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

“傑姆,你們那邊作戰的時候都是怎麼做的,詳細講一講。”

聽到王爭問話,傑姆清清嗓子開口說道:

“回大老爺將軍的話,小民那邊是列成方陣作戰,斧槍兵或者長矛手排成整齊的隊列有秩序的進退,火槍手最開始站在前排射擊,等到對方衝的近一些纔是跑到後面,將前面的人當成移動城堡朝外繼續射擊騷擾。”

董有銀聽完,詫異的看了一眼這洋人,他所說的,確實與登州營兵士一直操訓的方法類似,以往的幾次戰鬥也都差不多。

在場的其餘人都是暗自點頭,王爭安下心來,看來自己的練兵方法與西方差不多,起碼在這個方面登州營是沒有落後於西方的。

在十五世紀末,西方的作戰方式已經逐漸領先於東方,現如今登州營的作戰方式與西方大體一致,說明自己並沒有落後,就算普及斧槍,兵士們應該也能很快上手。

王爭畢竟不是專家,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按照先進的方式來,這時候的人心裡接受與否倒不重要了,因爲你說再多他們依然不理解,等到上了陣嚐到甜頭,自然就會明白哪個更好。

一直以來,吳惟忠和韓大虎等一些與王爭關係好的大明將官提及文登營的操練方式都是大爲讚歎,普遍認爲王爭深諳練兵統御之道。

他們卻不知道,王爭的操訓方式並不是首創,所做的一切,只是爲了儘可能的跟上時代腳步,不至於落後罷了。

高亮看了一眼正在說話的傑姆,覺得這紅毛那頭的操訓方式和登州營有不少相似之處,心裡總歸是好受一些。

覺得兩方還算是一家,再看這洋人也就不覺得那麼可惡,細細的聽起來。

傑姆自然知道方纔的比試自己得罪不少人,所以說起話來是小心翼翼,一邊說一邊不斷的鞠躬。

這時候王爭提出疑問,說道:

“僅僅是長矛手列陣,想必西方的騎士們很容易就能突破進去,戰場上遇到這個情況,你們那邊又是如何解決?”

傑姆聽後想了一會,總算是都理解了王爭話裡的意思,回身指着那杆已經被立在正堂中的斧槍,說道:

“這就要用到斧槍了,大老爺將軍在上,我們那邊現在基本都不怎麼用長矛手,大部分都換成斧槍兵。”說到這,傑姆自嘲的笑了笑,繼續道:“現在還在用長矛的,估計也就是那些騎士領主的侍從護衛了。”

王爭點點頭,這些話他倒是聽得明白,其餘人卻是一臉懵,傑姆繼續在那說道:

“長矛手一般都會隨身佩戴短刀,小民看大老爺將軍麾下的兵士也是如此,不過騎士們往往居高臨下,又是身穿板甲,長矛手的短刀很難影響他們的衝鋒。”

“這時候,就需要斧槍兵用那把小斧將騎士從他們的馬上勾下來,只要他們下馬入陣,那就是任人宰割了。”

正處於三十年戰爭的歐洲,騎士的地位已經沒有原來那樣高貴,這也和歐洲普及斧槍和各種火槍、火炮有關。

其實縱觀世界,各處的遊牧民族在這個年代,幾乎都處於崩潰階段,以往的騎兵時代已經過去,近代軍陣取代一窩蜂似的衝鋒已經是歷史必然。

不過說來也是悲哀,西方在這個進程走上了世界的前列,而本應緊隨其後的中國,卻被滿清打斷。

驕傲自負的韃子自詡天朝上國,“騎射定天下”,即便在還算開明的多爾袞、皇太極眼裡這都是亙古不變的定理。

所以清朝入主中原後,東方便開始閉關鎖國,漸漸與西方的距離越來越大。

現在王爭最想做的,就是壯大自己的力量,因爲他每當想到後世的歷史便會痛心疾首,這也是他爲什麼總忙個不停的原因。

董有銀忽然喊道:“到底是什麼盔甲,長矛都刺不透?”

其餘人雖然沒有出聲,但看樣子也都是不太相信傑姆所說,即便是韃子的鐵甲,虎槍全力刺出去都能刺透,更別提比虎槍更尖的長矛了。

說完話,傑姆躬着身幾步退到衆人外圍。

王爭聽到衆人的議論聲,倒是忽然想起什麼,這個事情提前給他們解釋解釋倒沒有壞處,也算是打個預防針。

“有銀,去把正堂的那件盔甲拿來!”

董有銀立刻是一抱拳,毫不猶豫的走了出去,沒多久便是帶着那套西式的騎士板甲回來。

這時候王爭才注意到,這板甲的胸前還用金色刻了一隻展翅雄鷹,傑姆見到後明顯是渾身一顫,不過王爭並不知道這圖案代表什麼,這時候也沒多餘的心思去問,大家還在等着自己說明緣由。

所以王爭沒有多想,將板甲拿在手裡便是開始說起來。

......

夜深人寂,登州副元帥府裡不斷響起一陣陣驚奇的叫聲。

紅娘子摸了摸這西方板甲,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眼前的騎士板甲硬邦邦的,表面上光滑潔淨,雖然看着不太厚,但沒人覺得它比厚實的鐵甲防護低。

王爭說完,他們才恍然大悟,對戰時長槍手或長矛手若不是正對着這副盔甲完全發力,刺上去之後,槍尖或茅尖一定會劃開。

在場的都是經驗豐富,這點事要理解還是很容易的。

幾個人正在那邊低聲的討論,今日的事情實在難以理解,即便是他們,想要完全理解也要花費些時日。

“若僅僅是虎槍,作戰時確實很單一,風險也高,這樣吧!等到戰兵招募足額後,虎槍手人人都要配上這麼一副斧槍,一定要精熟;其餘各地的鎮守正兵,也要抽調三成慢慢熟悉!”

王爭下了軍令,衆人連忙是放下嘴邊的討論,抱拳點頭。

“高亮爲正,傑姆爲副,你們二人主事教習,交給你們的可都是我登州營最精銳的戰兵,人人都是好手,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們練熟了斧槍!”

王爭說這話的時候神色嚴肅,高亮身情動容,激動的連聲接令,洋人傑姆卻是愣住,還不明白狀況。

等到黃陽細心的給他解釋清楚,傑姆卻興奮的手舞足蹈,先是不斷的鞠躬,又是跪地感謝,到最後還是高亮推了他一把纔想起來應該跪地磕頭。

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
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