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

普俄戰爭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戰後歐洲的國際形勢肯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維也納政府作爲旗手,自然要引導局勢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拉回了跑偏的思緒,弗朗茨緩緩說道:“柏林政府已經急了。普波聯邦的局勢,可能比我們瞭解到的還要糟糕。

按照目前的局勢發展,普波聯邦翻盤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我們可以準備善後了。

這次不僅要打擊競爭對手,收回前面的投資,我們還要拿走最大的一份紅利。”

普俄戰爭不僅僅只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維也納政府投入這麼多的血本,可不只是爲了讓俄國人贏得戰爭。

沙皇政府的信譽人盡皆知,如果沒有豐厚的回報,弗朗茨怎麼可能支持他們呢?

俄奧友誼,最多也就能糊弄一下普通人。稍微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玩意兒不靠譜。

或許在普俄戰爭之前,俄奧兩國的友誼確實是源遠流長,戰後兩國就要從盟友過渡到競爭對手。

當然,沙皇政府在這次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有些慘重,欠下了鉅額的債務,數十年內都翻不了身,短時間內沒有同奧地利翻臉的本錢。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俄奧友誼仍然會是兩國外交的主題,直到一方不需要爲止。

讓弗朗茨下血本的原因,自然也不會是俄國人拿出來的抵押品誘人。實際上索要領土做抵押,只是爲了讓亞歷山大二世安心,可以放心大膽的向普波聯邦復仇。

甭管烏克蘭地區的土地再肥沃,那也是建立在俄國人戰敗違約的情況下,纔會落入奧地利手中。

要是沙皇政府贏了戰爭,奧地利也就賺了一筆貸款利息,外加發點兒戰爭財,收益和風險完全不成正比。

利用債務違約打擊英國人,可以算一條;利用戰後產能過剩,打壓法國製造業,也能算是目標之一;真正令維也納政府下血本的,還是爲了吃下戰敗後普波聯邦留下的遺產。

不是土地,普波聯邦的土地雖然不少,卻不足以令弗朗茨動心。

況且,俄國人爲了這場戰爭付出了上百萬人傷亡的慘痛代價,總不可能讓人家白乾吧?

奧地利要是傻乎乎的跑去接收普波聯邦的領土,肉吃不下去多少,反而要承擔看守歐洲東大門的重任,從此和俄國人死磕到底。

建立中歐帝國固然誘人,可是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非常慘重。本來奧地利的戰略位置就非常糟糕,再把領土延伸到波羅的海,就永無寧日了。

在弗朗茨看來,普波聯邦留下的最大遺產不是土地,而是土地上面的人,尤其是這幫戰鬥經驗豐富的軍官。

普波聯邦完蛋後,有資格繼承這些遺產的無非是俄奧兩家。

毫無疑問,普俄剛剛血拼了一場,仇恨種子已經埋下,容克貴族們再沒節操,也不可能馬上投靠過去。

況且,就算是他們肯投奔,也要人家願意收留才行。

不要說俄國軍方不歡迎容克貴族,即便是奧地利軍方都不會歡迎他們,誰都不願意增加一幫人到自己碗裡搶食。

弗朗茨想要收服這些人爲己用,也不會直接招攬,奧地利軍隊中同樣沒有這麼多位置用來安置他們。

除了極個別的將領外,能夠進入軍校任職,傳授戰爭經驗外,大部分容克貴族還是需要回家種地,並且成爲奧地利軍方預備軍官中的一員。

如果爆發了歐陸大戰,還有他們表現的機會,要不然就只能老死於田野。

這是帝王的本能,容克貴族的軍事素養不用懷疑,弗朗茨必須要握在手中。就算是自己不用,也不能給別人用。

俄國人贏得戰爭過後,要論功行賞在當地安置自己人,勢必要對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進行清算。

不光是容克貴族,就連普通民衆恐怕都有倒黴。實際上,他們想不倒黴都不行,俄國人不抄他們的家,拿什麼去還奧地利的債務?

俄奧借款也是有密約的,可不僅僅只是領土交換,人口抵債也是雙方暗中達成的條件之一。

這也是各取所需,沙皇政府可以清理地方上的不穩定因素,奧地利可以得到一批開發殖民地的勞動力。

當然,約定也是有限制的。奧地利不是收破爛的什麼人都要,戰後維也納政府會以解救德意志同胞的名義,從俄國人手中買走這些本民族戰俘,順便再帶走士兵家屬。

弗朗茨不怕有人搶生意,民族主義已經崛起了,除了他這個神羅皇帝,高舉統一大德意志的旗幟,可以用民族大義收服他們,其他國家可沒這份兒本錢。

把這些人分散在殖民地上,奧地利可以很快的消化掉。如果落到英法手中,恐怕他們都不敢把這些人往殖民地上放。

殘兵敗將也是相對而言的,這些人的戰鬥力並不差,到了殖民地絕對是靠前的。

要是進入了英法殖民地,文化傳統不一樣,短時間內根本就融合不了。那就是妥妥的不穩定分子,並且還是那種隨時都有可能點燃狼煙的。

費利克斯首相:“陛下,現在最麻煩的是英國人,他們可能會鼓動歐洲其他國家干涉這場戰爭。

普波聯邦的死活和我們沒關係,但是普魯士王國卻是德意志邦國之一,儘管他們自己已經宣佈退出了。

作爲德意志民族的領袖,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無法完全倒向俄國人。明面上我們還必須要做出力保普魯士的姿態,給社會外界一個交代。

如果沙皇政府頂不住壓力,放過了普魯士王國,我們計劃恐怕很難進行下去。”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既然奧地利享受了民族主義帶來的好處,就要承擔民族主義帶來的義務。

比如說:統一德意志地區,維護德意志地區領土完整,打擊分裂主義……

毫無疑問,維也納政府肯定要出手干涉的。不說保住整個普魯士王國,至少要保住普屬德意志地區的領土。

略加思索過後,弗朗茨搖了搖頭:“不用擔心。波蘭、立陶宛地區都是國際上曾經公認是俄國人的領土,作爲勝利者沙皇政府肯定能夠拿回去。

普魯士王國就算被保下來,也要脫一層皮。鉅額的債務、戰爭賠款、國內疲憊的經濟,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可不是那麼容易擺脫的。

想要東山再起,也要國際局勢允許才行。俄國人是不會放棄對他們打壓的,我們也不會給他們提供這個機會。”

對奧地利來說,普魯士王國的體量還是太大了一些,大得奧地利都擔心吞下他們會被噎死。

不拆分普魯士王國,德意志統一之路永遠都是空中樓閣。弗朗茨建立的新神羅帝國,不需要實力強大的邦國,普魯士王國的存在會削弱中央政府的權威。

拆分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非常的麻煩。首先這種拉仇恨的事情,不能由奧地利來幹。要不然就算是未來統一了,普魯士民衆也會和中央政府離心離德。

這種背景下,弗朗茨就選擇了俄國人來當這把刀。出於戰略上的綜合考慮,在普俄戰爭中支持俄國人就不奇怪了。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如果普波聯邦戰敗,未來歐洲大陸上就是英法奧俄四國主宰。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我們佔據了歐洲大陸中心,天然是歐陸霸主的最有利競爭者。

無論願不願意,未來我們都少不了要參合歐洲紛爭。最近這些年我們實力增長的很快,已經讓很多人感到了不安。

隨着時代的發展,未來國際衝突的次數還會逐漸增多,在利益的趨勢下,法俄兩國靠攏的可能性非常大。

理論上來說,我們還可以拉攏英國人做盟友,以抗衡法俄聯盟,不過這是最糟糕的選擇。”

不是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原時空法俄兩國都靠在了一起,而英德結盟卻成了泡影。

俄國人真的是因爲貸款倒向法國人的麼?穿越前弗朗茨認爲是,現在他已經不這麼認爲了。

原時空法俄靠攏,本質上還是戰略需要,德二帝國太強了,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必須要抱團取暖。貸款只是催化劑,並非決定性因素。

現在國際局勢雖然有所變化,但奧地利的實力同樣能夠引起法俄兩國的警惕。

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四十章、逼宮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五十章、發展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一十二章、裝糊塗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七十五章、危機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九章、僱傭兵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九章、僱傭兵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
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四十章、逼宮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五十章、發展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一十二章、裝糊塗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七十五章、危機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九章、僱傭兵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九章、僱傭兵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