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

乾封元年九月三十日,內廷連下數道詔書,其一,明詔公告京兆府少尹陳仁浩暗中派人焚燬大理寺宗卷,製造假案,希圖以破獲巨案爲倖進之道,又因周王李顯明察其奸而悍然行刺長街,事敗之後,畏罪自盡,其行詭異,其心叵測,其罪不容恕,雖死不足贖,本該抄斬三族,皇后娘娘仁心,爲之求,定以抄滅滿門爲限;其二,大理寺卿段寶玄疏於職守,累負聖恩,本該流配三千里,念其年高體弱,革其職,遣送回鄉;其三,大理寺少卿袁公瑜御下不善,以致大理寺積弊重生,本該流配邊戎,念其昔年曾有大功於國,着就任宋州刺史;其四,大理寺少卿侯善業未能恪盡職守,念其就任不久,罰俸半年以爲懲戒;其五,大理寺丞丘神福、王翼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罪大惡極,處斬監候,其餘大理寺衆官各有懲處不定,其六,潞王李賢審案有功,實加封三百戶,賞金千兩、綢百匹;周王李顯襄贊有功,實加封兩百戶,賞金千兩,綢兩百匹。

雪片般的詔書一出,滿朝震動,朝野爲之鼎沸,衆說紛紜不已,絕大多數人都將此番連破巨案的功勞歸結到了李賢兄弟倆的身上,一時間潞、週二王名聲爲之大噪,然則,有心人卻能敏銳地發現諸多詔書中竟然沒提段寶玄去職之後所遺下的大理寺卿該由何人接掌,一時間自認有資格競爭此位者無不紛紛奔走各權貴之門,無論東宮還是潞王府皆是訪者如雲,李顯府上自也不凡前來拜會之輩,只不過但凡到了周王府者,一律都吃了閉門羹——周王李顯病了,概不會客。

病了?確實是病了,而且還很“重”,李顯這一病就是七八日沒出府門半步,別說會客了,便是早朝都沒去上,哪怕心急火燎的李賢親自上門來請,李顯也以身體不適爲藉口,婉拒了李賢要求其上朝支持其爭奪大理寺卿之位的請求,深居淺出之下,還真有些個乖孩子的做派來着,無數人等驚詫之餘,卻也無人能猜出李顯究竟在玩些甚把戲。

李顯還真不完全是在裝病,只因這病並非身體上的,而是在心裡頭,一句話,李顯有心病了——那些聖旨一出,李顯便敏銳地意識到自個兒“四個雞蛋”上跳舞的謀算已出了偏差,其它三個雞蛋都沒事,唯獨武后那枚臭雞蛋怕是已被踩出了條縫隙,縱使尚不算完全踩破,可也已是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再不小心謹慎上一些,那後果只怕不堪設想,在這等情形之下,李顯又怎敢胡亂參與到大理寺卿的爭奪中去,再說了,李顯早已算定了此番爭奪的結果,不出意外的話,新任大理寺卿十有八九還是武后的人,至於太子與李顯麼,再怎麼爭也是爲人做嫁衣裳的份,越是爭得兇悍,失敗的可能性便越高,正因爲此,李顯自是更不情願去湊那個熱鬧了的,當然了,這並不意味着李顯便對此事漠不關心,恰恰相反,李顯始終關注着朝局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焦急地等待着最終結果的出來,以便實施其早已盤算好的“驅武計劃”。

“稟殿下,朝議有結果了。”

十月初三,午時六刻,早已過了午膳的時間,可李顯卻一點食慾都沒有,百無聊奈地端坐在書房的几子前,對着打到了一半的棋譜發着呆,正自煩悶無比間,卻見高邈一頭從房外衝了進來,連滿頭滿臉的汗水都顧不得擦上一下,急吼吼地便高聲嚷了一句道。

“哦?”

一聽此言,李顯立馬霍然擡起了頭來,眼神一亮,輕吭了一聲,雖不曾開口追問詳情,可臉上卻已滿是掩飾不住的探詢之色。

“稟殿下,大理寺卿由大司憲(御史大夫)劉仁軌改任,由刑部侍郎劉伯英晉大司憲一職,大理寺正王灝晉大理寺少卿,所餘之缺由侍御史林奇遞補,其餘諸缺由吏部選調官吏以補之。”高邈自是知曉李顯心急,哪敢怠慢,緊趕着便一口氣將所知詳情一一道了出來。

劉仁軌?嘖,好個老賊婆,居然來了個換湯不換藥!李顯一聽居然由如今尚在前線帶兵作戰的劉仁軌出任大理寺卿,立馬便知這絕對是出自武后的極力推薦,不由地便苦笑了起來——鬧了半天,除了趕走了一個袁公瑜外,所得不過就是宰了丘神福、王翼兩隻小螞蟻而已,壓根兒就不曾真正傷到後黨的元氣,收穫不能說沒有,只不過離大勝卻是差了老鼻子遠了的,可不管怎麼說,這一連串的事情到此也勉強算是暫告了一個段落,驅武計劃該正式搬上臺面了!

“去,將玉磯子道長請來,就說孤有要事相商。”

事已至此,李顯自是不敢再多猶豫,也沒對朝議之事多做評論,咬了咬牙關,低聲吩咐了一句道。

“啊,是,奴婢遵命。”

高邈原本正等着李顯就朝議之事做出安排,卻沒想到李顯居然不問朝議,連個交待都沒有,思維明顯脫了節,不由地便有些子愣了神,直到李顯不滿的眼神掃將過來,這才如夢初醒般地應答了一聲,緊趕着便要往後院奔了去。

“慢着,先讓膳房備上一桌席面,唔,就安排在後花園的臨水閣好了,孤要與玉磯子道長痛飲一場,去罷。”沒等高邈走出書房,李顯卻又改了主意,將會面的地點搬到了後花園裡去了。

“是,奴婢這就去辦。”

高邈猜不透李顯此舉的用心所在,可也不敢多問,緊趕着應承了下來,急匆匆地便向房外跑了去。

罷了,是死是活鳥朝上!高邈去後,李顯愣愣地呆坐了好一陣子,將自個兒所思的計劃反覆地盤算了一番,認定已無甚再可修改之處,這才一甩頭,深吸了口氣,慢慢地站直了身子,緩步向後花園行了去……

臨水閣並不算大,也就是後花園池塘邊的一棟兩層小樓罷了,小巧而精緻,半遮半掩於竹林間,極爲的雅靜,算是個觀景的好場所,只是地兒偏了些,李顯自己也甚少光顧此處,不過麼,用來洽談密事倒也算是極之合用,這也正是李顯將酒筵設於此處的根由之所在。

“師弟心思重重,這酒喝着也無趣得緊,說罷,巴巴地請貧道來,所爲何事?”

玉磯子年歲並不大,可卻已在江湖上闖蕩過數年了,江湖經驗老到得很,加之又有着代師授徒的名分,倒是沒跟李顯多客套,酒過了三巡之後,也無需李顯開口,玉磯子已大刺刺地說了一句道。

“嘿,師兄英明,小王佩服之至……”李顯一聽此言,不由地便樂了起來,一疊子高帽不要錢地便要往玉磯子頭上扣。

“打住,打住,師弟還是少拍馬屁的好,這高帽子送得越多,事情一準越難,得,還是說正事好了,成與不成貧道可不敢先應了的。”玉磯子可是被李顯忽悠過好幾回了的,早就學乖了,這一聽李顯諛詞如潮,雙手立馬可着勁地搖了起來。

哈哈,這傢伙不好騙了,得,下回換別的招!李顯哈哈一笑,絲毫不因算計被當場揭破而有絲毫的不快,無所謂地聳了下肩頭道:“不瞞師兄,小王有些東西想要送進宮去,卻不想讓人得知東西的出處,不知師兄可有把握否?”

“嗯?”

皇宮乃是禁地,哪是輕易能進的,李顯倒是說得輕巧,卻將玉磯子嚇了一大跳,手一抖,端着的酒樽險些就此打翻在地,一雙眼瞪得跟牛蛙似地看着李顯,滿臉子的狐疑之色。

“師兄不必驚慌,小王並非要師兄去幹行刺的勾當,只是想請師兄送幾隻貓進大內,不知師兄可能爲否?”此處並無外人在,李顯自是毫不隱瞞自個兒的想法,直截了當地問了一句道。

“貓?師弟這是何意?”

玉磯子一聽要送貓進大內,登時就傻了眼,狐疑地打量了李顯好一陣子,見李顯不像是再說笑的樣子,面色慢慢地凝重了起來,斟酌地追問了一句道。

“師兄請先回答小王的問題,此事能辦到否?”

李顯並沒有急着解釋,而是慎重其事地將問題複述了一遍。

“這個……”玉磯子遲疑地盤算了一番之後,這才謹慎地回答道:“若是送些死物進宮或許勉強可以做到,嘿,大內中雖說好手不少,可要想留下貧道卻也難能,可若是活物麼,這可就難了,貧道實不敢擔保能瞞得過宮中衆多高手之盤查。”

“哦?若如此,大事可成矣,師兄放心,小王有法子讓活物昏睡上數個時辰,師兄只消將其當成死物帶即可。”李顯計劃裡最大的麻煩便是如何悄無聲息地將活貓帶入宮中,這一聽玉磯子能辦到此事,登時便大喜過望了起來。

“慢着,不說請楚此舉何意,貧道可不敢冒殺頭之罪胡爲。”

這一見李顯樂得嘴都合不攏了起來,玉磯子立馬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氣哼哼地回了一句道。

“誠然如是,不瞞師兄,小王此舉乃是迫不得已的自救手段,若是師兄不肯幫忙,或許再過月餘,師兄就該替小王收屍了的。”玉磯子話音一落,李顯的臉色瞬間便跨了下來,滿面愁容地長嘆了一聲,淚眼朦朧地苦笑道。

“咣噹”

李顯這危言聳聽的話語殺傷力着實是不小,可憐玉磯子堂堂一個絕頂高手,竟生生被嚇得手一鬆,端着的酒樽就此落了地……

| |

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72章 夜宴(一)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14章 家庭會議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421章 絕對強勢(一)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30章 考驗(上)第661章 密謀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6章 臨時協議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771章 夜襲(下)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15章 勝敗不明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646章 謎底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17章 急轉直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77章 夜宴(六)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781章 摩擦(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
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72章 夜宴(一)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14章 家庭會議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596章 兄友弟恭(中)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728章 飛鳥行動(下)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421章 絕對強勢(一)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30章 考驗(上)第661章 密謀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6章 臨時協議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771章 夜襲(下)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15章 勝敗不明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646章 謎底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389章 雙雄會河州(下)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155章 無毒不丈夫(四)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17章 急轉直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77章 夜宴(六)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781章 摩擦(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