,可他偏就這麼做了,確是令人可恨。

姚升又道:“薛禮對我廣陵吝嗇,對陶恭祖倒是大方,陶恭祖也去買鐵,成車成車得從彭城往外拉,也不知薛禮到底賣給他了多少!這豎子卻也不怕陶恭祖再謀他彭城?”

荀貞笑道:“薛彭城知我定不會坐視陶恭祖吞併彭城,可又怕我取了彭城,所以想要左右逢源,他打得這是欲以陶恭祖制我、又以我製陶恭祖的如意算盤。”

姚升撇嘴說道:“以我看來,他不是左右逢源,卻是在玩火,早晚**。”

荀貞早就看透了薛禮的心思,對他並不十分重視,聞得姚升之言,一笑罷了,不再說彭城之事,轉而問起廣陵的內政,問道:“郡中農事如何?”

“比去年好得多了。”

“以今觀之,到得明年,郡中能養兵幾何?”

姚升是早就算過了的,答道:“今年的農事雖有恢復、發展,可民力少,以現下形勢觀之,明年最多可養兵萬五千人。”

一萬五千人,還是得勒緊了褲腰帶才能行。

荀貞轉對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說道:“我帶回郡中的兵馬有近三萬之衆,郡中養不了這麼多兵馬,說不得,只能裁撤一些了。”

荀貞先是和孫堅吞掉了一部分豫州兵,後連敗董卓,又收納了不少董軍的俘虜,到了潁川,雖在潁川待的時日不長,可又有不少人來投軍,現下他麾下的人馬約有三萬之數,——這還是除掉了跟從他擊董的謝容、劉秉、丁猛等這些豫州諸郡國兵之後的數字,謝容等帶的陳國、汝南、魯國兵,在荀貞、孫堅一路巡行諸郡國時已經各自歸郡了。

戲志才問道:“君侯打算裁撤多少?”

“明年郡中可養兵萬五千人,那我就留下萬五千人,多出來的都裁撤掉。”

“只留下萬五千人?”

荀貞知道戲志才這是在擔憂一萬五千人不足以擊敗陶謙,攻取徐州全境,他說道:“兵在精,不在衆,萬五千精卒足夠使用了。”頓了頓,他又說道,“況且裁撤掉的那些兵卒,我又不是放之歸鄉,而是準備用爲屯田,將來萬一有需,這些兵卒召之即來,完全可以成爲一個補充。”

戲志才點頭說道:“君侯言之甚是,那便按此行事吧。”

對廣陵、徐州的近況,聽姚升說,只是一個大略的瞭解,具體的東西,荀貞還得從案宗上來看,他離郡大半年,郡中積累了很多的案牘文件,他用了兩天的時間將之瀏覽完畢,對廣陵的現狀有了一個清楚的瞭解,不復再有隔膜之感。

這兩天的功夫,軍中也整理好了功勞簿,奉給了荀貞。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

論功行賞的細節,荀貞已和戲志纔等人商議妥當,現下只需頒佈命令即可。

!!

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51 謀算將戰1 雙喜臨門(上)72 初見一龍(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 置彀在此請君入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26 鄉中四姓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 先表北海刺青州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49 登門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故事32 破敵(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2 虛席問賊進退意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63 同道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 道人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6 決勝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0 相見恨晚堂上歡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2 佳婦何人陳家女61 太守行春(上)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46 盜馬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3 送糧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77 演武薦賢(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0 計吏郭圖(下)41 效果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4 一怒之威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
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51 謀算將戰1 雙喜臨門(上)72 初見一龍(下)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 置彀在此請君入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26 鄉中四姓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3 荀成善納奉孝策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3 先表北海刺青州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49 登門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故事32 破敵(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2 虛席問賊進退意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63 同道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 道人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6 決勝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0 相見恨晚堂上歡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9 奮武意收黃巾用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2 佳婦何人陳家女61 太守行春(上)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46 盜馬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3 送糧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77 演武薦賢(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0 計吏郭圖(下)41 效果75 曹純少貴氣吞虎34 一怒之威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