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

君士坦丁堡

在談判桌上丟了面子的俄國代表亞歷山大緬什可夫,很快就找了回來,只不過手段有些不堪入目。

1851年4月2日,緬什可夫拜訪了蘇丹,以非常霸氣的口吻,責令蘇丹政府罷免親英法的外相福阿德,改由親俄派的裡法特接任。

事實證明,粗暴的手段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迫於俄國人的壓力,蘇丹政府妥協了。

緬什可夫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世界,在近東地區誰纔是老大。各國政治家們集體失聲,面對一個不守規則玩家,誰都會感到頭疼。

被打了臉的英法兩國,自然不會甘心失敗,可是在近東地區,他們兩國的話語權根本就沒有辦法和俄國人比,甚至還低於奧地利。

不待他們採取行動,緬什可夫又向蘇丹政府遞交了外交照會,指責蘇丹政府對東正教會的不公正待遇,要求兩國簽訂協議,由俄國政府來管理東正教徒,奧斯曼政府不得插手東正教會事務。

不公正待遇這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這個年代蘇丹政府已經放寬了宗教政策,企圖以此來消除國內的宗教矛盾。

可惜這種矛盾,從奧斯曼帝國建立開始,就一直持續了下來。不是政府一紙政令就可以解決的,加上俄國人的插手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

……(具體宗教問題,省略一萬字)

俄國人的要求,已經觸及了奧斯曼帝國的底線。如果答應了這個條件,就意味着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交給俄國人管理了。

英法也無法忍受俄國人這麼擴張勢力範圍,這個時候英國人已經意識到了戰爭不可避免。

倫敦

君士坦丁堡談判的經過傳遞回來後,英國政府就在考慮,在接下來的俄土戰爭中該如何抉擇。

外交大臣帕麥斯頓想了想說:“首相閣下,想要壓制住俄國人的野心,光拉攏法國人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得到奧地利的支持。

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組織歐洲聯軍,聯手遏制俄國人的野心。”

約翰-羅素搖了搖頭說:“帕麥斯頓先生,組織聯軍的問題暫且擱置,我們都清楚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在對俄問題上,歐洲各國態度不一,很多國家沒有切膚之痛,想要他們一起出力打擊俄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還是說說怎麼拉攏奧地利的問題吧,如果能把他們拉過來,合三國之力,在近東地區我們就可以壓制住俄國人了。”

帕麥斯頓分析道:“從君士坦丁堡傳回來的情報表明,俄國人和奧地利已經達成了妥協,具體條件我們還不清楚。

現在俄國人已經承認了奧地利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範圍,作爲回報,奧地利也支持俄國人對奧斯曼帝國的野心。

這種妥協,並不意味着兩國在巴爾幹問題上的矛盾已經不復存在了,只是暫時被共同的利益壓了下去。

以俄國人的胃口,就算是兩國達成了一致,最後還是會因爲利益衝突而分手。這些問題奧地利政府不可能不知道。

梅特涅那個老狐狸這次會站在俄國人一邊,也標誌着奧地利政府國策的改變。

看來維也納體系的崩潰,對奧地利人打擊很大,現在他們已經不在奢求歐洲平衡了。從這方面來說,在歐陸政策上我們失去了一個盟友。

我們都知道和俄國人做鄰居,要時刻保持清醒,打個盹兒都有意味着危險,現在的奧地利政府是準備禍水東引了。

瓜分巴爾幹半島,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多還是奧地利政府感到了威脅,不願意繼續承擔阻擋俄國人的責任。

想要通過挑起俄土戰爭拖住俄國人,爲國內的發展爭取時間,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只是順帶。”

這個時候,倫敦政府已經後悔讓維也納體系崩盤了。在維也納體系崩盤後,他們的確可以擺脫限制插手歐洲事務,可結果並不理想。

從支持撒丁王國開始,到現在的近東危機,倫敦政府在外交上,幾乎就沒有取得過像樣的成果。

現在歐洲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牽扯了他們大量的精力。反而不如維也納體系時代,歐洲大陸平衡穩定,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在海外擴張勢力。

從這方面來說,維也納體系也成就了大英帝國的霸主之位。

國務大臣疑惑的問道:“帕麥斯頓先生,按照你的判斷,我們想要拉攏奧地利就不可能了?”

奧地利帝國一直都頂在抗俄的第一線,兩國居然沒有成爲敵人,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能力可見一斑。

這樣的對抗,顯然是不利於奧地利發展壯大的。政府的精力都被鄰居給消耗殆盡,哪裡還有能力發展自身呢?

在維也納體系崩潰前,奧地利政府就曾向英國人求助,要求倫敦政府出錢來維持這一體系,遭到了當時政府的拒絕。

英國人當初給出的建議是,讓奧地利政府進行社會改革,等完成了社會改革過後,就有錢了。

事實證明,完成了社會改革過後,確實可以扭轉財政困境。不過現在的奧地利政府,已經對維也納體系不感興趣了。

自己勞心勞力的爲歐洲平衡而努力,而體系下最大的受益者,卻在一邊悶聲發大財,擱在誰的身上心裡都不會平衡。

帕麥斯頓想了想後回答道:“這就要看俄國人了,如果他們能夠讓奧地利政府感到威脅,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奧地利拉攏過來。”

歷史上也是如此,奧地利倒戈既不是因爲英法的利益誘惑,也不是俄奧多瑙河流域的利益衝突,最關鍵的還是感受到了俄國人的威脅。

爲了自身的戰略安全,背棄盟友再正常不過了。就算是換成了弗朗茨,當俄國人展示出的實力太強大,能夠威脅到奧地利生存,他同樣會選擇打擊俄國人。

俄國人也是如此,假如奧地利太過強大,能夠威脅到他們,照樣會背後捅一刀。

……

自從擴軍法案通過,奧地利就掀起了參軍熱潮。土地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上一次戰爭中的有功之臣,拿到了土地成爲榜樣過後。

上一次參軍的士兵們運氣比較好,從頭到尾都是順風仗,戰爭的殘酷性他們沒有能夠體會到。就算是有殘酷,那也是對敵人來說的。

這次擴軍備戰,就差直接說要打奧斯曼帝國了。如果是兩百年前,要進攻奧斯曼帝國,大家的第一反應絕對是恐懼,現在大家眼裡就剩下戰功了。

誰讓奧斯曼帝國衰落了呢?奧地利和俄羅斯聯手,還打不贏奧斯曼?

風險不大,回報豐厚,自然讓人趨之若鶩。

不要說是普通民衆,就連貴族們都在想方設法的進入軍隊中服役,註定勝利的戰爭,大家都想要進去撈戰功。

這種機會不容易遇到,錯過了這次機遇,下一次對外戰爭,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徵兵點前面,已經排起了長龍。“功名但在馬上取”的思想,在歐洲大陸是非常盛行的。

這個年代,想要出人頭地,在戰場上立下軍功是最好的捷徑。尤其是對底層民衆來說,這幾乎是他們唯一通往上流社會的路。

上一次戰爭中很多預備役官兵也大放異彩,在很多人看來,就算是進不了正規軍,進入預備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奧地利的軍人地位是很高的,那怕是預備役士兵,都很受人尊重。

一名青年軍官望着長長的隊伍,嘆了一口氣說:“今天來的人很多,看來我們的徵兵標準還有提升的可能。”

旁邊一名中年軍官不滿的瞪了他一眼,開口說道:“韋爾斯頓,你少那裡亂髮感慨,趕快給我組織測試。

記住了這一次會奧地利語的優先錄取,免得到了部隊過後,還要老子給他們做培訓。”

“是,少校!”韋爾斯頓立即回答道

奧地利沒有出臺過明確語言排斥法案,不過政府、軍隊、企業等機構,大家都默契的優先錄取會用奧地利語的。

用民間的土話說就是:“你丫的連通用語言都不會,難道還要我給你配上一名翻譯麼?”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語言不通、交流不變,出生社會過後,找工作就成爲了第一難題。

那怕是民族主義者,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現實。不學習奧地利語,想要找到一份工作已經難如登天。

想要優待照顧?抱歉,在奧地利用人機構有權自由選擇需要的人才,政府不得隨意干預。

經過了三年時間的推廣,奧地利語雖然沒有實現全民普及,可是在城市中,大部分人都掌握了常用語。

現在這一幕,在奧地利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爲了做到這一點,奧地利政府也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尤其是剛剛開起推廣的時候,還遭到了很多民族主義分子的抵制。可惜他們運氣不好,恰好趕上了大革命,鬧事的就被和諧掉了。

最令他們憤怒的是:奧地利政府倒行逆施過後,不但沒有激起民憤,國內的局勢反而迅速好轉。

到了現在,奧地利的所有學校都以奧地利語爲主,其它的語言文字就和外語差不多一個待遇,屬於選修課,並且是付費選修課。

人都是現實的,升學考試不考,找工作不需要,學習還要額外掏錢,慢慢的大家自然就不重視了。民族、獨立這些關鍵詞,同樣在大家的生活中淡去。

甚至在前不久,弗朗茨還下令取締了國內所有的非奧地利語書籍、報刊。

很多人都以爲這會引起社會動盪,現實卻非常的打臉。除了部分專家學者在吆喝外,普通民衆根本就是無所謂的態度。

民族主義也是需要宣傳的,斷絕了宣傳渠道,普通民衆誰知道這是什麼?

在政府的打壓下,很快就成爲了地下思想。想要傳播也要看實際情況,自從教育體制改革過後,青年學生就不和他們玩了。

沒有中二敢死隊後,這些人的戰鬥力大大降低。站出來和政府作對?敢這麼幹的,早就進去了,哪裡有機會浪到現在?

菲克文娜,一名匈牙利作家,匈牙利民族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只不過他屬於溫和派,反對一切暴力革命,也沒有跟着科蘇特鬧獨立,甚至還多次發表文章抨擊革命黨的暴行。

這種沒有威脅的存在,自然沒有被清洗掉。最近他很愁,比當年匈牙利王國被拆分的時候還要愁。

對於一名民族主義者來說,匈牙利沒了還可以接受,因爲他不排斥成爲奧地利人,可是沒有了匈牙利的民族語言、文字,他就忍不住了。

就在前不久,主辦的匈牙利前進報被停刊了。儘管這份不入流小報紙,每期的銷量已經不足千份,這也是他爲之奮鬥的事業。

更令他難以接受的是,由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建立的匈牙利民族學校,也把匈牙利語列入了付費選修課,不在是教學語言。

現在他要去和學校領導爭取,不能讓伯爵的心血付之流水,這一刻他無比的痛恨科蘇特爲首的革命黨人。

如果不是發生在1848年的叛亂,匈牙利王國還是匈牙利王國,在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的領導下,他們還可以進行社會改革,建立一個理想的匈牙利社會。

歷史沒有如果,喪失了領袖過後,他們這幫匈牙利改良派,就成了一盤散沙,不少人都被奧地利政府收編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要不了多久菲克文娜也會接受奧地利政府的善意,現在他還想爲曾經的夢再努力一次。

“幅恩格斯校長,爲什麼要取消匈牙利語?”菲克文娜質問道

幅恩格斯解釋道:“菲克文娜先生,你應該知道匈牙利民族學校從建立開始,就是依靠外界的捐款維持,我們只是收取少量的學費。

最近兩年我們接受到的捐款已經大大減少,學校的經費已經陷入了困境,從一年前開始,教職員工的薪水就不能按時發放了。

爲了讓學校生存下去,我們不得不接受奧地利政府的教育撥款。

根據奧地利教育部規定:凡是接受政府撥款的學校,中小學教育奧地利語作爲唯一專修語言。”

這樣解釋,幅恩格斯已經和很多人都說過了。學校的實際情況,比他說的還要糟糕。

多學習一門語言,無疑要佔用大量的學習時間,影響其它功課的成績,很多家長向學校提議取消匈牙利語。

不要講那麼多大道理,他們只關心升學考試。這個年代能夠上大學的機率本來就低,爲了下一代的未來,很多人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麼?”菲克文娜皺着眉頭問道

幅恩格斯嘆了一口氣說:“菲克文娜先生,胳膊拗不過大腿。1848年的事情過後,奧地利政府就非常的警惕民族主義。在文化、教育領域,全面推廣一體化教育。

這是政府制定的國策,除非能夠讓他們再次相信我們,不然這種打壓就不會結束,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造反、革命?這些東西他們都不陌生,可這不是他們的強項。大家都有一家老小,誰肯去冒險啊?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國內的經濟增長迅速,社會秩序穩定,民衆根本就沒有革命的動力。

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
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