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

“公宰來了?”

荀貞這回起兵來潁川討董,並沒有寫信召邯鄲榮來,現下邯鄲榮卻在營外,這顯是他在聽說了消息後主動趕來相投的。當年在趙郡,邯鄲榮多有功焉,荀貞重他剛健敢爲,與他君臣相得,久別不見,常懷思念,今聞其至,甚是歡喜,馬上起身,親到營外去迎。

來到營門,見轅門外一支軍馬,甲械俱全,約有千人,最前一面大旗,上寫着:“討董義軍”。

旗下立了三個人,中間那人年有三旬,身材高大,相貌魁昂,黑甲腰劍,可不正是邯鄲榮?

站在邯鄲榮左右兩邊的兩個人個頭相仿,都比邯鄲榮矮了一頭。

左邊那人和邯鄲榮一樣,也是三十四五的年紀,眉濃目大,美鬚髯,卻是邯鄲榮的妻弟盧廣,右邊那個年歲稍長,年近四十,黑麪短鬚,則是荀貞在趙郡時的中丘縣丞蒲滬。

盧廣和邯鄲榮一起來,荀貞不奇怪,盧廣不但是邯鄲榮的妻弟,而且還是邯鄲榮從父邯鄲相的女婿,與邯鄲榮自小相識,兩人雖非同產,勝如兄弟,荀貞在趙郡時,因邯鄲榮舉薦之故,對他也很是重用,他今從邯鄲榮齊至半點也不奇怪,可蒲滬卻怎麼也來了?

現下非是詢問之時,荀貞快步近前。

人未走到,笑聲先到,他遠遠地伸出手,疾步走向邯鄲榮,歡喜笑道:“公宰!公宰!別之經年,我幾番夢卿,今卿至,吾事諧也!吾事諧也!”

邯鄲榮撩起衣甲,拜倒地上,大聲說道:“榮拜見將軍。”

荀貞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他的身前,一邊扶他,一邊責怪地說道:“什麼將軍不將軍的,你我之間還用得着這些虛禮麼?”

邯鄲榮不肯起身,面帶慚色,說道:“昔年將軍掛印魏郡,南下長沙,榮不能從行,後每思之,常懷羞愧,坐立不安,今日實是羞見將軍。”

“那時是我讓你回家的,你何來羞愧?快快起來,快快起來。”

邯鄲榮仍不肯起,說道:“日前我聞將軍起兵討董,軍將至潁川,遂拜對父言:‘人以義立身,臣以忠事上,昔未從將軍南下,已失人臣忠義,今將軍起兵討逆,我不可再誤。’我父以爲然,於是我召盧廣來,與他盡出兩家資財,整治軍械,在縣中募兵,聞是將軍討董,縣中子弟踊躍相投,募得了五百精敢壯士,中丘縣丞蒲滬,將軍故吏也,聞知此事,亦開縣庫,取財貨,於中丘募兵,得衆四百,今我等共來投效將軍帳下,願爲將軍效死,以贖前過。”

邯鄲榮拜倒時,盧廣、蒲滬也跟着拜倒在了地上,此時齊聲說道:“願爲將軍效死!”

荀貞心道:“邯鄲榮、盧廣盡出家財,募兵投我,不足爲奇,可聽公宰話裡,這蒲滬卻竟是用的縣中公帑來募兵投我,卻又是因何之故?我在趙郡時,他雖是中丘縣丞,可嚴格說來,他卻不是我的故吏,而是國相的故吏,我與他雖也相熟,……可似乎也沒熟到這個份兒上?”心中越發疑惑,可現下還不是該詢問之時。

荀貞再一次攙扶邯鄲榮。

這次,邯鄲榮起了身,盧廣和蒲滬也隨之起身。

荀貞笑道:“我已然說了,那時是我讓你歸家的,你既無過,又何來贖過之說?今卿與子公、觀水不遠千里,而來助我,情深意重,我之幸也。”命人安排邯鄲榮、盧廣、蒲滬帶來的兵馬入營安頓,攜了邯鄲榮的手,親帶着他們三人去中軍帥帳。

到了帳外,正瞧見孫堅剛剛睡起,蹲在帳外洗漱,孫賁、黃蓋、祖茂三人侍立在他的身邊。

荀貞舉起邯鄲榮的手,笑對孫堅說道:“文臺,快來,我給你介紹幾位燕趙豪傑。”

孫堅吐掉口中的鹽水,撩着盆中的冷水抹了把臉,站起身,接住孫賁遞過來的棉巾,往臉上擦了兩把,打量邯鄲榮三人,笑道:“我聽阿韋和子龍說,有卿的故人從趙國來,可就是這幾位了?”

“正是。這位就是我曾對你多次提起過的當年我之主簿邯鄲公宰,這位是他的妻弟盧子公,這位是當年我在趙郡時的中丘縣丞蒲觀水,此三位皆人中龍鳳,燕趙之傑也。”

孫堅把棉巾扔給孫賁,細看邯鄲榮,問荀貞道:“可是‘不犯我法,吾邯鄲榮也,犯我法,吾中尉主簿也’的那位邯鄲公宰麼?”

“不犯我法,吾邯鄲榮也,犯我法,吾中尉主簿也”,這句話是邯鄲榮做荀貞的主簿時說過的,荀貞在長沙見到孫堅後曾把此話轉述給孫堅。

荀貞笑道:“正是。”

孫堅上前與邯鄲榮三人見禮,對邯鄲榮說道:“久聞君名,今日一見,真州郡之雄,盛名之下無虛士也。”

邯鄲榮聽荀貞呼孫堅爲“文臺”,已知此人便是荀貞的生死之交孫堅,尊卑有別,不好直觀之,略略看了眼,心道:“鷹揚虎視,不愧猛將之稱。”下拜行禮,說道,“亦久聞將軍威名,將軍面前,何敢稱‘雄’。”

邯鄲榮等人在帳外和孫堅見禮畢,荀貞引頭,與他們共入帳中。

邯鄲榮三人帶着部曲趕了一晚上的路,今早剛至,雖然一夜未眠,趕路辛苦,可卻俱無倦色。荀貞問出他們尚未食飯,便叫趙雲命人去捧了飯食來,——典韋被荀貞“趕”回了帳中歇息。

荀貞與孫堅等人也沒有吃飯,諸人遂共食之。

吃完飯,荀貞又叫人去喚戲志纔等人過來與邯鄲榮相見,再又令人奉上熱湯,自沖泡了茶水,飲以消食,邊喝邊與邯鄲榮等人敘起了舊事。

直到這時方知,這蒲滬在來投荀貞前,卻依然是中丘縣丞。

荀貞去趙郡上任是在中平元年,現已過了中平六年,整整六年過去了,實未想到蒲滬居然還在中丘當縣丞。

這倒是引起了孫堅的慨嘆,孫堅早年以郡司馬之職,因軍功而得被升遷爲鹽瀆縣丞,後又轉任盱眙、下邳兩縣縣丞,前後歷時達十餘年之久,比蒲滬蹉跎此職的時間太長。

荀貞心道:“難怪蒲滬以公帑募兵,跟着公宰齊來投我,卻原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猶困居中丘縣丞之位,不得轉遷。他年近四十,功名難立,說不得乾脆行險一博。”又心道,“是了,盧子公是中丘縣人,素與他交好,他定是從盧子公那裡聽說了我起兵討董的事。”

不管蒲滬是從何而知荀貞起兵,也不管他是爲了什麼目的棄職來投,只衝他不惜冒着被治罪的危險用公帑爲荀貞募兵,又只衝他不辭千里,跟着邯鄲榮、盧廣齊來投奔,荀貞就決定要厚待他,更何況,荀貞記得他雖不善言辭,可卻頗有才幹,也是一個人才,更決定會重用他。

話題說到蒲滬身上,荀貞難免問上一句:“君以公帑募兵,中丘令沒有阻止麼?”

蒲滬答道:“中丘無令,我雖爲丞,縣事俱操之我手,我以討董爲名,開庫募兵,無人阻攔。”

荀貞吃驚說道:“中丘無令?是一直沒有令?還是?”

“自黃巾亂後至今,一直無令。”

荀貞又驚又奇,不覺爲之失笑。

中丘原本的縣令死在了黃巾亂中,皇甫嵩擊敗張角兄弟,安定了冀州的局面後,朝廷以爲中丘無主,當選賢士爲繼,以安生民,先後選了三人接任中丘令之職,這三人或儒或武,離中丘或遠或近,最近的一個家在魏郡,離中丘只有百里之遠,可這三人卻或是病故途中,或是爲賊所害,竟是沒有一個人能到任的,一年不到,就有三個州郡名士死在了去中丘上任的路上,自此,再沒有人敢接朝廷的徵辟,來中丘爲令了。這是發生在荀貞任趙國中尉時的事。

可沒有想到,四五年過去了,居然直到現在中丘仍舊無令,縣位空懸。

聽荀貞說了這段中丘的往事,孫堅、孫賁等人也忍不住驚奇失笑。

荀貞想起了當年擊敗黃巾後,因有逼死張角之功,辛璦被朝廷拜爲了中丘令,可他辭之不肯,寧從荀貞征伐,心道:“莫非是因當時玉郎不肯前去上任,中丘因而遂成險途?”自知這是無稽之談,卻實在難以化解這如此巧合的驚奇,失笑不已。

蒲滬安坐席上,神色不變。

當然,他也可能不是神色沒變,也有可能是因爲臉黑,就算變了也看不出來。

荀貞笑罷,又不覺嘆道:“君之能,我素知也。昔我在趙,君以縣丞代撫民治境,檄縣強宗豪右出錢糧,收攏流民,督促耕種,並興修水利,一年不到,中丘化行,戶有餘糧,民爲之安。以君之能,代令守縣多年,功高,而朝廷卻寧使中丘令位久懸,亦無擢君繼任,可嘆啊。”

蒲滬還是那個黑臉,沒甚表情變化,只是口中說道:“滬德薄才鮮,人微望輕,治縣種種,亦不過是循先賢舊例,乏善可陳,不得朝廷賞用,固應當也。”

蒲滬說話的語速不快,頗鈍,話短時還好,一旦話長,就說得很慢。

荀貞毫無不耐之色,耐心聽他說完,說道:“君過謙了。我還記得,當年我爲擊山賊,欲募壯勇爲軍,缺糧,趙境五縣,君先助之,君不獨材優幹濟,亦深顧大局,今君與公宰、子公共前來助我,實爲我幸。”

說話間,戲志才、荀攸、程嘉等人來到。

15 出城激戰17 推功相讓38 縱橫意氣袁本初4 留錢8 清洗潁陰(下)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4 風雪夜刺(上)7 獨行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95 會師城下(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25 再勝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5 郡府迴文56 行若純儒實懷詭35 鄉吏殘民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8 幾事不密則成害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58 曹子孝奉令趨行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 豫州乳虎第一威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9 盤點籌劃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91 忽然聞得故人到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計吏郭圖(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8 士族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38 陰入縣寺持短長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8 詐降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4 威震陽翟(中)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8 西鄉薔夫8 程嘉獻策難吳輯34 馮家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50 勵士出征39 班底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8 雷霆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1 雪夜攻莊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1 捕拿張直(上)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91 兵臨西華(上)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8 清洗潁陰(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8 西鄉薔夫84 誅趙家者在今日
15 出城激戰17 推功相讓38 縱橫意氣袁本初4 留錢8 清洗潁陰(下)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53 不顧母弟朱靈忠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4 風雪夜刺(上)7 獨行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95 會師城下(中)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25 再勝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5 郡府迴文56 行若純儒實懷詭35 鄉吏殘民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28 幾事不密則成害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58 曹子孝奉令趨行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 豫州乳虎第一威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2 鵠備分得勝負機29 盤點籌劃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1 今有潁陰乳虎(中)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91 忽然聞得故人到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 計吏郭圖(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8 士族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38 陰入縣寺持短長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28 詐降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4 威震陽翟(中)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8 西鄉薔夫8 程嘉獻策難吳輯34 馮家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50 勵士出征39 班底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48 雷霆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1 雪夜攻莊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1 捕拿張直(上)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91 兵臨西華(上)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8 清洗潁陰(下)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8 西鄉薔夫84 誅趙家者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