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

“殿下,屬下幸不辱使命!”

能如此麻利地平定『亂』局,鄧誠自不免有些子自得的興奮,但卻絕不敢在李顯面前表『露』出來,而是恭敬萬分地行了個大禮,甚是沉穩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有勞鄧掌櫃了,且準備一下,一會隨本宮面聖去。”

李顯同樣爲能如此順利地渡過災民『潮』一事而心情大好,可也同樣不曾有甚『激』動的表示,只因他很清楚這不過只是第一道難關罷了,接下來的道路一樣不好走,若不能做到讓災民滿意,後頭的樂子依舊小不到哪去。

“諾,屬下謹遵殿下令諭。”

皇帝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見的,別說普通老百姓了,便是朝廷官員要面聖一次也極難,五品以下就不消說了,那是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可就算是四、五品的大員,除了早朝之外,一年下來,也未必能面聖上一次,毫無疑問,面聖乃是天大的榮耀,饒是鄧誠再沉穩,到了此時,也已是『激』動得簡直難以自持了,好在早前便已預先知曉或將有此可能,這纔沒被這震撼的消息震倒當場,可回答的聲音裡卻也已滿帶着顫音,『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嗯。”

李顯沒再多廢話,只是點頭輕吭了一聲,轉身便向宮『門』方向行了去,背影巍峨如山一般,讓人一見便有種頂禮膜拜之衝動。

高宗當皇帝如此多年,還真從未遇到似今日這般被災民『逼』宮的事兒,心中自不免又氣又急,臉『色』分外地難看,鐵青着臉端坐在亭子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但卻一言不發,那等怒火中燒狀一出,滿園子的朝臣們自是全都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在此時驚擾了聖駕,偌大的後園子裡安靜得有若鬼蜮一般。

“報,天皇陛下,天后娘娘,災民退了,全都退去了!”

一派難耐的死寂中,卻見一名小宦官如飛一般地竄進了後園子,拔腳狂奔到了亭子前,連大氣都顧不得喘上一口,便已是狂喜萬分地嚷嚷了起來。

“當真?”

高宗其實並不擔心無法擊退災民『潮』,畢竟手無寸鐵的災民再多,遇到了全副武裝的軍隊,那也不過是些待宰的羔羊罷了,真正令其擔心的是他自個兒在青史上的名聲,不爲別的,屠殺災民換來的只能是一昏君之評價,高宗可不想自己的一世英名就這麼給毀了去,此時一聽災民已散盡,當真是又驚又喜,心情『激』『蕩』之下,竟已是霍然而立,滿臉驚喜之『色』地追問道。

“千真萬確,災民已退盡,太子殿下請出了‘鄧記商號’的大掌櫃,答應給災民們放糧,並承諾直放至雨來之時,災民們便就此散了去,如今南大街上已是再無一災民了。”

眼瞅着高宗『激』動若此,那名小宦官自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緊趕着將事情的前後經過簡述了一番。

“好,好,好啊,這個鄧大掌櫃倒真是好手段,朕也曾耳聞其人仗義疏財之名,不錯,不錯,我大唐若是多幾個鄧大掌櫃,朕也就能省心了許多!”

懸在頭頂上的那頂“昏君”帽子總算是沒落將下來,高宗的心可就安穩了許多,誇獎其鄧誠來,自是不吝美譽。

“陛下聖明,此天助我大唐也!”

“是啊,是啊,陛下聖德,方使天下英雄歸心,此乃我大唐興盛之明兆也!”

“確是如此,陛下聖德廣澤天下,是以方有賢德爲助也,當真可喜可賀啊。”

……

聽得災民『潮』散了去,一衆大臣們本就欣喜得很,此時見高宗心情大好,自是樂得隨聲附和上一番,一連串的馬屁與高帽子就這麼順順當當地全都出了籠,直聽得高宗喜笑顏開不已,捋着長鬚的手都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了起來。

“兒臣見過父皇、母后。”

就在一衆大臣們諛詞如『潮』之際,汗透重衣的李顯已是大步行進了後園之中,疾步走到了亭中,朝着高宗與武后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顯兒不必多禮,平身罷,此番事情做得不錯,朕甚是滿意。”

高宗心情大好之際,本就看啥都順眼,更別說他原就很是欣賞李顯的才幹,此時見李顯熱出了一身的大汗,心中愛憐之意自是大起了,這便笑呵呵地給出了甚高的評價。

“謝父皇誇獎,此番事能遂平,全賴父皇洪恩,又有着‘鄧記商號’鄧大掌櫃這等豪傑之人幫襯,兒臣不過跑跑『腿』罷,實不敢自居其功。”

面對着高宗的高評價,李顯表現得很謹慎,絲毫沒有居功自傲的意思,恭謙地躬身行了個大禮,毫不猶豫地將功勞全都推了個乾淨。

“顯兒過謙了,此事朕心中有數,知人善任,有功不傲,實君子之道也,朕心甚喜焉,說罷,要朕如何賞賜於爾。”

高宗對李顯的謙遜態度極爲的滿意,笑容滿面地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開出了個令一衆臣工們都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的賞格。

一聽高宗此言,羣臣們登時便爲之愕然不已,自古以來,哪有任由人挑的賞賜之說,高宗此舉顯然是有悖於常理武后,當然了,愕然歸愕然,諸臣工們也不敢胡『亂』諫言,打攪了高宗的興頭倒是小事,被李顯這個手段高明的太子惦記上了,那可不是啥好玩的事兒,於是乎,諸臣工們面面相覷之餘,也全都裝起了木頭人,此等情形一出,武后可就有些子急了,只是當着衆朝臣的面,她卻也不願親自跳出來唱反調,無奈之下,只能是飛快地朝着賈朝隱使了個眼神。

“啓稟陛下,災民如今雖是暫退,可災情卻依舊存在,若無後續手段,事情怕是依舊有變,微臣以爲尚不到慶功封賞之時,還望陛下明斷。”

眼瞅着武后又要拿自個兒當槍使,賈朝隱心裡頭當真比吃了黃連還苦,可也沒得奈何,只能是硬着頭皮從旁閃了出來,一派憂心忡忡狀地出言打岔道。

“陛下,賈愛卿所言不無道理,大災之事終須得慎重應對纔是,所謂一事不煩二注,顯兒先前自言能應對得早請,那此事也就『交』由顯兒去做好了。”

有了賈朝隱的打岔,武后自也就有了順水推舟的機會,這一張口之下,便再次毫不客氣地將重擔盡皆壓到了李顯的肩頭之上。

“唔……”

救災固然是高宗之所願,可朝廷無糧這麼個事實高宗也是心知肚明的,要其將這等難題就這麼不管不顧地『交』給李顯,高宗自是有些子不忍心爲之,哪怕這個建議乃是出自武后之口,高宗也沒敢立馬便準了下來,遲疑地支吾着,卻是不肯給出個決斷。

“父皇,能得『蒙』母后見重,實兒臣之福也,救災一事兒臣自不敢辭,只是兒臣卻有幾處礙難之事,若能『蒙』父皇恩准,兒臣便可有十成把握渡過此難關。”

李顯費了如此巨大的『精』力,苦心造詣地諸般部署,爲的便是能借救災一事搶權,自是無懼武后之刁難,不過麼,該討價還價的時候,李顯卻也斷不會手軟了去,這一見高宗在那兒猶豫不決,李顯立馬便站了出來,主動將事情攬入了懷中,不過麼,趁機提些條件卻也是少不得的。

“哦?究竟是何礙難之事,顯兒且說來與朕聽聽。”

這場久拖不決的大旱災早已是令高宗煩透了心,再加上先前災民鬧事那一幕一攪合,高宗解決此事的心自是更迫切了幾分,此時聽得李顯說有十成把握,自是不會不動心,本想着一口應承李顯所請,可又擔心李顯要求過甚,心下難免有些子犯起了叨咕,想了想之後,這才謹慎地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父皇明鑑,兒臣以爲放糧乃是救災之手段,卻不是根本,只能救一時之急,卻無法應對下一回之災情,我朝所設之常平倉與義倉制度看似合理,實則卻常流於形式,不單常平倉虧空無度,義倉更是幾近虛設,這其中固然有管理不善、制度不全之緣由,可更多的則是糧產不足,無以爲繼所致,『欲』從根本上解決此事,須得從兩方面入手,其一,由上而下地制定新規,選任賢能,其二便是推廣良種,從此意義來說,此番大災雖是危難,卻也不失爲變革之良機,若父皇能信得過兒臣之能,兒臣願領銜行此變革之事,以杜絕後患。”

李顯沒急着道出解決眼下這場大災的法子,而是先從根子上剖析了現行體制應對災情無力的原因,堂而皇之地伸手要起了權來。

“此皆後話,眼下之危兀自懸而未決,顯兒不嫌想得過遠了麼,嗯?”

一聽李顯開口便是要搶權,武后的肺都險些氣炸了,只是當着衆人的面,卻又不好胡『亂』發飆,可卻絕不想讓李顯如此輕易地得了手去,這便不待高宗發話,搶先『陰』測測地『插』了一句道。

“母后教訓得是,然則常言道:人無遠憂,必有近慮,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便是這個道理,防微方能杜漸,此與應對眼前之災情實不相悖也。”

李顯絲毫不因武后話語『陰』森而膽怯,朝着武后一躬身,態度恭敬到無可挑剔處,可言語間卻並無一絲一毫的退縮,渾然一派爭鋒相對之言辭。

“嘶……”

李顯此言一出,已是擺明了與武后當衆打擂臺的架勢,一衆朝臣們見狀,全都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後園子裡的氣氛再次陡然繃緊了起來……

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608章 波斯攻略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134章 強取聖旨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729章 計中計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760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347章 底牌掀開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259章 一言點醒夢中人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
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553章 大決戰(四)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608章 波斯攻略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134章 強取聖旨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116章 太子欲反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632章 必要的交易(上)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729章 計中計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760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347章 底牌掀開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259章 一言點醒夢中人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291章 宮廷劇變(下)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777章 前塵往事(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