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

理論歸理論,現實歸現實。看似完成了約定,危機已經度過,可是大家仍然沒底。

口頭承諾本來就虛無縹緲,尤其是沒有具體內容、模棱兩可的承諾,那就更沒有保障了。

山縣有朋:“伊藤君,維也納政府仍然沒有同意我們退出戰爭,現在只是臨時停戰,甚至連正式談判都沒有。

要知道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均已經和大陸聯盟簽訂了停戰協議。雖然要付出的代價尚未確定,但是各國確實已經退出了這場戰爭。

現在依舊同大陸聯盟處於戰爭狀態的,只有大英帝國、美利堅合衆國、以及我們三國。

塵埃遲遲無法落定,誰也不知道維也納政府是怎麼想的,萬一他們翻臉不認人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維也納政府的信譽雖然很好,可日本政府並沒有同他們達成任何實質上的約定。

包括打擊俄國人,維也納政府也只是通過要求日本政府“展示誠意”做暗示,並沒有明確說出來。

算不算“誠意”,完全看維也納政府的心情。萬一維也納政府翻臉,日本政府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伊藤博文:“山縣君,事情沒有那麼糟糕。大英帝國跌到,神聖羅馬帝國吃飽。

那麼多殖民地,消化起來總是需要時間的。根據歐洲傳來的情報,維也納政府甚至計劃放棄印度。

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捨棄最富庶的印度,肯定不僅僅是爲了拉攏盟友,更大的可能還是戰略核心。

同爲殖民帝國,維也納政府採取的殖民政策無疑更加註重長遠。開闢殖民地也多是選擇人口數量相對較少、資源較爲豐富的區域,很少碰人口稠密區。

事實證明,這種戰略確實非常成功。不僅在殖民初期避過了和列強爭鋒,在殖民地經營過程中,神羅的殖民地也是最少發生問題的。

有成功的案例在,按照同樣的套路複製就行了,根本就沒必要改變。

我們不光人口稠密、經濟落後、資源匱乏,還時常爆發火山,又不具備戰略價值,根本就不值得維也納政府窺視。

在這種背景下,只要我們不自己作死,就不會有大問題。”

想想就令人傷感,“經濟落後、資源匱乏、火山頻發”都成爲了優點。

不過在生存面前,這一切都不值得一提。如同“海蜘蛛”,只要我沒有價值,就不怕被人窺視。

能夠坦然接受現實,主要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受到的打擊足夠多。

日常受列強的蹂躪也就罷了,一點兒小問題不值得置氣。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都可以忍着。

最打擊信心的還是戰略受阻,先是南下入侵菲律賓,被列強給趕了回去;好不容易鼓足勇氣發起對俄戰爭,又趕上了世界大戰。

列強陣營分化,被動站隊的日本,不幸跟錯了老大,葬送了苦心積攢下來的海軍家底。

眼睜睜的看着大洋聯盟土崩瓦解,卻又無能爲力,日本政府的心裡預期自然是一降再降。

即便是極端民族主義者都沒有原時空狂妄。“征服東亞,稱霸世界”,還是洗洗睡吧,睡着了就啥都實現了。

面對眼下複雜的局面,日本政府商議來商議去,最終想出了一個最無奈的策略——裝孫子。

……

日本政府的抉擇,已經無人理會了,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英倫三島。

談判歸談判,戰爭還是要繼續的。兩個大流氓都是玩兒國際政治的王者,想要靠談判拖延時間沒有任何可能。

在沒有打趴下一方、或者是達成停戰協議前,大陸聯盟針對不列顛的進攻,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不同於戰爭初期,各國被維也納政府拖着上戰場,現在局勢明朗痛打落水狗,大家都是搶着上。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印度戰場,局勢是一天一個樣。英國殖民政府無力保衛印度,更加不堪的國大黨就更不用說了。

不知道的還以爲這是印度獨立組織,事實上國大黨的創始人都是英籍印度退休官員,現在的政治主張僅限於實施代議制。

鬧獨立,那是二戰後的事情,眼下還是乖寶寶,緊密團結在英屬印度殖民政府身邊,維護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

縱使二戰後印度獨立,那也是被國際局勢給逼的,衰落的不列顛鬥不過美蘇被迫進行妥協。

國大黨扮演的角色就是抗議、示威、溝通、妥協,然後接收政權。爆發最爲著名的反抗運動,還是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沒有國際輿論配合,“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是一個笑話。

現在大陸聯盟就代表國際社會,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國家都是聯盟的一份子。國際輿論會支持誰,不言而喻。

亂就亂吧,作爲進攻的一方,大陸聯軍從來都沒有指望過印度人能夠配合。

這個時候玩兒“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絕食運動”,估摸着聯盟高層都不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用說妥協了。

反正印度人口足夠多,少個千兒八百萬都是毛毛雨,根本就沒什麼感覺。

“武力抵抗”,這實在是太爲難人了。要是早點兒讓大家獨立,沒準還能夠和聯軍打一打。

現在剛宣佈給予獨立,聯軍就殺過來了,這讓新生的印度政府情何以堪?

要知道他們連權力移交都沒有完成,更不用說組織有效抵抗了。除了多了一個獨立的名頭外,抵抗的還是殖民軍。

如果換一個民族主義強大的國家,沒準在獨立的刺激下,能夠爆發出驚人的潛力。

很遺憾,印度明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真要是民族主義強大,不列顛也殖民不了印度。

除非能夠解放思想、打破種姓制度,要不然民衆逆來順受的性子,根本就組織不起有效抵抗。

倫敦憑藉以往經驗的決策,不僅沒能激發印度人的抵抗意識,反而給印度帶來了更大的混亂。

沒有英國官僚約束,剛剛接手部分權力的國大黨,明顯勝任不了統合全國的重任。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慢慢磨合、成長就是了,現在的局勢明顯不適合,匆忙介入的結果就是:地方權力紛紛落入婆羅門、剎帝利手中。

這還不算完,得益於不列顛往日裡在印度不斷挖坑,故意製造了大量的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更是令初生的印度政府雪上加霜。

在這一系列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印度局勢自然是一瀉千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印度將在聖誕節前易主。

沒有印度就沒有大英帝國,這是全世界的共識。眼瞅着印度淪陷,英倫三島的上主戰派徹底熄了火。

印度已經沒了,接下來是哪裡?

神聖羅馬帝國大勢已成,世界各國爭先充當其羽翼,無論是進攻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是奪取加拿大,都不是什麼難事。

沒有了海外殖民地,僅憑英倫三島又能夠堅守多久,大家心裡都沒底。

這個殘酷的世界本就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偏偏不列顛又喜歡四處搞事情,仇人遍佈五湖四海。

伴隨着戰爭的日益明朗,世界各國紛紛同不列顛劃清界限,加入到了封鎖隊伍中。

想要獲得物資,唯有黑市走私。就連這僅有的渠道,也不通暢。

不是資本家們不給力,實在是其中的風險太大。各國政府都被大陸聯盟嚴厲警告過,這個時候和英國人做生意,一律視爲不列顛的同黨。

爲了避嫌,各國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力氣打壓走私,以免被殃及池魚。

海外貿易線斷絕,要是再沒了殖民地物資補充,不列顛拿什麼去打仗?

別的先不考慮,光糧食就是一個大問題。以這年頭的生產力,英倫三島出產的糧食,根本就養不起島上的四千萬人。

鋼鐵般的意志,也抵不過肚皮餓。一旦儲備糧耗盡,就是大英帝國崩潰的時候。

內務大臣阿澤維多:“早在三個月之前,我們就已經實施物資配給制,但和目前所面臨的困境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

戰爭已經持續快一年了,國內的儲備物資消耗非常快。尤其是糧食,最多能夠再堅持兩個月。

如果沒有物資補充,我們這個聖誕節難過了。

民間的輿論,對我們也非常的不利。反戰浪潮已經響徹英倫三島,現在是時候考慮結束戰爭了。”

“結束戰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提了。早在半年前,就有人呼籲結束這場錯誤的戰爭。

當時,倫敦政府和維也納政府有過一次密談,可惜雙方分期太大,維也納政府不僅要霸權,還要求不列顛放棄三分一的殖民地,最終無果而終。

兩個月前局勢崩壞,反戰聲音高漲,雙方再一次進行密談。

上一次維也納政府提出的停戰條件,不列顛是能夠接受了,可惜維也納政府的胃口變大了。

不僅僅侷限於殖民地,甚至還打上了拆分英倫三島的主意。當然,這裡面還有商量的餘地。

然而,涉及到了本土,英國政府根本就不敢答應。真要是接受維也納政府的條件拆分英倫三島,恐怕憤怒的民衆能夠發動革命。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現在局勢完全崩潰,再重啓談判,那已經不能算談判了。不列顛的本錢都輸得七七八八了,雙方的實力已經完全失衡。

外交大臣亞當聳了聳肩:“閣下,什麼時候結束戰爭,主動權已經不再帝國手中。想要立即結束戰爭,除非我們投降。”

“投降”,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不列顛不是沒有經歷過失敗,也不是沒有向敵人投降過。

只是最近百年來,不列顛榮登世界霸主寶座。就算是戰場上打輸了,無非是停戰止損,斷然沒有到向敵人投降的地步。

這次不一樣,不列顛已經喪失了繼續戰鬥的本錢,戰爭一旦持續下去,不列顛真的要輸掉褲衩。

弱國無外交,亞當的體會是最深刻的。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亞當不只一次見識弱國外交使節,在談判中的“無助”。

只是他做夢也想不到,如此悽慘的一幕,居然有一天會在不列顛上演。

坎貝爾:“究竟是戰是和,我們沒有權力代表四千萬英國民衆做決定,還是提交議會討論吧!”

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六章、大傾銷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六章、大傾銷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十八章、缺人第十章、扯後腿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
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六章、大傾銷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六章、大傾銷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十八章、缺人第十章、扯後腿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