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

“媚娘可是以爲有甚不妥麼?”

一見武后眉頭緊鎖,高宗不禁爲之一愣,緊趕着便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妾身以爲顯兒此策倒是行得,只是吐蕃乃化外之地,剿易撫難,教化更是難上加難,若非幹員能吏,恐難爲之,今觀河西諸將,討賊或許無礙,督撫以致教化恐非其等所能爲也,須得謹慎行事方好。”

武后倒是沒反對李顯的提議,但卻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細則性的問題,箇中意味絕非表面上那般簡單,實則是在提醒高宗一件事,那便是此次吐蕃有亂或許正是朝堂插手河西的大好之時機。

“嗯,媚娘此言甚是,裴愛卿以爲如何哉?”

高宗雖算不得明君,可到底是當皇帝多年之輩,聞話聽音的能耐還是有點的,自是聽懂了武后話裡的隱蔽之意味,心下不禁爲之一動,已是起了調整河西官場的心思,可又擔心着李顯那頭的反彈,並不敢馬上做出個決斷,而是將問題拋給了裴行儉這個首輔大臣。

“陛下明鑑,臣以爲此事確該慎重些方好。”

裴行儉能當如此多年的首輔大臣,自然不是愚鈍之輩,自也同樣聽出了武后的話外之音,當然也明瞭了高宗的意圖,心下里不禁微有些猶豫,可到了底兒還是支持了武后的意見,不爲別的,只因裴行儉在武后與李顯之間雖是向着李顯,可他真正忠於的人卻是高宗,同樣不願見到李顯手握一地之重權,畢竟太子權太重的話,於朝廷來說,並非甚好事,至少在裴行儉看來是如此。

“嗯,朕也以爲媚娘之言乃謀國之道也,顯兒以爲如何啊?”

得到了裴行儉的支持,高宗的底氣顯然是足了不少,也有了敢於直面李顯的依仗,唯恐夜長夢多之下,竟不管不顧地要當場逼迫李顯表明態度了。

該死的老賊婆,還真不讓人省心!

儘管在推出吐蕃計劃時,李顯早已預料到武后會藉此生事,可真到了武后發難的時候,李顯的怒氣還是控制不住地往上涌,但卻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不動聲色地朝着高宗一躬身道:“父皇聖明,兒臣別無異議,只是而今戰事爲要,其餘諸般終須得塵埃落定之後再做計議也不遲,若不然,一旦前線糜爛,後果恐不堪也。”

“陛下,妾身以爲顯兒過慮了,區區吐蕃小寇耳,有黑齒將軍在,雷霆掃穴亦不爲過,依妾身看來,半年之內必可定矣,聖上,您看呢?”

武后既然要找事,自然不會因李顯一句輕巧話便作罷了去,不等旁人出言,她已是毫不客氣地給這場吐蕃平亂限定了個期限。

“嗯,朕看可以,吐蕃早已今非昔比,不過四部草寇罷了,平之理應不難,半載當是夠了,傳朕旨意,無論黑齒將軍所需如何,各有司衙門皆須盡力配合,不得有誤!”

在肢解河西勢力上,高宗與武后的心意乃是完全一致的,哪管李顯是如何想的,緊趕着便出言下了定論。

“諾!”

高宗既然已將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在場諸人縱使覺得不妥,也勢不能再提出反對的意見,只能是各自躬身應諾不迭。

“嗯,顯兒先前說剿撫並用,朕深以爲然,剿既已無礙,這‘撫’麼,確是該好生斟酌一二的,媚娘主持朝局有年,於政務,當是熟稔的,此事就一併辦了去好了。”

高宗身爲皇帝,趁熱打鐵的能耐自是不差,一見衆人都已應了諾,立馬便順勢將肢解河西的大任交到了武后的手中,竟沒給李顯留下半點表示反對的機會。

“陛下聖明,臣妾自當盡心而爲之。”

高宗這話顯然正是武后期盼已久的,又怎會有甚異議,當即便表明了態度,夫妻倆一唱一和,配合得可謂是默契到了極點,渾然就沒給旁人留下半點插話的餘地。

“嗯,媚娘辦事,朕放心得很,顯兒,爾主持和議大局已有數日,今進展如何哉?”

高宗狠挖了一把李顯的牆角,自不免擔心李顯會有反彈,萬一要是李顯不耐之下,來上個鋌而走險,那後果可不是高宗所願見的,心裡頭飛快地盤算了一下,這便想着在和議一事上,給李顯找點平衡。

“回父皇的話,爭持頗多,恐非短時間裡能有結果者,且今吐蕃有亂,援兵已難前出蔥嶺,林成斌所部孤懸蔥嶺之外,實非用兵之道,兒臣以爲和議已須得加緊,另,據兒臣所知,阿史那道真已臥病在榻,時日不久矣,西域恐有亂起,兒臣以爲前出波斯之大軍須得儘快調回河西,以爲鎮守,還請父皇明鑑。”

高宗找補的心思實在是太過明顯了些,李顯又怎可能會看不出來,既然如此,李顯自也就不會客氣,立馬便提議將林成斌所部大軍全部撤回河西,以爲應變之用。

“這個……”

高宗費盡了心思纔將河西軍主力支遣到了遠離朝廷的波斯,自是百般不願見到河西軍主力再次歸來,問題是李顯所言乃是正理,高宗一時間也不知該從何拒絕起,不由地便是一陣語塞。

“陛下,此事不妥,我軍一撤,若是大食再度侵擾波斯,豈不前功盡棄矣,再要出兵收服其地,大費周章事小,就怕大食有備之下,徒勞而無功,恐非是社稷之福罷?故此,臣妾以爲爲穩河西故,大可從關內調軍前去,五萬不足,十萬也就該夠了,又何須舍近而求遠哉?”

高宗想不出拒絕的理由,可武后卻是巧言擅辯得很,一番似是而非的話扯將下來,便已堵死了李顯撤軍的要求。

“母后此言差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今吐蕃既已有變,河西之軍輜只能用於平叛,已無餘力再顧及波斯之軍,所缺軍糧將從何而來,若是以江南之糧調之,一石米,運至波斯,已只剩一斗,當如何應對?莫非真要坐視波斯之軍困頓而盡沒麼?此,兒臣不敢苟同也!”

這都已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李顯自然不肯再有一絲一毫的退讓,不等高宗發話,便已強硬無比地亢聲頂了回去。

“顯兒言過矣,我大唐向以府兵制爲本,屯墾不過尋常事耳,朝廷傾力而爲,保波斯軍一年之用度又有何難哉,今既有海外之良種在,何不在波斯以爲用?”

李顯不肯退讓,武后同樣也不肯退讓,只因只要這番部署能成功,李顯手中的最大依仗就將化爲泡影,接下來的朝局中,武后自然有的是辦法來對付李顯,自然是不肯讓李顯在此事上如意了去。

“母后可知波斯一地之地理麼,千里荒漠綿綿,可耕之地百不過一,且皆有主,我大唐數萬將士將如何屯墾,莫非指望着能在浩瀚沙漠中種出糧秣?實天大的笑話也!”

李顯毫不客氣地指出了武后所言中的最大問題,言語尖刻,絲毫沒給武后留半點的顏面,赫然已是將徹底扯破臉之架勢了。

“夠了,吵個甚,朕還沒死呢!”

一見母子倆當衆起了爭執,高宗的臉可就有些掛不住了,同時也擔心逼李顯太過的話,於朝局之平衡有大不利,這便滿臉怒氣地斷喝了一聲,打斷了母子倆這一場言語的惡鬥。

“陛下息怒,臣妾失禮了。”

“父皇息怒,兒臣知罪。”

……

高宗這麼一發作,母子倆自是不敢再多爭執,各自躬身謝罪不已。

“罷了,此事就這麼定了,和議之事加緊進行,和議一定,波斯諸軍該撤就撤,都退下罷。”

高宗發了陣火之後,也實不想再見到武后與李顯爭持個沒完,這便不由分說地一言定了鼎。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高宗既已下了逐客令,諸般人等自是不敢再多逗留,只能是各自躬身告辭而去,只是去向卻各有不同——李顯是毫不停留地便出了宮,自行轉回太極宮,而裴、劉二人則是回到了政事堂值守處,爲着今日所作出的諸般決定草擬詔書,至於武后,則是陰沉着臉回到了宣政殿的御書房中,也沒再去批摺子,而是面沉如水地在書房裡來回踱着步,身上的寒意一陣接着一陣地往外迸發,只嚇得隨侍在房中的一衆大小宦官們個個噤若寒蟬,連口大氣都不敢隨意喘上一下。

“程登高!”

武后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好一陣步之後,突然猛地一頓,霍然擡起了頭來,高聲斷喝了一嗓子。

“啊,老奴在,老奴在。”

程登高雖是武后身邊最聽用之輩,可也沒膽子去承受武后的怒氣,這會兒正在一旁提心吊膽不已,冷不丁聽得武后傳喚,哪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竄了出來,一躬身,緊趕着應答道。

“去,宣元萬頃即刻來見!”

武后眼神冷厲地掃了程登高一眼,以不容分說的口吻下了口諭。

“啊,是,奴婢這就去。”

身爲武后心腹,程登高自是知曉元萬頃如今還在東宮那頭忙乎着和議之事,本有心提醒一下武后,可話到了嘴邊,卻又沒膽子說將出來,只能是忙不迭地應了諾,逃也似地竄出了書房,自去東宮宣旨不提……

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55章 武后的應對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357章 夜戰八方(三)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57章 夜戰八方(三)第170章 李旭輪的求助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729章 計中計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7章 反攻倒算(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
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55章 武后的應對七十四章 夜宴三第357章 夜戰八方(三)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57章 夜戰八方(三)第170章 李旭輪的求助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729章 計中計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7章 反攻倒算(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799章 東都風雲動(五)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