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

眼下的局勢十分緊張,對於多爾袞來說,每一步都是刻不容緩。

滿清內部各王公貝勒剛剛商議完畢走出大帳,便見到阿巴泰和圖爾格分別帶着滿蒙騎兵呼嘯着奔出營盤,走的卻是兩個方向。

許多人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尤其是那些蒙八旗的都統和首領們,更不知道如今在自己家鄉發生的亂局,大多數人只是一頭霧水的奉令與阿巴泰前往北京。

如果他們知道草原上如今已經亂作一團,可能會就此撒丫子離開也說不定。

圖爾格抽調出來這一千的正紅旗騎兵任務同樣不輕,可以說也是九死一生,儘管吳三桂已經死了,但山海關上現如今也並不是高第獨掌大權,主要是那祁耀武負責。

這個人滿清內部許多人都沒有聽過,據說是什麼軍校一期結業的學員頭甲,能被王爭委以重任,能力想來也不會太低。

整個滿清地盤上,能調動的兵馬其實並沒有很多。

可要是不動手去打,等那土默特解決了草原上的紛爭再長驅南下,那整個局面可就要完全崩潰了,多爾袞還記得在天聰年老汗對蒙古的策略,那種委曲求全的事情沒有人想再來一次。

各旗貴人原來的矛盾都拋棄到一邊,就連豪格都被放了出來,多爾袞之所以沒有繼續壓制兩黃旗的勳貴們,就是想團結所有力量將這次危機撐過去。

至於入主中原的事,以後再說吧。

多爾袞雖然接連做了幾個策略決定,但他能確定下來的事情也不是很多。

豫郡王多鐸在朝鮮邊境鎮守,只要他在,朝鮮就算動作也只是在自家內部,威脅不到女真這邊,所以爲了南邊的安定,多鐸還不能動。

如今,多爾袞只能在滿清境內各處大肆抽調丁口前往盛京一帶,想要集中力量防衛盛京,只是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齊軍已經登陸一陣子了,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

多爾袞這邊焦頭爛額,身在北京的李自成也差不多。

一片石之戰雖然憑藉齊軍突然之間出現而獲勝,但大順這邊卻是慘剩,打的都差不多了,清軍和齊軍才忽然出現。

齊軍損失不少,但卻只是留駐在山海關的普通部隊,更別提還撿了阿巴泰的好,收編了夏國相和殘餘的關寧軍。

李自成卻是本部精銳被徹底打殘,帶出去近十萬的老營,本想將山海關一舉奪下再回北京登基。

走的時候北京這邊正在操辦闖王的登基大典,就等着李自成凱旋歸來登基改朝換代,誰都沒想到會是這麼個結局。

出去的精銳只回來不到三成,基本都是狼狽不堪,李自成下面的各部農民軍看他本部精銳受損,都有些不服。

但大順軍內部服從於李自成的部隊依然不少,再加上闖王的威信,最初的動亂過後,依然能壓服住這些農民軍首領。

李自成回到北京後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大順的文臣武將商議對策,軍師牛金星建議“從速登基”,定在九月初九重陽佳節在武英殿舉行登基大典。

這天,原本晴朗的北京城卻突然下起了雨夾雪,開始只是稀薄的雨霧,後來越來越濃,直到變成寒凝的雪粒。

清冷的雨絲雪粒被寒風裹挾着,抽打着人們的臉龐,讓人睜不開眼,不過即便是睜開了眼,看到的也只能是北京城上空昏暗的天空。

衆人都是愁容滿面,唯有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臉上露出喜色,老天爺真是偏向自己,剛好驗證了他昨晚的占卜:

“重九重陽,雪雨摻雜,不宜爲帝。”

李自成素來聽信宋獻策的卦言,可這次卻不能再那麼做。

李自成並不知道清軍已經於前些日悄然撤軍,多爾袞趕回正在狂奔回盛京的路上,他唯一能確定的,只是王爭和多爾袞的大軍自兩面包圍過來,不日就將抵達。

大順經受一片石之戰後損傷慘重,軍心渙散,就連城內的百姓和官紳都對他們恨之入骨,李自此深信,齊軍和清軍無論哪一個,自己都沒有能力抵抗了。

這個北京城內憂外患,在李自成和大順軍將領的眼中,根本不如自己的故鄉陝西西安,畢竟,那裡是自己的家鄉,有支持自己的父老鄉親啊。

所以,撤回西安以圖東山再起,直接成了大順軍中最多的聲音,牛金星即便是與這些陝西系將領抗爭,也是有心無力。

自清晨開始,城外響了一夜的炮聲已然開始零落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戰靴在鬆軟的雪泥中踏過的聲響。

蒼茫的天地之間,大順軍將士扛着旗幟,就如同許多天前第一次踏進這個城市一樣走過大道,但原本夾道歡迎的場面消失不見,許多人的目光也並不像起初那樣堅定。

不知爲什麼,李自成沒有穿着精心準備好的皇帝服飾,還是老樣子,頭戴氈笠,身穿縹衣,騎着烏駁馬,當仁不讓的行在人羣之前。

看起來根本不像登基,卻像是即將率部出征一樣。

敲鑼打鼓的隊伍走到“承天門”前,李自成忽然嘆了口氣,想起自己剛入京師時的躊躇滿志,右手指着門匾,扭頭對丞相牛金星、軍師宋獻策、尚書宋企郊等人說道:

“本王入京時射它一箭,恰巧射中四字中間,你等皆言吾必爲天下一主,今日我再射一箭,且看還是不是天下一主。”

說罷,李自成不待衆人回話,驀然回頭,從牛皮箭筒中拔出一箭,想都不想,“砰”的一聲迅速射出。

細雨橫斜中,那支蓄滿勢能的箭矢疾速奔向那塊門匾,雖射中門匾,卻不夠精準,射在“天”字的下半部,用現代的話來說,最多就是八點五環。

李自成眉頭微蹙,牛金星和宋獻策對視一眼,忽然大笑一聲奪過全場目光,上前寬慰道:

“中其中,當中分天下。”

李自成淡然一笑,看似沒有在意,心中不知爲何,卻突然有些淒涼。

馬蹄在紫禁城內留下空曠的回聲,偌大的紫禁城,站滿了大順軍的將士還有許許多多被迫前來觀看的百姓,他們看着一步步登上天頂的李自成,眼中流露出的目光卻截然不同。

大順軍將士都是滿臉的自豪,劉芳亮、李過、賀錦、李來亨等人雖然多多少少帶着傷,但卻是相視大笑,自己總算等到闖王登基這一天了。

“大順永昌皇帝萬歲!”

“大順永昌皇帝萬歲!”

“大順永昌皇帝萬歲!”

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
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