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

維也納會議開啓,各國代表團都在合縱連橫、各顯神通。

俄法企圖瓜分巴爾幹半島剩下的土地,被撇開的約翰牛自然不甘心了,拉着奧斯曼帝國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架勢。

英國人的威脅,俄國人是無所畏懼。反正他們手中掌握了君士坦丁堡可以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一旦雙方翻臉,黑海中的英國海軍艦隊就被關門打狗了。

有人質在手的毛熊底氣十足,作爲一個陸權國家得罪英國人也就得罪了,地大物博的毛熊能夠豁的出去,大不了一拍兩散。

法國政府先猶豫了,這倒不是拿破崙三世怕和英國人打仗,實際上就爲這點兒事情,雙方根本就不可能爆發戰爭。

真要是打起來了,法國海軍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或許他們打不贏皇家海軍,但是讓皇家海軍元氣大傷還是做得到的。

這種高風險的賭博,倫敦政府是不可能冒然下注的。風帆戰艦時代爆海軍太容易了,兩個大國血拼的結果是不會有贏家的。

主要還是在利益上,和毛熊做鄰居任何人都會忌憚三分,拿破崙三世既想要拿好處,又不想其中的承擔風險。

法國獨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色雷斯、伊庇魯斯等地區,看起來獲利豐厚,實際上經歷了這一次大戰過後,巴爾幹半島的經濟早就崩潰了。

戰爭破壞、難民潮、瘟疫,這麼多事情加在了一起,巴爾幹半島上的人口直接少了三分之一,青壯勞動力更是鳳毛麟角。

原本是一塊肥肉的巴爾幹半島,現在已經去油了。想要恢復社會秩序,勢必要投入大量的資源。

簡單的來說,這份兒收益已經不足以令法國人冒險了。如果不是因爲政治需要,拿破崙三世對巴爾幹半島上的領土都不會有興趣。

“諸位,這麼吵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各自把勢力範圍劃分出來,然後再進行商議吧!”梅特涅提議道

說完,先用筆在地圖上把奧地利的控制區標註了出來,然後將地圖遞給了俄國代表卡爾-渥賽爾。

沒有什麼好猶豫的,卡爾-渥賽爾在地圖上圈出了自己的期待目標,俄奧有過約定的,雙方的勢力範圍沒有發生交界。

法國人也緊隨其後,劃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輪到英國人的時候,托馬斯傻眼了。

好傢伙,三國對着地圖一分,巴爾幹半島就被瓜分完了。就算是有漏網的島嶼,那也在奧斯曼帝國的手中,這麼欺負盟友英國人也幹不出來。

靈機一動,托馬斯覺得還是要搞點兒事情,不能夠讓敵人這麼輕易的如了願。

至於奧斯曼帝國這個盟友,很遺憾只能犧牲掉了,只是全體歐洲人民的意願,也包括英國民衆,托馬斯也不可能逆流而上。

“三位,巴爾幹半島上的民衆被奧斯曼帝國奴役了這麼多年,現在回到了文明世界的懷抱中,我們應該幫助他們獨立建國,怎麼能夠繼續奴役他們呢?

這種不人道的事情要是發生了,世界各國會如何看我們?國際社會又會作何感想?”

梅特涅翻了翻白眼,他們四個就可以代表國際社會。如果只是一個國家做出格了,還有可能遭到歐洲各國的譴責,四家一起上保管讓大家乖乖的閉嘴。

這個年代,全世界鬥找不到一個敢同時和英法俄奧四國爲敵的存在,就算是把剩下的國家綁在一起,也不是這四家的對手。

“托馬斯先生多慮了,我們怎麼會奴役巴爾幹半島上的民衆呢?

要知道巴爾幹半島民衆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血腥統治下,很多人都受到了野蠻世界的毒害,我們正是在幫助他們重回文明世界。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巴爾幹半島上的文化傳承都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在島上的民衆要不就是奧斯曼帝國鎮壓民衆的幫兇。

要麼是一羣文盲,要麼就是文明世界的叛徒,讓他們獨立建國不是一個笑話麼?

還是由我們各國監管,把當地民衆引導迴文明世界中,避免悲劇繼續發生纔是最佳選擇。”

黑奧斯曼帝國也是政治正確,幾百年下來奧斯曼帝國就算野蠻的代言詞,已經深深的灌入了每一個歐洲人的心中。

當然,奧斯曼帝國的惡名也是名符其實,歷史上他們真的幹出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梅特涅可以找出一大堆的證據來證明他們的野蠻。

這些東西不被揭出來,那麼什麼事情都沒有,一旦被拿了出來不管是一百年前發生的,還是兩百年前發生的事情,都是罪惡的證明。

無論如何都是洗不白的,這個年代專家們的節操還沒有掉光,幫奧斯曼帝國洗地的事情他們還幹不出來。

作爲一名政客,托馬斯更加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替奧斯曼人辯護了,不然英國民衆就饒不了他。

現在巴爾幹半島上有文化、知識傳承的人,基本上都是依附於奧斯曼帝國存在的,就算他們沒有當叛徒,他們的祖宗也當了叛徒。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把這些人統一劃分爲奧斯曼帝國的餘孽,也勉強說得過去。

托馬斯沒有在這裡糾纏,直接提議道:“梅特涅先生說的不錯,既然如此,那麼就國際共管巴爾幹半島如何,由我們共同幫助他們重回文明世界。

等把他們拉回了文明世界,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時間,讓巴爾幹半島上的民衆獨立建國,爲文明世界盡一份力。”

聽了托馬斯的提議,法國代表奧弗涅明顯有些意動,不過俄國人的反應更激烈。

卡爾-渥賽爾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憤怒的說道:“這不可能!巴爾幹半島民衆飽受奧斯曼人的茶毒,必須要由我們監管,才能夠回到文明世界。”

看着暴怒的卡爾-渥賽爾,梅特涅揉了揉額頭,很顯然這一位軍人出身的外交大臣,還沒有適應外交官的角色,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

在談判中把人給揍了,這種事情貌似俄國人真乾的出來。

爲了避免談判惡化下去,梅特涅不得不開口解圍,當即向托馬斯質問道:“巴爾幹半島民族衆多,從拜占庭帝國過後就沒有建立過統一的國家。難道托馬斯先生,你想要重建拜占庭帝國麼?”

重建拜占庭帝國,開什麼國際玩笑?希臘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傻乎乎的喊喊口號就行了,在坐誰能夠容忍拜占庭帝國重建?

遭到質問托馬斯面不改色的解釋道:“梅特涅先生誤會了,讓巴爾幹半島民衆獨立建國,僅僅只是幫助當地民衆重回文明世界。

拜占庭帝國早就已經滅亡了,我們怎麼會去想着重建呢?”

梅特涅冷笑着說:“沒有最好,不然這個世界又要不太平了。關於巴爾幹半島民衆獨立建國的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討論。

塞爾維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波黑等地區的民衆,已經加入奧地利國籍了,他們都是有祖國的人了!”

受到了啓發的俄國外交大臣卡爾-渥賽爾立即開口說道:“我們已經給保加利亞地區、君士坦丁堡地區的民衆發放國籍了,所以就不勞托馬斯先生操心了。”

不管有沒有國籍這會事,這個藉口卡爾-渥賽爾先用了,大不了回頭補上。

反正不管托馬斯如何施展手段,都不可能讓奧地利人和俄羅斯人出來獨立建國,這意味着雙方要撕破臉皮了。

繼續對法國人的地盤下手?這個念頭一閃而逝,托馬斯可不想讓俄法奧抱團,這個組合一出現,他們就是拉上全世界做盟友,也招架不住。

要不要在巴爾幹半島瓜分一塊土地?看了看地圖過後,托馬斯決定不要和這些陸權國家接壤。

一直划水的奧弗涅突然轉移話題道:“巴爾幹半島最重要的還是黑海海峽,大部分的國際爭端都是圍繞這裡展開的。

爲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我提議國際共管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沿海港口城市全部成爲自由港,各國不得部署任何武器。

無論是任何時期,各國政府均保證海峽的自由通航,不得設置任何限制條件,不得收取通航稅。”

盤算了一下大家都表示了同意,只是卡爾-渥賽爾有些肉疼,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就算是他們想要收取通航費最後也收不到,他還是同意了。

他們可以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收稅,英法還可以在達達尼爾海峽門口收稅,到時候商船不敢通行,這條黃金水道也就廢了。

解決航道的問題,托馬斯也懶得在巴爾幹半島的問題上繼續糾纏了。俄法奧三國共享巴爾幹半島,何嘗又不是一種平衡呢?

一旦俄國人衝出黑海,法國人就首當其衝,奧地利同樣不能夠容忍俄國人繼續擴張下去。

近東戰爭,他們雖然沒有拿到實際利益,可是在戰略上他們還是成功了,利用新的國際秩序把俄國人堵在了黑海中。

解決了近東戰爭的問題後,英法俄奧四國簽訂了《四國公約》,以條約的形式重新劃定了各國的勢力範圍。

條約簽訂過後,四國政府聯合發表聲明:四將共同維護歐洲大陸的和平穩定,打擊任何破壞規則的行爲。

隨着維也納和會的落幕,新的國際秩序再次建立了起來,除了黑海海峽自由通航外,各國都按實際控制區爲利益範圍。

奧斯曼帝國成爲了最大的輸家,由於本身沒有實力維護巴爾幹半島上的統治,不得不把把馬其頓、色雷斯、阿爾巴尼亞、加里波利半島地區等地區,以2億法郎的價格出售給了法國人。

法國人和奧斯曼帝國是盟友必須要注意吃相,不得不掏一筆錢出來買。奧地利和俄羅斯就不客氣了,作爲奧斯曼的宿敵,自然是一口吞下了自己佔領的地盤。

黑山公國估計自己都搞不清楚這次是虧了,還是賺了。儘管最後被英國人趕回了老家,但是在俄奧兩國的支持下,他們的領土擴張了一倍,成功的拿下了出海口。

擴大一倍的領土,實際上也就一萬多平方公里,還沒有後世的黑山公國大。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本土小呢?

爲了這新增的五千多平方公里,黑山公國國內的青壯損失了一半,原來本土總人口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三,加上新佔領土地過後,全國人口也僅僅突破20萬。

明面上最大的贏家俄羅斯帝國,這個時候正在默默的舔着傷口。儘管拿到了君士坦丁堡,那只是表面上的風光。

無論是保加利亞地區,還是君士坦丁堡地區,都遭到了戰火的破壞,當地經濟直接崩潰。

尤其是君士坦丁堡城直接變成了廢墟,城內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建築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當然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正好拆除重建,清除掉奧斯曼帝國遺留下來的痕跡,塑造俄羅斯帝國的輝煌。如果不考慮財政的話,應該是這樣。

盤點一下傷亡,那麼俄國人就笑不出來了,光巴爾幹半島俄國人就付出了六十萬人陣亡的代價,加上克里米亞半島戰場和高加索戰場,俄軍陣亡加傷殘總人數逼近了九十萬。

要不是拿下了君士坦丁堡,政治上帶來的收益抹平了這一切,尼古拉一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收場。

同樣參加戰鬥的英法也沒有撿到便宜,法軍陣亡了21萬人、傷殘4.5萬人,英軍陣亡了7.8萬人、傷殘1.1萬人。

這個數據是加上了瘟疫、疾病造成的損失,不然這個數據還可以減少三分之一。不管怎麼說非戰鬥損失,總算沒有超過戰鬥損失。

至於奧斯曼帝國,他們的損失就是一個迷,蘇丹政府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統計,反正他們前後組建的百萬大軍被打殘了。

巴爾幹半島都丟了,很多士兵都是抓的壯丁,打散了就真的散了,不要指望這些人會回來歸隊。

破罐子破摔,想必蘇丹政府也不會在乎了。首都丟了、統治的核心區域丟了,區區人員傷亡何必再徒增煩惱呢?

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五十章、發展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二章、推廣神盾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十章、扯後腿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八章、毒瘤第一章、教子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章、世紀詐騙
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五十章、發展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二章、推廣神盾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十章、扯後腿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八章、毒瘤第一章、教子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章、世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