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

沒有成爲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還只是一座羣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

在奧地利衆多城市中,絲毫不起眼。尤其是在競爭波黑行省省會失敗後,就更加不起眼了。

這還要和維也納政府的政策說起。爲了避免資源太過集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工業中心通常都不會扎堆。

薩拉熱窩是波黑行省的陸運交通樞紐,工業發展的也不錯,又是歷史古城,這些優勢都成爲了他競爭省會城市的劣勢。

知名度雖低,但薩拉熱窩的經濟發展一點兒也不滿,尤其是波黑成爲奧地利又一個重工業中心後,當地的經濟更是一飛沖天。

憑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薩拉熱窩在奧地利衆多城市中,也可以排進前二十。

薩拉熱窩烏爾禾大道一座寫字樓內,作爲五金配件領域巨頭菲克集團總部就在這裡。此刻,執行總裁亞諾爾正在向老闆做工作報告。

“史洛夫先生,我們提出建立綜合食品加工廠計劃書沒有通過審覈,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市場已經飽和了,還有薩拉熱窩不適合發展食品加工業,並且建議我們換一個投資方向。”

菲克-史洛夫眉頭一皺,戰爭時期最好賣的物資除了軍火外,就是食品,尤其是撕開包裝袋就可以食用的食品。

相比高大上的軍火貿易,還是食品更加容易入手。食品的利潤或許比不上軍火,可是銷量大啊!

奧地利是中立國,可以同時向普俄兩國出口物資。交戰雙方的總兵力早就超過了兩百萬,徵發的民夫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這麼多人不可能每天都生火做飯,很多時候爲了趕時間,他們只能使用自制的乾糧。

天天吃乾糧,誰都受不了。這就需要大量“口感更好”、“營養更豐富”的方便食品,比如說:餅乾、罐頭、薯條、酒……

史洛夫計算過,普俄雙方每天消耗的速食品超過2000噸,總價值超過28萬神盾。

按戰爭持續一年時間計算,這就是超過一億神盾的市場。這只是最保守的,史洛夫認爲這場戰爭至少還要兩三年才能夠分出勝負,這就是兩三億的市場。

戰爭時期的買賣利潤高,不需要多,只要能夠拿到百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需要令他收回投資,並且大賺一筆了。

沉思了一會兒後,史洛夫緩緩的說:“派人查一下,是誰在針對我們。另外儘快安排時間,我要請達尼洛局長吃飯。”

產能過剩,史洛夫可沒有看到,他看到的是普俄兩國都揮舞着支票買買買,哪裡來的產能過剩?分明是供不應求好吧!

亞諾爾有些忐忑的解釋道:“史洛夫先生,這次應該不是有人在針對我們。

在計劃書被否決後,我就派人去查了,不光是我們,最近一段時間投資食品加工領域的項目都沒有被批准。

可能和前不久維也納政府發佈的風險預警有關係。最近一段時間投資食品加工領域的資本猛增,原有的食品加工企業也在拼命擴充產能。

從投資到投產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內市場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們現在入場已經晚了。”

亞諾爾是反對進入食品加工業的,就算這年頭沒有食品安全的概念,在重工業中心投資食品加工業,也不是一項靠譜的生意。

企業規模小也就罷了,一旦成規模了,原材料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能夠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生存下來,並且過得很滋潤,史洛夫自然不是傻子,這些風險他早就考慮過了。

暴利總是和風險同行的,穩賺不賠的生意自然有,只是這樣的生意,大貴族們早就瓜分一空,根本就輪不到他來做。

產能過剩危機,就算是要爆發也只會在戰後,戰爭時期普俄兩國都會拼命掃貨。

這是現實決定的,由不得他們不買。誰要是不買的話,物資就落到了敵人手中。不搶購足夠的物資,前線的軍隊怎麼辦?

寧願多買物資,丟在倉庫裡放着,也好過物資不足,導致戰爭失敗。

戰後的危機,那就要看誰跑得快了。反正自己是過江龍,撈一把就走,又不是主業,行業好壞史洛夫並不關注。

史洛夫不在乎,可是架不住奧地利政府在乎。通過不了審覈,只要符合法律規定,同樣可以投資建廠,只是政府的扶持沒了。

史洛夫問道:“如果我們無法獲得政府支持,投資建廠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沉思了一會兒功夫後,亞諾爾緩緩的回答道:“根據政府相關的規定,食品加工業屬於重點扶持產業,主要包括:政府免費提供建廠用地,前三年稅收減半。

按照我們的計劃,建設廠房、倉庫,大約需要158畝土地,以目前薩拉熱窩的地價,大約需要12.6萬神盾。

稅收減免涉及的方面比較廣,很難確定具體的數字,不過食品加工業稅率較低,大致相當於營業額的3.5%左右。”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史洛夫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罷了,計劃取消。把資金用來擴充我們的五金配件產能,速度要快。”

沒辦法,拿不到免費土地使用權,光土地成本就佔據了總投資的三分之一;沒有稅收上的優惠,利潤又大幅度下降,風險和收益已經不成正比。

這還是工業用地,價格相對較低,如果是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土地價格還要大幅度增長。

維也納政府沒有大力發展房地產,但隨着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土地價格還是蹭蹭的往上漲。

這不是政府能夠控制的,除了國有土地外,奧地利最多的還是私人土地。這些土地遵循自由交易原則,價格根本就無法控制。

薩拉熱窩的土地價格還算溫和,維也納市中心還有上萬神盾一畝的天價土地,除了開發高檔住宅和商業地產,別的產業根本就用不起。

這還是多極化發展,維也納人口不多的結果,要不然地價還會更加瘋狂。

……

無法插足利潤最豐厚的產業,史洛夫只能選擇退而求其次,擴充原有產業。在瘋狂的市場面前,現在什麼產業都在血賺。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亞諾爾提議道:“史洛夫先生,不如我們再增加一些輔助業務。比如說:加工罐頭盒子。

現在罐頭業迅猛發展,對盒子的需求量也迅猛增長。以我們的技術,要生產罐頭盒子,沒有任何問題。”

這年頭的罐頭,大都採用的是鐵盒子,玻璃罐頭屬於奢侈品。

不是說玻璃生產技術不行,主要是玻璃罐成本相對較高,且運輸困難、容易發生損壞。

成本上去了,價格也上去了,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戰爭年代更不用說,肯定要採用物美價廉的鐵盒子罐頭啊!食品安全,這從來都不是問題,反正大人物們又不吃。

加工罐頭盒子只是小業務,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作爲一名合格的資本家,史洛夫從來都不嫌自己錢太多。

“很好,亞諾爾。你這個提議非常棒,打開思路就對了。

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我們必須要儘可能的開擴新業務,提高企業利潤,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不光是罐頭盒子,酒瓶子、水壺,這些小物件我們也可以生產,你去安排吧!”

自從奧地利加入自由貿易體系後,市場衝擊每天都在發生,“危機意識”也漸深入人心。

如果不是普俄戰爭來的及時,一場波及歐洲大陸的工業市場競爭,恐怕已經爆發了。

聰明人都知道戰爭只是延緩了這個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這不是個人能夠阻擋的。

要麼憑藉這個機遇一飛沖天,要麼在競爭中沉淪下去。

普俄戰爭在延緩危機爆發的同時,也在加劇這場危機。奧地利報紙上天天宣傳,資本家們自然不會沒有反應。

有人選擇多元化發展,擴張新業務、分攤風險;有人選擇深耕細作,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史洛夫本身也是多元化的推崇者,想要利用普俄戰爭的機遇,將業務擴充到食品加工業。

不要看食品加領域競爭激烈,但這是奧地利的王牌產業,全歐洲的所有競爭者,在這個領域都是弟弟。

在自由貿易體系下,佔據優勢地位的奧地利食品加工業,抗風險能力要比其他產業更強。

然而現實卻把史洛夫拉了回來,沒辦法薩拉熱窩畢竟是內陸城市,消息相對閉塞一些,史洛夫的反應不夠快。

無法擴張到食品加工業,他不得不選擇深耕五金配件,以此爲核心開擴相關業務。

至於奧地利競爭力更強的電力、內燃機領域,不是史洛夫沒想法,完全是夠不上。

這些靠科技吃飯的領域,不是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能夠參合進去的。

玩兒山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奧地利早就進入了專利時代,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根本就無法立足。

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四章、風波起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章、鴻門宴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
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四章、風波起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章、鴻門宴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