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

初平二年正月二十四,這天,東陽縣戒起了嚴。

不但城門口加強了檢查,只許人進、不許人出,街上也到處是荷矛執刀的兵士,時不時還有騎兵騎着戰馬呼嘯而過。

一來因縣中的駐兵軍紀嚴格,自入駐東陽以來,極少有擾民之事,二來也是因縣中的百姓久受戰火薰染,——小股的盜賊侵擾就不必說了,前幾年接着兩回的黃巾起事就早已使當地的百姓對戰爭見慣不怪了,故而,城中雖是戒起了嚴,可縣裡的百姓卻並未因此而就恐慌,反有不少聚在“裡”門處觀望,指指點點,更有那膽大的,湊近值勤的兵卒,詢問戒嚴的緣由。

被問的兵卒有不理會他們的,也有回答的,回答的原因全都一樣:中軍校尉將至,故而戒嚴。

這個原因不算錯,中軍校尉趙雲今天確實是要來,但真正的戒嚴緣故其實並非因此。

真正戒嚴的緣故自是因爲荀貞將要發起對下邳的進攻。

而且,今天要來的,也不止趙雲一人,許仲、樂進兩人今天也要來。——許仲、樂進是從廣陵縣來的,趙雲是從凌縣來的,他三人中,許仲、樂進走得較早,前晚離開的廣陵,趙雲動身得較晚,昨晚才離得凌縣,但都已經走了大半路程,大概最遲在傍晚前便即能分別抵達。

此次攻下邳、攻徐之戰中,西部戰線的主將是許仲,副將是樂進,除了他兩人外,被荀貞佈置在這一線的主要軍官還有趙雲、劉備、劉鄧、江鵠、潘璋、高甲、高丙等人,以及騎軍的張飛等,現下,劉備、劉鄧等或在東陽,或在凌縣,都已經部署停當,張飛前些時也已帶着一部騎兵進到了東陽,同時,負責西線後勤運輸、補給的邯鄲榮、時尚兩人也皆已就位,可以說,現在距離“進兵下邳”所欠缺的,就只剩下許仲、樂進這兩位主將、副將的到達了。

如前文所述,此次對下邳的用兵,也即西邊的這條戰線,又可分爲奇正兩路,由東陽發起進攻的主力,從凌縣發起進攻的是偏師,許仲、樂進兩人的任務是指揮東陽主力,趙雲的任務則是指揮凌縣偏師,故而,當聞知許仲、樂進離開廣陵,將至東陽前線後,趙雲也離開了凌縣,趕來東陽,所爲者,便正是爲了主力、偏師要在戰前再召開一次軍事會議。

東陽縣中戒嚴,東陽縣外的幾個兵營也各皆刁斗森嚴。

東陽縣外原本只有一處兵營,即劉備的屯軍營地,隨着劉鄧、張飛等的相繼來到,這些後來的兵馬有的進駐到了劉備營中,暫與劉備部共居一營,有的則另外建造了營地,時至於今,東陽縣周邊已總計有了五處軍營,四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

這五個軍營,只有一個是在東陽縣東,其餘的四個都是在東陽縣西。

東陽縣西的這四個軍營,離東陽最遠的是劉鄧、潘璋營,——潘璋部兵馬不多,被調到東陽前,他又專門趕去郡府,進見荀貞,懇請荀貞讓他做此戰的先鋒,因而荀貞就把他和劉鄧部安排在了一處,他兩人的營地離東陽約有二十四五里,離東陽最近的是張飛的騎兵營,說是離東陽最近,距東陽亦有十五六裡之遠,——東陽向西不到五十里便是下邳國的盱臺縣境,也就是說,劉鄧、潘璋這兩支人馬現在距離下邳國界只有二十來裡地,甚至比離東陽還近。

許仲、樂進、趙雲將到的消息,劉鄧、潘璋於昨日就知道了。

吃過午飯,劉鄧瞧了瞧帳外的日晷,見已過午時,遂令親兵去請潘璋來見。

不多時,潘璋來到。

“文珪,天已過午,我這就要去東陽縣迎許將軍和樂相,兵營事宜,暫就交你來管了。”

潘璋身披鎧甲,腰着佩劍,立在劉鄧席前,行了一個軍禮,大聲應道:“校尉自請去,營中有璋,定然無失。”

——討董時,爲激勵士氣,荀貞曾經一舉表了十七個文武部屬爲校尉,當時本該應有劉鄧亦在其列的,只是因劉鄧嫌新卒沒有戰鬥力而不肯統帶,遂便罷了,直至戰末,劉鄧仍還是一個曲軍侯,後來戰罷,論功行賞,劉鄧功高,理應拔擢,荀貞遂把他表爲了討賊校尉。

——荀貞戰後論功的這次表舉,雖沒有之前“一口氣表了十七人爲校尉”那麼多,可也不少,除了劉鄧外,還有四人得到了表舉,分別是陳午、江鵠、陳容和陳褒,其中陳午三人是以戰功得表,陳褒是以留鎮廣陵有功得表。陳午被表爲了平虜校尉,江鵠被表爲了建功校尉,陳容被表爲了安民校尉,陳褒被表爲了建威校尉。劉鄧等四人除本部兵馬外,荀貞另外把兼併得來的豫州兵分別撥給了他們,而至於陳褒,統帶的則是原先留駐在廣陵的那兩千兵卒。

——當然,這些部曲兵馬都是最先他們被表舉爲校尉時的兵馬,後來荀貞裁撤部曲,只保留了一萬五六千人的精銳,他們幾人的部曲也就難免隨之減少,現分別各有千許或數百兵馬。

——如把討董時的表舉稱爲是第一次表舉,討董後的表舉稱爲是第二次表舉,那麼在“討董後”和“此次戰前”之間,荀貞又陸陸續續地進行過一些表舉,這一些表舉就可概括稱爲第三次表舉,這第三次的表舉主要是面向文臣,是在文臣範圍內的一次表舉,其目的一是爲了引賢,二是爲了讓這些得到表舉的文臣們能夠“名正言順”地更好地行使他們所擔負的職責,這第三次表舉前後至今,總共表舉了七個人,分別是:正議校尉張紘、贊軍校尉陳羣、典農校尉姚升、屯田校尉棗祗、度支校尉秦鬆、督冶校尉蒲滬,和被改爲豐產校尉的江禽。

——這七人中,張紘是最新投到荀貞帳下的,陳羣掌責軍資,姚升負責郡中農事,棗祗是由屯田司馬之職擢升上來的,輔助江禽掌屯田,秦鬆掌管郡資,蒲滬主管冶煉兵器事。

——三次表舉加在一起,荀貞現府中、帳下共有文武校尉二十九人。

劉鄧現爲校尉,潘璋現爲別部司馬,兩人間,劉鄧位尊,因而此次去東陽參加軍事會議的是劉鄧,潘璋需要留守營中,畢竟此地離下邳國太近,營中不可無人坐鎮。

劉鄧、潘璋都是粗猛的性子,兩人又皆有勇力,共在營中住的這些天,彼此說不上很親熱,但也算是能處得來。

劉鄧離席起身,來至帳外,喚親兵備馬,潘璋跟從相送。

等坐騎牽來,行到轅門,劉鄧翻身上馬,顧對馬側的潘璋笑道:“許將軍、樂相從郡府來,我聞子龍今天也要來東陽,想來此次軍議必是議進兵下邳之事了,……文珪,你早就向君侯請戰,要做先鋒,此回開戰,以君之勇,必立大功,等到戰罷,你我或許就要並席而坐了!”

“並席而坐”,意指兩人的坐席不分上下,這是劉鄧在預祝潘璋戰後獲得高升。

潘璋自負勇武,心中亦早有此期許,聞得劉鄧之言,因知劉鄧是荀貞愛將,卻是不好驕傲,謙虛客氣地說道:“如論猛鷙,校尉勇冠三軍,豈璋所能及也?”

劉鄧哈哈大笑,點了點潘璋,笑道:“太過謙虛!”

他在馬上行了一禮,遂與潘璋暫別,帶了幾個親兵隨從,徑往東陽去了。

目送劉鄧遠去,潘璋回到營裡,自歸帳中,一面下令,命兵士小心戒備,一面叫人送兵簿進來。

“兵”者,軍械,所以兵簿不是兵卒的花名冊,而是記錄本部軍械的簿子。

潘璋同意劉鄧的判斷,也認爲許仲、樂進、趙雲的到來,必是意味着進攻下邳的戰事即將展開,故而在戰事開前,他要再仔細檢查一遍本部的軍械裝備,以免有失。

卻不說潘璋,只說劉鄧,出了兵營,一路東行,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東陽縣外。<

46 恩威並施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81 擒賊先擒王(中)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1 謀算將戰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4 杜買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4 孟塗敢棄夜襲利7 清洗潁陰(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22 枉費心機空費時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7 虎狼之威(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47 武貴立功8 守職歲滿乃爲真59 奮武意收黃巾用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1 得領汝南意不足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9 輜重已備49 輜重已備34 招攬樂進7 獨行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5 備寇37 起行3 陽翟侯扣使不遣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3 典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8 縱橫意氣袁本初72 初見一龍(下)19 惡奴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38 範繩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3 陽翟侯扣使不遣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95 冀州北望氣如何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9 志高行健皓月明44 高家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 上任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9 班底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62 忽聞北地羌人亂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8 鳳集西鄉(下)2 雙喜臨門(下)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 飛檄琅琊御冀方52 市義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牽掛者何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84 誅趙家者在今日4 留錢39 開練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
46 恩威並施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81 擒賊先擒王(中)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1 謀算將戰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4 杜買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4 孟塗敢棄夜襲利7 清洗潁陰(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22 枉費心機空費時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7 虎狼之威(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47 武貴立功8 守職歲滿乃爲真59 奮武意收黃巾用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1 得領汝南意不足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9 輜重已備49 輜重已備34 招攬樂進7 獨行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25 備寇37 起行3 陽翟侯扣使不遣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3 典韋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8 縱橫意氣袁本初72 初見一龍(下)19 惡奴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38 範繩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3 陽翟侯扣使不遣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95 冀州北望氣如何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9 志高行健皓月明44 高家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 上任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9 班底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62 忽聞北地羌人亂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8 鳳集西鄉(下)2 雙喜臨門(下)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 飛檄琅琊御冀方52 市義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牽掛者何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84 誅趙家者在今日4 留錢39 開練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