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

儀鳳三年七月二十一日,高宗下詔調致仕大臣劉仁軌再次出山,入政事堂任宰輔,主持審理蔡州一案,並以劉禕之副之,限時一月——()此詔書一出,流言不單不曾消減,反倒是愈演愈烈了起來,各種版本哄傳四方,攪得滿朝野不得安寧,待得劉仁軌於七月二十五日急趕至京時,人心已是一派紛『亂』,誰都不知曉這朝局的走向將會是如何。

如何?其實並不會如何,哪怕外頭流言再多,李顯都始終穩坐釣魚臺,只因他很清楚高宗要的是甚,絕不是整出個驚天的響動來破壞朝局的穩定,要的只是對天下人有個『交』代罷了,既如此,事情就斷不會搞得過大,毫無疑問,劉仁軌必會得到高宗的提點,行起事來麼,也就不會有甚太出格的舉措,當然了,劉仁軌要想順利完成這麼個棘手的差使,關鍵不在其本人,也不在武后處,而是在李顯的身上,一句話,此案沒有李顯的首肯,那是斷然平息不下來的,旁的不說,光是大角宮那檔事,就足夠劉仁軌去忙乎的了。

李顯雖是不曾去管外頭的流言,可也並非閒着沒事做,實際上,在劉仁軌到來之前的這幾日,李顯始終在與張柬之推演着大角宮那檔事兒——蔡州一案雖轟動,可那不是重點,只因所有的線索早已都被抹去了,不止是李顯這頭手尾處理得極爲乾淨,劉達銘與李純這兩冤大頭也動了不少的手腳,無論是誰去查案,都不可能得到甚有價值的線索,至於破案,那不過是浮雲罷了,完全沒可能的事兒。

從本心上來說,李顯是很想一舉將大角宮那幫『混』球一鍋端了去的,難得有個『操』作的機會,要說不心動,那絕對是假話,只是說到具體的可能『性』有多大,卻是不好說了,哪怕李顯與張柬之反覆推演了十數次,卻依舊不敢言必勝,沒錯,李顯手中是有些證據,人證物證都不缺,真要拿出來指證大角宮諸般人等的身份,確實能派得上用場,問題是武后那頭同樣也能炮製出一大堆的僞證,彼此攻伐之下,最終還是得將官司打到高宗處,如此一來,等於是繞了一大圈子,卻平白做了無用之功,理由很簡單,高宗要求穩,就不會故意去生事,最多就是各打五十大板,將大角宮諸人趕出宮去,卻不太可能對大角宮諸人下狠手,而這,顯然不太合李顯的戰略意圖。

總而言之,一句話,真正收拾清虛等人的時機還不成熟,與其讓這幫武功高強的亡命匪徒潛入暗中,還不如任其處在宮中那等明處,將來真要動手時,也方便上不少,當然了,按兵不動並不意味着不在此事上施壓,不止是要給武后一點顏『色』看看,更爲要緊的是李顯打算以此事來拉住劉仁軌這個大多情形下處於中立的宰輔老臣,很顯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概因劉仁軌其人文才武略皆出類拔萃,爲人又方正嚴明,儘管內心深處是向着李顯,也沒少暗中幫襯過李顯,前番更是因幫襯李顯而深深得罪了武后,導致被致仕之結局,但,這對於李顯來說,還不夠,只因李顯要的是其在政事堂裡充當自己的喉舌,就有若當初的樂彥瑋一般。

按說,如今政事堂七大宰輔裡,除了賈朝隱與李貞之外,其餘人等大多是向着李顯的,可問題是裴行儉等人都是忠臣,他們真正忠於的人是高宗,而並非李顯,這就導致了李顯無法在政事堂裡取得真正的優勢,手腳難以真正施展開來,尤其是在武后與李貞有可能徹底合流的情況下,在政事堂裡有沒有一個真正的支持者就顯得尤爲的關鍵,而比較過諸般人等的『性』格之後,李顯最終還是將目標落在了劉仁軌的身上,只因其相較於其餘諸宰輔來說,他更爲好名,尤其是身後之令名,這一點從前世那會兒其儘管極度不喜武后的專權,卻還是竭盡全力地爲其做事便可看出一斑。

拉攏人,尤其是拉攏似劉仁軌這等在朝在野都有着極大名聲的重臣,那絕對是件技術活兒,不僅需要籌碼與技巧,更得有耐心,這三者李顯都不缺,自是不會貿貿然地胡『亂』出手,而是在東宮裡坐等着劉仁軌自己找上『門』來——朝野間關於大角觀人等之身份的流言有一大半是李顯派人放出去的,蔡州一案的所謂“真相”之說法也有近半是出自“鳴鏑”之手筆,要的便是給劉仁軌制造足夠的壓力,效果麼,顯然不錯,這不,劉仁軌到京才兩日,便已是坐不住了,一大早地便趕到了東宮『門』外,要求覲見李顯。

李顯等的便是劉仁軌的上『門』,自然不會不見,但卻並不曾表現出太過的熱情,既沒有出宮相迎,也沒有降階恭候,而是獨自一人端坐在寬敞的書房中,神情肅然地等候着劉仁軌的到來。

“老臣叩見太子殿下。”

一見到李顯擺出了單獨奏對的陣勢,由高邈陪同着走將進來的劉仁軌先是一愣,可很快便回過了神來,緊趕着搶到文案前,恭恭敬敬地大禮參拜不已。

“免了,劉相且請入座罷。”

李顯無甚表情地叫了起,指點了一下几子的對面,示意劉仁軌自行落座,而後拿起剛燒開沒多久的茶壺,親手斟滿了一碗,遞到了劉仁軌的面前。

“多謝太子殿下厚賜,老臣愧受了。”

李顯乃是半君,他親手斟茶可是極高的待遇,劉仁軌自不敢辭,緊趕着躬身遜謝了一句道。

“劉相不必客氣,請用茶。”

李顯明知劉仁軌爲何而來,可就是不問,只是微微一笑,端起了茶碗,朝着劉仁軌比劃了一下,而後,也沒管劉仁軌是怎個表情,便即微閉着雙眼,慢條斯理地品起了茶來。

劉仁軌能出將而入相,自非尋常之人,儘管心中有所牽掛,可宰輔之氣度卻是從容淡定得很,也沒急着開口,同樣微微一笑,端起茶碗,細細地品着茶,宛若此來就是專程來與李顯品茶一般。

“劉相,這茶如何哉?”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一盞茶總算是飲盡了,李顯雙眼一睜,似笑非笑地看着劉仁軌,一派隨意狀地問了一句道。

“好茶,甘而不澀,入喉而『脣』齒留香,當真是好茶,該是雨前龍井,煮的是無根之水,好茶!”

劉仁軌也是好茶之人,平生愛好不多,唯茶之一道爲最,點評起來,自是分外到位。

“劉相果真是識貨之人,茶者,生於山野林間,本無所謂好與壞,唯飲者留其名也,遇之品茗高手,那便是絕世好茶,若遇俗人,不過解渴之牛飲也,劉相以爲然否?”

評茶不過是表象,李顯真正要表達的卻是延攬之意,只是說話的技巧卻是十足十,從茶本身說起,只一轉便轉到了君臣際遇上頭。

“殿下於茶道『精』研之深,老臣萬分不及也,慚愧,慚愧。”

李顯話裡的意思已是表達得極爲的明顯了,以劉仁軌的智商,又怎可能聽不出那弦外之音,心裡頭不禁打了個突,臉上的笑容也爲之微微一僵,可反應卻是不慢,笑呵呵地回了句無甚營養的廢話,並不肯輕易入了李顯的彀中。

“『精』研麼?實談不上,不過是被『逼』無奈之舉罷了。”

李顯既挑起了話題,又怎可能被劉仁軌打太極的話給搪塞了去,這便自嘲地一笑,帶着幾分的無奈與傷感地感慨了一句道。

“殿下乃天潢貴胄,言語深奧,老臣愚鈍不明,慚愧,慚愧。”

一聽李顯如此說法,劉仁軌心頭已是狂振不已,明知道李顯所指何在,卻百般不願接這個茬,這便故作糊塗地推脫着。

“天潢貴胄?呵呵,這詞用得好,本宮的大哥是天潢貴胄,五哥也是天潢貴胄,六哥還是天潢貴胄,結果如何呢?劉相不會不知道罷?如今本宮也是天潢貴胄了,又該是怎個了局呢?”

李顯辯才無雙,哪怕劉仁軌再如何推脫,李顯要想說的話,自是總能找到由頭,一個“天潢貴胄”的詞兒便引來了李顯一連串尖銳至極的問話。

“這……”

劉仁軌此來本是想讓李顯歇把手的,並無投入李顯麾下之意在內,倒不是他不欣賞李顯之才幹,也不是不想幫襯着李顯,只是不想太過深陷於李顯與武后之爭中去罷了,這會兒被李顯連珠串般的問題一『激』,登時便語塞了,冷汗狂涌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劉相乃飽讀史書之人,又是三朝老臣了,無論學識還是威望,都堪稱羣臣之楷模,又可曾見過太子之更迭有如本朝者?虎毒尚且不食兒,況乎人耶?呂后雖狠,尤不殺親兒,今後如何哉?忠,賜白綾!弘,喂毒!賢,絞殺!本宮又該死何所哉?”

李顯越說越是『激』憤,到了末了,已是潸然而淚下,語不成調,這等大膽之言,直聽得劉仁軌整個身子哆嗦得有若打擺子一般……

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340章 胸有宏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229章 馴“明”記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505章 訓兒(下)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180章 離人淚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701章 殺戮之樂章(三)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
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340章 胸有宏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229章 馴“明”記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505章 訓兒(下)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496章 大海濤聲(五)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556章 大決戰(七)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180章 離人淚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701章 殺戮之樂章(三)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371章 河州之殤(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786章 三方算計(上)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