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

反正都差不多,任人唯親是拿破崙三世的一貫用人風格,智囊團也兼職大臣,沒有內閣。

財政大臣:莫尼爾伯爵(投機的金主)、陸軍大臣阿爾諾(小弟打手兼職謀士)、警務大臣莫帕(謀士)、內政大臣佩西尼(謀主)、海軍大臣迪科(支持者大船主)、殖民大臣是他侄子……

不要看這一幫人都是關係戶,實際上他們乾的業務還不錯,至少比七月王朝要強的多,比後來的第三共和國也要強出了一大截。

除了普法戰爭失敗外,拿破崙三世統治期間,法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世界第二殖民帝國也大都是在這個時期打下來的。

陸軍大臣阿爾諾警惕的說:“陛下,英國人是把我們當槍使啊,一旦他們的計劃成功,俄奧都是我們的敵人,未來在國際政治中我們的選擇餘地就非常有限了。

況且,干涉奧地利也沒有這麼簡單,多國聯軍實際上也就是名義上好聽。

各國分佈在天南海北,要協調關係、組織聯軍,這麼大的動靜根本就不可能保密。

奧地利人又不傻,一旦他們收到了消息,他們只要幹一件事就行了,在聯軍組建完成前,逮着普魯士人狠揍。

沒有了普魯士人當炮灰,這次干涉戰爭,除非我們出全力,不然就聯軍那幫烏合之衆,早晚會被各個擊破。”

阿爾諾這是經驗之談,巴爾幹半島戰場上才四國聯軍,指揮系統就混亂不堪了,現在搞個九國聯軍,誰能帶得動這麼多心思各異的隊友啊?

坑隊友他們也是有經驗的,九國聯軍一起行動,不光要防備敵人,還要防備自己的八個盟友,那簡直就是要命。

“逮着普魯士人揍?”

“阿爾諾,你認爲奧地利人會第一時間逮着普魯士人揍?”拿破崙三世感興趣的問

阿爾諾回答道:“是的,陛下。九國聯軍如果組建完成,那怕奧地利能夠擊敗聯軍,爲了不被孤立,他們也會盡量避免和聯軍開戰。

但是奧地利政府也不可能直接認慫,不然怎麼給民衆交代呢?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肯定受不了這個委屈,無法找英國人的麻煩,那麼逮着普魯士人欺負出口氣總可以吧?

爲了逃避這次行動失敗的責任,維也納政府應該會支持這次行動,正好把民衆的憤怒轉移到普魯士人身上。等我們把聯軍組織起來了,普魯士王國也差不多完蛋了。

要是俄國人也趁火打劫,那麼在聯軍抵達前,搞不好俄奧就先瓜分完了普魯士。”

作爲曾經的小弟兼職打手,阿爾諾做事通常都比較愛——莽,現在分析問題,也常常帶着這種思維。

對於阿爾諾的分析,拿破崙三世眼前一亮。他爲了鞏固皇位,都可以和俄國開幹,維也納政府那幫人爲了逃避責任,逮着普魯士揍也是很正常的。

叛徒永遠比敵人更可惡,打殘或者是打死了普魯士,民衆心中的怨氣出了,政府不但可以順利度過危機,搞不好還可以順帶撈點兒好處。

至於各國的干涉聯軍,奧地利沒有辦法阻止各國出兵,難道還沒有辦法拖延大家的出兵時間麼?

等聯軍組建完成,普魯士政府也成功領盒飯了。替普魯士王國報仇,不存在的,沒有利益誰幹啊?

至少拿破崙三世,不認爲誰有那種國際精神。大不了就是奧地利人白忙活一場,退出新佔領的土地。

佩西尼補充道:“陛下,奧地利除了進攻普魯士王國外,還有可能選擇先下手爲強,偷襲巴黎!

我們的主力不在國內,奧地利軍隊已經到了巴伐利亞邊界,只要穿過巴登就可以進入我國,憑藉兵力上的優勢,加上突然襲擊,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偷襲巴黎,這是高投入、高收益的計劃,一旦成功法國就會陷入混亂之中,至少三五年內都不可能給奧地利製造麻煩。

俄國人也可以趁機奪下君士坦丁堡,對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英法聯軍進行關門打狗,英國人只能龜縮在英倫三島,最多海軍出來晃盪一下,整個歐洲大陸都任由俄奧同盟縱橫。

拿破崙三世冷笑道:“也就是說,從頭到尾英國人都是在出一個餿主意了?”

佩西尼分析道:“陛下,這是最符合英國人利益的計劃,奧地利人偷襲巴黎的成功率太低,就算是拉德斯基元帥親自指揮,這個機率也不會超過四層。

這還是在我們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只要我們有所準備,前線的部隊加強戒備,奧地利人就只能一路強攻過來。

我們和奧地利的矛盾,還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維也納政府應該不會冒險和我們死磕。

只要不能在一個月內攻克巴黎,我們前線的部隊就撤回來了,到時候就輪到他們倒黴了。

本質上,英國人的計劃最重要的就是恐嚇,如果能借助九國聯軍的聲勢嚇倒奧地利人,他們的目標就成功了。

如果能夠撕毀俄奧同盟,那更是賺大了。就算是不能做到些,他們還準備把巴伐利亞王國留給奧地利,實際上也是不想把奧地利逼的狗急跳牆。”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拿破崙三世做出了決定。

“既然英國人都把舞臺搭好了,我們怎麼能夠不配合呢?必要的時候,可以給奧地利人一點兒提示,鼓動他們去打普魯士。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完全可以各取所需,法奧俄三國瓜分普魯士,我們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可以接受了,普魯士王國的核心區域,就在萊茵蘭地區,都在法國人的眼皮子底下,奧地利打殘了普魯士,他們正好做漁翁,獲得最大的好處。

盟友?法蘭西什麼時候和普魯士成爲盟友了,只要利益合適,就算是盟友也可以出賣。

……

離開了凡爾賽宮,托馬斯又去拜訪普魯士代表羅特魯夫。

除了法國人,普魯士王國也是關鍵的一環,沒有戰鬥力強悍的普魯士人蔘加,這次干涉聯軍就是一個笑話。

實際上托馬斯內心也在打鼓,發生在巴伐利亞的事情太可怕了。萬一普魯士軍隊也受到民族主義思想影響,戰場上來一個臨陣倒戈,或者是中立,那麼聯軍就只有哭了。

好在,這次計劃並沒有準備真的開打,還給奧地利留下了餘地,打起來的可能性不大。

兩人沒有什麼交情,直接進入正題,換了一套說辭說明來意過後,羅特魯夫就陷入了沉思中。

利用各國干涉的機會,趁機把奧地利踢出德意志地區,是普魯士王國的國策。

羅特魯夫不滿的說:“托馬斯先生,爲什麼不讓奧地利吐出巴伐利亞王國呢?縱容他們這種破壞歐洲穩定的行爲,遲早會給這個世界帶來災難。”

英國人的提議正合他的心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讓奧地利帶走了巴伐利亞王國。

沒有了奧地利過後,領導德意志的重任,除了普魯士王國外,還能有誰可以?這是在挖他們的肉,羅特魯夫自然要反對了。

托馬斯忽悠道:“羅特魯夫先生,不是我們要縱容奧地利的非法行爲,而是俄奧同盟必須要考慮,貴國也不希望俄奧繼續抱團吧!”

俄奧聯盟,壓力最大的就應該是普魯士王國,可能是普魯士政府這方面的反應能力比較遲鈍,又或者是北歐三宮廷聯盟久了,讓他們忽視了這種威脅。

總之,對普魯士政府若無其事的表現,托馬斯是佩服萬分,如果換了他們,早就睡不着覺了,普魯士政府居然沒有搞什麼大動作。

也不是沒有動作,本來他們是準備修復同俄奧兩國外交關係的,可惜奧地利突然發起了統一戰爭,破壞了普魯士政府的計劃。

羅特魯夫表面上沒有什麼變化,可是心裡卻在打鼓,他總是感覺英國人沒安好心,又沒有發現什麼不對,於是選擇了拖字決。

“托馬斯先生,這件事牽扯太大,我必須要先和國內彙報,等待柏林政府的決定。”

儘管羅特魯夫是業餘外交選手,但軍人出身的他,一直認爲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靠武力奪取最靠譜。

自己不確定,那就把問題拋給柏林政府好了,雖然腓特烈-威廉四世也是業餘級別的外交選手,但是人家是國王不是麼?

沒有辦法取得肯定的答覆,托馬斯只能離去,不認爲普魯士王國會發現他們的計劃,法國人也不可能向普魯士人泄密。

這是普魯士王國長期以來給外界留下的固有印象,可以說在俾斯麥之前,普魯士王國的外交手段都很稚嫩,這是軍人國家不可避免的硬傷。

沒有繼續耽擱下去,托馬斯的事情還有很多,還有那麼多國家等着他去說服,這場外交戰爭註定了不好打。

……

英國人的活動註定無法保密,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會替他們保密,托馬斯頻頻的接觸各國代表,梅特涅也不可能閒着啊!

和英國人的攻勢不一樣,梅特涅的做法就簡單多了,就是——砸錢,收買不了各國的外交大臣,難道還收買不了他們身邊的侍女隨從麼?

托馬斯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大部分內容都傳遞到了梅特涅的耳中。只不過外交縱橫,傳遞假情報、釋放煙霧彈再正常不過了,梅特涅還不敢判斷真假。

托馬斯也是外交場上的老手了,梅特涅從不同渠道收集到手的情報都不一樣,這意味着:托馬斯對各國代表說的內容不一樣,有的還是自相矛盾,更是增加了他的判斷難度。

看着剛剛從瑞士代表團那邊傳遞來的情報,梅特涅冷冷一笑,鼓動瑞士出兵干涉奧地利吞併南德意志,這不是在開玩笑麼?

作爲奧地利的好鄰居,瑞士人和哈布斯堡王朝死磕了幾百年,好不容易纔獲得了幾十年太平,現在又主動招惹奧地利?

反正梅特涅是不會相信,就算是英國人許諾的再多,他們也沒有能力阻擋奧地利秋後算賬,至少對瑞士奧地利有這個實力。

無法判斷英國人的真實目的,那就只能繼續收集情報了。反正有人盯着各國國內的反應,要是同意出兵干涉,軍隊調動、戰略物資運送,總是少不了的。

哪個國家加入了干涉軍,不是看他們的代表坐在了干涉國的位置上,而是看他們國內的實際行動。

梅特涅不着急,以他對英國人的瞭解,如果要是不搞事情,那纔是有問題。

現在托馬斯行動了起來,他反而更加放心了。明面上的陰謀,總比暗地裡的陰謀更加容易對付。

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六章、賭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十五章、人性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七十章、籌備完成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六章、賭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十五章、人性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