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

在俄國人騎兵、飛艇的騷擾下,從華沙抵達波茲南,僅僅只花費了不到8天時間,普軍用事實闡述了什麼是兵貴神速。

有點兒軍事常識的都知道,軍隊數量越多、協調難度越大、行軍速度越慢。

普軍的總兵力高達46.8萬,能夠在8天之內完成兩百八十多公里行軍,完全就是軍事史上的奇蹟。

如果組織能力不夠強,或許前面的部隊抵達了目的地,後面的部隊還沒有出發。

反正這麼多人排隊,從波茲南排到華沙可以排兩排。

毫無疑問,普軍的快速行動,超過了俄國人的估計。距離更近的第九軍都沒有趕到,敵人就先一步到了。

儘管俄第八軍奮勇抵抗,也無濟於事。不要說攔截普軍西歸,能不能守住波茲南都成了問題。

……

俄軍指揮部,看着手中的求援電報,伊萬諾夫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命令第八軍固守波茲南等待援軍,命令第九軍加快行軍速度,儘快增援第八軍。”

參謀朱利安·貝內特烏提醒道:“元帥,普軍主力兩天前就抵達波茲南地區,現在波茲南城可能已經被包圍了。

這個時候第九軍趕過去,很難馬上和城內的第八軍匯合,反而有可能被敵人圍點打援。

第八軍有城市可以固守,支撐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不如讓第九軍和十一軍、十七軍匯合後,再前往增援。”

從軍事上來說,朱利安·貝內特烏的擔心是非常有道理的。在野戰中一個第九軍,確實不可能是敵人主力的對手。

如果發生了遭遇戰,輕則損失慘重,重則全軍覆沒。沒有了第九軍,僅憑後面的兩個二線軍,同樣也不會是敵人的對手。

伊萬諾夫冷笑着說道:“沒有必要,如果毛奇有這麼好的胃口,把第九軍送給他們又能如何呢?

第八軍總兵力高達21.6萬,第九軍總兵力18.7萬,加起來都超過了40萬,哪有這麼容易被吞下。

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我們的十一軍和十七軍就抵達戰場了。就算是毛奇能夠獲勝,戰後他們還能剩下多少軍隊?

主力部隊耗光了,再想要恢復過來,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我們不會給他們時間。

現在毛奇手中這支部隊,可是普軍的精華,他要是捨得拿出來交換,我們又何必要小氣呢!”

柏林政府已經開始全民動員了,新編部隊沒有能夠形成戰鬥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軍官不足和老兵數量太少。

毛奇手中這支普軍精銳,就顯得格外重要。有這支部隊在,以老兵帶新兵,普軍還有再爆發最後一波的機會。

當然,想要爆發並不容易,普軍缺乏足夠的時間,伊萬諾夫不會給他們留下喘息的機會。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損失已經不重要了。打開地圖就會發現,普波聯邦已經喪失55%的國土、40%的人口、一半的糧食產能和三分之一的工業。

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戰火已經燒到了普魯士王國腹地,一旦華沙地區淪陷,普波聯邦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不管普軍戰場上打得多漂亮,都無法彌補國力上的差距,普軍的後繼無力已經越發明顯。

……

俄軍在波茲南地區吃了虧,不等於在其他戰場上也吃了虧。

波羅的海一帶,俄國人擁有海上優勢,海陸並進壓着普軍狠揍,已經佔據了四分之一個東普魯士地。

華沙地區,從普軍主力撤離之後,強弱之勢就調過來了。雖然沒有能夠攻破華沙城,不過也快了。

不是守衛華沙的波蘭人不賣命,實在是俄國人太陰險,將大量的難民驅逐入城,增加了守軍的壓力。

負責突襲柏林的俄第十軍,現在距離柏林已經不足八十公里。當然,這個距離可能就是極限了,再想要前進就不是第十軍能夠做到的。

從軍事上來看,俄第十軍的突襲顯然是失敗了,根本就沒有起到突襲的作用,早早就被敵人發現了。

政治上就不一樣了,第十軍出現在了柏林附近,給普波聯邦帶來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場戰爭持悲觀態度。

如果不是和俄國人仇恨太深,爲了這場戰爭壓上去的籌碼太多,實在是沒有了退路,沒準柏林政府已經和俄國人妥協了。

倫敦,在確定普波聯邦大勢已去後,本傑明內閣就在思考如何及時止損,將不列顛的損失降到最低。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經過我們調查的數據分析,最樂觀的估計普波聯邦一旦戰敗,我們至少會有損失掉3億英鎊財富。

而普波聯邦的全部海外資產加起來,可能都不到1.5億英鎊,包括柏林政府賬戶的最後存款和抵押給我們的黃金。

這些海外資產,大部分都分佈奧屬非洲,並且在私人名下,我們就算是想要凍結都做不到。”

毫無疑問,現在想要止損已經很難了。普波聯邦的家底太薄,很多抵押品都是建立在贏得戰爭的前提下,才能夠兌現。

理論上來說,立即凍結柏林政府在不列顛的銀行賬戶,沒收他們抵押的黃金、海外資產,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操作的可能性。作爲世界霸主,不列顛也是要臉的,這個時候落井下石,讓其他的小弟心裡怎麼想?

不列顛雖然強大,卻沒有到不需要小弟的地步。

現在是英法奧三國時代,還沒有誰能夠一家獨大。在三大國不支持上陣的背景下,誰拉攏的小弟更多,誰就在國際政治上佔據了優勢。

外交大臣愛德華:“凍結資產就不用想了,包括柏林政府抵押給我們的黃金,同樣也不能動,至少在普波聯邦完蛋之前我們不能動。

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保住普波聯邦,至少要保住普魯士王國。

我們需要做出榜樣來,讓世界各國都知道,和不列顛合作就算是失敗了,我們也有實力保住他們。”

某種意義上來說,普俄戰爭也是英法奧矛盾延續,三國利用這場戰爭進行政治博弈,只不過法國人中途退出了,最後變成了英奧之間博弈。

大國競爭不是一朝一夕,今天輸了明天贏回來就是。要是因爲在鬥爭中吃了虧,轉手就捅小弟一刀,誰還敢和他們合作?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點了點頭:“當然,這是必須的。只有債務人在,我們纔有可能收回投資。

現在的柏林政府太窮了,就算是凍結了他們的全部資產,也彌補不了我們的損失。

問題是我們能夠保住他們麼?現在俄國人佔據了上風,我可不認爲沙皇政府會因爲我們的面子,就放過這個大敵。”

不列顛的面子有多大?這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都有不同的答案。

從倫敦政府支持普波聯邦開始,他們的面子在俄羅斯帝國就不好使了。傷害到了自家的利益,沙皇政府可不在乎什麼英國威脅。

外交大臣愛德華:“這可由不得俄國人不答應,沒有哪個國家想看到俄國人勢力深入中歐地區,包括支持他們的奧地利。

如果讓俄國人吞併了普波聯邦,奧地利的中歐帝國夢怎麼實現?維也納政府的底線,應該是讓沙皇政府收回波蘭—立陶宛地區。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俄奧兩國可能有瓜分普波聯邦秘密。這可是維也納政府的強項,誰也不知道這些年他們締結了多少密約。”

“奧地利的密約”也是歐洲熱門話題之一,廣爲流傳的有俄奧密約、法奧密約、英奧密約、西奧密約、荷奧密約……以及和德意志邦國之間的密約。

毫無疑問,這裡面很多密約都是無稽之談。大部分都只是普通條約,因爲政治需要暫時保密,到了外界就變成了所謂的“密約”。

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沒有進行過解釋,這玩意兒本來就是越抹越黑,很多就算是條約內容曝光了,還是有一大羣人不信。

水是越攪越渾,真真假假的內容混雜在了一起,外界就更加難以分清了。

俄奧密約是肯定存在的,要不然光明面上的約定,還不足以令維也納政府給沙皇政府投入血本,具體內容倫敦政府就不清楚了。

本傑明首相:“這不是問題,奧地利還沒有做好準備,這個時候瓜分普波聯邦,他們也沒有底氣一口吞下普魯士王國。

我研究過弗朗茨,他對個人聲譽非常重視,就算是要吞併普魯士王國,他也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和俄國人合作。

當務之急,還是要獲得法國人支持,不能再拖下去了。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歐洲要出大事。”

外交大臣愛德華笑道:“首相,你真幽默!歐洲大陸已經出大事了,普俄戰爭結束後,歐洲政治格局重新洗牌,未來法奧俄三國鼎足而立。

雖然我們這次支持普波聯邦失敗了,但歐洲大陸的局勢還是不錯的。

俄國人贏得了戰爭,歐洲大陸又增加了一個競爭者,未來維也納政府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四十章、逼宮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六十二章、類我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四十章、逼宮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六十二章、類我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