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戲忠

荀貞見室內坐了一人,打眼觀瞧,只見這人衣飾華麗,相貌極美,如冠玉,正俯身翻查竹簡,長袖委地,風神曼妙,飄飄然如天仙下凡。荀彧的面貌已很清美了,這人比荀彧還要更美上三分。——如果不是先入爲主,荀貞恐怕就要誤會他是女扮男裝了。

這人可能是聽到了腳步聲,擡起頭瞧見荀彧,展顏而笑,恍惚如春花綻放,令人不敢直視。荀貞心道:“這戲志才居然是一個如此美男子?”在他的想象中,戲志才應是個氣貌雄偉的奇男子,再不濟,也該是個魁昂的好男兒,卻怎麼長相竟如好女?

他想歸想,沒耽誤了手腳上的動作,撩衣長揖,說道:“志才兄,久聞大名了,今日終得一見。……,在下荀貞,見過足下。”

那人沒有起身,而是大笑起來,對荀彧說道:“文若,令兄的眼是不是不太好呀?”

荀彧本來也啞然失笑,但在聽了這句話後,頓收笑容,斥道:“玉郎,怎可如此無禮?”將荀貞扶起,解釋說道,“他不是戲志才,是六姐的次子,名叫辛璦。”

“六姐的次子?”荀貞微微愕然,隨即明白過來,儘管認錯了人,還受了一句譏諷,但他卻毫無尷尬,順勢起身,笑道,“是我眼拙!辛君坐竹簡中,如芝蘭玉樹,我早該想到除了姑家的‘玉郎’,還能有誰有這樣美妙的姿容呢?”

荀氏是潁陰大族,名重天下,結的婚姻也都是遠近名門、豪右。

比如荀彧,他的妻家唐氏便是郾縣大族,他的老丈人唐衡已經去世,但在世的時候因有誅滅外戚樑冀的功勞,被封爲“汝陽侯”,是當時炙手可熱的“五侯”之一,人號“唐獨坐”。——後人有一句詩,所謂“輕煙散入五侯家”,說的就是這個“五侯”。

再比如這個“六姐”,是荀衢的妹妹,荀攸的親姑姑,嫁給了陽翟辛家。

辛氏是陽翟的大族,族中頗有名人賢士,荀貞早前在家時曾聽荀衢說過,知道他們族裡晚輩中有三個人最出名,一個是辛評、一個是辛毗,一個便是這個“辛璦”。前兩個是以才智出名,“辛璦”則是以容貌出名,因其容貌秀美,面如傅粉,故被鄉人美稱爲“玉郎”。

按說,辛璦與荀攸是堂兄弟的關係,他們兩人應該比較親近纔對,但因荀攸比辛璦大了好幾歲;荀彧卻與他年歲相仿,所以,辛璦反倒與荀彧的關係很好,而與荀攸極少見面。——他與荀攸見面都少,更別說荀貞了,兩個人這是初次相見。

辛璦人長的美貌,名字也起的好,“璦”,美玉也。“辛璦”,諧音“心愛”,也由此可見他的父母、族人對他是多麼的喜愛。萬千寵愛在一身,性子難免就會有些驕狂,他見荀貞受了自家的譏諷,不慚反笑,嘖嘖稱奇,以手指之,對荀彧說道:“這就是被戲志才盛讚‘有非常人之志’,引爲‘同道’的荀貞之麼?”

荀彧對他的不禮貌大爲不滿,走到他的身前,板着臉說道:“貞之,我兄也。玉郎,你自幼受學,難道不明白做人的道理麼?怎麼能在弟弟的面前對兄長不敬?更別說,你還應該叫貞之一聲舅父!”

按輩分,不但荀貞是辛璦的舅舅,荀彧也是他的舅舅。當世禮教還不如後世嚴格,叔侄、舅甥之間彼此稱字也是可以的,故此辛璦一直叫荀彧“文若”。

辛璦撇了撇嘴,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不過也沒再說什麼了。

荀彧與辛璦一站、一坐,兩人在一塊兒離得很近,荀貞看着他倆,笑道:“玉郎軒軒如朝霞,文若濯濯如春柳。和你們兩個一比,我自慚形穢啊。”對辛璦一系列驕狂放蕩的言辭舉止,他視若不見,充耳不聞,好像被嘲諷的人不是他似的。

荀彧問道:“志才呢?”

“行清去了。”

行清,是當時人對廁所的稱呼。正說間,門外一人走近,離屋門還挺遠,就大聲說道:“文若,你家這糞溷地上也太滑了!剛纔有隻黑彘從溷前跑過,我只顧探頭看,沒留意腳下,差點摔倒,掉到裡邊去。”

辛璦聞言大笑,說道:“可惜,可惜!”

那人問道:“可惜什麼?”

“可惜你沒掉進去。……,你這要掉進去了,文若家豈不就也出一晉侯麼?”

“玉郎,我倒不介意成一晉侯,只是難爲你一個美男要學那負景公出廁的小臣,我於心不忍。”

他們說的“晉侯”這段典故,荀貞是知道的,講的是晉景公吃飯太飽,上廁所,結果沒站穩,掉進了糞坑中,“陷而卒”。晉景公有個小臣,早上夢見“負公以登天”,等到中午,知道了晉景公淹死在廁中的事兒,就把他背了出來,“遂以爲殉”,給景公殉葬而死。

這人大步來到室外,脫鞋入內,一邊與辛璦說話,一邊打量荀貞,問荀彧:“這位就是令兄麼?”他出廁後洗了手,這會兒還沒幹,隨便在衣袍上抹了抹。

荀彧答道:“是的。”給荀貞介紹,“四兄,這就是我的朋友,陽翟戲志才。”

……

荀貞轉眼看了看辛璦,又看了看戲志才,心道:“這反差也太大了。”

實事求是地講,戲志才的長相併不醜,中人之姿,但他的穿着打扮很隨意,青色的長袍上邊皺巴巴的,沒有戴冠,也沒有戴幘,只紮了一個髮髻,髮髻還沒紮好,亂蓬蓬的,就跟剛睡醒一樣,長臉,眼睛不大,如篾條。頷下有須,鬍子長得不錯,又黑又亮。

辛璦華服貌美,荀彧清美衣香,他們三個人站在一塊兒,戲志才完全就被比下去了。原本荀貞說“自慚形穢”,這戲志才一來,他也不必“自慚”了,行禮說道:“在下荀貞,見過足下。”戲志才把手擦乾淨了,還禮說道:“陽翟戲志才,見過足下。”

……

荀彧請他們落座,諸人分賓主入席。

荀貞既知戲志才的大名,當然不會以貌取人,很恭敬地說道:“在下久聞戲君高名,早就想與足下一見,今日得償所願。”

“志才浪蕩鄉里,有何高名?要說名聲,至多‘好賭、好色’四字而已。”戲志才一雙眼沒離開荀貞,從進門到現在已細細打量多時,說道,“荀君之名,我是昨日方聞。昨天下午我來找文若,進了潁陰城見有人在壚中六博,一時手癢,便和他們玩了起來,……。”說到這裡,他笑着轉看荀彧,接着說道,“誰知昨天手背,連輸了十局,不但把錢全輸光了,還欠下了三百餘賭債,被扣在壚中不讓走。好在有文若,得了信後,即立刻拿錢去將我贖了回來。”

在見戲志才之前,荀彧給荀貞介紹的是:“昨天下午,戲志纔來了潁陰。他來了後,先沒來找我,而是在縣中轉了轉,……。”原來這個“轉了轉”是和路人賭博去了。

大老遠的跑來訪友,到了地方,不去找朋友,卻湊到路邊與人賭錢,等把錢輸個精光,欠下賭債被扣住不讓走後,這纔想起來找人去通知朋友,叫來贖買自家。

——這戲志才也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半點不覺得不好意思。荀貞與他這是頭回見面,按常理來說,誰不想給對方留個好印象呢?正常人應該都不會講這些丟臉事兒的。便是連那荀彧不也在替他隱瞞麼?他倒好,見面說不到三句話,就將此事光明正大地說出來了。

荀彧瞭解他的脾氣、性格,微微苦笑而已。辛璦笑得前仰後合。荀貞面帶微笑,安靜地坐着,聆聽不語。

戲志才接着說道:“昨天那場賭局,雖破了些財,但卻也讓我聽到了足下的名字。”

“噢?”

“在壚中的喝酒的酒客,十個裡邊得有兩三個都在說足下在繁陽亭的作爲。”

“都說了什麼?”

“說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足下想幹什麼?”

“此話怎講?”

“足下名門之後,有幹才而屈就繁陽,不顧世人非議,收攬民意,意圖擡高聲價,又結交輕俠,廝養壯士,恩威並施,欲得彼輩死力,使其爲君效死。”他睜大了眼睛,目光清澈凌冽,直視荀貞,說道,“今君之名已入縣廷,君之爪牙已備亭部,而君之志不知終於何爲?”

荀彧悚然擡頭。

辛璦怔了一怔,哈哈大笑,說道:“區區一亭,十里之地,何來聲價、爪牙?志才,你嚇唬誰呢?”

荀貞微微一笑,答道:“玉郎所言不錯。‘一亭之地,何來聲價’?我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能像仇季智一樣爲一方百姓做點事就心滿意足了。”見戲志才還要再說,他反問道,“不知足下志向爲何?”

戲志才熟視荀貞良久,莞爾一笑,不再追問,順着他的話回答道:“楊子云《解嘲》中雲:‘立談而封侯’。此我之志也。”主動岔開話題,接着剛纔晉景公的話題,說道,“昔日晉景公誅趙氏滿族,而復立趙氏孤兒。《傳》上只說是因受韓厥之勸,你們知道韓厥是怎麼勸的麼?”

荀彧飽讀詩書,答道:“韓厥勸他說‘怎能忘記趙衰、趙盾的功勞?怎能讓他們斷絕香火’?”

“晉景公若念趙衰、趙盾之功,當初就不會誅滅趙氏滿族,怎麼可能只因爲韓厥的這一句話就又復立趙武呢?……,韓厥當時其實說的還有別的話。”

“什麼話?”

“韓厥說,‘如果這樣做了,一定能得到趙氏的涕零感恩’。景公問道:‘可我如果這樣做了,不是就證明我以前錯了麼’?韓厥回答道:‘公乃萬乘之君,以千里之地,示寬容於天下,縱錯,錯而改之,人必仰之,四海傑出之士肯定奔走而至矣’。因此才說動了景公。”

辛璦奇道:“是這樣?”

戲志才笑對荀貞說道:“君能爲亭長,皆因天子稍解黨錮的緣故。當今天子今日的舉動,頗有昔日景公之風啊!”他說起黨錮之禍,在座諸人的興趣頓時都從荀貞身上轉移到了此處。

荀彧嘆道:“兩次黨錮,士大夫爲之凋零,國家爲之殘破。希望能如志才你說的那樣,天子能知過而改,要不然早晚會生變亂。”

辛璦的興趣更多的卻在戲志才適才說的那幾句韓厥與晉景公的對答,追問道:“志才,我知你讀書多,韓厥、景公的那幾句對答,你是從哪裡看來的?我怎麼沒有見過?”

“想當然耳。”

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76 貴顯何氏兩將軍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8 原師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5 褒貶由人33 再見遲婢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17 偏將軍用計賺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0 查封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 牆下相托27 舉薦戲忠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2 馮鞏36 什伍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3 大獲豐收92 兵臨西華(中)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37 會師(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2 馮鞏6 東漢諸侯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 言而有信荀貞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上架感言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8 推衣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 殺人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1 破敵(上)82 擒賊先擒王(下)57 市恩44 許仲程偃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7 計劃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7 推功相讓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4 性格
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76 貴顯何氏兩將軍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8 原師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35 褒貶由人33 再見遲婢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17 偏將軍用計賺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0 查封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4 牆下相托27 舉薦戲忠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97 孫文臺單騎陷陣42 馮鞏36 什伍74 奮武遣以一軍阻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23 大獲豐收92 兵臨西華(中)20 拜徐州用計離亂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37 會師(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42 馮鞏6 東漢諸侯王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 言而有信荀貞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上架感言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8 推衣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7 置彀在此請君入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3 殺人46 室暖臨懷春情在31 破敵(上)82 擒賊先擒王(下)57 市恩44 許仲程偃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7 計劃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7 推功相讓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4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