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

馬德里,剛剛登上首相寶座的安東尼奧,此刻正神色凝重的打量着手中的報告。

最近這些年,西班牙的日子就如同“王小二過年”,那是一年不如一年。

即便是在剛結束不久的反法戰爭中獲勝,收復了魯西永地區,也沒有能夠扭轉西班牙向下滑落的頹勢。

沒有辦法,一場菲律賓戰爭將他們虛弱的本質暴露了出來。連一個落後的土著國家都幹不過,還好意思以列強自居?

對不起,英俄奧三國表示和這樣的弱雞並稱“列強”,大家還丟不起這人。

即便是利用外交手段拿回了菲律賓羣島,那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妥協之上的,完全和“勝利”撤不上關係。

拿出去忽悠一下普通民衆就行了。海軍打了一個平手,陸軍一敗塗地,最後還靠僱傭兵救場,這不是失敗是什麼?

失敗就是失敗,關起門之後,安東尼奧首相還是敢於承認的。

作爲失敗者,自然要承擔失敗的後遺症。戰後西班牙就收穫了“列強之恥”的稱號。

爲了不跟着一起丟人,英俄奧三國的媒體,已經將西班牙踢出了列強隊伍。

如果只是丟點兒面子,那也不是不能忍受。反正最近這些年,西班牙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丟人的地方多得去了,大家的心裡承受能力已經大幅度提高。

麻煩的是日本人並不甘心失敗,即便是自己撤離了,也沒有忘記順手給他們埋下一顆釘子。

根據遠征軍發來的情報,目前活躍在菲律賓羣島土著叛軍,人數已經超過二十萬。

單從兵力上來看,叛軍人數都超過了遠征軍。顯然,菲律賓亂局一時半會兒是結束不了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菲律賓亂局還沒有收拾掉,古巴叛亂又接踵而至,並且還是有國際勢力支持的預謀性叛亂。

主力部隊陷在菲律賓羣島出不來,面對古巴叛亂西班牙政府就表現的非常無力了。

幸好古巴總督擁有非常豐富的鎮壓叛亂經驗,在叛亂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就果斷採取行動,徵召島上的西班牙裔入伍。

加上原有的殖民軍,現在西班牙在古巴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0萬。

數字看上去挺大的,但是這個“20萬”,明顯是湊數的老弱居多,真正有戰鬥力的不會超過一個師。

具體戰績可以參考原時空的美西戰爭。美國人臨時拼湊起來的一支遠征軍,加上古巴叛軍的配合,在付出三位數士兵陣亡的代價後,就贏得了勝利。

現在雖然沒有了那支美國遠征軍,但是古巴叛軍已經出現了。

然後,西班牙政府軍和叛軍在古巴上演了一場“菜鳥互啄”,場面那是極度的感人。

說出來都是眼淚。

總之,面對一幫臨時匯聚起來的烏合之衆,西班牙政府軍硬是沒有佔到便宜。反而被人家打得節節敗退,需要向國內求援。

如果時機不對,安東尼奧真相親臨前線去看看,這支“20萬”人的平叛大軍究竟是貨色,又有幾多“空響”。

不管怎麼說,殖民政府表現不及格,西班牙政府就要自己頂上去,反正是不能放任古巴獨立。

安東尼奧首相:“儒尼奧爾伯爵,我們的外交行動進展到了哪一步?”

西班牙外交部的表現並不突出,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凡事都要靠對比。

在其他政府部門官僚的襯托下,表現中規中矩的外交部,那就是官場上的一股清流。

前面的菲律賓戰爭就是證明。要不是外交部反應足夠快,及時採取行動爭取到了歐洲各國的支持,也無法這麼順利的收回菲律賓羣島。

遺憾的是外交也不是萬能的,縱使外交人員再怎麼努力,也頂不住國力衰退帶來的後遺症。

外交大臣儒尼奧爾:“除了維也納政府表示會幫忙牽制英國人外,就只有俄國人願意在外交上支持我們。

其它國家因爲不願意得罪英國人,都不肯做出明確表態,我們只是爭取到了輿論上的支持。

因爲願意支持我們的歐洲國家太少,維也納政府又不願意出全力以赴,我們能夠獲得聯盟直接支持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

欺軟怕硬是人之常情。

如果不是自己倒黴,恰好遇上了躲不開;換了聯盟中其它國家和英國人對上,他們同樣也不會輕易表態。

能夠讓各國在輿論上提供支持,就足以證明外交部努力了。

只可惜歐洲輿論,對英國人的影響力有限。如果被人罵,那就不是約翰牛了。

至於俄奧的支持,也就那麼回事。沙皇政府最多幫忙吼上兩嗓子,實質上的支持一點兒也提供不了。

維也納政府雖然承諾會牽制英國人,但這個“牽制”也充滿了藝術性,具體能夠做到哪一步,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最大的可能是:只要英國人不親自下場,不留下明顯的把柄,維也納政府就會假裝什麼也沒看見。

軍火援助,那是軍火販子幹得事情。誰家沒有幾個喪心病狂的軍火商,這點兒污水在國際上絲毫作用都沒有。

安東尼奧首相點了點頭,深有感觸的說道:“果然是誰都靠不住,最後還是要我們自己啊!”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這麼簡單的道理,西班牙人自然知道。只不過人總是擁有僥倖心理的。

前面的菲律賓戰爭就是靠盟友支持,才獲得了勝利,現在古巴出了問題,西班牙政府自然是想要重新複製一邊遍。

畢竟,這是最簡單、最輕鬆、需要付出代價最少,且能夠百分百獲得勝利的方式。

可惜這個世界是殘酷的,歐陸各國也不是做慈善的。前面欠下的人情,西班牙政府都還沒有還上,現在再來已經不行了。

安東尼奧首相問道:“前線的局勢發展到了哪一步,鎮壓叛亂的方案做好了麼?”

既然盟友靠不住,那就只能自己上了。只要英國人不下場,僅僅只是對付叛軍,西班牙政府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陸軍大臣尼科爾:“前線的局勢是喜憂參半。菲律賓的局勢已經好轉,遠征軍已經控制了所有的城市,叛軍只能龜縮在叢林中苟延殘喘。

我們已經制定了完善的封鎖計劃,沒有物資涌入,叛軍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古巴的情況就非常糟糕了,叛軍的發展勢頭,比我們預想中還有快,瓦萊里亞諾總督已經發了五次求援電報。

雖然陸軍部已經做好了完善的增援計劃,但是我們的陸軍主力還在菲律賓羣島鎮壓叛亂,短時間內根本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

爲了儘快鎮壓古巴叛亂,不給英國人留下可趁之機,陸軍部建議招募5萬僱傭兵,用於古巴戰場。”

毫無疑問,“兵力不足”明顯只是一個藉口。西班牙投入到菲律賓羣島的部隊,同樣是以僱傭兵爲主,投入的自家部隊也不過八萬餘人,國內仍然有十幾萬部隊。

現在法蘭西又衰落了,在歐洲大陸上西班牙人根本就沒有敵人,正是國防壓力最小的時候。

理論上來說,從國內抽調5萬部隊去鎮壓叛亂,不應該存在任何問題。

可惜現實不是“理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名義上西班牙確實有二十多萬常備軍,但這僅僅只是“名義上”。

和絕大多數腐朽帝國一樣,吃空響、濫竽充數,同樣是西班牙軍隊的頑疾。

唯一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投入到了菲律賓戰場,剩下的老爺兵,尼科爾自然不敢往前線送了。

正好前面已經用過一次僱傭兵了,感覺比自家的軍隊還好用,尼科爾自然不介意再來一次。

反正歐洲大陸也有使用僱傭兵的傳統,只不過到了近代戰爭規模擴大,瑞士這個僱傭兵王國的人口又不足,無力參與歐陸大戰,僱傭兵才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這都是小問題,沒有了瑞士僱傭兵,還有法蘭西僱傭兵。

儘管戰後法蘭西的青壯人口大減,但其國內糟糕的經濟,還是逼着法國青年出來當僱傭兵謀生。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年裡駐紮在法蘭西的盟軍,已經先後幫巴黎政府,鎮壓了87次工人暴動和14次武裝起義。

可以說現在的法蘭西就是一個特大號的火藥桶,只差一點兒火星就會發生爆炸。若不是盟軍及時滅火,早就發生了爆炸。

可以說只要有錢,現在是想要多少僱傭兵,就有多少僱傭兵。法國政府巴不得把這些不穩定因素打包送走,好睡上一個安穩覺。

安東尼奧首相點了點頭,他不是什麼完美主義。在他看來只要能夠解決問題,無論是派出自己正規軍,還是招募僱傭兵,沒有任何區別。

“那就儘快行動吧,早點兒鎮壓掉叛亂,我們才能集中精力體制……發展經濟。”

“改”字還沒有出口,安東尼奧又咽了回去。儘管西班牙非常需要體制改革,但現在明顯不是談改革的時候。

當務之急是儘快鎮壓殖民地叛亂,打消敵人的窺視之心。在這個時候,談改革這種敏感的話題,明顯不合時宜。

最關鍵的是西班牙君主年幼,攝政的王太后對改革“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缺乏王室的支持,僅憑政府的力量推動自上而下的改革,壓力還是太大了一些。

財政大臣西格弗裡德嚴肅的說道:“首相閣下,政府已經沒錢了。從1891年開始,我們就一直處於戰爭中,西班牙已經疲憊了。”

對衰落的就像一個老人的西班牙王國來說,連續三年的戰爭,已經耗光了這個老派帝國的底蘊。

幸好戰爭沒有在本土發生,又有盟友幫助,要不然“年邁”的西班牙王國早就崩潰了。

國家沒有崩潰,但是政府財政卻已經崩潰了。沒有了殖民地的輸血,這個債臺高築的老牌帝國,到了現在實在是撐不住了。

安東尼奧一愣,隨即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略加思索過後,安東尼奧緩緩說道:“繼續借外債吧!想必奧地利人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我們上門。”

這年頭的國際貸款,通常都伴隨着一系列的政治附加條件。很多時候需要額外付出的代價,都遠超明面上的資金利息。

從這方面來看,借外債明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這卻是西班牙政府眼下唯一可行的選擇。

安東尼奧是聰明人,非常清楚現在西班牙的經濟有多脆弱,任何加稅行爲都有可能把這個國家推向深淵。

相比之下,借外債的後遺症就要小得多了。作爲歐陸霸主的神羅帝國,早就已經洗手上岸了。

縱使要趁火打劫,維也納政府也會注意吃相,不可能做得太過,至少不會把西班牙往絕路上逼。

殖民大臣塔博亞達補充道:“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可不僅僅只侷限於財政上,和軍事上。

根據殖民部蒐集到的情報,古巴叛亂的背後除了英國人之外,還有其他國際勢力在參與。

有實力向叛軍提供支持的國際勢力一共有四家,除了已經明牌的英國人外,還有美利堅合衆國、聯盟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

究竟是三家中一家在支持叛軍,還是兩家在支持,又或者是三家都在暗中支持,我們還不得而知。

當然,也有可能是英國人故佈疑陣,想要帶偏我們的視線,找人替他們背鍋。只不過現在他們已經暴露了,似乎沒有這種必要這麼幹。

殖民部已經派人進行調查了,不過我們收買的人在叛軍中地位不夠,短時間內恐怕無法搞清楚幕後黑手還有誰。

不光是古巴,就連摩洛哥地區最近也不怎麼穩定。我擔心敵人要是在古巴沒有取得成果,會轉而支持摩洛哥人。”

有實力就有嫌疑,國際政治中互相捅刀子的事情多得去了。即便是盟友,互相挖坑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最關鍵的是:無論是美利堅合衆國、聯盟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都有對西班牙下黑手的動機。

沒落的西班牙王國,依舊拿着幾塊富庶的殖民地,現在已經是“小兒男士抱金磚”,想不惹人窺視都難。

外交大臣儒尼奧爾嚴肅的警告道:“侯爵,請停下你那無意義的追查。現在策劃古巴叛亂的是英國人,也只能是英國人!”

沒有辦法,西班牙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給自己增加一個敵人了。

縱使查出了幕後黑手,他們也只能裝聾作啞,甚至爲了不節外生枝,他們還要幫敵人掩蓋。

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三章、鴻門宴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四十五章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十五章、逼宮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章、教子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
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三章、鴻門宴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四十五章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十五章、逼宮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章、教子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