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

北德意志帝國建立,引爆歐洲輿論的同時,在德意志民族主義份子內部也出現了兩極分化。

樂觀派認爲這是德意志地區統一進程更進一步,從三分天下變成雙雄鼎力,距離統一就剩下一步之遙。

悲觀派則認爲這是災難的開始,普德合併之後實力變得更加強大,加之歐洲列強的干涉,統一已經成爲了“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摸不着。

爲了安撫民衆們騷動的心,弗朗茨還親自給喬治一世發去了賀電,順便操刀撰寫了一篇《統一之路》。

明確指出了普德合併是德意志地區統一進程中一小步,下一步是北德重回神羅帝國的懷抱。

文中自然少不了對英國人的感謝,大大的表彰了倫敦政府爲普德合併做出的貢獻,弗朗茨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英國人看了什麼想法,弗朗茨不知道,反正德意志地區反英情緒高漲了起來。

順帶攪了局,喬治一世的加冕儀式變得格外寒顫,歐洲各國君主大都是派代表意思一下,德意志地區君主更是集體缺席。

包括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三世都以身體不適缺席了,前去撐場面的,只有哥達王朝的自家人。

沒有辦法,氣氛太詭異了。法俄兩國直接表示反對,弗朗茨的倒是派人送上了真摯的祝福,只是效果好像反了。

歐洲大陸還是法俄奧三國的天下,英國人再牛逼那也只是在海上,就算是加上新成立的北德意志也不頂事。

在這種敏感時刻,任何行動都有可能被進行政治解讀。

政治能力在線的各國君主自然知道該怎麼站隊。況且,大家對喬治一世頭上那兩頂皇冠也是羨慕嫉妒恨。

迄今爲止,歐洲世界的大部分貴族都不承認喬治一世的皇位合法性。沒辦法,實在是找不到法理依據。

翻歷史?

弗朗茨纔是神羅帝國的法統,漢諾威想要從神羅獲得法統,先幹翻奧地利再說。

選舉法統?

德意志地區的選舉法統,法理來源於“金璽詔書”,漢諾威連選帝侯都不是。

就算是勉強搶一個湊數也不行,在這部法典中有規定,必須由教皇加冕“德意志國王”後,才能繼任皇帝。

這個更悲劇,除非是羅馬天主教廷瘋了,不然說什麼他們也不可能承認一位新教徒皇帝。

原時空普魯士因爲武力上位手段不合法,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威廉一世都只能拿個水貨皇位湊數。

喬治一世頭上的皇冠就更水了,存在的價值大概是稱呼上更有面子,在各國的官方文件中基本上都不承認。

再水貨的皇位,那也是皇帝。對好面子的貴族來說,這也夠大家嫉妒的了。

被弗朗茨一攪局,倫敦政府就變得尷尬了起來。

歐洲媒體都在稱讚倫敦政府手段高明,搗鼓出來的北德意志帝國,完成了一石三鳥的偉大戰略。

聽起來很不錯,外交上的偉大勝利。只是一不小心得罪的人有點兒多,讓英國政府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狀態。

英法結盟?

自然是不存在了,剛剛被擺了一道,拿破崙四世要是還和英國人結盟,那就是腦子進水了。

經過了這一次教訓,拿破崙四世已經完全理解:爲什麼一向親英、仇奧的父親,寧願和自己仇視的奧地利聯合,也不和親近的英國人組隊了。

不管倫敦政府怎麼想的,法國政府已經給他們打上了:“沒有信譽、坑盟友”的標籤。

每次看到吹噓倫敦政府外交手段牛逼的報紙,格萊斯頓首相就覺得頭疼。

儘管這上面說得內容是事實,可有些話不能說出來啊,事情都挑來了,讓準盟友的法國人怎麼想?

每一次報道,都是在往人家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輿論越是吹捧,法國政府就越發下不了臺。

格萊斯頓:“北德意志帝國算是建立了,只是情況有些超出了控制。

我杜絕奧地利統一德意志地區的行動,被外界錯誤解讀,法俄兩國都覺得我們在針對他們。

這讓我們在國際上的處境非常尷尬,如果短時間內得不到解決,我們又要陷入外交上的孤立狀態了。”

外交上被歐洲各國孤立,倫敦政府已經不是第一次體會了,只是眼下的情況有些不同。

當年被歐洲各國孤立,那是倫敦政府自願的,當時他們忙着開闢海外殖民地,本身就沒功夫參合歐洲事務。

在歐洲大陸局勢穩定的情況下,倫敦政府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在的情況明顯不一樣,歐洲大陸各國的實力已經失衡。偏偏陷入劣勢的法蘭西,還沉迷於往日的輝煌中,無法自拔。

更糟糕的是法奧兩國都是殖民大國,同不列顛存在利益衝突的地區非常多,沙皇政府又對中亞地區念念不忘。

在歐洲遭到孤立的同時,不列顛還有可能遭到來自三國的報復。同時以一敵三,別說陸軍了,就算是皇家海軍都不一定能夠兜得住。

外交大臣喬治苦笑着回答道:“這是我們的工作失誤,忽視了法俄兩國對北德意志帝國建立的敏感程度。

外交部會盡快想辦法修復同各國的關係,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除此之外,經歷了這些事情,我們也發現了奧地利同法俄之間的矛盾,沒有我們預想中那麼大。

法奧俄三國確實是歐陸霸主的爭奪者,互爲最大競爭對手,但競爭對手不意味着馬上就要敵對。

俄羅斯帝國還在恢復元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力爭奪霸權。

爲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短時間內沙皇政府在外交上,多半會緊跟奧地利的步伐。

近東戰爭就是俄奧的一次分贓大會,維也納政府用奧斯曼的利益拴住了俄國人,要離間俄奧關係非常困難。

法奧關係讓人看不懂。按理來說,法國兩任皇帝都有反奧傾向,法奧兩國之間的關係應該非常糟糕纔對。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兩個利益衝突嚴重,歷史仇恨悠久的國家,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以盟友的身份出現的。

包括前不久的法國內亂,奧地利人都沒有落井下石,反而跑去發動了近東戰爭。

如果維也納政府當時出兵給法國人一擊,意大利地區多半已經獨立了。

浪費了一個幹掉法國人的機會,維也納政府並沒有吃虧,宿敵奧斯曼帝國就快要完蛋了,法奧關係也出現了緩和。

種種跡象表明,拿破崙四世的反奧傾向已經不再那麼明顯,法國政府內部敵視奧地利情緒也沒有那麼濃烈。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法奧關係繼續升溫,維也納政府很可能會推動法俄奧三國結盟,以聯盟的形勢共同主宰歐洲大陸。”

真的只有“主宰歐洲大陸”麼?

法俄奧三國結盟帶來的影響,可不比此前的英法奧三國同盟弱多少。

結盟無外乎是兩種原因:要麼是擁有共同的利益;要麼是擁有共同的敵人。

這個世界已經瓜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殘羹冷炙肯定滿足不了三國的胃口,那麼就只能去第四者手中奪了。

這種背景下,拿到殖民時代最大利益紛額的不列顛,自然成爲了衆矢之的。

除了利益之外,不列顛也勉強算得上是三國共同的敵人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法俄奧三國友好全靠不列顛。

格萊斯頓點了點頭,神色凝重了起來:“這種情況不得不防,俄奧已經靠在一起了,法國人萬萬不能再讓奧地利拉過去。

我們接下來的外交工作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調整,並不是說之前的外交戰略錯了,主要現在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很多策略變得不合時宜。

歐陸平衡沒有問題,但是假想敵設置出現了問題。誰強大打壓誰,確實很有效,但後果也很嚴重,直接導致了我們同歐洲大國之間的關係惡化。

英法關係、英俄關係都是在這種背景下惡化的,現在又輪到了英奧關係。

哈布斯堡王朝最擅長舞袖,在歐洲世界的聲望非常高,從來都是盟友比敵人多。

尤其是弗朗茨繼位後,改善了法奧關係,奧斯曼帝國滅亡後,奧地利在歐洲大陸就沒有死敵了。

和這樣的敵人博弈,我們必須要加倍小心,絕對不能讓他們拉起反英同盟。”

打壓競爭對手沒有問題,只是手段必須要注意了。那種一石三鳥的戰略,先要考慮會不會引發衆怒。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其實換個方向思考,事情也沒有那麼糟糕。

奧地利沒有俄國人好戰,沒有法國人能打,他們的強項在於內政外交上。

北德意志帝國已經建立,實力都快趕上之前的普波聯邦了。只要警惕奧地利人玩兒和平演變,武力統一德意志地區根本就不現實。

統一不了德意志地區,奧地利就沒有對法俄兩國建立絕對優勢。偏偏奧地利又在法俄中間,戰略上受到了限制。

爲了避免被聯合針對,在建立絕對優勢前,維也納政府只能複製1815年後的維也納體系,靠外交手段維繫各方平衡。

歐洲大陸穩定了,就算我們被排斥在外,不列顛的核心利益仍然不會受損。”

凡事都怕對比,相比法俄兩個玩兒拿槍炮耀武揚威的國家而言,玩外交的奧地利做大的風險確實是最小的。

事實再一次證明形象很重要,看看歐洲各國的反應就知道,大家對法俄的警惕遠高於奧地利。

維也納政府也確實在按照自己的人設走,在歐洲大陸全靠外交打天下,武力都用在了海外。

……

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四章、金礦第八章、毒瘤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十六章、戰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
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四章、金礦第八章、毒瘤第八十九章、希望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十六章、戰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