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烽煙四起

儀鳳三年十月十七日,奉旨主持和議事宜的太子李顯向大食使節團開出最後通牒,限時五日,要大食使節團給出最後答覆,在此期間,不再舉行和議談判。李顯的這一宣言一反先前的溫吞水做派,態度強硬而又堅決,消息一出,叫好者有之,呼籲慎重者也有之,更有副使元萬頃悍然上本彈劾李顯獨斷專行,罔顧聖恩,朝野一派譁然,而李顯初衷不改,和議遂就此陷入僵局。

儀鳳三年十月十九日,宰輔賈朝隱、兵部侍郎武三思聯名上本,言及吐蕃軍情緊急,刻不容緩,爲防有變,當急派大軍彈壓。後許之,詔令河西都督黑齒常之爲邏些道行軍大總管,王方翼副之,督率河西軍三萬步騎剋期向邏些進軍,並調隴關都督李敬業率軍一萬五千餘進駐河西以爲援,調左金吾衛將軍武懿宗爲隴關都督,增補關中府軍兩萬把守隴州要地。

武后此詔一下,河西軍政調整之序幕就此拉開,滿朝文武無不爲之側目,都想看看太子一方將會如何反擊,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太子竟然保持了緘默,並未就此詔書作出任何的評議,坦然而受之。

贊成?當然不是!李顯不是不想出頭反對這道對自己來說相當不利的詔書,然則理智卻告訴他,若是他真敢在此時跳出來強行反對的話,那一準沒個好果子吃,不止會遭到後黨與越王黨的聯手圍攻,更會招致高宗的猜忌與打壓,如此一來,不單沒能討到好處,反倒會將自己置於險地,稍有閃失的話,後果可是不堪設想的,這個險,李顯自是不會去冒,不過麼,李顯也沒閒着,早早便已作出了相關的安排,卻也不怕後黨們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

儀鳳三年十月二十一日,緘默了四天的大食使節團終於支撐不住了,於是日傍晚派出使節團正使穆阿?維亞?阿本趕至東宮求見李顯,明確表示願意接受李顯的提議,可以將波斯一地劃爲緩衝區,只是言及還有些細節需得進一步磋商,懇請李顯能准許重啓和談進程,李顯慨然允之,和議遂在次日得以重啓。

儀鳳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經幾番激烈的爭辯,大食與大唐雙方之和平友好盟約總算是草簽了下來,按條約規定,大唐須得從波斯撤回軍隊,而大食則保證波斯的獨立與安全,至於戰時的損失,雙方各自承擔,互不追究,有關戰俘問題,由大食與波斯自行協商解決,大唐概不參與其中,雙方締結友好邦國,彼此通商,萬世永睦云云。

儀鳳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大食王儲葉齊德?伊本?阿布請辭,以草簽之盟約亟需哈里發批准爲由,不顧即將大雪封路之事實,強要離開長安,只留穆阿?維亞?阿本率部分隨員在長安以爲留守,武后慰留不得,着太子李顯率百官送之郊外,雙方依依而別。至此,一場折騰了大半個月的鬧劇算是暫時告了個段落,再一計議得失,從牌面上來看,太子一系吃了個大虧,儘管將波斯駐軍調了回來,算是略有所得,可河西的軍政大變就在眼前,若無意外的話,太子穩立朝廷的根基必將慢慢走向傾覆,箇中勝負如何,似乎已到了可以蓋棺定論的時候了。

似乎也就只是似乎,僅此而已,並非就真的沒了變化,就在後黨們爲好不容易大勝了太子一回而彈冠相慶不已之際,又一封緊急軍報到了京——烏海山口突降暴雪,大雪封山,進入吐蕃的關礙盡皆被堵死,不至開春雪化,大軍已無越過之可能。此消息一至,登時便給了後黨們當頭狠狠一棒,此無它,河西大軍不能出動的話,從隴關調軍入河西就沒了正當的理由,而武懿宗接掌隴州這一要地的事情顯然也得黃了,聖旨筆墨未乾,而竟出此變化,着實令後黨們全都有些個措手不及,剛剛興起的河西軍政變革一事遂就此擱了淺。

一記漂亮的回馬槍下來,算是暫時穩住了搖搖欲墜的朝局,然則李顯卻並不敢有所懈怠,只因他很清楚開春之際,方纔是真正決戰之時,還有着許多的工作要做,能不能笑到最後,尚在兩可之間,這其中,最讓李顯放心不下的有兩條,一是政事堂的局勢不容樂觀,二是波斯那頭的惡戰又將再起,勝負如何必將影響到朝局的變化。

政事堂的形勢就不必說了,儘管有了劉仁軌這麼位心腹老臣在,可也就只能算是一票,而越王加上賈朝隱,後黨那頭本就已佔據了上風,再算是裴行儉等實際上是忠於高宗的宰輔們,要想在政事堂裡通過有利於李顯的河西調整方案顯然不是件易事,至少在李顯看來是如此,能否順利過關,就得看這幾個月的努力能否奏效了。

與大食的盟約算是簽了,然則盟約這玩意兒簽出來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找機會撕毀它,從古至今,莫不如是,換而言之,這盟約籤與不籤,都一回事兒,到了底兒,還是要靠刀鋒來說話,可以想見,一待葉齊德?伊本?阿布帶着後黨那頭故意泄露於其的消息一回到大食,波斯風雲必將再起,倘若能勝,則李顯在朝局中的話語權自然要高上不少,可一旦若是戰事稍有不利的話,那後果對於李顯來說,可就有些不堪了,不爲別的,只因這支軍隊是李顯的軍隊,從上到下都是李顯的嫡系心腹,而和平協議又是李顯主持簽訂的,只要出了差錯,李顯自然也就是第一責任人,問責的板子一下,河西軍政必將遭到徹底的清洗,後果自是不消說的嚴重!

難,真的很難!自打調露元年的元宵一過,李顯都已在巨幅沙盤前蹲了十數日了,也還是沒能盤算出個穩妥的戰策戰術來,離前線過遠,無法及時掌握敵情變化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卻並不是根本的核心所在,只因有着飛鷹傳信的渠道在,雖說有着滯後的缺憾無法彌補,可大體上的敵情動態,李顯心中還是有數的,問題的根本在於彼此間兵力差距太大了些,哪怕大食國不敢舉全國之兵入侵波斯,可再怎麼算,湊出個三十萬人馬卻還是辦得到的,而唐軍增援過之後的兵力也不過就三萬出頭一些而已,十倍之差距不是靠計謀可以輕易彌補得了的,更麻煩的是葉齊德?伊本?阿布必已從後黨處得知了唐軍的虛實,此戰前景實是有些不容樂觀。

“殿下,午時將至,您看……”

今日一大早起,李顯便又照例蹲在了沙盤前,半天都不曾動彈上一些,臉上的憔悴之色已是清晰可見直看得侍候在一旁的高邈爲之心疼不已,這便小聲地從旁建議了一句道。

“嗯。”

李顯正自尋思得入神,渾然沒聽見高邈的話語,只是隨口吭了一聲,可人卻依舊埋首在沙盤上。

“殿下……”

高邈見狀,還想着出言再勸上幾句,只是口方開,卻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大作中,莊永急匆匆地從外頭行了進來,到了嘴邊的勸說之言不禁就此停了下來。

“啓稟殿下,單于都護府出大事了。”

莊永顯然甚是心急,沒回應高邈的點頭招呼,幾個大步搶到了李顯身後,一躬身,緊趕着出言稟報道。

“嗯?怎麼回事?”

一聽莊永如此說法,李顯霍然站了起來,一旋身,目光炯然地看了莊永一眼,詫異地追問道。

“稟殿下,剛得知都護府傳來消息,說是突厥部族的阿史德溫傅起兵反叛,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爲可汗,已有二十四州紛亂響應,叛軍多達數十萬衆,都護蕭嗣業率軍平叛,已接連兩敗,諸軍死傷慘重,已力不能支,緊急軍報已在路上,數日內便將抵京!”

茲事重大,莊永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將“鳴鏑”剛傳回來的緊急消息稟報了出來。

“知道了,令關內道分舵加緊打探軍情,一有消息即刻來報,去罷。”

聽完了莊永的稟報之後,李顯的臉色瞬間便有些陰沉了下來,當真有些屋漏偏遭連綿雨之感,但卻並未有甚特別的表示,只是語氣淡然地吩咐了一聲。

“諾!”

李顯既已下令,莊永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應了一聲,便即退出了書房,自去忙着部署不提。

“去,宣狄公即刻來見!”

事情居然都湊在了一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值此政爭即將大起之際,偏又遇到烽煙四起之時,李顯的頭都不免爲之大了幾分,在內書房裡來回踱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霍然站住了腳,聲線陰冷地下了令。

“啊,諾!”

這會兒天都已近了午時,真要再一議事,這午膳可就不知要拖延到何時了,高邈身負照顧李顯之重責,自不免有些憂心不已,本待出言勸說一二,可一見李顯神情不對,卻又不敢多言,只能是恭謹地應了一聲,自去張羅宣召事宜不提……

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271章 狠狠打壓(下)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77章 夜宴(六)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97章 妥協的藝術(五)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83章 殤之慟(上)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
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271章 狠狠打壓(下)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226章 預做安排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77章 夜宴(六)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325章 霸絕天下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97章 妥協的藝術(五)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83章 殤之慟(上)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