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

每年兩百五十萬貫看起來似乎不多,換算成銀子,也不過就是兩百五十萬兩而已,相比於後世投之於治河上的耗費無度來說,真不算多,要知道後世清代時每年投到運河裡的常規銀兩都遠不止這個數,更別說每每還有動輒便是以百萬兩計的專項整治費用,問題是此時的大唐雖經三代圖治,國力強盛,號稱天朝,可實際上強的只是在軍事上,經濟實力只能算是一般般罷了——國庫每年的歲入也不過就是一千七百萬貫左右而已,扣除行政費用以及各種七七八八的花銷,還能剩下的也就已是少得可憐了,這還不算每年幾乎都會爆發的各種邊境戰爭之所需,認真算將下來,朝廷也就只能做到大體上的收支平衡罷了,就算能略有些盈餘,可卻絕對沒有兩百五十萬貫那麼多,很顯然,要國庫裡撥出這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怪不得朝臣們驚詫不已了的,若是朝臣們得知李賢所報的這個數目字其實僅是真實所需的七成的話,只怕更得被驚得汗如雨下了的。

“殿下豪情,下官佩服,只是下官卻有一不明處,還請殿下代爲詳解。”閻立本雖剛接掌戶部,可半月餘下來的努力下來,對國庫的老底自是知之甚詳,這一聽李賢說起一千萬貫的花費就跟說一千貫一般輕巧,登時便被狠狠地震了一下,心裡頭真不知是該氣還是該笑了,不過麼,話又說回來了,閻立本此番站出來的目的便是爲了爲難李賢,能揪出李賢策子裡的漏洞對他來說,卻也是好事一樁,這便不動聲色地說了一句道。

“閻尚書有何疑問但講無妨,小王不敢言必能解答,卻自會盡力而爲之。”李賢準備漕運的摺子已有年餘,自忖對漕運的方方面面都已瞭若指掌,雖明知閻立本這是在有意刁難,卻也並不放在心上,這便笑呵呵地拱了拱手,自信無比地回答道。

“多謝殿下。”閻立本恭敬地行了個禮,先是謝了一句,而後面色肅然地開口道:“殿下可知我朝歷年歲入幾何,盈餘又是幾何?”

“據小王所知,去歲豐產,朝廷歲入一千九百萬貫,較之前年約增兩成,歷年大體如前年,增減有限,至於盈餘麼,這個小王倒是不知,閻尚書既掌戶部,自是該比小王清楚纔是。”國庫存餘多少乃是朝堂機密,李賢雖貴爲親王,卻也同樣是知之不詳,只是大體上知曉國庫並不算太豐腴罷了,不過麼,李賢也不怎麼在意國庫如今能有多少存餘的,只因此番治河所需的花費李賢另有謀算,故此,明知閻立本提出此問題不懷好意,可李賢依舊答得輕鬆無比。

“殿下能知歲入,實有心人也,下官佩服。”閻立本言語帶刺的諷了李賢一句,那意思是在說李賢不安親王之位,實是野心之輩,這話一出,李賢的臉色立馬就變了,陰沉無比地瞪了閻立本一眼,待要發作,卻又不敢在這等朝堂之上太過放肆,直氣得脖子都粗了好幾分,若是眼神能殺人,只怕閻立本都已死上千萬回了,可惜閻立本壓根兒就不吃他這一套,也沒管李賢生氣不生氣的,不緊不慢地接着說道:“去歲大收,朝廷略有盈餘,實剩七十萬貫,已是歷年最高,國庫如今累計有錢一千兩百萬貫,扣除今歲預計支出,所能調用者不外一百萬貫不到,下官實不知殿下所言的千萬貫費用從何而來,還請殿下指教。”

“閻尚書忠於職守,小王同樣感佩在心。”李賢被閻立本先前的話語刺得難受至極,縱使明知此時不是與其計較尊卑上下的時辰,可還是忍不住反脣相譏了一句,暗指閻立本投靠太子,實有失朝堂重臣之體面,他倒是反擊得快,可惜閻立本養氣功夫好得很,壓根兒就不爲李賢此言所動,一張平板臉上甚表情都沒有,只是靜靜地站着,一派耐心地等待李賢給出個合理解釋之架勢,硬是弄得李賢很有種一拳打到空氣中的脫力感,惱火是自然之事,偏生這會兒李賢又拿閻立本沒辦法,只好暗自咬了咬牙,帶着絲憤憤語氣地接着說道“小王何曾說過要從國庫中調銀,閻尚書怕是誤聽了罷,誠然,漕運花費巨大,然,事關社稷安危,不可不鼎力爲之,若是以十年而徐徐爲之,自不虞國庫不敷所用,惜乎遠水難解近渴,今關中缺糧數以百萬石計,若不早更易之,恐饑荒起矣,四年而爲,雖有艱難,卻可解燃眉之急,小王不敢因其難而畏縮,自當籌謀以盡其功!”

“下官願聞其詳。”李賢儘自說得慷慨激昂,可惜閻立本卻壓根兒就沒啥反應,待得李賢話音一落,便即出言追問了一句,擺明了就是不相信李賢能憑空變出錢來。

“父皇,孩兒有數策可不動國庫而聚治漕運之所需,懇請父皇明斷。”被閻立本糾纏到了此時,李賢總算是猛醒了過來——閻立本就是個來找茬的傢伙,跟他再多廢話亦是白費脣舌,與其跟其鬥氣,倒不如直接找高宗做主爲佳,這便連看都不再看閻立本一眼,一旋身,對着高宗便是一躬,。高聲稟報道。

“哦?賢兒有何妙策,且說來與朕聽聽。”高宗顯然很樂意看到李賢與太子一系的官員打嘴仗,正自聽得樂呵之際,猛不丁聽李賢言及有斂財妙策,立馬來了興致,笑眯眯地虛擡了下手,興致盎然地問了一句道。

“父皇明鑑,如今不只是關中屢屢缺糧,便是整個西、北亦然,即便如此,各處釀酒之風卻日趨興盛,所費糧食無算不說,因酗酒而誤事者實衆矣,先帝在日,曾數次下詔禁酒,奈何酒利厚,私釀屢禁而不絕,事遂廢焉,孩兒以爲酒既難禁,不若以一機構統之,名曰:酒司,發酒牌以爲產者憑證,無酒牌者即爲私釀,當處以重罰,乃至抄家亦不爲過,大可由各州專賣局定數發牌,每年一更,價高者得之,每年當可有百萬貫之數以爲河工之用,此爲其一,其二,父皇月前曾下明詔,勒令工商者不可乘馬,確是重農抑商之善策,只是如今商旅者實衆,無車馬實難販貨謀生,孩兒以爲若能網開一面似乎更佳,大可以專賣局售車馬牌,既可讓商者有便行之力,又可令其爲河工出力,何樂而不爲哉,此皆兒臣之淺見耳,還望父皇詳查。”李賢深吸了口氣,滔滔不絕地便說上了,這一說之下,足足說了數分鐘之久,直聽得一衆朝臣們全都大皺眉頭不已,沒等李賢將話說完,嚶嚶嗡嗡的私議聲再一次響成了一片。

酒司這麼個專賣機構說起來一點其實不算創新,早就有鹽鐵專賣的先例在了——自春秋管仲推行“官山海”制度以來,絕大多數皇朝穩定時期裡,鹽鐵都屬於官府專營之商品,大唐亦是如此,司農寺下屬之鹽鐵司便是主管全國鹽鐵專賣的常設機構,按理來說,即便是再多一個酒司也沒啥了不得之事,左右不過就是導致市面上的酒貴上一些罷了,可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不爲別的,只因這個時期絕大多數的釀酒場子都掌握在豪門世家的手中,遠的不說,就以京師爲例,最大的那些釀酒場子全都是京中世家的產業,滿殿的朝臣們或多或少都跟釀酒場子有些瓜葛,真要是按李賢所說的去執行,各豪門世家的利益必將遭受重大的損失,很顯然,李賢這麼個章程一出,就有如平地裡起了聲驚雷一般,硬是將一衆朝臣們全都給震得個七暈八素地,大傢伙沸反盈天也就是毫不奇怪之事了的。

“陛下,老臣以爲璐王殿下此二策看似合理,其實大不然,其一,與民爭利乃是朝堂大忌,其二,工商不可乘馬爲的便是重農抑商,若是花錢購了牌照便可乘馬,豈不是變相斂財,陛下之原意蕩然無存之餘,還必遭世人詬病,實大謬也,斷不可行之,望陛下明鑑!”李賢不想理會閻立本,可閻立本卻沒打算就此罷手,不待高宗表態,立馬高聲反對道。

“陛下,閻尚書所言甚是,微臣附議。”

“陛下,治漕運之本意乃是安社稷,若是以擾民爲代價,則本末倒置矣,斷不可行!”

“陛下,微臣以爲璐王殿下雖有爲國之心,只是歷練尚淺,立意雖佳,惜乎手段欠妥,當慎重以行。”

……

閻立本話音剛落,劉祥道等太子一方的大員們自是紛紛站了出來,或是直接反駁李賢的建議,或是假好心地以歷練不足爲理由替李賢開脫,一番鬧騰之下,不少生恐高宗就此準了李賢所奏的中立官員們也紛紛出列表態,幾乎是衆口一詞地反對李賢的建議,這等一邊倒的形勢對於李賢來說,已是不樂觀到了極點……

| |

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02章 及時雨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5章 寒夜思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502章 及時雨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1章 考驗(中)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49章 大計劃之啓動(三)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378章 血與火(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215章 餘音未了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
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502章 及時雨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5章 寒夜思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623章 糧庫之戰(四)第502章 及時雨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1章 考驗(中)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188章 夜訪薛仁貴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49章 大計劃之啓動(三)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378章 血與火(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215章 餘音未了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713章 窮途末路(下)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