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

咸亨三年五月初八,深陷“恭陵”一案之原司禮宦官高和勝於內廷監牢房中懸樑“自盡”,死前留有遺書數封,自承貪墨,言及御賜“恭陵”諸民壯之酒食盡已被其挪做它用,並認下了假傳皇后懿旨矇蔽皇帝之罪,自稱死罪難逃,當以死謝之云云。帝聞之大怒,下詔將高和勝梟首示衆,並夷滅三族,涉案之劉禕之貶謫薊縣爲縣令,禮部尚書樂彥瑋罰俸半年,降秩一階,其餘涉案諸官各有貶謫不等,並詔令重新徵召民狀以修“恭陵”,嚴令樂彥瑋親自督辦,限時四月,務必剋期完工!

紛紛鬧鬧的“恭陵”一案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過去了,算將起來,各方皆有所得,於太子來說,朝政大權在握,自可滿意收場;于越王李貞而論,則憑藉着此案的審理,在朝堂中初步站穩了腳跟,不僅如此,還將其長子李衝成功地塞進了工部,再算上裴守德的刑部員外郎,於朝堂上,也算是有了些班底,自不會再去多生事端,糊塗案糊塗斷地也就這麼唬弄了去;於李顯麼,則是完成了朝局洗牌的任務,所獲甚豐,自也不會去節外生枝,閉閉眼,將就着也就算了了事,唯一虧大了的,怕就只有武后一方了,不過麼,武后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從此案的審理中,武后可以得出一個極重要的結論,那便是高宗已完全喪失了廢黜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武后自也就可放開了手腳在朝堂上大刀闊斧地攪上一把,總而言之,接下來的朝爭中,鹿死誰手還難說得緊。

時光荏苒,一轉眼便已是八月中旬,這段時日以來的朝局四平八穩得很,幾無爭端可言,各方勢力盡皆偃旗息鼓,至於這是在養精蓄銳,還是暴風雨將至前的寧靜,那可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而今,中秋將近,洛陽城裡滿是喜慶之氣氛,尤其是在高宗下詔中秋期間將於西苑舉辦馬球賽之後,城中更是一派歡騰之景象,然,於李顯來說,這都是些無所謂的事兒,無論是朝局的平穩還是城中的喜慶,李顯都不放在心上,除了應有的晨昏定省之外,李顯甚少進宮,也不怎麼去理會朝政之事,一派無所事事之悠閒狀,實則不然,他只是在等,等着河西一帶傳來的消息。

消息是來了,不過卻不是李顯所要等的——八月十三,宮中內線急報,言及殷王李旭輪行爲有失檢點,被武后當衆責罰,並就此被幽禁於寧心殿中,另有消息稱,武后一系之朝臣正在醞釀本章,要驅諸王出朝之官。

陰謀,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陰謀,玩的便是隔山打牛的把戲!李顯一得到消息,便已知曉此事怕是難以善了了的,此番明着打的是李旭輪,實則卻是衝着他李顯來的——以李顯對李旭輪的瞭解,又怎會不知其乃少年老成之輩,儘管年歲不大,可舉止卻極其穩健,說是個小老頭兒也不爲過,又怎可能做出與宮女們胡混的醜事,別的不說,就算李旭輪有那麼心,可也沒那個“力”不是?就這麼一個十歲出頭的少年,毛都沒長齊呢,哪可能幹得出甚苟且之事,不是栽贓陷害纔怪了的,究其根本是武后在就“恭陵”一事進行報復罷了。

沒錯,出朝之官是李顯已確定下來的大策,但卻不是爲了之官而之官,李顯要的是能建功立業的地兒,而不是去地方上享受閒散親王的福分,這裡頭的差別可就大了去了,若是任由武后隨意擺佈李旭輪的話,那其便極有可能順着這個勢,將李顯一道掃了進去,胡亂將李顯安排到個犄角疙瘩的地兒,若真如此,李顯的大計勢必將就此玩完,而這,顯然是李顯萬萬不能接受的結果,故此,哪怕不看在李旭輪一向支持自己的立場上,這趟渾水,李顯也必須去趟上一回,第一時間進宮便成了李顯的不二之選擇!

牌子是早就遞了上去的了,然則李顯在則天門外都已等了近乎半個時辰,卻始終未能得到宣召的口諭,面色雖尚能沉穩依舊,可心裡頭卻不免有些子浮躁了起來,怕的便是耳根素來便軟的高宗真聽信了武后的讒言,再加上已先行進了宮的太子李賢從旁一鼓譟,事情怕就將難以收場了的——李顯對李賢的性子實在是太瞭解了,哪會不知曉其就是個忘恩負義的混球,這廝心裡頭除了他自己之外,壓根兒就容不得旁人,與其指望他幫着李旭輪緩頰,倒不如指望太陽從西邊升起來得現實一些。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李顯的耐心也在一點一滴地消失着,心中的陰霾越積越厚,很有種想要闖宮的衝動,奈何想歸想,做卻是不能這麼做,事到如今,李顯除了耐着性子接着等之外,卻也沒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陛下口諭,宣、英王李顯、乾元殿覲見!”

就在李顯等得心急如焚之際,新任司禮宦官程登高領着兩名小宦官從宮門裡搖晃着行了出來,不緊不慢地踱到了李顯的面前,拖腔拖調地宣道。

“兒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總算是等到了覲見的口諭,李顯懸着的心自是稍安了些,這便緊趕着按老例謝了恩。

“殿下,請!”

程登高乃是宮中老人了,只是一向被高和勝、孫全福等人壓着,始終不曾爬到高位上,一直當着孫全福的副手,於宮中只算是中層而已,並無甚權勢可言,此番因着二者的先後倒臺,總算是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內侍的首領大位,意氣風發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的,哪怕是面對着威名赫赫的李顯,他也沒甚討好的表示,只是矜持地後退了小半步,擺了下手,皮笑肉不笑地道了聲“請”。

“有勞程公公了。”

李顯自是知曉面前這老貨乃是武后的死忠心腹之一,說起來與李顯也有着“舊仇”——前世李顯第一次登基被廢黜,便是面前這廝領着人乾的好事,此際見其一派小人得志之神情,李顯也懶得跟其多囉嗦,甚至連紅包錢都沒給,只是簡單地應了一聲,擡腳便走進了宮門,一路無語地向乾元殿趕了去,方纔轉出後殿寢宮的屏風,入眼便見高宗病怏怏地半躺在錦墊子上,而武后則端坐於榻旁,太子李賢與越王李貞分別就座於下首的錦墩子上,除此之外,再無旁人。

嗯哼,到得很齊麼,看樣子必是已議出了個結論了的,該死,這回怕是棘手了!李顯一看房中的架勢,心頭不免便是一沉,可卻沒帶到臉上來,只是面色肅然地搶上了前去,大禮參拜道:“兒臣叩見父皇、母后,見過太子哥哥,見過八叔。”

“顯兒來了,平身罷。”

高宗的氣色不佳,顯然是舊病又重了幾分,這一見李顯給自己見禮,也只是虛弱地虛擡了下手,有氣無力地吩咐了一句道。

“兒臣謝父皇隆恩。”

一見到高宗那張蒼白如紙的憔悴臉龐,李顯心中不免起了些酸澀之意,卻也不敢有所失儀,規規矩矩地謝了恩,垂手站在了一旁。

“顯兒來得正好,朕剛打算派人去宣了爾來呢,唉,輪兒若是有爾一半風華,朕也無須煩惱那麼許多了,當真氣死朕了,唉!”

望着李顯那英挺不凡的身姿,高宗眼中先是滾過一陣溫和的欣然之色,可轉眼間臉色卻又陰沉了下來,有些個傷感地搖了搖頭,連番嘆息地說了一句道。

果然如此!唉,老爺子這耳根着實軟得可怕,如此明顯的陷害之舉,您老居然就這麼信了,該死!一聽高宗如此說法,李顯的心登時便“咯噔”了一下,很有種想要罵孃的衝動,奈何此地乃是御前,實容不得李顯有所失儀的,萬般無奈之下,也只好假作不知地問道:“父皇何出此言?輪弟一向穩健,所行諸般事宜莫不穩妥異常,當不致有甚行差踏錯之處罷?”

“七弟有所不知,唉,八弟他,他……,怎麼說呢,爲兄都不好意思提了,總之,八弟此番之錯大矣!”

高宗尚未開口,坐在一旁的李賢倒是先沉不住氣了,一派恨鐵不成鋼狀地搖頭嘆息了起來,宛若李旭輪真犯了甚十惡不赦之大罪一般。

“咳咳。”李賢話音剛落,武后便即假咳了幾聲,將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之後,這才慢條斯理地開口道:“輪兒所犯之事想來顯兒該是已得到消息了的,娘也就不多言了,這等宮閨醜聞若是傳將出去,終歸不是甚好事,唉,也怪娘疏忽了,輪兒年歲已長,本就不該久居宮中,而今事既出,亡羊補牢也是該當的,娘與你父皇商議了一下,或該是到了輪兒去之官的時候了,你八叔與賢兒也都是這個意思,顯兒對此有甚看法麼?”

宮閨醜聞?好一個宮閨醜聞!你個老賊婆搞出的宮閨醜聞還少麼?當真是無恥至極!一聽武后如此說法,李顯心裡頭的火氣“噌”地便不可遏制地狂涌了起來,額頭上的青筋一鼓一鼓地跳着,雙目瞬間便隱有煞氣在迸發着……

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83章 殤之慟(上)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510章 臨終囑託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75章 殺明(上)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八百零八章 善後事宜下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73章 連兒灣之戰(四)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六)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180章 離人淚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
第708章 殺戮之樂章(十)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657章 相位之爭(五)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83章 殤之慟(上)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277章 就藩風波(三)第510章 臨終囑託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85章 塵埃落定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75章 殺明(上)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八百零八章 善後事宜下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463章 暗夜殺機(下)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73章 連兒灣之戰(四)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六)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82章 一個驚喜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180章 離人淚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767章 天荒山阻擊戰(五)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29章 鐵血無情(中)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