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

潞州,位於山西東南部,地處山西、河南、河北『交』界處,轄上黨、涉縣等十縣,人口兩萬八千餘治所上黨乃千古名城,地勢險要,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爲鄰,西屏太嶽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便發生在此處,向有“得上黨者得中原”之說,其城雄偉壯觀,方圓數十里,刺史府便坐落在城池的最中央,此刻,刺史府寬大的書房中,有一『精』神健爍的老者正手持大號狼毫,俯身於几子上,揮筆潑墨個不停,這人正是韓王李元嘉。

在高祖諸子中,除了太宗李世民之外,李元嘉算是最有才華的一個,只不過其才華並非體現在政治上,而是以書畫聞名天下,其畫功尤在閻立本兄弟之上,最擅長的便是畫虎,此時他所畫的便是一幅猛虎下山圖,但見狼毫筆揮處,一隻威猛無儔的猛虎已是躍然紙上,神形無不惟妙惟肖,雖無聲,卻隱隱有股霸氣噴薄而出,在書房裡『蕩』漾不已。

“父王。”

李元嘉剛擱下畫筆,一陣腳步聲響起中,就見一名三旬左右的清瘦男子已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疾步走到李元嘉的身後,輕輕地喚了一聲。

“何事?”

李元嘉正愜意地欣賞着自己的畫作,冷不丁聽得響動,立馬便有些不悅地皺起了眉頭,側臉一看,見是自己的幼子上黨公李諶,臉上的不悅之『色』登時便更濃了幾分,不耐地哼了一聲。

“稟父王,京師有信到了。”

作爲唯一跟隨在李元嘉身邊的兒子,李諶自是知曉自家老父作畫時向不容旁人打攪,這一見老父有發作的跡象,自不敢怠慢了去,趕忙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封加蓋了火漆的信函,高高地舉過了頭頂,小心翼翼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

一聽是京師來信,李元嘉自是顧不得再生氣,忙伸手接過了信函,撕開了封口,從內裡取出了張寫滿了密語的白紙,只一看,眉頭登時便緊鎖了起來,好半晌皆無一語。

“父王,出了何事了?”

一見李元嘉如此神情,李諶的心中自不免犯起了叨咕,等了好一陣子,都沒見自家老父開口說話,實在是有些子按捺不住心中狂涌而起的好奇心,這便小聲地探問道。

“越王來了準信,說是朝廷派了司農卿狄仁傑前來查案,諶兒對此有甚看法麼,嗯?”

思緒被打斷的李元嘉不滿地橫了李諶一眼,但並未出言責怪於其,而是微皺着眉頭,簡單地解釋了一句道。

“父王明鑑,此人乃是大理寺出身,據說有着斷案如神的美譽,東宮那位將其派了來,怕不是那麼好相與的,須得謹慎從事方好。”

當初在設計『春』耕專使王方明一事上,李諶便不甚情願,爲此還曾苦勸過李元嘉莫要捲入朝堂政爭中去,奈何李元嘉就是不聽,執意要在此事上還當年欠李貞的一個大人情,李諶無奈之下,也只能是依自家老父的意思辦了去,如今終於惹來了狄仁傑這麼位斷案高手,李諶心中自是苦得有若吃了黃連一般,卻又不敢在自家老父面前抱怨,只能是小意地應答道。

“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此事確該小心應付纔是,那王方明這幾日都在忙乎些甚子?”

李元嘉之所以煩心,自然也是因着狄仁傑的赫赫名聲之故,此際聽得李諶如此說法,倒也不覺爲奇,隨口附和了一句之後,突地轉開了話題。

“回父王的話,那廝一直都老老實實地呆在驛站中,並不曾有絲毫異動。”

軟禁王方明的事兒乃是李諶親自去辦的,監視的人手也是他親自安排的,對於王方明的動態,李諶自是清楚得很,這一聽李元嘉問起,自無須思索,隨口便即答了出來。

“老實好啊,驛站孤處城外,管理不變,若是出個火災啥的,救應怕也難啊。”

李元嘉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意有所指地感慨了一句道。

“啊……,是,孩兒知道該如何做了。”

李元嘉此言一出,李諶的身子不由自主地便是一振,失驚地輕呼了一聲,滿臉難以置信狀地瞪大了雙眼,可再一看李元嘉的雙眉已是皺了起來,卻又不敢進言相勸,只能是強嚥了口唾沫,恭敬地行了個禮,吶吶地應了諾。

“嗯,那就去安排罷。”

一見李諶已然明悟了自己的意思,李元嘉也就沒再多廢話,揮了下袖子,慢條斯理地吩咐道。

“諾,孩兒告退。”

李諶嘴角嚅動了幾下,到了底兒還是沒敢在此事上進言一番,也就是恭謙地應了一聲之後,便即匆匆退出了書房。

“嗯……”

李元嘉沒再多看李諶一眼,自顧自地轉回身去,望着那幅墨跡兀自未乾的猛虎下山圖,臉皮子『抽』搐了幾下,發出了聲悠長的悶哼,箇中的意味究竟如何,怕是隻有他自己方纔清楚了的……

酉時正牌,天已是徹底地黑了下來,是到了該用晚膳的時辰了,然則王方明卻無一絲半點的胃口,獨坐在几子前,面對着碗素面愣愣地發着呆,任憑搖曳的燈火將其臉龐映照得『陰』晴不定,心中的苦澀一陣緊似一陣地從心底裡狂涌而起,他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個兒爲何會落到如今這般田地。

王方明的家世談不上顯赫,僅僅只是太原王氏的一支旁系後人罷了,說起來也算是王家人,可卻是連一天的望族富貴都不曾享受過,家中勉強也就是衣食無憂而已,好在王方明自幼肯下苦功,博覽羣書,刻苦鑽研之下,也算是學有所成,顯慶四年首次入京大比,便已高中了進士第九名,正自意氣奮發之際,卻遭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打擊——吏部面試不過,官職無望,心灰意冷之下,便起了隱居山林之心,卻不料竟得了是時方是英王的李顯之青眼,得以入英王府任九品文書一職,後又受英王舉薦,得以入朝爲官。

嚴格來說,王方明的官運不算大佳,十年下來,也就勉強熬到了戶部郎中令的位份,算是有了上朝議事的資格,可比起當初一同遭黜落的同科進士來說,也已經是天壤之別了的,對此,王方明已是頗爲知足了的,對李顯這個太子,王方明始終持着顆感恩之心,對李顯『交』待下來的事情,他也從來不敢稍有折扣,一直是全力以赴而爲之的,此番受命前來潞州,王方明也是這般行事,每日裡行走田間地頭,爲推廣海外糧種之事忙前忙後,從不敢有所懈怠,僅月餘不到的時間,便已將潞州十縣事宜辦妥了八縣,可卻萬萬沒想到在最邊遠的涉縣卻是出了岔子,不僅是當地官府極度不配合,便是那些農戶也聚衆抗議不止,王方明盛氣之下,不過僅僅只是下令隨行『侍』衛驅散了前來驛站鬧事的民衆罷了,居然竟惹出了數人投圜自盡的怪事,這令王方明怎麼也想不明白事情爲何會到了這般之田地。

不應該啊,這完全沒有道理!王方明怎麼也想不通箇中之蹊蹺,他雖說下令驅散了抗議人羣,可一衆隨員下手都很有分寸,並不曾當場傷人,更不曾有甚侮辱人的言行,甚至還作出了改日到縣衙理論的承諾,又怎可能會將矛盾『激』化到這等不可收拾之地步,這其中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王方明這些日子以來,已不知回想了多少遍了,卻始終找不到根由之所在。

“王大人。”

就在王方明默默沉思之際,卻聽“咯吱”一聲輕響,房『門』已是被推了開來,一名身着驛卒服飾的中年漢子從外頭行了進來,幾步行到了王方明的身前,低低地喚了一聲。

“嗯?你,你……”

王方明這些日子來,已受夠了軟禁之苦,對於驛卒們的冷遇,早已是習慣了的,儘管聽到了『門』開的響動,卻也懶得理會,只是一味自顧自地低頭思索着,直到聽得來人呼喚聲分外耳熟,這才驚疑不定地擡起了頭來,一見來人的臉,登時便被嚇了一大跳,心神『激』『蕩』之下,竟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王大人不必驚惶,殿下已知大人受了委屈,特令本將前來保護大人,過不久,狄公也將親至,案情終歸有大白之日。”

來人赫然正是李耀東,儘管一身的驛卒服飾,卻掩飾不住其一身『逼』人的銳利之氣。

“殿下沒忘了下官,這,這,這……”

王方明儘管官職不高,卻是正正經經的東宮嫡系,往日裡確是沒少在東宮出入,自是知曉李耀東是何等樣人物,此時聽得其如此說法,心中又是慚愧,又是『激』動,複雜至極的感情糾葛之下,言未畢,淚水已是止不住地狂涌了出來,竟自哽咽得說不下去了。

“此處不是言事之地,王大人趕緊收拾一下,本將這就……”

李耀東此番率部急趕至潞州已有兩日,早已暗中將潞州城中的情形『摸』過了一番,知曉王方明乃是本案中的關鍵人物,自不容其有絲毫閃失的可能,此次喬裝『混』進驛站,便是打算帶王方明先行脫離險地的,自不想在這驛站中多『浪』費時間,這便緊趕着出言吩咐了一句,只是話尚未說完,心悸頓起,臉『色』瞬間就變了……

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340章 胸有宏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434章 暗算(上)第68章 北門學士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162章 穿幫了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324章 巔峰一戰(下)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675章 殺明(上)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14章 家庭會議第676章 殺明(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
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340章 胸有宏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434章 暗算(上)第68章 北門學士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162章 穿幫了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324章 巔峰一戰(下)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675章 殺明(上)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14章 家庭會議第676章 殺明(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