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

甚至可能比曾化龍死的都要早,人家是下獄,他劉澤清更大的可能是直接來人傳旨斬首。

如今事情有鬧大的趨勢,他這個山東總兵就是空掛個銜頭,乾的實際是登萊總兵的活,登萊兩府以外根本沒有實權,沒有哪處的鎮守軍將真正聽他的命令。

眼下就連登萊兩府的職權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吳惟忠這個愣頭青居然也來和他爭。

劉澤清和左良玉那種手握重兵的總兵不同,根本不足以和朝廷對着幹。

曾化龍可能被錦衣衛拘押到京師發落,要是內外打點得當還有可能留住性命,而自己有十有八九會被直接問斬,被朝廷用來安定人心,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說起來,登州知府曾化龍還是孫元化任登萊巡撫時的老人,在登州知府的位子上,一呆就是六年。

當年孔有德禍亂登萊,蓬萊府城被亂軍攻破,他被孔有德抓住並扣押起來,耿仲明拿了孔有德授意,試圖威逼他一起投靠韃子。

曾化龍當時雖然怕的要死,但也知道韃子的兇殘,堅決不肯和亂軍一起離開去那蠻荒之地,後來事情原委查清,崇禎皇帝難得開恩一次,讓他官復原職,依然擔任登州知府。

對於消滅養馬島的韃子,曾化龍和劉澤清其實一樣着急,崇禎皇帝已經放過他一次,很難指着他再放一次,出了事基本就是死局。

如今韃子怎麼作亂,都是在他的轄地,屠莊這件事暫時被壓了下去,但保不齊今後還有什麼大事發生。

若是駐守寧海的參將王爭扛不住壓力,州城陷落,說不定要成爲轟動一時的大事,他和劉澤清兩個人的腦袋也就掉定了。

這年頭,大學士、尚書、巡撫之類的高官都是隨隨便便的下獄,不少總督都被皇帝革職查辦,何況他這一個小小的知府?

曾化龍不想被逮捕下獄,劉澤清不想被斬首示衆,只有儘快的割掉養馬島這個爛瘡,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

所以當劉澤清提出要以重兵剿滅養馬島的韃子時,曾化龍毫不猶豫,異口同聲的表示贊成。

“現如今的蓬萊一時半會哪裡還有兵馬可以出動?”

吳惟忠皺着眉頭說道。

在場的軍將們這纔是想起來,早在去年的時候,爲了鎮壓浪裡白條,蓬萊出動了最後一支可用之兵,集重兵數千征討水賊。

不料那胸脯拍的震天響的監軍道許成文卻是個酒囊飯袋,幾天之間就把幾地的兵馬都折損在金水河。

到了現在,除了登州水軍六營還有點戰鬥力,陸營已經不剩什麼了,就連位在海防三大營之首的登州營,也成了幾百老弱病殘的空殼。

想出兵打韃子,沒有幾千兵馬保底,傻子都知道那是趕着去送死。

“好消息,文登營出兵了!”

忽然一個小兵跑了進來。

如今的王爭已經是參將,參將與遊擊互不統屬,只是職權和品級高,僅在正副總兵之下,雖隸屬山東總兵劉澤清管轄,卻獨掌一路軍政大權。

況且,登萊巡撫楊文嶽上次已經給了王爭便宜行事的權利,這次直接出兵也沒什麼說的。

往回了看,文登營屬右北路,正規王爭轄地,若想出兵需徵得右北路參將許可,也就是王爭自己的許可。

所以聽到王爭出兵後,劉澤清也只是震驚,並沒什麼不滿之色。

下首的登州遊擊田廣與登州上北路參將沈求遠對視一眼,皆從眼中見到一絲竊喜。

崇禎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奴酋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爲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託爲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貝勒杜度等相副,旋即兩路叩關。

九月二十二日,嶽託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壞長城,破邊牆入邊,薊遼總督吳阿衡被俘殺。

九月二十八日,多爾袞於青山關毀邊牆而入,兩路清軍在通州會師,京師震動,崇禎帝急詔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

以盧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賜尚方劍,號爲督臣。

不過傳回來的消息讓所有人爲之一驚,就在前些日才傳來塘報。

清軍直入腹地,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數路援軍皆潰,朝廷隱隱有讓洪承疇回援的想法。

韃子如此兇殘,誰再和韃子糾纏,那就是傻子,天大的傻子,兩人剛還在擔驚受怕被推出去領兵。

聽得這個消息總算安下心來,王爭還真不愧他這個名字,爭着搶着去送死,居然帶着一千多人去打不知數量的韃子。

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現在的韃子正是如日中天,你這個時候去找他們的麻煩,還不是嫌命長嗎?

他們兩個心中竊喜,劉澤清卻不是這樣,暗自沉思。

王爭手下只有一個文登營,千八百的兵力怎麼打韃子,若是他打敗了,寧海州城失陷也就是旦夕之間的事,到時候他豈不是也要和王爭一起死?

不行,得給王爭加兵,加錢,加糧,能給的都要給!

這一仗劉澤清、孫化龍與王爭就是栓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一個打輸了,上下三個人都要遭殃,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劉澤清看向那兩個面露喜色的軍將,心中不爽,於是說道:

“韃子不明人數,你們兩人都要隨本鎮出征!”

“呃......”

登州遊擊田廣與登州上北路參將沈求遠竊喜頓時變成了苦瓜臉,面上什麼都沒說,但心裡卻是暗自叫罵。

這他孃的總兵大人也太那啥了,知道自己要完了,非要拉着我們兄弟去送死不成!?

“本鎮作戰一向是親自上陣,況且本鎮最恨的就是韃子,一直想面對面的和韃子廝殺一場!現如今寧海蔘將王爭做了先鋒,本鎮亦不能屈居與後,爲了百姓,爲了朝廷,爲了皇上,爲了大明。本鎮仍要義無反顧的率兵前往征討,壯我官軍聲威!!”

劉澤清說的義正言辭,越說越來勁,不過他對於這兩個部將心裡的小九九那是再明白不過。

你們兩個,不就是要自掃門前雪,等皇上把老子斬了好分點油水嗎,開玩笑!

本鎮就算真死了,也要拉上你們兩個墊背,這總兵的油水豈能讓你們兩個冬瓜沾上,做夢吧!

“末將......末將領命。”

“總鎮威武,天佑大明,天必佑大明啊....”

遊擊田廣與參將沈求遠不得不佩服劉澤清,這一段話說的是義正言辭,讓人一點都挑不出毛病來。

況且這一段話下來,就連他們兩個也被硬生生綁在了賊船上,只能對天祈福韃子不要來的太多。

但是,最重要的還不是這個。

劉澤清的尿性沒人明說但是大夥心裡都和明鏡一樣,這次無論是不是去送死,他老人家一出馬,最大的功勞自然是他老人家拿了。

估計就連當先鋒的王爭都不會剩下多少,而他們兩個,可以料想,這次純粹就是幹苦力去了。

死了一起死,就算勝了,那也沒他倆什麼事啊!

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九十章:堅城
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九十章: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