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

“臣等叩見天后娘娘!”

裴行儉等人都是儒家薰陶出來的直臣,最講究的便是禮數,進寢宮之前,還真擔心李顯大勝之餘,做出些甚有悖人倫的事兒,此際見得李顯並未有失常態,自是盡皆心絃微鬆,忙不迭地跟着大禮參拜了起來。

“免了罷,本宮可當不起爾等的大禮。”

武后原本還期待着能有奇蹟出現,可一見到李顯與諸宰輔聯袂而來,便知己方已是徹底輸了個精光,心中自不免灰暗一片,只是虎死不倒架,言語雖尖刻了些,可語調卻是頗爲的平靜。

“謝母后隆恩!”

李顯並不曾因大勝而自矜,也不曾因武后的譏諷之言而變色,依舊規矩得很,謝了一聲之後,便即站直了身子,垂手而立,卻並不多言,只是靜靜地看着武后。

儘管還沒登基,可如今的李顯已然是實際上的帝王,他不開口,諸宰輔們自是不敢多言,只能是彆扭無比地退到一片,尷尬地看着面前這對母子倆表演着沉默復沉默的啞劇,主寢宮裡的氣氛自也就顯得格外的壓抑。

“呵,顯兒長大了,娘也就能放心了,你父皇去了,娘已別無所求,就跟着一併去了也好。”

望着李顯那挺拔的身形,武后的心中一時間百味雜陳,實不知該說些啥纔是了,沉默了良久之後,自嘲地一笑,像是臨終囑託般地開了口。

“母后請節哀,父皇一生操勞,爲我大唐打下煌煌之基業,武功之盛,古來未有,實千古之明君也,兒臣當秉承父皇之遺志,保社稷之安寧,與民生息,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李顯根本不接武后的話茬,身子一躬,一派誠懇狀地述說了一通,就宛若是在接受傳位之詔令一般無二。

“嗯,社稷有顯兒在,娘自是放心得下,裴愛卿,爾是三朝老臣了,諸般事宜皆熟稔得很,有爾居中主持,當不至有失,先皇喪葬、顯兒登基二事就由愛卿辦理罷。”

武后從來都是個能屈能伸之人,眼下既已大敗,自忖無力與李顯對抗之下,自是識趣得很,一番交代倒也頗爲的得體。

“老臣遵旨!”

裴行儉顯然沒想到會出現這等平和交接的一幕,一時間還真有些反應不過來,愣了一下,又偷眼看了看李顯的臉色,見李顯並未有甚特別的表示,這才緊趕着站了出來,躬身應了諾。

“嗯,顯兒可還有甚要交待的麼?”

武后虛擡了下手,示意裴行儉退下,而後面色柔和地轉向了李顯,語帶真誠地問了一句道。

呵呵,到了這等時候,還跟咱玩心機,可笑!

旁人或許會被武后這等低姿態的退讓所迷惑,可李顯對武后實在是太瞭解了,又怎會不知其心裡究竟的是啥心思,左右不過是打算以退爲進,妄圖矇混過關,保住她的太后名分,以備將來捲土重來罷了。

“母后操勞一生,想來也是累了,今又逢父皇大行,兒臣實不敢多有驚擾,來人,請母后下去休息!”

儘管沒有就此斬殺武后的意思,可李顯也沒打算輕易放過武后,更不可能還讓其高高在上地插手朝局,自不會被其小兒科般的障眼法所迷惑,先前之所以與其虛與委蛇,爲的便是要給武后一個還有希望的錯覺,讓其自動將李顯想聽的話盡皆說將出來,而今諸事已定,李顯可就沒打算再跟武后玩將下去了,語調很快便已轉冷。

“諾!”

李顯發了話,領着幾名小宦官跟隨在側的高邈自不敢怠慢了去,高聲應了諾,領着人便行上了前去。

“你……,哼!”

一見李顯變臉變得比翻書還快,武后心中的火氣“噌”地便狂涌了起來,直氣得面色發青不已,怒目瞪視着李顯,可惜李顯壓根兒就不爲所動,面色平靜如水一般,唯有嘴角邊卻是掛着絲譏諷的微笑,頓時便令武后心中微寒,罵人的話自也不敢再往外亂噴,也就只能是怒氣衝衝地一拂袖,昂着頭向外行了去,高邈等人見狀,自不敢稍有大意,一擁而上,看似侍候,實則嚴密監視地將武后簇擁了出去。

“臣等叩見陛下!”

諸宰輔們渾然沒想到正說得好好的,李顯卻突然翻了臉,正自目瞪口呆間,卻見李顯已緩緩地轉過了身來,似笑非笑地看着衆人,衆宰輔們一個激靈之下,這才醒悟過來,敢情繼承之事已是就此確定了,這會兒站在面前的已不是太子,而是帝王,心驚之餘,自是都不敢怠慢了去,紛紛跪倒於地,大禮參拜不迭。

“衆愛卿平身。”

帝王就該有帝王的架子,這可不是能隨意輕忽了去的,哪怕李顯本人其實並不喜歡那些虛禮,可身爲統治者,必須的禮儀卻是萬萬少不得的,面對着衆宰輔的大禮參拜,李顯自是心安理得地受了,平靜地叫了起。

“臣等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顯可不是心慈手軟的高宗,而是手段狠辣的主兒,諸宰輔們對此自都深有體會,又怎敢有甚疏失之處,忙不迭地齊聲三呼萬歲不已。

“諸公,先皇已大行,朕心中哀痛不已,諸事便由裴相領銜,諸公一併襄助辦了去便是了,至於朕的年號麼,就叫啓元好了。”

武后這個罪魁禍首雖已拿下,可事情卻並未完結,不僅是三武還佔據着勤政殿,更有着正在殺來的越王大軍之威脅,李顯並不打算將時間浪費在裝模作樣的哀嚎弔喪一事上,交代了諸宰輔幾句之後,便打算趕往德陽殿主持大局。

ωwш▪ TTKдN▪ ¢O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李顯金口已開,諸宰輔們自是不敢胡亂進言,也就只能是各自躬身領命不迭。

“嗯,那就有勞諸公了。”

事情既已交待完畢,李顯自是不打算再多留,擡腳便要向外行了去。

“陛下。”

沒等李顯動身,郝處俊卻是突然上前了一步,一躬身,攔住了李顯的去路。

“郝愛卿還有甚事麼?”

一見站將出來的是郝處俊,李顯的眉頭立馬不爲人察地微微一皺,但並未發作,而是聲線平淡地吭了一聲道。

“陛下,老臣以爲娘娘雖是有過,然,人倫不可輕廢,還請陛下聖裁。”

郝處俊身爲門下省侍中,一向以魏徵爲榜樣,素以敢言而聞名天下,哪怕此際面對着的是素來強硬的李顯,他也一樣不該初衷,無甚顧忌地便問起了對武后的處置,這等敏感的問題一出,裴行儉等人登時便被驚得額頭見了汗,可郝處俊卻依舊淡定得很,宛若說的只是一般朝政而已。

“郝相所言甚是,朕說過了,母后操勞了大半輩子了,是該頤養天年纔對,朕看九成宮如今閒置着也是閒置着,就請母后移駕到九成宮安度晚年好了,郝相以爲如何啊,嗯?”

如何處置武后,李顯早有預算,之所以不想急着去辦,一來是沒有必要,左右其黨羽被剪除之後,已是再無翻身之機會,啥時處置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二來麼,畢竟眼下政權方纔剛交接,諸事繁雜得很,李顯沒必要去處理武后這隻死老虎,再者,等事情平靜之後,再去處置武后的話,影響也會小的多,正因此有着這麼些考慮,李顯這纔會在處置武后一事上不置一詞,可惜這等良苦用心卻被郝處俊這麼一句話給捅出了個大窟窿,當真令李顯心中頗爲的不爽,只是再怎麼不爽,李顯也不好衝着郝處俊這麼個忠心老臣發了去,無奈之下,也只好強按着心中的不滿,語氣微見生硬地解釋了一句道。

“陛下聖明!”

郝處俊其實對牡雞司晨的武后並不感冒,甚或也不是真關心武后的死活,真正擔心的是李顯會對原後黨與越王一系的官員大開殺戒,以致影響到朝局的平穩過渡,此際見李顯並無重手處置武后之想法,也就明白了李顯的心意,心中的擔憂既去,自是不會再多糾纏,稱了聲頌之後,便即退到了一旁。

“臣等叩見陛下!”

李顯方纔行出麗水軒,早已在外頭恭候多時的朝臣們立馬跪倒了一地,盡皆大禮參拜不迭。

“諸位愛卿都平身罷,先皇已大行,諸般事宜,朕已決意交由政事堂處理,望諸公能從旁協助,勿遺勿失。”

望着面前跪滿了一地的朝臣們,李顯的心中自是有着無窮的感慨,只是事尤未完,卻也不是發感慨之時,李顯也就只是虛擡了下手,神情淡然地叫了起。

“臣等叩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朝臣們先去見到武后被押走之際,便已知李顯登基已成事實,只是未得準信,尚不免有些忐忑,此際一聽李顯如此說法,自是盡皆歡喜了起來,不說別的,至少衆人的從龍之功已是到了手,心情又怎會不因之大快,三呼起萬歲來,自是分外的整齊與洪亮。

“啓稟陛下,孟津急信,越王李貞舉旗叛亂,其前軍已攻佔了老河口!”

坦然地受了朝臣們的大禮之後,李顯擺了下手,示意諸朝臣們自行去辦公,剛打算趕往德陽殿,卻見兵部侍郎孫三省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語氣焦急萬分地稟報了一句道。

“嘶……”

“啊……”

……

孫三省話音一落,剛要散將開去的諸朝臣們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一時間倒吸氣之聲響成了一片……

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229章 馴“明”記第259章 一言點醒夢中人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765章 天荒山阻擊戰(三)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95章 妥協的藝術(三)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70章 夜襲(上)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02章 及時雨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77章 夜宴(六)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781章 摩擦(下)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73章 危局(上)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
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229章 馴“明”記第259章 一言點醒夢中人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765章 天荒山阻擊戰(三)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95章 妥協的藝術(三)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70章 夜襲(上)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02章 及時雨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77章 夜宴(六)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781章 摩擦(下)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73章 危局(上)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