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

經濟危機爆發過後,弗朗茨埋下的雷就炸了,各地的爛尾工程層出不窮,維也納政府四處收拾爛攤子。

沒有辦法,經濟危機的破壞性太強了,作爲第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可比以往的經濟危機嚴重的多。

僅1857年,美國破產企業就高達五千餘家,股市直接被腰斬,個別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股票價格狂跌百分之九十。

歐洲各國也好不了多少,只不過經濟危機波及到的時間要晚一點兒,各國政府有反應時間。

可惜這個年代沒有政府幹預經濟的說法,大家都在坐等危機爆發,損失自然是少不了的。

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多資本家們的資金鍊斷裂。兜裡沒錢,那怕是再不甘心,也只能忍痛割肉。

前期的投入算是做了慈善,履約保證金直接打了水漂。

政府工程爛尾,這還只是小問題,反正這些項目不是火燒眉毛,晚上幾年施工也不會要人命。

況且,有實力的資本家們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投入的越多大家就越捨不得放棄,本身來說這些工程,還是優質項目。

這種堅持,對風雨飄渺的奧地利經濟至關重要。直接讓很多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生存了下來,避免了經濟的持續惡化。

首相費利克斯沉聲說道:“陛下,截止到目前爲止,國內申請的破產企業已經高達一千八百家,瀕臨破產的企業高達兩千家,其中還包括五大鐵路公司。

股市大盤直接下跌了百分之四十二,其中鐵路股票下跌最爲嚴重,受美國鐵路泡沫的影響,讓很多投資者對鐵路喪失了信心,市值蒸發了百分之七十二。

紡織業、製造業、金融業、鋼鐵業全部損失慘重,受經濟危機影響,就連農產品出口都萎縮了四分之一。

工業產值較去年同期,下跌了近百分之三十,目前還處於持續下滑狀態。

國內失業人口已經高達九十八萬餘人,超過百萬是遲早的事情。如果經濟形勢不發生好轉,這種情況還會持續惡化下去。”

各行各業受經濟危機衝擊,企業大規模破產,弗朗茨是一點兒也不關心,這些都在預料之中。

狂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怎麼可能沒有後遺症呢?如果不是近東戰爭的緣故,讓奧地利搶佔了英法在俄羅斯帝國的市場,經濟危機早就爆發了。

戰後經濟轉型的時候,奧地利的危機就開始出現了。

如果不是開闢海外殖民地、金本位制度改革、殖民地黃金的涌入帶來了大量的貨幣、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那麼這次經濟危機就不是從美國開始,而是從奧地利開始了。

別的問題都可以慢慢來,唯獨失業問題迫在眉睫,必須要立即解決,不然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

弗朗茨想了想說:“按照原計劃,政府接手爛尾的建設項目,先讓工人們復工。

同時,政府約談已經停工的鐵路公司,要麼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資金問題,立即恢復施工;要麼接受政府出資入股,總之必須要儘快恢復施工。

殖民部也要儘快行動起來,經濟危機是組織移民的最佳機會,不光是奧地利,整個德意志地區都是你們的工作範圍。

要想辦法鼓勵破產民衆移民殖民地,這個時候美國人也在經濟危機中,沒有人和你們搶移民。

命令殖民政府加快速度,向尼日利亞和剛果地區擴張,我授權他們可以組織民間武裝參加戰鬥,儘快擴張我們的勢力範圍。”

這些項目只要恢復了正常施工,那麼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也就活下來了,國內的失業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這個年代工業實際上還相對單一,這些項目的周邊產業,已經包含了全國大半的產業。

弗朗茨吞下了爛尾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那是因爲這些項目找不到接盤俠,只能由政府接手繼續建設。

沒有一口吃掉鐵路公司,除了鐵路公司市值較高,收購起來耗資較大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鐵路公司是虧本買賣。

自從維也納政府把一系列的線路,全部打包授權給鐵路公司後,鐵路公司的“錢途”就不是那麼光明瞭。

精明的財團們,早在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撤退離開了,現在被套牢的都是反應慢了一步的投機者。

弗朗茨自然不可能幫他們解套,要知道未來十年之內,鐵路公司都看不到利潤。這種長期性項目沒有人墊背,光靠維也納政府投資,那個資金壓力也太大了。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寧願讓私有資本把新神聖羅馬帝國的鐵路全部修完,而不是現在這樣折中的公私合營。

靠着一系列資本運作下來,奧地利在不到十年時間,就增加了一萬四千八百多公里鐵路,整個新神聖羅馬帝國鐵路總里程,已經突破了兩萬公里。

如果由政府投資的話,估計維也納政府現在連一半的工程量都完不成,這是金錢的力量,窮逼的維也納政府玩不起這種大工程。

即便是現在,維也納政府也無力承擔這種鉅額投資。現在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是舉債進行的。

直接讓奧地利成爲了繼英法美之後的世界第四大債務國,未來數十年內,維也納政府都要爲還債而努力。

戰爭是轉移危機的最佳辦法,可惜非洲大陸遠了一點兒,不然弗朗茨不介意拿下幾個土著王國,度過這次經濟危機。

不過釋當的擴張還是有必要的,掠奪財富就不說了,至少要先把安置移民的土地給搶購了。

德意志地區人口過剩,不是一天兩天了,奧地利地區還算是好的了,先後向巴爾幹半島輸送了幾十萬移民,又往殖民地忽悠了好幾萬,人口壓力並不是太大。

德意志其它地區就不同了,每次經濟危機爆發失業潮出現,就是對外大移民的時候。

這次恰好美國也爆發經濟危機了,估計這個時候他們就是想要移民,人家也不會歡迎他們。

約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陛下,我們殖民部已經制定了移民計劃,爲了吸引德意志地區的移民,我們提出了兩種移民方式:

其一,接受政府僱傭,移民前往殖民地開闢農場,由政府安排具體地點,所有的移民費用由政府承擔,他們不需要擔心工作問題。

當然,這需要簽訂五年勞務合同,我給出了比本土高百分之二十的薪水,期間政府提供免費探親假一次。

其二、自由移民,凡是選擇前往我們任何一個殖民據點定居的,政府補貼一半的船票費用。”

弗朗茨點了點頭,這是維也納政府能夠提供的最佳條件了。開闢這些農場、種植園,主要目的就是留着獎賞有功之臣的。

畢竟本土的土地有限,就算是冊封貴族,也大都只是名義上的封號,很多土地都是有主的,不可能拿出來封賞。

那麼拿殖民地的土地作爲封地,那就在所難免了。不是所有人都有家族底蘊,隨便給他們授權一片土地,就有能力開發出來。

平民或者是沒落貴族出身的功臣身家有限,他們沒有過去開發封地的能力,那麼拿開發出來的農場或者種植園作爲封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自己開發,或許可以獲得幾百平方公里,乃至於上千平方公里的封地,而獲得現成的農場,那也就幾十公頃,或者是幾百公頃的領地。

這不存在吃虧或者是佔便宜的說法,開荒也是需要投入成本的。在這個問題上,弗朗茨是不會強人所難的。

最早在幾內亞殖民地開闢的種植園,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回報了,畢竟種植糧食、棉花、花生,這些一年期的農作物見效還是很快的。

有了產出過後,維也納政府可是進行了大肆宣傳,號稱要開闢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二家園,重點強調了非洲土地的肥沃。

很多人對非洲殖民地的認知,已經發生了改變,毒蟲大陸的觀念已經淡化,富饒已經進入了大家的腦海中。

這也不是撒謊,非洲大陸真的有很多沃土,目前奧地利開闢的殖民地,都是比較富裕的,氣候條件也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宜居之地。

現在動員民衆移民,既可以發展海外殖民地,又可以解決國內的失業問題,還可以轉移經濟危機,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十章、扯後腿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十五章、逼宮第四章、蝴蝶效應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
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十章、扯後腿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十五章、逼宮第四章、蝴蝶效應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