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反思

中亞戰爭爆發過後,波斯政府才發現被俄國人坑了,或者說是被沙皇政府中的官僚給坑了。

所謂的援助確實是給了,只不過在行動上慢了那麼一點點,在量上打了一個折扣。

平常時期不起眼的小問題,戰爭時期就變成了大問題,由於的支援不給力,戰場上波斯軍隊一開始就被英國人壓着打。

爲了自身的安全,波斯政府決定引入第三國勢力,平衡英俄的勢力,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遺憾的是波斯政府官員腦子不怎麼靈光,第一時間找到了美國人,企圖利用美國人的力量平衡英俄兩國。

可惜這個年代美國,還不是後世牛逼哄哄的美國,美洲問題上可能還有點兒話語權,到了中亞誰認識他們啊?

見英俄態度強行,只是想要分享特權的美國人,自然在第一時間就慫了。當然,不慫也沒有人聽他們的。

迫於無奈,波斯政府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歐洲大陸,向法奧兩國尋求幫助。

維也納

梅特涅將一份文書遞給了弗朗茨,說道:“陛下,這是波斯政府發來的外交照會,希望我們可以調停這次中亞戰爭。”

翻越了一遍過後,弗朗茨搖了搖頭說:“拒絕波斯政府吧,我們暫時沒有參合波斯地區事務的必要。”

維也納政府還想要讓英俄兩國在中亞地區死磕,這個時候跑過去調停,不是吃飽了撐着麼?

至於波斯政府許諾的經濟利益,實際上對奧地利來說,也非常的雞肋。目前奧地利在國際貿易中的拳頭產品是精加工的農產品,也出口少量的工業產品和機械設備。

波斯人的糧食可以自給自足,買不起奧地利精加工農產品。波斯人還是傳統的封建王朝,對工業產品和機械設備需求量不大,又要面臨英國人你競爭,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

在蘇伊士運河還沒有挖通前,弗朗茨都不準備參合波斯地區的事務。要是有那功夫,他還不如向阿拉伯半島滲透,起碼有西奈半島作爲據點。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顯然,他對干涉波斯事務也沒有興趣。或許是年紀大了,變得保守了,又或許是單純的從利益角度出發。

這些都不重要,在不斷推進改革的大背景下,弗朗茨還需要保守派出來拉剎車,不然一下子飆出了線就慘了。

很多老牌帝國越是改革往往死的越快,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握住那個度。需要下猛藥的,那是已經半死不活了,才進行的背水一戰。

顯然,新神聖羅馬帝國還沒到那個份兒上,隔壁的奧斯曼帝國到是真的需要下猛藥了,自從丟失了巴爾幹半島後就奄奄一息了。

海軍大臣菲爾科斯提議道:“陛下,科浮島素來有威尼斯門戶之稱,不拿下這裡亞得里亞海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安全。

儘管英國人只是把伊奧尼亞羣島納入保護地,並沒有駐紮重兵,可是潛在的威脅依然存在,我們必須要伺機拿下這裡。”

實力永遠是最好的底氣,隨着腓特烈號的服役,奧地利海軍已經開始按耐不住了,想要拿下門戶之地。

弗朗茨點了點頭說:“這個問題現在處理起來,還有些麻煩,不過外交部可以先和英國人接觸一下,看看可不可以賣給我們。

據我所知,貌似當地的居民對英國人非常的不感冒,他們在當地扶持的傀儡政府並不得民心,必要的時候可以策劃當地民衆暴動。”

英國人會不會放手,弗朗茨並不擔心。一旦印度叛亂爆發,英國政府想不妥協都不行。

只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拿到了這裡,就沒有辦法在其他地區和英國人進行利益交換了。

梅特涅回答道:“陛下,如果只是一個科浮島,英國人多半會放手,他們還擔心我們對奧斯曼帝國趁火打劫。

最近英國外交部和法國人頻繁接觸,他們有很大可能在拉攏法國人,阻止我們在地中海擴張勢力。”

科浮島只是伊奧尼亞羣島中的一員,對奧地利來說非常的重要,可是對英國人來說也就那樣。

自從1815年獲得當地的保護權後,倫敦政府就沒有在島上駐紮過重兵。一方面是爲了不刺激奧地利,另一方面是真的沒必要。

至於圍堵奧地利?無論是在馬耳他,還是在直布羅陀海峽都可以,何必要跑去家門口呢?

每增加一個軍事基地,都伴隨着鉅額的軍費開銷。倫敦政府是財大氣粗,但是他們不傻。

費利克斯首相說道:“地中海地區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以擴張了,剩下的地區不是英法的地盤,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

維也納體系剛剛建立,還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我們的任何行動,都必須要小心謹慎。”

海軍大臣菲爾科斯分析道:“埃及地區不能碰,這是我們和英法達成的協議,不能夠違反。

摩洛哥我們已經放棄了,阿爾及利亞是法國人的囊中之物,突尼斯同樣被拿破崙三世視爲案板上的肉,如果不想和法國人發生衝突,這些地區都不能動。

奧斯曼帝國的本土更不用說,真要是打垮了他們,只會便宜俄國人,對我們來說是得不償失。

剩下的最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就是克里特島。佔領了這裡,我們的勢力範圍就延伸到了愛琴海,還增加了在地中海的話語權。”

至於塞浦路斯現在只是對奧斯曼帝國擁有戰略價值,對奧地利來說或許要下個世紀中後期,才能夠看到戰略價值。

利比亞就更不用說了,沙漠之國可不是浪得虛名,總人口也就五六十萬遊牧民族,英法都沒有向這裡擴張,不是因爲沒有實力,主要是沒有價值。

同一個時代的精英,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英法看不上眼的地方,維也納政府自然也沒有興趣了。

弗朗茨若無其事的說:“奧斯曼帝國的財政非常糟糕,如果不是將巴爾幹半島剩下的地盤賣給了法國人,估計他們連利息都還不上。

現在蘇丹政府正在改革,想必非常的缺錢,外交部可以和他們接觸一下,購買或者是租借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地區。

如果他們肯賣利比亞地區的宗主權,也可以拿下來。未來沒準我們可以修一條鐵路,從利比亞連通到幾內亞灣,這對我們的鞏固當地的統治非常有幫助。”

說別的都沒有用,什麼預知未來、戰略性眼光,那都是腦殘纔會乾的事情。沒有主角光環,都是活不過三集的那種。

用來忽悠普通人還可以,忽悠這個時代的精英,還是不要做夢了。人家只會得出一個結論——皇帝瘋了!

直接拿大家看得到的利益說話,纔是最管用的。要是不能讓大家信服,就強行去蠻幹,那就準備做孤家寡人吧,還是那種隨時可能衆叛親離的。

就像是現在,弗朗茨認爲剛果盆地纔是奧地利最有價值的殖民地,而維也納政府則認爲幾內亞灣纔是奧地利最有價值的殖民地。

知道歸知道,可是弗朗茨沒有準備說服大家。

幾內亞灣的利益是看得到的,再過一兩年就可以贏利了,而剛果盆地沒有三五年的持續投入,都看不到回報。

說未來是最扯淡的,國際形勢千變萬化,未來殖民地的歸屬都是未知數,談什麼發展前景?

歐洲各國對待殖民地的態度都差不多的,短期內能夠贏利的殖民地,那就是好地,無法獲得收益的地區那就是爛地。

路易斯大公反對道:“陛下,我們沒有必要在地中海地區投入太大的精力,除了科浮島外別的地區都非常雞肋。

既沒有多少戰略價值,又看不到經濟價值。不如趁機向太平洋地區發展勢力,前不久遠東地區還傳來了消息,英法準備搞一次大行動,我們也可以參加進去。”

弗朗茨搖了搖頭說:“跟在英法後面,我們能夠拿到多少好處?

海軍往遠東地區一個來回,一年時間就過去了,加上戰爭時間,沒準要兩年。

要是有這功夫,不如我們繼續在非洲大陸上開闢殖民地。戰線拉的太長對我們沒有好處,守得住的利益纔是真的利益。”

這個理由並不充分,不過卻很對大家的胃口。維也納內閣沒有激進派,弗朗茨認爲自己已經夠激進了,要是維也納政府中再增加幾位激進派,那麼就要出事了。

縱觀世界歷史,凡是激進派執政的國家,最後都是悲劇收場。就算是成功,那也只是一時的成功,最終免不了連本帶利的賠出去。

就像是現在,如果是激進分子主政,誰會用外交手段,早就直接莽上去了。

在很多人看來,欺負奧斯曼帝國而已,完全不需要擔心。

實際上呢?在不斷擴張攫取土地的同時,敵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距離失敗都更近了一分。

各國的容忍都是有底線的,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絕對不僅僅是因爲各國看到了德國的威脅,就發動了戰爭。

更多的還是德國不斷的擴張,挑動了各國的神經,一次兩次涉及的利益不大,大家也就忍了,十次八次過後,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是揍他丫的了。

如果威廉二世政府能夠忍住,不去刺激英國人,多裝幾年孫子,情況還會那麼糟糕麼?

答案是:不會!

只要德國人不盲目擴充海軍,不急着拉意大利上船。那麼外界看來,德奧同盟和法俄協約就是勢均力敵,出於歐洲大陸平衡戰略,約翰牛也不可能親自下場。

別的情況不敢保證,多爭取十年時間還是可以做到的。

十年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德國國力可以更進一步,人口可以增加一千萬,對鹹魚法國的優勢將更加明顯,西線消耗戰法國人根本就打不起。

同樣意味着俄羅斯帝國更加衰落,內部矛盾更加激烈,東線的壓力也變小了。

一增一減之下,就算是不能夠取得完全的勝利,也可以打垮法俄兩國,逼迫英國人妥協,共同分享世界霸權。

歷史沒有如果,激進的容克貴族們一手造就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輝煌,同樣也一手埋葬了這個帝國。

第六十章、代價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四十七章、風波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十八章、缺人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一章、穿越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二章、爭取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三章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
第六十章、代價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四十七章、風波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十八章、缺人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一章、穿越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二章、爭取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三章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