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

巴爾幹半島

俄國人已經和聯軍殺的血流成河了,值得一提的是人數最多的奧斯曼軍隊,在這場戰爭中淪爲了配角,聯軍的主力已經變成了英法兩國。

斯利文地區,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法國人擋住了俄國人前進的步伐,現在每前進一步都要用人命去填。

因爲奧斯曼人不給力,被俄軍以少量兵力給牽制住了,現在是16萬法軍對陣28萬俄軍,法國人能夠擋住俄國人就非常不容易了,反攻是不存在的。

法軍統帥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非常的頭疼,前面的戰鬥中他用一萬法軍拼掉了兩萬俄軍,可謂是戰果輝煌。

可惜盟友不給力,俄軍只是分出了一支偏師,加上幾萬保加利亞游擊隊,就壓着四十多萬奧斯曼軍隊打,還能夠佔到上風。面對這樣的隊友,誰都會頭疼。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承認,奧斯曼軍隊戰鬥力不行,主要是吃空餉的傳統造成的,每次上戰場的實際人數,都要名義上的少上兩三層。

就算是打了折扣,三十多萬奧斯曼軍隊總是有的,近乎兩倍的兵力優勢,還被人家壓着打他也是醉了。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高估了盟友的實力,戰爭變成了消耗戰,這麼拼下去就算是贏得了這次會戰,也是兩敗俱傷。

“司令官閣下,前線捷報!”一名青年軍官沉聲說道

“念!”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平靜的說

“是!”青年軍官回答道

“1852年9月14日清晨,第七步兵師在斯利文東部地區和敵軍第十六師發生了遭遇戰,經過一天的浴血奮戰戰,我軍擊敗了來犯的敵軍。

此役,擊斃敵軍1328人、俘虜敵軍16人、擊傷敵軍若干,繳獲戰馬8匹、步槍628支、手槍28支、彈藥若干。

然,我軍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第七步兵師傷亡1236人,其中戰死784人、受傷652人、失蹤196人,師長奧雷哈頓少將被流彈集中,現在生死不明。”

這也算是勝利?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非常懷疑,手下的軍官們忘記了勝利的概念。

他也是從底層混上來的,這點兒小把戲早就玩膩了。擊敗了敵軍?分明就是戰鬥到了晚上,各自散去了。

要是打了勝仗,你還能走丟近兩百人?法軍要是有那麼多路癡,這場戰爭也不用打了。搞不好這些人,現在都進了俄國人的戰俘營。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皺着眉頭下令道:“派人去問一下奧雷哈頓那個蠢貨死了沒有,要是還活着,就給我以最快的速度到這裡來報道。死了的話,就讓參謀長過來。”

“是!”青年軍官立即回答道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可不相信這份戰報,第七步兵師的傷亡應該是真的,這些東西沒有人敢造假。

可輝煌戰果多半就是扯淡了,真要是打贏了,俘虜就不會那麼少。俄軍又不是視死如歸的主,法軍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屠殺俘虜。

這種遭遇戰的勝負,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並不關心,戰場上瞬息萬變,偶爾吃點兒小虧也是可以接受的。

法國遠征軍的戰鬥力同樣有差距,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可以吊打所有俄軍,戰鬥力最弱的部隊同樣也不是俄軍精銳的對手。

第七步兵師的戰鬥力,在法軍中只是中等,要是遇到俄軍主力部隊,吃點兒虧也沒啥好奇怪的。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下令道:“命令部隊,以防守爲主,儘量不要與俄國進行決戰。

我們只要把他們拖在斯利文地區就行了,等索非亞戰場取得突破過後,再同俄國人決戰。”

奧斯曼軍隊戰鬥力不濟,斯利文地區無法取得突破,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已經放棄了在這裡同俄國人決戰的計劃。

這裡又不是法蘭西,爲了奧斯曼人拼命根本沒有必要,在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看來,現在的首要任務是保存實力。

他們牽制住了俄國人的主力,已經盡到了盟友的義務,現在是奧斯曼軍隊沒有完成配合的任務,造成作戰計劃無法實施,又不是他們的責任。

等英國人在索非亞地區獲得勝利過後,再聯手圍殲眼前的俄國人好了。反正那邊的俄軍才7萬多,5萬英軍加上2萬撒丁軍隊、3萬奧斯曼軍隊,擁有絕對的優勢。

不然現在冒然和俄國人拼命,最後就算是贏得了戰爭,這支法國遠征軍也剩下不了多少。

……

俄軍總指揮部

緬什可夫司令官還不知道,自己僥倖躲過了一劫。如果這個時候法國人拼命莽一波,還是有很大可能贏得勝利的。

奧斯曼軍隊戰鬥力不行,那是正面決戰的時候不行,要是打順風的時候就未必了。

只要法軍捨得傷亡,肯頂在前面往上衝,把俄軍的氣焰打下去,這些奧斯曼軍隊跟着打順風仗,戰鬥力也就出來了。

“命令部隊,給我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必須要儘快撕開敵人的防線。不要擔心傷亡,在瓦拉幾亞公國,我們還有五萬補充兵,在烏克蘭我們還要三十萬援軍。

我們只要勝利,俄羅斯帝國爲了這場勝利已經等了快兩百年,九代人都爲之而奮鬥。

現在君士坦丁堡距離我們只有不到三百公里了,撕開敵人的防線,就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的腳步。”

緬什可夫激情飛揚的說道,彷彿這裡不是指揮部,而是演講臺,他正在做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

爲了君士坦丁堡俄國人願意付出多少?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不過換個問法。

爲了君士坦丁堡,付出上百萬人的傷亡值得麼?俄國人的答案是:值得!

從第一次俄土戰爭到現在,俄國人爲了這座要塞城市,付出的人員傷亡早就超過了百萬,他們動搖了麼?

緬什可夫知道沙皇政府的決心,那就是必須要取得勝利。

這次俄土戰爭的小目標,就是奪下君士坦堡,鎖住博斯普魯斯海峽。最高目標是:佔領兩海峽沿岸土地,把馬爾馬拉海、愛琴海都變成俄羅斯的內海。

人員傷亡,從一開始就不在沙皇政府的考慮中。只要贏得了戰爭勝利,付出幾萬人的傷亡和幾十萬人的傷亡,在沙皇政府看來這個差距,只是一個數字。

布爾德中將質疑道:“司令官閣下,現在我們已經盡力了,如果再增加進攻強度,很可能會給敵人留下機會。

法國人的戰鬥力大家都清楚,我們除了少量精銳部隊可以和他們抗衡外,就只能依靠兵力優勢。

在斯利文周邊地區,這一百多公里的戰線上,我們並沒有絕對兵力優勢,很多地方反而是敵人擁有兵力優勢。

現在我們佔據了上風,那是奧斯曼人實力不濟。要是盲目進攻法軍陣地,消耗了大量的實力。

如果不加以防備,法國人突然爆發偷襲,我們很可能還會吃點兒小虧。到時候這些戰鬥力低下的奧斯曼軍隊,很可能會給我們致命一擊。”

緬什可夫搖了搖頭說:“布爾德將軍,你太多慮了。法國人戰鬥力確實很強,可是他們的兵力太少了。

現在進攻法軍,就是在和他們拼消耗。法國人不是神,傷亡大了他們一樣會崩潰。

我說過,每天給他們製造三千人的傷亡,不出一個月時間,法國人就會崩潰。

用十幾萬人的傷亡,贏得這次會戰的勝利,實在是太值得了。

要是不打掉法國人的精銳部隊,反而去欺負奧斯曼兔子,就算是我們把這幾十萬兔子全部幹掉,這場戰爭依舊會持續下去。”

胳膊拗不過大腿,主帥要求進攻,那自然就只能打了。反正死的都是灰色牲口,又不需要他們這些軍官衝鋒陷陣。

……

索非亞戰場上

蒙特斯還不知道,法國盟友已經把贏得勝利的重擔交給了他,現在他還指望着斯利文戰場上取得突破,他好痛打落水狗。

至於指揮軍隊,擊潰眼前的俄軍,然後去抄俄國人的後路,贏得這次會戰。

這麼有高難度的事情,還是讓盟友們上吧!在蒙特斯看來,他手中有戰鬥力的部隊也就是五萬英軍,最多再加上兩萬撒丁軍隊,奧斯曼人根本就指望不上。

對面的俄軍也有七萬多,還有一支保加利亞游擊隊,游擊隊戰鬥力不值得一提,估計和奧斯曼人半斤八兩,兩者恰好相互抵消。

用七萬對七萬,就算是贏得了勝利,也非得損失慘重不可。

蒙特斯只是來撈取戰功的,可不是自找麻煩的。國內的官僚們可不會在乎,他們在戰場上的貢獻,人家只看戰果。

簡單的來說,就是幹掉了多少敵人,又付出了多少代價。前面法國人深陷重圍,都可以打出1:1.3的交換比,他們現在十萬打七萬,必須要打的更加漂亮。

游擊隊不在倫敦官僚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不能計入戰績中,他們只認正規軍。

沒和俄國人交手前,蒙特斯還是很有信心的。交手過後,這種信心就沒了。綜合戰鬥力來說,英軍確實佔優勢,但是這個優勢並不明顯。

至少五萬英軍還打不贏七萬俄軍的,如果對面的俄軍都沒有換裝,那麼憑藉火力上的優勢,也不是沒有辦法做到。

換裝前俄軍使用的步槍射程只有200碼,英軍步槍的射程超過1000碼,在射速上英軍步槍也要快至少百分之三十,火炮上的優勢更大。

(備註:1碼等於0.91米)

歷史上,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人就因此吃了裝備的大虧,被英法聯軍狂虐。

現在不一樣了,換裝了的俄軍在火力上追上來了。前期和英國人交手的就是這些部隊,直接讓蒙特斯高估了俄國人實力。

基於這個判斷,蒙特斯做出了有限度進攻,先消耗俄國人實力的決定。簡單的來說,就是指揮奧斯曼軍隊當炮灰,衝在前面和俄軍戰鬥,英國人當督戰隊。

表面上這沒有問題,實際上他忽略了,這樣的戰鬥實際上在幫俄國人練兵。

一支軍隊打贏了一場戰鬥,變成了老兵;打贏了三五場戰鬥,就變成了精銳。這個年代的精銳之師,就是這麼打出來的。

連續的勝利,增加的不光是戰鬥經驗,還有信心和士氣。

衝在前面戰鬥力不堪一擊的奧斯曼軍隊,正在給俄國人送經驗,幫助他們完成升級。

好在俄軍指揮官,費茲羅伊·薩默塞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不然他把所有的俄軍部隊,都調上去輪換幾次,俄國人又要增加一支精銳之師出來。

那麼後面的仗英國人就沒必要打了,儘管他們的訓練比俄國人更加嚴格,但精銳部隊不是靠訓練就能夠建立的,還要經過血與火的洗禮。

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三十章、跳坑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五十九章、條件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
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三十章、跳坑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五十九章、條件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