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

羣臣們不想開口,那是怕說錯了話,而李顯不急着開口,則是在等武后發話,不爲別的,只因李顯早已料定武后斷然不會同意將兵權交到李貞手中,與其自己出頭當惡人,倒不若等着看武后如何變戲法,至於武后麼,就跟李顯是一個心思,也等着李顯出面與李貞唱對手戲,於是乎,滿庭之人就這麼個懷心思地沉默了起來。

“顯兒一向擅武略,對此番戰事可有甚看法麼,嗯?”

高宗等了好一陣子,也沒見有人肯出頭的,自不免惱火上心,不想再這麼等將下去,索性直接點了李顯的名。

得,老爺子是真的急了,這就抓起壯丁來了!

老爺子既已點了名,李顯縱使再不甘,那也只能是站了出來,一躬身,語調平和地開口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爲此番平亂雖易,安穩卻難,終歸得剿撫並重方可,此爲根本,然,處理上卻須與吐蕃故地之亂有所區別,剿當重於撫,非如此,不能震懾各部之狼子野心!”

“嗯,顯兒此言大善,朕深以爲然,諸公以爲如何哉?”

高宗叫李顯出來的根本目的爲的是要其跟李貞去打對手,也好藉此機會婉拒李貞的自告奮勇,可卻沒想到李顯扯了一通的戰略,卻絕口不提該由何人掛帥,這等回答顯然不甚合高宗的本意,然則李顯所言畢竟是正理,高宗卻也不好指責李顯的滑頭,只能是作出一副欣慰狀地點了點頭,岔開了李貞的自告奮勇一事。

“陛下聖明,老臣以爲確該如此,草原各部狼性極深,非可馴化者,當用重兵以震懾之!”

高宗話音剛落,劉仁軌便已率先站了出來,高聲附和了一句道。

“此誠如此,臣等別無異議!”

有了劉仁軌的帶頭,諸宰輔們自也都跟着附和了一把,並非全都是爲李顯捧場,而是實情便是如此,在場者,皆精明過人之輩,又怎會看不出草原各部皆狼性十足,除了重拳壓服之外,壓根兒就別想指望草原各部自行歸化。

“嗯,那就這麼定了,朕當發大軍以平滅此亂!”

這一見衆宰輔都同意了李顯的戰略規劃,高宗也算是了了件心事,一言便將此事敲定了下來,只是顧忌到李貞的臉面,卻並未提及由何人掛帥之事。

“陛下聖明,戰事宜急不宜緩,帥位一日不定,則諸般事宜皆無法展開,妾身以爲此乃急務也,須得早做定奪爲宜。”

高宗不想提,可武后卻顯然有着她自己的算路,並不想將選帥一事拖將下去,怕的便是李顯會在背後玩手段,也擔心李貞另有埋伏,這便緊趕着又將選帥的話題給翻了出來。

“唔,媚娘可有甚人選要薦麼?”

高宗與武后夫妻多年,早就知曉武后在政務上雖是當行出色,可在軍事上卻是能力有限得很,故此,這一向以來,但凡軍國之事,高宗從來不交給武后處理,倒不全是防範意識使然,更多的則是對武后在這方面的才能不看好,這會兒聽武后居然說得頭頭是道,心中難免有些好奇,沉吟了一下之後,這才試探着開了口。

“陛下,臣妾以爲此戰須得從快從速,若非如此,難以震懾草原各部之狼子野心,故此,妾身以爲這領軍之人當得盛名之輩,昔,薛仁貴大將軍三箭定天山,威名遠揚草原,各部聞之,莫不膽寒,若是以其爲帥,未戰已可先懾賊膽,於戰大利也,還請陛下聖裁。”

武后在軍事上一直沒啥出彩的表現,此番爲了夾帶私貨,可是沒少問策於噶爾?引弓,此際一番話說將下來,還真有點軍事家的味道了。

“嗯,薛仁貴倒是個不錯之人選,諸公以爲如何啊?”

高宗對薛仁貴的印象一直極好,哪怕薛仁貴有着大非川戰敗之過,聖眷也始終不衰,不僅私下掏腰包爲薛仁貴贖了罪,更是沒過多久便將薛仁貴再次起復,此際一聽武后提議薛仁貴掛帥,心底裡自是別無猜忌,只是爲了慎重起見,在下決斷前,還是先問了下諸宰輔們。

薛仁貴?這老賊婆提議薛仁貴作甚?不對,絕對有問題!

一聽武后提出的人選是薛仁貴,李顯不由地便是一愣,倒不是他對薛仁貴有甚不好的印象,實際上,李顯對薛仁貴之幹才還是相當敬重的,並不因其曾遭過大非川之敗,而對其有絲毫的小覷之心,在李顯看來,以薛仁貴之能力,自是足以出任此番平叛的主帥,問題是這提議是從武后的口中冒出,李顯就不得不多想上一些了,只是短時間裡也難以找出武后此舉背後的動機何在,可不管怎麼說,李顯都絕不能讓事態向着有利於武后的方向滑去。

“父皇,孩兒以爲薛仁貴大將軍固然是當世之虎將也,若以之平叛,確能大勝而歸,只是此番戰事礙難之處不在戰事本身,若是光以戰而論,我大唐芸芸諸將大多可勝任而有餘,唯其難在撫上,非得有大略者不可爲之,故此,兒臣以爲薛大將軍雖勇冠三軍,卻並非最合適之人選,還請父皇三思。”

不等諸宰輔發話,李顯便已從旁閃了出來,將武后的意見狠駁了回去。

“唔……,那顯兒以爲該由何人掛帥爲妥?”

高宗本有心同意武后的提議,可這一聽李顯如此說法,卻又不免猶豫了起來,沉吟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謹慎地出言追問道。

“啓稟父皇,兒臣以爲此任非裴行儉、裴相莫屬!”

對於該由何人掛帥的事兒,李顯自然是早就有了計較,心中有底,自是不慌,回答起高宗的問話來,自也就顯得格外的乾脆利落。

“唔……,諸公以爲顯兒這提議如何哉?”

高宗自是知曉裴行儉能打仗,也通曉政治,完全可以勝任得了此次平亂之帥位,相較而言,比起薛仁貴自是更勝一籌,問題是武后所提出的薛仁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母子倆這麼一對掐上了,高宗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抉擇的,再說了,還有個自告奮勇的越王在一旁,真叫高宗頭疼萬分的,無奈之下,也只好問計於諸宰輔了。

“陛下,老臣以爲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此戰須得由裴相掛帥方可確保無虞!”

劉仁軌乃是堅定的太子中堅,自是毫不猶豫地便站出來爲李顯呼籲上一番。

“陛下,臣以爲此戰當從急從快,薛大將軍在草原素有威名,由其掛帥,自可速勝無疑!”

賈朝隱乃是鐵桿的後黨,當仁不讓地要爲武后張目。

“陛下,臣以爲此戰速勝不難,難在後續撫卹事宜,是故,非裴相不能爲之!”

一見賈朝隱冒了出來,劉仁軌自然不肯示弱,理直氣壯地頂了回去。

“劉相此言差矣,速勝乃是首要之務,撫卹一事大可由文官而爲之,爲主帥者,何須事事躬親!”

賈朝隱能力雖不咋地,可在緊跟武后上,卻是從不含糊的,在這等該表忠心之際,又豈肯稍有退讓。

“嗯!”

劉、賈二人如此相爭不下,只吵得高宗頭都痛了起來,實在是有些受不了了,這便滿臉不耐地一揮手,冷哼了一聲,制止住了二人的扯皮,伸手撫了下額頭,面帶難色地看了看李顯,又看了看武后,一咬牙道:“朕意已決,此戰便由裴行儉掛帥,薛仁貴爲副,就這麼定了!”

“父皇聖明!”

“陛下聖明!”

……

高宗此言一出,李顯頭一個站出來稱頌,而諸宰輔們也沒敢再節外生枝,各自稱頌不已。

“陛下,妾身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高宗一錘定了音,在這場母子較量中,武后似乎落了後手,然則武后看起來卻並無一絲的沮喪之意,始終端坐如儀,直到衆人稱頌已畢,這纔不緊不慢地開了口。

“唔,媚娘有話只管說,朕聽着呢。”

高宗之所以選擇裴行儉,而不是薛仁貴,完全是出自軍政上的考慮,而不是真的有心要給武后難堪,實際上,他那懼內的毛病始終就不曾好轉過,此際一聽武后還有話要說,心底裡可就不免有些發虛了。

“陛下,臣妾也以爲裴相足可勝任帥位無疑,此戰大勝可期也,只是我朝諸將年歲皆漸高矣,而後續之將才卻實有匱乏之虞,今若不早做綢繆,將來一旦有事,恐難爲之也,是故,妾身以爲大可趁此戰好生選拔才俊之士,它日爲用可也,此臣妾之淺見耳,還望陛下聖裁。”

武后顯然知曉高宗在擔心些甚子,故此,一上來便先給高宗吃了個定心丸,而後又款款地道出了欲培養後備人才的想法,就事理本身而言,自是無可挑剔之處。

“媚娘此言大善,就這麼定了也好。”

一聽武后說得在理,高宗自然不會反對,很是爽快地便應允了下來。

“陛下聖明,臣妾以爲京中青年才俊不少,只是缺乏歷練,此番若能得裴相提攜,將來必能有所成耶,臣妾自請能爲此篩選之責,還請陛下恩准。”

武后前頭說了如此一大通,爲的便是引出高宗的同意,此際一見高宗已然應允,緊趕着便順杆子爬了上去。

“此小事耳,媚娘看着辦好了,朕乏了,今日便議到此處好了。”

軍國大事已定,高宗自不會去多想武后這一提議背後的蹊蹺之所在,身子骨裡的乏勁一上來,人便有些支撐不住了,無甚形象地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擺了擺手,將衆人全都屏退了開去……

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30章 考驗(上)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374章 危局(下)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780章 摩擦(上)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814章 完勝(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574章 內幕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504章 訓兒(上)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八百零八章 善後事宜下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
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30章 考驗(上)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374章 危局(下)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780章 摩擦(上)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814章 完勝(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574章 內幕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504章 訓兒(上)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八百零八章 善後事宜下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