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刺殺

俄阿密約簽訂過後,埃米爾國王也只是暫時鬆了一口氣,事實上他對所有的西方國家都信不過,選擇和俄國人結盟也是被逼無奈。

隨着英俄兩國中亞角力的開始,作爲小國的阿富汗根本就不具備中立的實力,必須進行選擇。

坦率的說,英俄兩國都不是啥好選擇,一個個都在窺視阿富汗的領土。

俄國人的友好,那是現在他們的觸角還夠不到這麼遠,拉攏阿富汗不僅可以給英國人添堵,最重要的是能夠增加南下戰略的成功率。

正是因爲夠不到,埃米爾才能夠放心大膽的和俄國人結盟。真要成了俄國人的鄰居,埃米爾也不敢簽訂這份條約了。

這可不是無的放矢,縱觀俄羅斯帝國的那麼多鄰居,除了實力雄厚的奧地利之外,哪個沒被俄國人侵略過?

就憑這一條,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所以在和俄國人靠攏的同時,埃米爾國王同樣沒有放棄和英國人緩和關係。

即便埃米爾知道英國人無時無刻不在打着阿富汗的注意,但是沒有辦法,小國想要生存下來,政客就不能記仇。

……

埃米爾國王義正言辭的拒絕道:“華特斯先生,貴國的要求太過分了,我們能夠保衛自己的安全,不需要貴國的駐軍。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能夠容忍他國在自己的本土上駐軍。”

連日來的試探過後,華特斯已經非常清楚,這是阿富汗政府的底線,沒有商量的餘地。

“陛下,如果貴國不同意我們駐軍,那麼就放開一條道路,讓我們的軍隊北上,幫助正在受俄國人侵略的布拉哈汗國。”

借道比駐軍更加能令人接受,不過埃米爾對英國人的目的感到懷疑,畢竟他們的信譽就和廁紙差不多。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埃米爾國王再次拒絕道:“如果貴國想要幫助布拉哈汗國,可供選擇的路還有兩條,何必從阿富汗地區經過呢?

要知道我們這邊的交通非常糟糕,國內的民衆又非常敵視貴國,軍隊通過很容易發生意外。”

不管英國人有沒有詭計,既然都選擇站隊了,再讓英國軍隊借道,俄國人那邊肯定交代不過去。

蛇鼠兩端死得最快,這麼淺顯的道理,埃米爾還是懂的,直接選擇了移禍江東。

只要能夠把這些英國瘟神送走,至於英國人最後從哪個國家借道,埃米爾並不關心。

華特斯心中一沉,他知道這個藉口並不完美,要派兵救援布拉哈汗國,一共有三條路均可以抵達。

在有得選擇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沒有必要硬要從反英情緒最濃烈的阿富汗借道,這是自找麻煩。

知道歸知道,嘴上卻是萬萬不能承認的。心理素質強大的華特斯,面不改色的回答道:“當然是出於英阿友誼了。

雖然在過去我們兩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倫敦政府想要重新修復兩國關係。

從貴國借道,就是兩國關係破冰的一個契機。只要完成了這件事,未來我們兩國還有可能成爲真正的盟友。”

在最短時間的內,就捏造了一個聽上去還不錯理由,華特斯都有些佩服自己的機智了。

只不過最後的畫餅有些嚇人,不列顛名義上的盟友都沒幾個,真正的盟友翻開歷史書估計都找不到。

誰要是信了,那就真的腦袋進水了。埃米爾還不傻,聽到這個解釋,就對英國人完全絕望了。

當下也不回答,只是盯着華特斯上下打量,鄙視的意味展露無遺。

沒有忽悠住埃米爾,華特斯沒有感到任何意外。一名從政治鬥爭中殺出來的國王,要是這麼容易就被三言兩語忽悠住,那就搞笑了。

相互對視了兩分鐘,華特斯緩緩的開口質問道:“貴國是否和俄國人簽訂了密約?”

被叫破了心事,埃米爾臉色大變,隨即又反應了過來。

俄奧密約的知情者不足一首指數,泄露的可能性幾乎爲零,那麼華特斯的問話就是在試探了。

急忙矢口否認道:“當然沒有,我們怎麼可能邪惡的俄國人來往呢?”

埃米爾不是一名合格的演員,眉宇間流露出來的慌亂,已經暴露了很多問題。

洞悉真相過後,華特斯就知道這次的拉攏任務失敗了。沒有繼續糾纏,應付了幾句,就告辭離開。

馬車緩緩駛出王宮,心情不好的華特斯已經閉上了眼睛,沉心思考如何破壞掉俄阿密約。

突然馬車停了起來,憑藉多次進出王宮的經驗,華特斯知道不可能這麼快返回住地,當即問道:“發生了什麼?”

不待衛兵們回答,一連串的轟天巨響爆發,馬車都被掀翻了,華特斯也失去了最後的意識。

僥倖逃過一劫的衛兵倖存者,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又遇刺了。

不同於前幾次刺殺案,這次刺殺明顯是經過精心準備,從最開始的攔路,和後面的自殺式攻擊一氣呵成。

兇手?

如果揹着炸彈衝上來傢伙也算的話,那麼現在就剩下七零八落的爛肉了。

沒有高科技鑑別技術,誰知道真兇是誰啊?

就算是僥倖推算出兇手身份,也沒有任何作用,死人不會開口。

收到消息過後,埃米爾國王就直接暈倒了,他實在是無法承受這個打擊。

此刻雷德蒙德已經踏上了歸途,促成了俄阿結盟,他明面上的任務就完成了,剩下的已經和奧地利沒關係了。

……

加爾各答政府大廈內,剛剛步入辦公室的李頓總督,就收到了這個不知道是好是壞的消息。

站在印度總督的角度上考慮,這次刺殺案來得非常及時,爲不列顛提供了入侵阿富汗的藉口。

可惜不列顛正在和法奧兩國進行軍備競賽,現在不是挑起戰爭的好時機。

“砰”的一生響,滾燙的咖啡四濺而出。儘管華特斯是他派出去搞事情的,但作爲使節那也代表着不列顛的顏面。

現在居然遇害了,李頓想要剋制自己的情緒都難,當即怒斥道:“這是對不列顛的挑釁,責令阿富汗政府在一個星期內交出兇手,要不然後果自負。”

作爲印度總督,李頓的權力是巨大的,包括對外發起戰爭。

事實上,英屬印度今天地盤,大都是殖民地總督自行擴張的。要是什麼事都等倫敦政府決議,那什麼事也別想做了。

大局?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考慮國家大局,那是首相和內閣的工作,印度總督只需要考慮“印度地區的大局”問題。

停頓了一下過後,李頓總督再次下令道:“命令各部隊做好戰鬥準備,敵人施加在不列顛身上的屈辱,只能用鮮血來洗禮!”

真相是什麼,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反正李頓總督是認準了阿富汗政府。

……

倫敦,刺殺案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收到這個壞消息,格萊斯頓首相已經顧不上休息了。天地良心,他是真沒想這個時候在中亞搞事情。

包括向阿富汗派出使團的事情,格萊斯頓都一無所知。

不是格萊斯頓首相懶政,主要是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需要首相過問。

派出使團而已,如果不是華特斯遇刺身亡,打了不列顛的臉,現在也不會有人向他彙報消息。

格萊斯頓首相問道:“兇手找到了麼?”

兇手是誰,格萊斯頓首相沒興趣知道。作爲一名合格的政客,他最先關心的還是不列顛能從這件事中獲得什麼。

詢問兇手,更像是例行公事。一般來說,怎麼才能讓不列顛的利益最大化,最後的真兇就會根據需要指過去。

外交大臣喬治搖了搖頭:“疑似和當地的宗教極端組織有關,具體是誰幹的,現場留下的線索太少,一時半會兒很難查清楚。”

不是答案的答案,能夠派出死士揹着炸彈上的,不是極端組織,也是極端組織。

一般人就算是要玩兒刺殺,也不會有揹着炸彈發起自殺式攻擊的勇氣。

要不要借題發揮,趁機入侵阿富汗,成爲了格萊斯頓首相眼下最大的難題。

軍備競賽纔剛剛開始,現在對阿富汗動手,無疑會增加政府的財政壓力。

可是放棄這次機會,又令人不甘心。畢竟這種說服力十足的戰爭藉口不好找,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使團遇刺案,涉及到了列強們共同維護的底線,以此爲由借題發揮,國際上大家都說不出什麼來。

就算是俄國人要出手干預,那也只能從暗地裡進行,不可能明面上出頭。

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六十一章、刺背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四章、裁軍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六章、努力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
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六十一章、刺背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四章、裁軍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六章、努力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