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

“父王,孩兒以爲那狄仁傑必定是爲了河西之事來的,此乃送上門來的竹槓,不可不敲!”

李衝的反應很快,只微微一愣便已判斷出了狄仁傑的來意,這一見自家老父兀自皺着眉頭,立馬從旁提醒了一句道。

“父王,大哥所言甚是,英王既敢作下如此巨案,不拿出些好處來,休想我等爲其搪塞過去!”李倩顯然與李衝是一個想法,不等李貞作出表態,他已笑嘻嘻地出言附和道。

“父王,大哥、二哥說的雖是有理,可三哥還在河西,若是……”

李規年歲雖小,心思卻甚是縝密,不單看出了敲竹竿的機會,也沒忘了李溫眼下在河西與其說是監視李顯,倒不如說是李顯手裡頭的一張肉票,真要是將李顯得罪狠了,李溫的小日子怕也就過不下去了的,此際見兩位兄長光考慮着敲竹槓,卻渾然不顧李溫的死活,登時便有些子急了,忙不迭出言點了一句道。

“嗯,衝兒,狄少卿畢竟是朝廷大員,既來了,確不可失了禮數,爾可率諸弟先去迎了,就說爲父午休剛起,隨後便至,請其在二門廳堂稍候片刻。”李貞沒有對三子的言論作出評判,只是不動聲色地吭了一聲,將三子盡皆打發了出去。

“是,孩兒遵命!”

李貞既已下了令,李衝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緊趕着應答了一聲,領着兩位弟弟一道匆匆向府門行了去。

“守德,你對此可有甚看法麼?”

李衝等人去後,李貞並沒有急着作出結論,而是歪了下頭,看了正皺眉不已的裴守德一眼,面無表情地問道。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英王殿下的竹槓怕不是那麼好敲的,這裡頭必定另有玄機,只是小婿一時半會也猜之不透。”

裴守德可不似李衝等人那般樂觀,雖說他與李顯接觸不多,可卻深知李顯手段狠辣、算計過人,絕非易與之輩,實不敢小覷了去,對於身爲李顯頭號大將的狄仁傑此時上門,他總覺得其中的味道不對,可又瞧不透其中的根底,心裡頭隱隱有些不安,一直在猜測其中的蹊蹺之所在,可惜所得資料太少,實在是無從盤算起,正自疑慮間,這一聽得李貞見問,自不會有所隱瞞,便將所思所想道了出來。

“唔,孤也覺得事情怕沒那麼好相與,罷了,人既然已到,不去見見也不好,守德便與孤一道去好了。”李貞乃老謀深算之輩,自是對裴守德的話大有同感,估摸着想也想不出個頭緒,索性不再多想,站起了身來,沉吟了片刻之後,眉頭一揚,已是下了決定。

“諾。”

李貞決心既下,裴守德自不會反對,趕忙站了起來,應了聲諾,謹慎地移步跟在了李貞的身後,翁婿倆一前一後地向着書房門口行了去。

“父王。”

沒等李貞走到房門處,卻見李衝已領着兩位弟弟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

“嗯?”

李貞萬萬沒想到李衝居然如此快便轉了回來,登時便愣住了,滿臉子的狐疑之色。

“啓稟父王,那狄仁傑並未進府,只是在門外與孩兒寒暄了幾句,並將此物交給了孩兒,說是讓孩兒轉呈父王。”

一見李貞面色不愉,李衝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忙將手中捧着的一封信函舉了起來,緊趕着出言解釋了一句道。

“哦?”

一聽此言,李貞的眉頭不由地便是一皺,也沒再多廢話,直接伸手將信函接了過來,撕開封口,從內裡取出了一張寫滿了字的信紙,攤將開來,只一看,臉色瞬間便是一白,握信的手也不禁微微哆嗦了起來。

“父王……”

一見到李貞如此之失態,李衝登時便急了,滿臉子關切地呼喚了一聲。

“爾等全都退下!”

李貞沒有出言解釋,而是不耐地對驚詫莫名的三個兒子揮了揮手,寒着聲喝斥了一句道。

“父王,這……”

李衝身爲長子,還從沒遭過自家父親如此的冷遇,不由地便懵了神。

“退下!”

李貞顯然沒心情多解釋,不耐煩地斷喝了一嗓子。

“諾!”

眼瞅着李貞已動怒,李衝自不敢再多耽擱,趕忙躬身應了諾,領着兩位弟弟匆匆退出了書房。

“王爺。”

李衝等人去後,李貞也沒再開言,拖着腳,慢慢地踱回到了几子後頭,重重地倒在了胡牀上,手支着下頜,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一雙眼不時有精光在閃爍個不停,臉色變幻不定中,一股子陰森的壓抑氣息在偌大的書房裡瀰漫了開去,不過片刻間,便已令書房裡的氣息壓抑得簡直令人窒息,巨大的壓力下,躬身而立的裴守德有些子沉不住氣了,這便低低地喚了一聲。

“嗯。”

聽得響動,李貞擡起了頭來,也沒多言,一抖手,將手中握着的信紙隨意地拋到了几子上。

“啊,這,這……”

裴守德見狀,自不敢怠慢了去,疾步走到几子前,伸出雙手,將信紙拿了起來,飛快地過了一遍,面色瞬間變得煞白一片,身子一哆嗦,口角抽搐地不知說啥纔是了——信不長,內裡就只寫了一件事,說的便是相州民團之人數與裝備,除此之外,再無其餘,可就是這一條,便足以將李貞置於險地,只因相州並非邊州,按律不得私設民團,更別說這民團的武裝居然已趕上甚至超過了府兵,此事要是捅了出去,李貞雖不見得會因此而身喪,可一場天大的麻煩怕是避免不了了的,至少也得脫上層皮。

“好個狂悖小兒,是老夫小覷了爾,嘿嘿,後生可畏啊!”

李貞霍然站了起來,揹着手,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步,苦笑着搖了搖頭,感慨了幾句。

“王爺,此事可大可小,縱使鬧上朝堂,也未見得便能……”

一見李貞如此煩惱,裴守德不得不出言試圖寬慰上一番。

“守德,不消說了,孤知曉輕重,罷了,那廝要在河西如何折騰,便由他去好了,民團一事,你且儘管解決了也好,省得日後還有人拿此作法。”

沒等裴守德將話說完,李貞已一揮手,止住了話頭,語氣決然地下了決斷。

“是,小婿知道該如何做了。”

眼瞅着事情已到了這般田地,裴守德也不敢再勸,只能是恭敬地應了諾,一轉身,急匆匆地退出了房去。

“好小子,有種!”

李貞沒理會裴守德的告退,緩步走到了緊閉的窗前,一擡手,用力將窗子推開,一股子冷風便狂野地灌進了房中,室內的溫度驟然便低了下來,可李貞卻一點都不爲寒冷所動,一雙老眼精光閃閃地望着西北的天空,從牙縫裡擠出了句似贊又似貶的話來……

“崇儼,依你看來,丘神勣一案的背後可有甚蹊蹺麼?”

就在李貞感慨萬千之時,乾元殿的一間偏房中,一聲白狐皮裘的武后正慵懶地斜靠在胡牀上,手支着腮邊,一派隨意狀地看着躬身立於下首的明崇儼,淡淡地問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話,此案從案宗來看,疑點頗多,定是假案無疑,若微臣所料不差,此案與英王定脫不開關係,若得可能,當徹查!”

蘭州方面有關丘神勣之死的詳細奏報尚未到洛陽,可明崇儼卻已是從秘密渠道得知了箇中的詳情,心裡頭早有了定議,此時聽得武后見問,自是心中不慌,言語肯定地應答道。

“徹查?嗯,是該徹查,此等巨案斷不能草草便了之,依卿看來,何人可去查得此案?”

武后自然也不相信所謂的吐蕃人謀刺之說,更不想看着整個河西落到李顯的手中,只是如今手頭已沒了大理寺這把利器,朝政又因高宗的明詔而大半落入太子之手,武后已無法再像往日一般操控朝局,對於該如何插手丘神勣一案自是頗覺棘手,思慮競日都難有個萬全的主意,這纔會將明崇儼召進了宮來。

“回娘娘的話,此案須得徹查,然,卻不可由我方去查,若不然,招人非議是一方面,更可能因此而重蹈丘神勣之覆轍,依微臣看來,越王三子既與此案有涉,不若便讓裴守德去走上一遭好了,想來以越王之能,或許真能揭開此案真相也說不定。”

明崇儼深恨李顯,但凡能給其找上些麻煩的機會,從來不肯放過,自打一得知蘭州案發的消息,他便已開始思索對策,心中早有成算,這會兒回答起武后的問題來,自是從容得很。

“裴守德?唔,此子本宮倒是有所耳聞,據說頗具才略,由其出面,本宮大可放心,既如此,朝議之時,愛卿便舉薦於其好了。”

武后的本意也是打算將越王逼到李顯的對立面去,此時一聽明崇儼如此說法,自是不會反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後輕輕地一擊掌,便將此事定了下來。

“娘娘聖明。”

一聽武后同意了自己的提議,明崇儼的臉色雖平靜依舊,可眼神裡卻不自覺地流露出了一絲絲幸災樂禍的神色……

第676章 殺明(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646章 謎底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373章 危局(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815章 完勝(中)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140章 長街殺局(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347章 底牌掀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780章 摩擦(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380章 騎軍突擊(下)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80章 趕盡殺絕(下)
第676章 殺明(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646章 謎底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373章 危局(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157章 無毒不丈夫(六)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121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下)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528章 乾字計劃(二)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815章 完勝(中)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140章 長街殺局(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513章 狩獵邊關(三)第653章 相位之爭(一)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347章 底牌掀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723章 書房定策第780章 摩擦(上)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380章 騎軍突擊(下)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80章 趕盡殺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