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勸進風波(一)

儀鳳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西征軍捷報急送抵京,言及西征軍於四月二十七日,在蘇爾漢河谷大破大食軍十五萬四千餘衆,斬首四萬三千級,俘敵十一萬一千餘,繳獲無算,並已於近日進兵波斯故地,連下十數城,克復該國已然在望。帝聞之,大悅,下詔大賞三軍,封西征軍主帥林成斌爲徵遠侯,副帥李賀爲破虜侯,副帥蕭三郎爲承遠侯,其餘諸將各自恩賞有差,着令兵部按功授銜不等,並召太子李顯進宮,溫言誇讚,賞玉如意等物,以酬太子謀劃之功,詔令大赦天下,消息傳出,滿京師一片喜慶,太子賢能之名聲再度高漲,朝中呼籲太子監國之聲漸起。

興奮麼?有一些,但並不多,倒不是對前方這場大勝有甚不滿意之處,而是李顯早在十日之前,便已受到了詳細的戰報,知曉了此戰的全部經過,該興奮的早就已是興奮過了,至於眼下麼,李顯已是心不在此,左右西征軍那頭勝局已定,大食帝國經此一敗,要想回過氣來,少說也得大半年的時間,真到那時,西征軍早已將整個波斯掌控在手,以西征軍強大的火力而論,縱使大食舉國出征,也休想有多少的勝算可言,李顯自是無須太過擔心,而今他的心思早已轉到了朝局之上。

“二位先生,朝中如今動議連連,皆言本宮理應監國,本宮微有躊躇,不知二位先生意下如何,都且說說看,這股東風可借否?”

東宮的書房中,剛從宮中覲見回來的李顯,連朝服都不曾換過,便趕到了書房,將張、狄兩大謀士都召了來,毫不隱晦地將謀求監國之用心道了出來,言語間滿是自信之意——此番羣臣們之動議並非出自李顯之授意,而是羣臣們自發的行動,加之李顯所主導的海外良種之推廣如今已是大功即將告成,各州植物長勢喜人,豐收已然在望,天下百姓莫不感戴,民心已歸,而今西征又是大捷,李顯的聲望已然高漲到了頂峰,自是有資格去與武后爭奪朝局的主導權,這等大好之形勢下,李顯自不可能不動心,只是心中尚有些微的躊躇,並未立刻付諸行動,而是慎而重之地請張、狄兩大謀士一起爲此舉把把脈。

“殿下若是欲學太宗,那便不妨推波助瀾一番好了,若不然,此事恐須得慎之再慎,依老臣看,這事情斷不簡單,須防小人從中作祟!”

李顯倒是很自得,可張柬之卻顯然沒打算順着李顯的意,毫不客氣地當頭便澆上了一大盆的冷水。

“嗯?先生之意是……”

李顯到底不是尋常之輩,被張柬之這麼一說,立馬便警覺了起來,心神一凜,已然想到了妄動的後果將會如何。

“水滿則溢啊,此事雖是起於青萍之末,卻恐有心人會藉機生事,殿下還須謹慎纔是。”

張柬之能看得到的蹊蹺,狄仁傑同樣也是心中有數,只是他性子較爲圓滑,並不情願去當澆冷水的“惡人”,不過麼,該開口時,他也不會有甚遲疑的,這便從旁插了一句道。

“嗯,二位先生教訓得是,是本宮疏失了。”

李顯自是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過於心急了,冷靜下來一想,自不免出了身冷汗,倒不完全是因此事會被武后所利用之緣故,更多的則是在反省自身對高宗的態度有些小覷了去——沒錯,高宗如今是不怎麼理政了,可畢竟還是皇帝,若是行事太過激進,惹得高宗起了疑忌之心,再被武后與李貞一來上個因勢利導的話,就算李顯能躲過一劫,也必定會在高宗心裡頭埋下一根刺,後果自是不消說的嚴重,一旦君臣父子相忌之情形出現,那便已是再難有彌補之時,隨着裂縫的越來越大,除了學太宗來個“玄武門之變”外,李顯怕是沒旁的路好走了,而這條路不正是李顯極力欲避免的麼?

“殿下聖明,但凡能三省己身者,大賢也,朝堂有幸焉!”

這一見李顯沒被一連串的勝利徹底衝昏頭腦,尚能從諫如流,張柬之提着的心登時便放了下來,很是激賞地稱了聲頌。

“呵呵,先生說笑了,本宮一時得意,險些忘了形,罷了,不說這個了,今朝中動議既起,母后與越王想來都不會坐視,推波助瀾地捧殺本宮怕是難免,終歸須得小心應對方可,不知二位先生對此可有甚見教否?”

李顯雖自負,卻也還是有自知之名的,知曉自己之所以能有此成就,除了知人善任之外,更多的則是靠着三世記憶之故,至於大賢麼,李顯還真不敢好自擔當起來的,也就不想糾纏於此,話鋒一轉,便已轉到了正題之上。

“嗯,捧殺,這個詞用得好,高高捧起便是爲了將殿下重重摔下,殿下若是不讓捧,這‘殺’字也就無從說起了,且讓他們鬧了去,殿下只要本心不動,他人又能奈殿下何?至於陛下處麼,只須如此……,斷可釋陛下之慮也!”

張柬之微微一笑,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不緊不慢地將心中所思之對策道了出來。

“唔,那好,就這麼定了,還請二位先生交待下去,讓下頭諸般人等切莫參與其中,以免遭人閒話。”

李顯默默地將張柬之的建議過了幾番,見無甚不妥之處,這才點了下頭,下了決斷。

“諾!”

李顯既已下了決斷,張、狄二人自是不會有甚不同之意見,齊齊躬身應了諾,各自告退而去,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娘娘。”

大明宮宣政殿的書房中,一身紫色長裙的武后正埋頭於公文之間,揮筆速書個不停,卻聽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起中,一臉謹慎之色的程登高已是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手捧着一疊子奏摺,小心翼翼地湊到了文案前,低低地喚了一聲。

“嗯。”

聽得響動,武后微微擡了下頭,見程登高又送了如此多的奏摺來,眉宇間不自覺地便閃過了一絲的乏意,但並未多言,只是不動聲色地輕吭了一聲,又低頭批改起了奏摺來。

“娘娘。”

這一見武后沒理會自己,程登高的臉色不由地便是一僵,可着勁地嚥了口唾沫,緊趕着又硬着頭皮輕喚了一聲。

“嗯?甚事?說!”

武后這段時間來心情一直很不好,先是明崇儼不明不白地被殺了,接着又是越王李貞大顯神威,三日破無頭奇案,平白得了聲譽不說,還爲其二子謀得了兩州之地,以致成了尾大不掉之勢,而今又是西征大勝,太子名望大漲,諸般事宜就沒一樁順心的,奈何形勢比人強,武后縱使滿心的怨怒,也不好發作出來,只能是將心思全都放在了批改奏本上,試圖以此來抑制住心頭的煩悶,很顯然,這等轉移注意力的辦法並未奏效,武后這會兒正自心煩意亂,再被程登高這般沒眼色地一攪鬧,自是更煩了幾分,冷哼之聲自不免滿是不耐的寒意。

“娘娘明鑑,這些奏本皆是從政務堂處轉過來的,那頭說是茲事體大,不敢妄斷,要陛下聖裁之,老奴見內裡大多是要太子監國之提議,自不敢怠慢了去,特來請娘娘明斷。”

程登高乃是武后的死忠,儘管見武后神色不對,可唯恐誤了事,還是壯起了膽子,顫聲將事情稟報了上去。

“哼!遞上來!”

一聽是這麼回事,武后原本就陰的臉色頓時更陰沉了幾分,但並未就此發作,而是冷哼了一聲道。

“諾,老奴遵命。”

程登高緊趕着將手中捧着的奏摺遞到了文案上,而後誠惶誠恐地退到了一旁,低着頭,不敢去看武后的臉色。

“去,將葛弓給本宮喚來!”

武后一本一本地翻閱着奏摺,越看臉色便越是陰沉,可到了底兒還是沒有甚過多的表示,只是隨手將那疊子奏本往文案一角推了去,瞟了忐忑不安的程登高一眼,語氣冰冷地下令道。

“諾,老奴這就去。”

武后有令,程登高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應了一聲,逃也似地便奔出了御書房,不多會,已是陪着一身戎裝的噶爾?引弓從外頭行了進來。

“末將參見天后娘娘!”

噶爾?引弓年歲雖不大,可手腕卻是了得,在前來覲見之前,便已是巧妙地從程登高口中套出了此番召見的事由,但並未急着胡亂發言,而是不緊不慢地行到了文案前,規規矩矩地行了個軍禮。

“嗯,愛卿免禮罷。”

武后一揮手,示意隨侍在側的宦官宮女們盡皆退下,而後不動聲色地盯着噶爾?引弓看了好一陣子,這才聲線平和地叫了起。

“謝娘娘恩典。”

噶爾?引弓恭謹地謝了恩,也不問武后召見的用意,只是垂手站在了一旁,擺出一副聽憑武后差遣之架勢。

“本宮宣爾來此之用意想來愛卿已是知曉了的,有甚想法便說說看罷。”

武后顯然很是滿意噶爾?引弓的恭謙之態度,讚許地點了下頭,只是方一開口便令噶爾?引弓的心猛然爲之一振……

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229章 馴“明”記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6章 家的感覺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31章 考驗(中)第574章 內幕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344章 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676章 殺明(下)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313章 上點眼藥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661章 密謀
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229章 馴“明”記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6章 家的感覺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31章 考驗(中)第574章 內幕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344章 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676章 殺明(下)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313章 上點眼藥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661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