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

吐火羅,古地名,其疆域包括現世的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其地之民基本皆屬印歐人種,漢初時曾在塔里木盆地立有大月國,後被匈奴人所敗,不得不退過蔥嶺,與當地遊牧民族混居,勢力漸大,再次立國,西方史書稱爲巴克特里亞王國,國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爾赫),於漢史則呼爲大夏國,公元紀年前後被興起的波斯王國所滅,爲其之一行省。

自大食滅波斯之後,吐火羅便成了大食國與大唐兩大強國之間的緩衝地區,雖無明文約定,可雙方間卻都不約而同地不向此處進兵,大體上來說,大唐是因疆域過廣,周邊不時有遊牧民族鬧事,無心再向西發展,而大食國則是因與東羅馬酣戰連連之故,暫時無力東顧,索性放任此地成爲三不管地帶,只是時不時地便會發兵劫掠上一番,大肆殺戮,以致當地原本有着悠久歷史的諸多名城或是毀於戰火,或是漸淪荒蕪,即便是巴克特拉這個早先的大夏國國都如今也已是人煙稀少,幾淪落爲貧民小鎮,再不見當年俯瞰四方之雄偉,然則自打儀鳳三年清明時起,巴克特拉又成了全吐火羅最熱鬧之地,大道上時不時便能見到攜家帶口地往巴克特拉趕去的部族老幼,這一變化只因波斯王子泥涅師已然歸來,不僅僅是王子迴歸,更因着大唐雄師的到來,這一切的一切令飽受大食國侵掠之苦的各部族都看到了解脫的希望之光。

唐軍的兵力並不算多,步軍六千,騎軍一萬五,再算上充當隨軍民夫的原吐蕃戰俘三千餘衆,攏共也就兩萬四出頭一些罷了,然盡皆乘騎,兵行甚速,自二月初從蘭州誓師出征,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已橫穿大漠,急行三千里之遙,四月初二便已趕到了巴克特拉城舊址,只是到了之後,便沒了動靜,這一駐紮下來,便是近半個月不曾再向前挪動半步,更耐人尋味的是——身爲主帥的林成斌一到了巴克特拉城,便不再露面了,除了交待各軍就地休整之外,連句旁的交待都沒有,更不曾召開過軍事會議,宛若真就像是打算在此地長期駐紮一般,這等情形一出,諸軍將領們私下自不免頗有怨言,而心急着光復故國的泥涅師更是因之坐立不安,每日裡幾乎都要往中軍大帳跑上好幾回,卻始終沒能得個準信兒,誰也鬧不清林成斌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啥藥來着。

河西軍乃是常勝之軍,自打建立起,便是戰無不勝之師,上上下下都有着股打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傲氣,對敵之際,向來是如秋風掃落葉般地勇往直前,從不知畏懼爲何物,正因爲此,對於主帥林成斌勒兵不前的表現,軍中自不免怨聲載道,這一點林成斌心中有數,但卻絲毫不加理會,每日裡只忙兩件事,一是催促後方老營向前線運送輜重糧秣,二是對着大幅沙盤沉思,除此之外,甚事不理,既不去督促諸軍操練,也不去關心敵情之變化,這一日自然照舊如此辦理,一大早起來先是撰了文向後方催糧,之後麼,便即蹲在沙盤前不動彈了。

“稟大將軍,李副帥、蕭副帥與波斯王子一併前來求見!”

林成斌想清靜,可惜卻是不能如願,這才方蹲下不多會,就見中軍官大步行進了帳中,搶到了林成斌的身後,低聲稟報了一句道。

“嗯,請罷。”

不用問,林成斌也知曉三人的來意,左右不過都是來討個說法的,然則林成斌卻也並不甚在意,眉頭一揚,語氣淡然地吩咐了一聲,人卻兀自蹲坐在沙盤前。

“末將等參見大將軍!”

一陣甲冑的摩擦聲中,李賀等人已大步行進了帳中,這一見林成斌背對着衆人蹲坐在沙盤前,各人的臉色皆有些微妙的變化,但卻都不敢失了禮數,各自行上前去,躬身見了禮。

林成斌是個很細心之人,儘管不曾回頭,可諸將們見禮之際那細微的語氣變化他卻是盡皆察覺到了,心頭不禁滾過一絲的無奈——儘管身爲主帥,往日裡也沒少立下赫赫戰功,可歸根結底還是缺乏十足十的威望,在這一點上,林成斌還是有着自知之明的,畢竟無論是軍中資歷,還是戰功,又或是指揮才能,李、蕭二人都不在他林成斌之下,只是因着有李顯的命令在,二將不敢不聽從調遣罷了,可內心裡卻一準不會服氣,若不然,也不會在此時聯袂前來施壓了。

“諸位不必多禮,都坐下說罷。”

林成斌心中雖頗有感慨,但並未帶到臉上來,霍然而起,拍了拍手掌,幾步走到上首的文案後頭落了座,環視了下諸將,語氣平和地開了口。

“諾!”

諸將雖都是來討個說法的,可畢竟身爲屬下,自不好一上來便有甚不敬之言,各自應了一聲之後,便即分左右落了座,只是卜一坐定,李賀與蕭三郎的目光便齊刷刷地掃向了泥涅師,內裡滿是暗示之意味,明擺着是要泥涅師出面陳情。

“大將軍,據線報,我大軍抵達的消息已然走漏,大食東方行省總督穆斯塔法?伊本揚已開始調集全東方行省之兵力,巴爾赫等城之兵馬已在急速向木鹿城集結,總兵力或將超過十五萬之多,今我大軍休整已久,兵備已齊,若不趁敵立足未穩而攻之,恐難有勝算,還請大將軍明察!”

三人來前便已是統一過口徑了的,泥涅師本就負有出頭鳥之責,這會兒一見李、蕭二將的視線掃了過來,自是不敢多有耽擱,緊趕着便是一躬身,言辭潺潺地進言了一番,用詞頗具軍中特色,顯然並非是其本應有的水平,而是李、蕭二將背後指點之結果。

“大將軍,末將以爲波斯王所言甚是,我軍遠道而來,利急攻而不利緩,且敵軍衆而我軍寡,當趁敵無備而攻之,今遷延在此,龜縮不前,難免有貽誤戰機之嫌,倘若戰事不利,我等有何面目去見太子殿下!”

雖然同爲李顯心腹愛將,然則李賀與林成斌卻並非一個系統,與林成斌之間的關係也只是一般的同僚罷了,彼此間並無甚深交,且李賀對於此番李顯任命林成斌爲帥私下裡也有些子不甚服氣,這一進起言來,自是火藥味十足,就差沒指着林成斌的鼻子罵其怯戰了的。

“大將軍,兵法有云,軍不動則兵怠,如今敵情有變,似該及時調整爲宜,還請大將軍明察!”

蕭三郎與林陳斌倒是同一個系統出身,原先都是王府親衛隊之人,說起來蕭三郎的資歷甚至比林成斌還要多上半載,只是在親衛隊時,蕭三郎始終不曾出頭,僅僅只是一名隊正而已,比起林成斌的官運來說,着實是差了老大的一截,也就是到了陸軍成立之際,蕭三郎方纔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可官銜卻始終比林成斌要低上一些,此際儘管也是來施壓的,可在進言時顯然就比李賀要溫和了許多,也簡潔了許多。

“嗯,諸位都想戰麼?”

林成斌早就料到了三人的來意,這一見三人紛紛進言,自是不以爲奇,也沒急着下個決斷,而是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道。

“大將軍,不止是我等想戰,下頭諸將也都早已按捺不住了,再不戰,軍心當有不穩之虞!”

李賀雖是副帥,可其官銜與林成斌卻是同級,自是有着與林成斌叫板的底氣,這一聽林成斌到了此時還不肯表態,心中難免有些怒氣,這便硬梆梆地頂了一句道。

“回大將軍的話,這數日來,末將所收的請戰書壘起來,怕都有一尺來高了,軍心可鼓不可怠啊,還請大將軍早做決斷。”

同樣是求戰心切,可蕭三郎說起話來,便比李賀要有技巧得多,不說自身的想法,而是搬出了各級將士的請戰書來說事兒。

“大將軍,您就下令罷,我波斯各部早已枕戈待敵多時,令旗所向,自無不奮勇爭先!”

既已來到了離故國不過兩百里的地兒,泥涅師每時每刻無不在期盼着能早日踏上故土,恨不得即刻便發兵橫掃敵軍,這會兒表起決心來自是慷慨激昂得很。

“嗯,既然諸公都想戰,那便戰好了,只是這戰又該如何個戰法,卻不知諸公對此有甚高見否?”

林成斌在巴克特拉城下遷延不進,並非完全是擔心後勤輜重跟不上,也不完全是想借此機會激發將士們的請戰之心,更是有着戰略上的通盤考慮,只不過他並不打算立馬便說將出來,而是將問題拋給了灼灼言戰的三人。

戰爭可不是兒戲,也不是靠耍嘴皮子便能得勝的,三人來前只是商議了要一同進言請戰,可卻並未就戰事本身該如何展開進行磋商,雖說三人皆有着各自的戰略思路,蕭、李二將更是有着戰則必勝的絕對信心,然則茲事體大,卻不是能輕易胡謅的,三人不禁都微有些猶豫,大帳裡立馬就此安靜了下來……

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80章 離人淚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661章 密謀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15章 勝敗不明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151章 兩個蘿/莉一臺戲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675章 殺明(上)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149章 不容錯過的愛第706章 殺戮之樂章(八)第36章 臨時協議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17章 急轉直下
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80章 離人淚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661章 密謀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721章 都在演戲(上)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15章 勝敗不明第478章 約法三章(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151章 兩個蘿/莉一臺戲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675章 殺明(上)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252章 明槍暗箭(六)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149章 不容錯過的愛第706章 殺戮之樂章(八)第36章 臨時協議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17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